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想要練出飽滿有型的完美下胸 你絕不可錯過的三個基本動作
1
想要練出飽滿有型的完美下胸 你絕不可錯過的三個基本動作
2
難道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只能燃脂?ACE這項最新的研究告訴你它還能增肌
3
世界級球后戴資穎的下半身重訓菜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要練出飽滿有型的完美下胸 你絕不可錯過的三個基本動作

2018-05-11
知識庫 健身 上半身肌群 胸部肌群 訓練動作 重量訓練

胸肌一直以來都是許多健身男性最愛練的部位,但想要把胸型練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主要因為胸肌是一個很大的肌群,一般來說我們都將它分為上胸(鎖骨區)、中胸(胸肋骨區)及下胸(腹部),因此,胸肌的訓練就非常的講究角度,只有正確的角度才能鍛鍊到正確的肌肉,這篇就特別針對比較難掌握的下胸訓練動作來做介紹,讓你充分運用這三個基本動作練出完美的胸型線條。

漂亮飽滿的下胸會讓整個胸型便的更加立體。

 動作  1 下斜啞鈴飛鳥

這個動作是飛鳥變式訓練的一種,它可孤立胸肌下緣是想要鍛鍊胸肌必會的動作,和鍛鍊上胸的上斜啞鈴飛鳥正好相反,必須將斜板角度向下調整,讓胸肌的訓練重點由上方移動到下方,有研究表示當斜板下調至20~40度左右,對於下胸肌的刺激較為明顯,當然在你訓練下胸肌時,也同時會用到三角肌前束與肱三頭肌,啞鈴放的越低胸肌的牽引力就越大,相對受傷風險也會越大,因此,比較安全的做法,就是啞鈴下降至與胸肌平行時就可。操作方式:1.先將斜板調成低於水平20~40度,臉部朝上頭朝下躺於斜板上,雙手採自然握法掌心朝上握住啞鈴,雙臂往胸上方延伸但肘關節不鎖死。2.開始時先吸氣摒住呼吸,將雙臂往身體外側下降手肘彎曲約20度。3.下降至啞鈴約與胸部平行或胸肌感到拉伸時,就可以收縮胸肌將啞鈴拉回到起始位置,動作有點像是擁抱一個很大的酒桶一樣。在整個過程中,都要保持雙臂與肩都在同個平面。

這個動作是飛鳥變式訓練的一種,它可孤立胸肌下緣,是想要鍛鍊胸肌必會的動作。 ©Labulledaria.com

 動作  2 下斜槓鈴臥推

在健身房裡基本上都可以看到三種臥推架,分別為平板臥推、上斜板臥推與下斜板臥推,當我們要練下胸時,就可以使用下斜板臥推架來做訓練,除了可以鍛鍊到下胸肌外,同時也會運用到肱三頭的力量,這個動作槓鈴在落下來時,以胸肌下緣處為正確落點位置,對於肩關節壓力較小下胸刺激較大。操作方式:1.仰臥在斜板上雙腳固定,頭部朝下讓身體與地面成20~40度,雙手握距約寬於肩膀,採用正手握槓。2.出槓後控制雙臂,將槓鈴緩緩下降於胸肌下緣處。3.接著將槓鈴垂直向上推起,於肩關節的垂直線上,回到起始位置。

胸肌下緣處為正確落點位置,對於肩關節壓力較小下胸刺激較大。 ©Muscle & Strength

 動作  3 下斜啞鈴臥推

這個動作與下斜槓鈴臥推一樣,差別在於啞鈴比槓鈴的角度可以更加靈活,相對來說需要的肌肉穩定性也更多,啞鈴的下降軸線約在胸肌下緣處。操作方式:1.仰臥在斜板上雙腳固定,頭部朝下讓身體與地面成20~40度,雙手自然握啞鈴拳心相對,預備動作時啞鈴於胸大肌下緣外側。2.開始時,收縮胸部肌肉將啞鈴向上向內推舉,推至頂點時手肘不鎖死啞鈴鈴頭相靠,停頓1~3秒讓胸肌持續緊張。3.接著將啞鈴緩緩降下至起始位置。

啞鈴臥推比槓鈴的角度可以更加靈活,相對來說需要的肌肉穩定性也更多。 ©AtletIQ.com

資料來源/nerdfitness、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難道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只能燃脂?ACE這項最新的研究告訴你它還能增肌

2019-06-27
增肌減脂健身話題增肌補帖新知觀念無氧運動有氧運動

我們大多數的人看到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都會直接將它與有氧訓練或是快速減脂連結起來,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確實對於身體燃脂,有著絕佳又省時間的效能;尤其對於那些討厭慢跑或其它穩定動作訓練的人來說,有著更好更強大的吸引力,然而,在這項最新的研究報告裡,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將可以幫助你在重訓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增肌與肌力效應,並且,你只需要花傳統訓練一半的時間,你會想了解為什麼嗎?跟著我們看下去!

難道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只能加強燃脂?

去年,美國運動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ACE),贊助了一項針對HIIT訓練對於阻力訓練的有效性研究,並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結果;HIIT訓練方案不僅實現了比傳統更加耗時的訓練計劃,呈現出一樣多的增肌好處外,在某些情況之下也讓肌力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研究計劃

這項HIIT運動是否優於傳統的阻力訓練研究計劃,主要的動機就是要了解HIIT在研究和實踐中的大部分重點都放在有氧運動上,但對於肌肉與肌力的成長有沒有幫助。為了解決這個疑問ACE獲得了科羅拉多大學高海拔運動生理學計劃的Lance Dalleck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的幫助,以評估將HIIT範式應用於阻力訓練的有效性,這項研究主要目的是針對,比較HIIT阻力運動(HIIT-RE)和傳統中等強度運動(MI-RE)之間的肌肉健康和心臟代謝結果,以及比較HIIT-RE訓練適應的時間和MI-RE的差異。

研究人員招募了48名不吸煙的男性和女性,年齡從21歲到59歲不等,所有參與研究的人在運動風險上均為低至中度,並且在過去六個月內未從事過阻力訓練;另外,他們也被要求在研究期間保持他們正常的飲食習慣,並避免任何超出研究所需的運動項目。然後,研究人員將他們分成HIIT-RE阻力訓練組、中等強度阻力(MI-RE)訓練組以及對照組,這三個不同的組別;HIIT-RE和MI-RE組進行了為期六週的提升方案,而對照組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沒有運動。

在為期六週的阻力訓練計劃之前和之後將獲得靜息心率和血壓、人體測量指標(身高、體重、腰圍和皮褶測量)和空腹血脂和血糖的測量值,此外,在研究開始之前與3週及6週計劃結束之後,評估每位參與者的肌肉健康狀況;並且在研究開始之前,所有參與研究的人都對這10個動作做了1RM與5RM的測試;10個動作包含背部伸展、肱二頭肌彎曲、臥推、腿部彎舉、腿部伸展、繩索下拉、腿部推舉、肩上推舉、肱三頭肌伸展與深蹲,實驗結束之後再重新測量這些項目來做為評估。

HIIT-RE這組從1-6週,每週進行2或3次的訓練,每次都盡可能對這10個動作進行1組5RM的訓練,MI-RE組在訓練的1-3週部分執行了一組10RM,然後3-6週進行兩組12RM訓練。根據Dalleck博士的說法,HIIT-RE組需要20分鐘或更短時間就能完成10個動作訓練,而MI-RE組需要大約45分鐘才能完成。

為期六週的訓練研究計劃共分為三組。 ©ACE

研究結果

完成研究的45名參與者的物理和生理特徵(有三名因與研究無關的原因退出),兩個抵抗運動組的體脂百分比都有顯著的下降,而收縮壓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又稱為壞膽固醇),僅在HIIT-RE組顯著下降。另外,在肌肉方面兩個訓練組的所有阻力訓練1RM與5RM的數值,都有顯著的提升。

訓練結果的數值變化。 ©ACE

結論

如果你還在認為HIIT僅用於有氧運動減脂的話,那你應該要再重新考慮一下這樣的訓練觀念,因為這項研究表明了,HIIT-RE組使用MI-RE組不到一半的時間與較輕的重量,就可以獲得相同的訓練成果及減少低密度脂蛋白。所以,你要知道只需減少你的訓練組數、組間休息時間以及提高感受度,就能獲得增肌與肌力的成果,因為,更少的訓練組數和更重的重量負荷是增加力量的關鍵,而較短的休息時間將有助於肌肥大,現在不妨重新檢視一下你的訓練課表吧!

資料參考/AC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級球后戴資穎的下半身重訓菜單

2018-04-27
健身羽球球類話題重量訓練下半身肌群

出生於1994年的戴資穎,以刁鑽球技與靈活步伐屢屢擊敗各國好手,登上羽球女子單打世界第一的她,從7歲時就開始練習羽球運動,在12歲就成為台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甲組球員,接著15歲開始進軍各項國際賽事,直到2016年香港公開賽中奪冠,登上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的頭銜後,才讓國人發現原來台灣出現一位世界級的球后。然而私底下的戴資穎除了羽球專項訓練之外,相信大家都非常的好奇她還會做什麼樣的輔助訓練,以保持充沛的體能與靈活的步伐。其實,羽球運動大多是以間歇性衝刺為主,因此,瞬間爆發力就顯得相當的重要,而在多次爆發力之下,肌肉也必須具備相當強大的耐受度與肌力,所以,透過重量訓練的方式可針對局部肌群作鍛鍊及強化,而戴資穎又在下半身的重量訓練做了哪些項目?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世界級球后戴資穎的下半身重訓項目有哪些?

 訓練  1 槓鈴背蹲舉

這個動作又可以稱為深蹲(squat),是一種複合式的全身性訓練動作,它可以訓練到大腿、臀部、大腿後肌外,同時可以增強骨頭、韌帶和橫貫下半身的肌腱及發展核心力量(core strength)不可少的練習項目。這個動作由站立姿勢開始,透過將臀部向後啟動屈膝和彎曲臀部,然後將軀幹跟隨負重下沉,接著回復到身體直立姿勢的起始位置。

這個動作又可以稱為深蹲(squat),是一種複合式的全身性訓練動作。

 訓練  2 槓鈴硬舉

槓鈴硬舉是除了深蹲這個項目之外,是對下半身肌力最有幫助的動作。正確的硬舉動作能夠鍛鍊全身的肌群,包含背肌、核心肌群、腿部肌群與握力手臂肌群等,這也正是羽球運動需要的爆發力肌群,正確的動作就是雙膝微彎,背部保持平直雙臂自然下垂,握距略寬於肩背部大不多與地板平行,眼睛目視正前方接著先用腿力將身體提起,到腿部接近伸直時,轉用下背力把身體帶直,停頓後吸氣,用下背把身體稍為下降,然後轉用腿力帶回到初始動作。

槓鈴硬舉是除了深蹲這個項目之外,是對下半身肌力最有幫助的動作。

 訓練  3 分腿蹲

主要是鍛鍊股四頭肌與身體平衡性的動作,我們可以先採用無負重的徒手分腿蹲來做,首先,站立將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接著跨出左腳或右腳一小步,接著以跨距小的方式來操作,姿勢有點像是單腳蹲下的樣子,蹲下時後腳的腳跟離地,將重心移至前腳腳掌,並核心用力保持身體平衡,接著在起身回到起始位置。

 訓練  4 啞鈴前弓步

這個動作跟前面的分腿蹲其實很類似,但它是採用跨距大的方式來操作,主要可針對臀大肌與身體平衡來做訓練,開始動作時,身體站直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持啞鈴垂於體側,然後吸氣左腳或右腳向前跨一步成弓步姿,上身保持直立接著漸漸將身體下蹲,前腳蹲至大腿與小腿約成90度左右,然後,慢慢吐氣起身回到初始位置。

採用跨距大的方式來操作,主要可針對臀大肌與身體平衡來做訓練。

 訓練  5 側弓步

可以有效幫助下半身力量與耐力的訓練,對於需要腿部肌耐力與重心轉移的羽球選手尤其重要,它可鍛鍊及伸展大腿內側、腹股溝、臀外側與核心肌群,是一套很好的側面訓練動作,首先,以站姿雙腳平行與肩同寬,背部記得打直重心放置於腳後跟,左腳或右腳向側邊邁出一大步,身體依然保持垂直向下,直到邁出腿的膝蓋彎曲90度左右,另一腿保持平直,然後,推回至起始位置。

側弓步訓練,對於需要腿部肌耐力與重心轉移的羽球選手,尤其格外的重要。

雖然我們一般人不會跟戴資穎一樣,需要面對這樣高強度的體能需求,但可以藉由這樣的幾項下半身訓練,有效的加強自己的核心與肌耐力,無論是從是球類運動或跑步等等,都能夠有足夠的肌肉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與變化,同時,也可順便讓自己身體變得更加結實喔!

資料提供/RED BUL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