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關係,已有 2 年半沒有出賽的極地好手陳彥博,終於赴斯洛維尼亞挑戰 250km 世界超馬錦標賽,賽事於昨日台灣時間下午兩點開始。陳彥博賽前考察了一些路線,山脊滾動的石頭很難跑,包含很多細節需要考量。此次賽事許多國家的超馬頂尖好手都來挑戰,是一個極高強度的超耐力賽事,雖然已經有許多賽事經驗,陳彥博仍表示,太久沒參加國際賽事了,還是會緊張,但會盡全力拚好成績,再將挑戰故事分享鼓勵給更多的人!
斯洛維尼亞 250km 世界超馬錦標賽總距離 250km,路線地形包含碎石、山徑、溪流、山脊、攀爬技術路段,預計前兩日賽程降雨機率為 80% 以上,此次賽事海拔總爬升 10189m 海拔總下降 10142m,在山脊上如 16 度有大風與大雨,技術攀爬與下降路段會是很大的挑戰,隨時都要能夠做轉換和彈性調整。
賽程第一天總長 42.7km,海拔爬升 1132m,海拔下降 1155m,賽前半夜還突然大風大雨,到開賽又突然大太陽。陳彥博於官方 FB 表示,一出發第一集團選手配速 3 分 47 秒,他緊跟在後穩穩推進,結果才第七公里就錯過標記多花了 50 秒,直到過了 10km 還沒看到 CP1,心裏開始擔心沒有沒跑錯路、有沒有錯過檢查站?會不會被罰時?要不要折返?後來跟著地圖轉了好幾條路線,終於看到 CP1。
過了 CP3,氣溫突然飆高到大約超過 30 度,曝曬在無風的山上,體能有些下滑,他又擔心後方選手追上,前幾名選手時間差距非常近,且因路線複雜,這天就有 2 名選手摔傷。陳彥博坦言:「太久沒有比國際賽事了,第一天後段才慢慢找回比賽的感覺」
首日賽程陳彥博以第三名做收,還有 4 天挑戰,一起為台灣之光陳彥博加油!
資料來源/全球超馬工作室
責任編輯/Dama
2017年2月19日在西班牙舉行的塞維利亞馬拉松的比賽當中,現年59歲的史蒂夫‧史密斯 (Steve Smythe)以2小時56秒16的成績完成了比賽,他的配速大約是每英里6分43秒。隨後根據路跑統計學家協會的統計,他已是有數十次跑出sub-3成績的跑者 (對於所有業餘跑者來說,只要全程馬拉松能夠跑進三小時,簡稱SUB-3跑者),但距離他18歲那年第一次跑馬,正好過了40年又119日,而成為史上保持sub-3最長時間的男選手。
史蒂夫是來自於倫敦的一位雜誌編輯和教練,至今成為第一個達到連續40年保持sub-3的跑步運動員。他說:「雖然目前如此,但我想終有一天還是會有人打破它,但是不管發生什麼,我至少有40年的這個紀錄了。」每當他在訓練的時候,這些記錄總能帶給他力量,史蒂夫表示,很多人常常說要打破怎樣的記錄,但最後往往是因為沒辦法像他一樣堅持這麼長的時間而功虧一簣。
1976年,當時的史蒂夫只有18歲便參加了人生的初馬,其完賽的成績是2小時54分42秒,從那一刻起,他就沒有放慢過自己的腳步,其中最好的成績是1981年的2小時29分42秒。
近五年來史蒂夫一直受傷,為了延長自己的跑步壽命,他把每週85英里的其中幾英里訓練量,移動到地質更柔軟的草地上。同時,他也非常注意自己的飲食;他的身高有183公分,體重曾經達78公斤,於是他吃得更小心,包含戒掉甜食,只許自己每週吃一次巧克力,其他像是餅乾、奶酪,絕對不會出現在餐盤之中。他認為由於一直努力著維持健康,也特別小心食材的選擇以減輕他的體重,因此到了參加比賽的時候,他的體重已成功的下降到70公斤。
此外,為了避免受傷,史蒂夫也減少參加比賽的次數。過去的40年,他堅持每週都至少要參加一場比賽,迄今為止參加的比賽已經超過了2000場。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如今不會再那樣瘋狂地參加比賽了。另外,他非常喜歡到健身房,每次跑三英里後,接著再做一個30分鐘的伸展、核心訓練、腿部加強和上半身肌力的菜單,目的是保護他一直不斷受傷的小腿肌肉。
在近期的比賽前三個月,他每個星期天至少練習20英里,有時甚至高達22英里,讓自己適應比賽的節奏,而這一點也在比賽中奏效了。
接下來,史蒂夫將參加當地時間四月份舉辦的倫敦馬拉松比賽。2018年的三月,史蒂夫也將迎來他的60歲生日,他本人則希望自己可以把三小時內全馬紀錄再延長到60年,畢竟他是世界上僅有的37位在50歲之後仍能跑進全馬三小時大關的好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