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居家健身運動就是徒手訓練,只要將強度提升,再加上一點簡單的器材如跳繩等等,就可以藉由高強度的訓練方式達到燃脂健身的功效。這裡由資深教練CLAY為大家做的示範,結合跳繩、開合跳、波比跳、高抬腿、踢臀跑等等可以帶來高能量心肺鍛鍊功效的健身訓練,加上適當的收操伸展動作,讓你在家也可以自主訓練,達到燃脂爆發的訓練效果,打造自己的夏日沙灘緊實身材!
在跳繩的選擇上,初學者建議使用基本款即可,可選擇旋動式的把手,搭配可調長度的設計,可根據自己身高來做適當的調整和裁剪,發揮最佳的訓練效果。
建議配備 跳繩
注意事項 調整節奏配合呼吸,注意動作流暢性。
Level ★★★★★
功能 燃脂塑身、強化大肌群肌耐力
進行時使用腳尖點地,轉動手腕帶動繩子旋繞,自然呼吸,保持節奏。
想要進階挑戰者可以做「一跳二迴旋」訓練:在一次跳躍的過程,快速的甩動繩子兩次,保持呼吸與節奏感,注意膝蓋不要鎖死。(作法請見最後影片示範)
站直身體,雙手放在兩旁,跳起同時雙腳向外跨,雙手往上引,拍手、不拍手皆可。落地時,雙腳合併,雙手放回身體兩側。
動作起始時,站姿膝蓋微彎往下蹲,接著雙手撐地雙腿往後跳,成為伏地挺身的預備姿勢,做一下伏地挺身,完成伏地挺身後,縮回雙腿向上跳躍完成一組動作。
原地跑步,將雙腳往上舉起,讓膝蓋盡量提高,可以手掌定位作為基準,以腳掌著地,呼吸保持自然順暢。
原地跑步,將腳跟往後踢起,以腳掌著地,呼吸保持自然順暢。
小腿伸展
將腳掌斜靠,保持小腿與腳掌有伸展到的張力感,維持20秒。
大腿後側伸展
將身體保持穩定,抬腳拉開大腿後側,維持20秒,伸展大腿後側肌群。
大腿前側伸展
將身體保持穩定,手拉腳踝,向後向上提高,維持20秒,藉此伸展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群。
關於示範者陳政裕 Clay教練經歷
World Gym 個人健身教練
iGym 個人健身教練
自由健身教練
專長項目
體態評估與建議
體適能訓練規劃
重量訓練
體能訓練
證照認證
中華民國 健美協會C級教練證照
HFPA 科學健身訓練國際認證
VIPR體能訓練系統認證
BATTLING ROPES 戰繩訓練研習
M.E.T教練訓練課程
PT-X 個人教練認證
SANDBELL訓練課程
Instagram上擁有超過22萬粉絲的健身網紅May,大二時為了減重而接觸健身,不只體重機上數字下降,身形、體態變得更好,健身所帶來的成就感,讓她一頭栽進這個領域,希望把運動的美好,分享給大家。「以前我的體脂高達30%,內臟脂肪也偏高,是標準泡芙人,因為愛美和為健康著想,才開始訓練,享受在健身房裡舉起重量的感覺,讓我能持之以恆地繼續挑戰自己。」
May提到,她和多數女生一樣,起初訓練時很擔心練得太壯或變成自己不喜歡的體態,但她強調這些只是迷思,「女生沒有那麼多激素,沒辦法把肌肉練到太大塊,通常有變壯的感覺,是一種『脂包肌』的過程。」她解釋,通常這個階段是本身體脂不夠低,肌肉長出來但脂肪還沒消,男生訓練也有這樣的時期,這只是一個過程;她認為,訓練還是要以「年」為單位,盡量保持每天鍛鍊的習慣。
平常較少運動的女生想要開始健身,可以怎麼安排菜單?May建議,若是新手可以從一週三次全身性的訓練開始,「剛開始訓練的女生,肌耐力比較不夠,可能沒辦法同一個部位短時間內重複的鍛鍊,比如第一天練腿加背,第二天腿加胸肩,第三天則是有氧,如果後期越練越投入,某些部位想要特別雕塑的可以再加強。」
至於May自己的健身菜單為何?她表示,現階段是以維持為主,另外會特別鍛鍊想加強的地方,一天平均花一小時在運動上,「像我特別重視臀肌的部分, 一週有三到四天都以臀腿訓練為主,另外一到兩天搭配上半身、全身性的運動。」她透露,自己以前是平板身材,臀部很扁,透過持之以恆的鍛鍊,才達到理想的曲線。不過她認為運動應該要融入生活,除了上健身房,平時在家也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動作,達到訓練目的。
平常會去健身工廠訓練的May,在熱身完後,通常會先從自由重量的部分開始練起,「我會建議從比較累人的部分開始,先是深蹲、硬舉,接著是臀推或用史密斯訓練機做跨步蹲,接著做腿推跟保加利亞分腿蹲等。」她表示,自己很重視臀腿的訓練,到健身工廠訓練時會使用臀部推舉訓練機,上半身的部分,則是做引體向上、胸推或是啞鈴等;另外她推薦初學者想訓練上半身,可以選用坐姿胸推機、肩推機。
出版過食譜書的May透露,其實自己是個「吃貨」,想要有好身材但不想犧牲品嘗美食的樂趣,健身一陣子後,她開始學習為自己備餐,用簡單的方式煮出美味又不失健康的低脂餐點,她習慣將中英文食譜分享到Instagram上,獲得網友熱烈迴響。
May表示,無論增肌或減脂,食物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且要攝取足夠蛋白質,建議每天攝取的量要達到體重的兩倍,以一個50公斤的女生為例,一天最好能攝取100公克的蛋白質,不過也得看每人每天訓練的菜單做調整。至於在減脂階段,May強調要重視熱量的控制,先計算出每天消耗的卡路里,並達到「熱量赤字」,而所謂熱量赤字就是控制每天攝入熱量得小於消耗熱量。
現在人大多外食,該怎麼選擇食物?May表示,她還是會挑選高蛋白熱量低的食物為主,「早上我會吃兩顆水煮蛋、雞胸肉,如果覺得不夠也可以喝超商的豆漿,中午吃自助餐會挑選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東西,盡量以天然食物為主。」她表示,現在坊間很多高蛋白營養食品,如果健身者認為攝取的蛋白質量不足時,可以適時藉營養品來補充。
May平常會在Instagram上分享和媽媽一起運動的照片,她透露,會踏進健身房是媽媽的建議,「媽媽從小學跳舞,曾是有氧舞蹈老師,對於運動很有概念,雖然中年一度發福,膝蓋出現問題,後來跟著健身房教練訓練,越練體態越好,也更有自信。」May笑說,媽媽在健身後獲得很多成就感,更熱愛拍照分享,和時下年輕人一樣。她強調,健身不分年紀,現在健身房內也有不少銀髮族,她鼓勵大家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來維持體態和健康
從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後,May坦言,曾陷入就業或出國深造的迷惘時期,「我本來想出國念研究所,也曾到父親在東南亞的公司工作半年,那時候才發現,這些並不是我想要的。」經營Instagram有成的May,繞了一圈才發現,自己對於經營社群,向大家分享健身、烹飪最感興趣,讓她下定決心成為全職網紅,除了IG她也開始經營YouTube,自行拍攝健身、美食的影片,「很多女生看完覺得受用,讓我發現這是我的熱忱所在。」現在May不只在網路社群擁有一定的聲量,她也出版了食譜、參與健身APP開發,未來她還想創立自己的品牌或開設結合健身及健康飲食的餐廳,讓更多人體驗運動的美好。
健身網紅May Liu
Instagram:may8572fit
YouTube:May Fit
出版書籍:
《一碗搞定!增肌減脂健身餐》
《May力體態!增肌減脂全攻略》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對於身體來說想要讓它持續的進步,可以透過特定需求的特定適應性(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s,SAID)原則來規範一切,這個原則適用於身體所有的系統,包括肌肉、神經系統與結締組織;它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劇烈的運動對肌肉與神經系統施加足夠的壓力,身體的肌力將會獲得提升並產生肌肥大現象,隨著時間的延伸身體各個系統會逐漸適應所施加的壓力,使得肌力大幅提升、肌肥大以及結締組織適應,以上這些就是所謂的漸進式超負荷(Progressive overload)。
當我們了漸進式負荷是讓身體持續進步的關鍵之後,你心中一定會出現「該如何進行漸進式負荷?」這樣的疑問,現在就讓我們回歸到制定訓練的基礎單位「單一訓練」開始了解起。任何一個單一訓練計劃的關鍵就是要有充足的強度與訓練量,才能給予身體肌肉、神經系統與結締組織足夠的壓力,使得我們的身體增加足夠的肌力及肌肥大來適應外來的壓力,另外,除了訓練之外還要安排足夠的休息時間,才能讓身體恢復並變得更加的強壯。
然而,調整訓練計劃有許多的面向,首先,要整合我們所了解的訓練概念,包含次數、組數、組間休息時間、訓練頻率、強度、運動量、動作屬性以及疲勞度等等,在這些訓練概念裡對於漸進式負荷最重要的因素是「訓練量」與「強度」這兩項。
在訓練量裡面我們可以透過3個不同的方式來做調整:
1.一組的次數。
2.一次運動的組數。
3.一次運動的總量。
而訓練強度則可透過增加運動難度來做調整,例如根據你做的動作來進行負重的增加或是速度的快慢,甚至於增加訓練動作的次數等等,都可以增加負荷量。
我們的身體會透過恆定性(homeostasis)來自我調節,讓它嚴格的維持穩定的狀態,因此,當我們在運動過程中對身體充分施加壓力時,只要透過足夠的休息就可使得身體適應。然而,也正因為身體在經過這樣的過程會被迫適應與改變,進而承受運動訓練給予的壓力與耐受度,這也就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訓練平台期。所以,我們如果要持續的讓身體變得更強壯,重複相同的訓練方式就顯得非常不合邏輯,因此,我們就必需要根據次數來增加重量,通常都會以5-10磅來做為每次增加的重量。
例如:
第一週:深蹲(45磅) 3組x10下
第二週:深蹲(50磅) 3組x10下
第三週:深蹲(55磅) 3組x10下
第四週:深蹲(60磅) 3組x10下
第五週:深蹲(65磅) 3組x10下
這也就能強迫每次的訓練都有期適應性,並讓肌肉量與肌力都能同步上升,這類型的訓練方式也是最適合初學者突破平台期有效的訓練方式。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