•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女王也瘋狂! 史上最熱倫敦馬拉松經典回顧
1
女王也瘋狂! 史上最熱倫敦馬拉松經典回顧
2
跨欄王子陳傑正式加入Team adidas 力拼連3屆出賽奧運
3
康軒鐵人領軍者李萬吉: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王也瘋狂! 史上最熱倫敦馬拉松經典回顧

2018-04-23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新聞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也是全球最難抽中籤的倫敦馬拉松已於4月22日落幕,這屆不僅有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大駕光臨,以高齡92歲化身為馬拉松比賽發令員;賽前還創下歷屆報名抽籤人數最高、Cosplay金氏世界紀錄報名人數新高;當日高溫24.1度,更成為史上最熱的倫敦馬拉松。讓我們一起回顧四萬名奇裝異服齊跑的超熱血賽事。

女王也瘋狂! 史上最熱倫敦馬拉松經典回顧 ©BBC

英國女王按下起跑按鈕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前一天才剛過完她的92歲生日,隔天就登上設在倫敦近郊溫莎城堡圓塔前的特別指揮台,為四萬名跑者按下啟動按鈕。女王身穿全身粉紅貴氣登場,在倫敦馬拉松組織主席John Spurling協助下按下紅色按鈕完成儀式,這個畫面也同步轉播到格林威治公園起跑處的大型螢幕上,激勵四萬名跑者熱力開跑。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按下紅色按鈕完成開跑儀式 ©London Marathon

史上最熱倫敦馬拉松

倫敦馬於22日10:00(台灣時間17:00)開跑,當時賽道途中的聖詹姆士公園高溫達攝氏24.1度,因為馬路溫度和其他選手散發的熱氣,競賽中的選手體感溫度更高。倫敦馬歷年來最高溫紀錄是在1996年攝氏22.7度及2007年22.6度,2007年造成一名選手在途中昏倒最後不治,並有73人送醫急救。
 
倫敦馬活動總監Hugh Brasher表示,主辦單位每人配發4.5公升水,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大規模賽事來的多,不料到8-10英里仍出現缺水狀況,這是明年該吸取教訓目。今年參與倫敦馬的台灣選手陳柏長醫師在賽後表示,比賽到25公里後看到至少20-30人被扛出去,心裡開始盤算活著回家就好,成績不重要了。連345的領跑員也爆了,菁英選手似乎也都掉速,沒有什麼比活著回家更重要。

因應倫敦馬的著名活動-金氏世界紀錄Cosplay造型比賽,近百名選手當天穿著厚重的奇裝異服,如西裝、帕丁頓熊服裝、雪靴上場,然而炎熱高溫,主辦單位不僅在賽前警告特別造型參賽者仔細考慮服裝適切性,賽中救護車也廣播提醒選手隨時補中水分,並在終點設置一整排電風扇幫助選手降溫。不過仍有不畏炎熱的超強參賽者,Rob Pope身穿電影《阿甘正傳》裝扮,以2小時36分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快的裝扮成電影角色的馬拉松選手,更厲害的是,他在近409天內已經跑了15,348英里(27,400公里),簡直是真人版阿甘。

22日倫敦馬高溫達攝氏24.1度,部分選手不耐高溫被扛出賽道 ©BBC
Rob Pope身穿電影《阿甘正傳》裝扮,以2小時36分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快的裝扮成電影角色的馬拉松選手 ©London Marathon

David Weir八度摘下輪椅組冠軍

英國殘奧輪椅組運動員David Weir現年38歲,他從小因為脊髓損傷無法使用雙腳,然而在這次賽前,他已創下七屆倫敦馬輪椅組冠軍紀錄,並在2008及2012年殘奧會上共獲得6面金牌。今年倫敦馬他以1:31:15完美超前瑞士選手Marcel Hug和美國選手Daniel Romanchuk,八度奪下冠軍寶座。
 
Weir賽後表示:勝利的感覺太棒了!去年對我來說是怪異的一年,直到賽後都搞不清楚狀況,也無法真正慶祝;但我一直有信心參加倫敦馬,這是我的主場(Weir居住於倫敦),我深知整個賽道途中的每一寸細節且相信我能贏,今年也不例外。

英國殘奧輪椅組運動員David Weir贏得人生第八座倫敦馬冠軍 ©THE Sun

肯亞大軍稱霸馬場  雙雙獲得男女冠軍寶座

來自肯亞的奧運選手Eliud Kipchoge和Vivian Cheruiyot雙雙獲得男子與女子組冠冠軍。33歲的奧運冠軍Eliud Kipchoge以2:04:17贏得他人生第三座倫敦馬男子冠軍;緊追在後的是衣索比亞選手Tola Shura Kitata,第三名則是四度奧運金牌英國長跑名將Mo Farah,他以2:06:21刷新33年來英國人在倫敦馬的紀錄。
 
34歲的Vivian Cheruiyot以2:18:31摘下后冠,同時創下她的個人最高紀錄,身為中長跑運動員的她參與過多次奧運,並獲得2016年奧運會女子5,000公尺金牌。亞軍則是肯亞的Brigid Kosgei(2:20:13),衣索比亞Tadelech Bekele(2:21:30)排行第三。

肯亞選手Vivian Cheruiyot以2:18:31摘下后冠,同時創下她的個人最高紀錄 ©London Marathon
肯亞選手Eliud Kipchoge以2:04:17贏得他人生第三座倫敦馬男子冠軍 ©London Marathon

資料來源/Virgin money London Marathon、BBC、Runner's World、Wikipedia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跨欄王子陳傑正式加入Team adidas 力拼連3屆出賽奧運

2019-02-27
話題奧運ADIDAS跑步

繼2018年延攬「台灣最速男」楊俊瀚,Team adidas宣布今年再添生力軍-「跨欄王子」陳傑。不僅讓Team adidas陣容更加堅強,陳傑現正積極挑戰連續3屆奧運的出賽紀錄,他在賽道上奮力拚搏的精神,也­­將激勵運動愛好者勇於跨越自我極限!

跨欄王子陳傑正式加入Team adidas 力拼連3屆出賽奧運

崇尚「創造者精神」的adidas長期支持台灣運動員,並在台灣陸續延攬陳偉殷、王柏融、王維中與曾仁和等頂尖旅外棒球員。而田徑名將陳傑不僅是台灣400公尺紀錄保持人,學生時期也曾在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拿下400公尺短跑、400公尺跨欄及1,600公尺接力賽金牌,更在這3項競賽創下連續稱霸7年共21金的傲人紀錄。
 
國際賽事經驗豐富的陳傑不僅曾勇奪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400公尺跨欄金牌,更早在20歲就進軍倫敦奧運,成為台灣第5位站上奧運舞台的田徑選手,也曾遠征2016里約奧運,而現正積極挑戰連續3屆奧運的出賽紀錄,不虧是台灣田徑界中頂尖的運動員。

今年適逢陳傑邁入選手生涯第10年,叱吒田徑賽道的他其實早期喜歡打手球、籃球及棒球等多項運動,因此起步較同齡選手晚,直到高中才開始接受正規的田徑訓練。剛參賽時他並不被看好,但充滿熱情、不輕言放棄的他勇於突破框架、打破不可能,以堅韌的心理素質不斷奮力向前,現在陳傑已成為台灣跨欄一哥,更常擔任台灣田徑代表隊的隊長,帶領團隊在國際田徑賽場上發光發熱。

陳傑現正積極備戰4月的亞洲田徑錦標賽與之後的世錦賽,並挑戰2020東京奧運

在分秒必爭的田徑賽場上,「跨欄王子」最強的武器就是突破自我的企圖心,與adidas的品牌精神「Here to Create由我創造」不謀而合。陳傑表示:「現在的我專注在如何精準跨過每一道欄,只為了超越自己的極限、創造不可能。」今年,陳傑為了備戰4月在卡達的亞洲田徑錦標賽與之後的世錦賽,目前正在高雄左營積極訓練,期待透過累計國際賽積分挑戰2020東京奧運。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康軒鐵人領軍者李萬吉: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2016-05-27
話題單車游泳鐵人三項故事專訪跑步

是什麼樣的領導者,能讓集團成員在其號召之下,累計完賽的標準鐵人已有388人,其中尚有半程超級鐵人89人,及超級鐵人13人?又是什麼樣的老闆,鼓勵員工從事運動,除組隊參加各項路跑馬拉松、泳渡日月潭,還推廣玉山登頂與百岳等登山活動,前者更累積了1千多人的傲人成績?更有甚者,他還推動單車環島壯遊,自2007年起,已經有將近600人完成目標?
 
這位領導者,就是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李萬吉先生。

運動成就強健體魄

從小在臺中鄉下長大,由於幫忙家裡各種農務,極大的活動量讓李萬吉養成了強健的體格,當兵時被分發到特種部隊,跑步更是家常便飯的鍛鍊。出社會後,因為陪父母運動,也養成假日爬郊山的習慣。後來想到,既然郊山都爬了,那何不來爬爬高山?因此,他便開始挑戰百岳,並在集團內成立「大腳社」,除了假日爬郊山,更推廣登百岳的活動。
 
因為自己熱愛運動,也享受到運動的好處,眼看集團內不少同仁缺乏鍛鍊,想到應可藉由自己的影響力,來讓同仁養成運動習慣,於是李萬吉便很努力地推動各項運動,不過,他的目的不是要培養出下一個林義傑或曾雅妮,而是要讓同仁擁有健康的身體,希望整個集團員工、師生都能養成運動強身習慣。
 
稟持著這個理念,李萬吉考慮到在都會區工作的同仁,常常抱怨運動場所不足,或是覺得很貴很麻煩,因此,他在籌劃新店總部大樓時,便將室內體育館、游泳池,甚至保齡球館都納入空間設計並實際執行。筆者也曾在此工作七年多,對員工來說,康軒實在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企業,而且筆者的跑步習慣也是在此養成的呢!

遇見鐵人三項 成為終生摯愛

約12年前,他從一位熱愛運動的同仁得知鐵人三項這種運動,就覺得既然自己會游泳,也熱愛跑步,加上騎腳踏車是身在台灣的人必備的能力,便在那時迷上鐵人三項。當然,除了自己身體力行,還得把這麼好的運動推廣給同仁。12年來集團內已經有1千3百多人參加過鐵人賽,2014年在中國昆山成立的華東康橋學校,2015年還有9位小朋友來台灣參加三鐵接力賽,對於運動風氣尚未盛行的中國,讓這些孩子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已屬不易。而他自己,12年來也已經參加過54場的三鐵賽。
 
除了讓員工參與,李萬吉更積極鼓勵集團內的康橋中小學學生藉運動來鍛鍊身體,並提供國際水準的運動場、游泳池等等設備。當然,鐵人三項也是他大力推動的項目,目前正蓬勃發展著,已有115人達標鐵人。加上康軒合格的273人,他自豪地說,康軒是全世界鐵人密度最高的企業!

筆者2008年參與編輯工作的康軒3年百鐵全記錄手冊。 ©Oliver Wu

推廣運動不容易 社團加考績雙管齊下才能有好成績

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帶給人很多好處,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愛運動,於是他在兩三年前開始在主管會議之後,拉著這些中高階主管去跑步,男生跑五千、女生跑三千。當然一開始也有人排斥,他便鼓勵大家,你不跑就用走的,三千公尺用走的,40分鐘也可以走完。到現在,多數主管已經能完成這個「任務」,大家也覺得一起這樣跑跑步,還算是件愉快的事。有些主管以前從來不跑步,因為主管會議後的跑步活動,後來也開始參加路跑賽了。運動風氣就是這樣日積月累,為了讓整個公司同仁都能夠動起來,他還設立了「運動學分制」,每年要修滿五個運動學分,若未修滿,則考績凍結。這也是讓很多從來不動的人,因為組織的要求,就多少做一點運動。當然,光修這五個運動學分是無法讓自己身體馬上變好變健康,但李萬吉希望,藉由這樣的推動,能夠讓多數人養成運動習慣。他說,若組織內80%的人都在運動,那麼其餘20%的人要動起來的可能性就比較高;若一個組織只有20%的人有在運動,其餘80%的人要動起來,那難度就不言而喻了。

運動習慣要從小培養

李萬吉認為,人為什麼不喜歡運動,是因為他沒有從小養成一兩種運動習慣。因此,他在康橋非常重視學生體能的鍛鍊,成立很多體育社團,除了教育部規定每週兩節體育課,他還增加兩節游泳課;此外,還有很多田園課程,讓學生走出戶外,進入位於坡地的田園教學區,藉此也讓學生在上上下下之餘達到運動的效果。光是要去看螢火蟲,便可能要走上千個階梯!他很肯定地說,現在康橋學生的運動習慣,絕對比其他學校孩子要好。另外,他推動小六生登雪山領畢業證書,登上台灣第二高峰才能畢業。當然,他不會讓學生貿然上山,體育課要長跑、游泳課要長泳,每週還有一次登階訓練,要爬800個階梯,上雪山前還有六次的實地登山訓練,確保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能力。這是所有學生都要參與的活動,他們經過這樣一整年為了爬雪山所做的準備,除了活動量夠大,李萬吉還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活動,培養孩子喜歡山、喜歡大自然的胸襟。經過了這樣的洗禮,他便讓國二的孩子去爬嘉明湖,這可是比雪山還高還難爬,如此便能讓孩子對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除了從小推動游泳教育,他還讓國三的孩子去橫渡日月潭,這些孩子的參與率幾乎百分百。為了橫渡日月潭,康橋的孩子可說每個人都具備堅強的游泳技能,例如,小五的學生,已經學會四種泳式的佔比超過80%,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在長泳的訓練上,康橋97%的孩子1小時內能在25米的水道游超過1000公尺,這都是很不容易達致的一些成果。

康橋雙語中小學的游泳課。 ©Oliver Wu/康橋雙語中小學

運動要有準備 安全完賽最重要

當然,他鼓勵同仁去參加各種運動賽事,不過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自恃自己身體不錯,一下子就去參加一些長距離的賽事,這樣比較容易發生意外。比如一個平常不太運動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心臟已經有毛病了, 結果一跑下來中途便有可能發生問題,這樣的事件近來經常聽到,所以他主張,要參加一場10K的賽事,平常就應該跑個5K或8K,跑個幾次讓自己熟悉這種距離。不然一群人跑步,那種情緒會互相感染,不知不覺便會以超出自己身體負荷的力氣去跑,如此就很容易發生意外。他認為,現在全民瘋跑步,如此當然很好,不過也要注意安全。要能安全地運動,最重要的還是事前的準備,若是一場三鐵賽有開放水域的游泳項目,就要把開放水域的游泳練好,不然萬一發生意外,還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李萬吉說,早期他參加三鐵賽,對於開放水域也很害怕,若有海泳的項目他也會背浮標,不過這幾年他對於開放水域已經比較習慣了。他認為,像鐵人三項這種連續性的運動賽事,最好還是有準備,不然雖然可以完賽,成績也不怎麼樣,可能完成之後身體就累癱了,可以累一個多禮拜;若是平常有積極在準備,可能比賽完幾個小時之後,體能就恢復了,對身體的傷害也比較低。

給新手的建議:緩步漸進、足夠熱身

筆者請李董事長給想從事耐力運動的新手一些建議,他的回答是,沒有人不能跑步,不過若你真的覺得跑步很難,一開始可以先用快走的方式,接著可以用很慢的速度來慢跑,比如一小時跑8公里的時速慢慢跑,一開始距離不要太長,第一週可以先跑2000公尺,第二週跑3000公尺,如此類推,每週加1000公尺去跑,很快地,一個人要跑10公里就沒有那麼困難。勝任10公里的跑步之後,一次加上2公里,就可以跑12公里、14公里……,然後就可以去參加半馬賽,半馬跑順暢之後,就可以慢慢累加到全馬。所以,對新入門的人,他主張循序漸進。若是一個人要從事單車環台,那平均一天都要騎上100公里,當然他一開始嘗試連續騎30公里,也許結束之後兩腿就發軟,等到下次他騎40公里,疲累的程度可能就會比第一次要輕微些;如此緩步漸增之後,他一天騎個100公里也覺得OK,那麼要上路去環台就沒有困難了。

運動前有足夠的熱身,對身體的傷害相對來說就比較小。緩步漸進、足夠熱身,除非一個人有先天上的毛病,任何人都可以從事耐力運動。若一個人腳有問題,他可能不適合爬山,但是他可以游泳。只要找對教練或參加訓練班,每個人都可以學會游泳。李萬吉說,他自己就是四十幾歲才學游泳,雖然他認為自己游泳姿勢沒有做得很好,但也能充分運動,應付比賽需求也不是問題。他可以橫渡日月潭,參加鐵人賽雖然游得慢一點,也都能在可以接受的時間內完成。對於他來說,參加比賽的關鍵不在於速度,而是在於藉由這個運動能夠鍛鍊身體。另外,藉由游泳,能讓自己各部身體機能更加協調。

康軒集團總部B1有大片的牆面述說康軒的發展歷史,其中當然包含運動。

量力而為充分準備 享受比賽過程

當筆者問到,會不會想出國參加比賽?李萬吉說,曾有出國參加幾次比賽,不過自行車的運送實在麻煩,台灣一年已經有二十多場鐵人賽,他個人比較重視比賽的感覺,他覺得參賽是一種享受,不是一定非要去哪裡比賽不可。對於鐵人三項終極的226超級鐵人賽,也不是他一定要追求的目標,他說,要參加超級鐵人賽,至少需要半年的密集訓練,依他的年紀,參加226的人已經很少,如果真的要參加,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身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平日工作已經很忙碌,要準備參加超鐵賽,至少每兩天要完成一個項目,一週至少要鍛鍊三次,並得連續練個半年,如此充分地準備,去參加超鐵賽才有意義。他自己都不太主張,從事任何運動,把自己操到累得不想跑、想要放棄。為何想放棄?通常就是準備得不夠。李萬吉說,他以自己的體能狀況,現在參加標鐵賽,就很享受那種過程,在游完泳騎完腳踏車時,還是覺得活力充沛,縱使跑到最後兩三公里會開始覺得累,但是稍微撐一下也就過去了。若是沒有充分的準備,就會覺得何苦來哉,為何要這樣虐待自己呢?當你心裡出現這樣的念頭,就是你沒有充分準備。

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對於李萬吉來說,人生來就是要運動。當一個人沒辦法運動時,他的生命也就差不多要結束了。以他母親為例,李老夫人在90歲以前,都還會從事一些活動,雖然她曾經在82歲中風,不久又摔壞大腿,接著又不慎讓脊椎遭到壓迫性骨折,但是沒多久她又能以助行器慢慢起來走路活動,直到90歲以後已經沒辦法再動,沒辦法動以後她就不想活了,她就一直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當然家人捨不得她自我了斷,所以讓她在92歲時生命自然終止。從他母親的例子,他認為一個人若沒辦法運動,其實他的人生是黑白的。而對於一個老人來說,最好的運動就是走路,他認為,一個人到死前一天都還能走路,那麼這樣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

山明水秀的康橋雙語中小學,是李萬吉的驕傲。

撰文/Oliver Wu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