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孩子暑假何處去? 新北玩運動夏令營逾百梯營隊開報
1
孩子暑假何處去? 新北玩運動夏令營逾百梯營隊開報
2
RUN FOR THE OCEANS
adidas「Move For The Planet」為地球而動 每運動10分鐘捐出1歐元
3
走路也是一種運動
每日1萬步是一場行銷騙局?科學研究:你該注重的是訓練時間非每日步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孩子暑假何處去? 新北玩運動夏令營逾百梯營隊開報

2018-05-30
話題 綜合 新聞 體適能 活動

距離暑假1個月,爸爸媽媽每年最煩惱的課題又來了!不少父母已開始考慮該為孩子報名哪種夏令營,而新北市12座國民運動中心及運動公園推出上百梯次的夏令營活動,包括游泳、球類、攀岩、滑冰、溯溪、露營等項目多元的活動,讓孩子輕鬆有趣玩運動,擁有一個活力動感的暑假。

孩子暑假何處去? 新北玩運動夏令營逾百梯營隊開報

活動項目如永和國民運動中心推出西洋劍、攀岩以及海綿槍課程,西洋劍對小朋友來說相當新鮮有趣,戴上頭盔、配上劍,全副武裝架式十足。透過教練從熱身開始一步一步教學,訓練協調力、思考力,雙方對擊競技,也瞭解西洋劍運動的精神內涵。
 
攀岩課程的地點是全台最大室內攀岩場,攀岩可訓練小朋友的肌耐力、專注力及身體協調性,靠自己的雙手雙腳往上攀,更增進小朋友的自信心;場內涵蓋各種難度等級設備,即使幼兒也能輕鬆上手。海綿槍團體對戰和漆彈體驗則是讓孩子為之瘋狂的課程,做好防護措施、裝好子彈,透過分組PK競賽,考驗孩子的體力、腦力及團隊合作態度。

永和國民運動中心擁有全台最大室內攀岩場,並針對小朋友推出攀岩課程
漆彈體驗考驗孩子的體力、腦力及團隊合作態度

新北市政府體育處表示,為了迎接暑假來臨,並培養小朋友的運動興趣,新北市11座國民運動中心及1座運動公園特別規劃豐富多元的夏令營課程,包括游泳、舞蹈、球類、民俗技藝、攀岩、滑冰、溯溪以及露營等多種特色戶外體驗活動。透過互動式體驗刺激感官與肢體發展,為孩子創造一個不一樣的夏天,也希望小朋友在探索中找到自信、體會運動樂趣。

新北市國民運動中心寶貝Fun心動特色夏令營
活動時間   各館皆於日起至2018年8月31日(五)止
活動地點   新北市11座國民運動中心及1座運動公園

報名方式   課程介紹及報名資訊請洽各國民運動中心官網、粉絲團,或上Accupass活動通【新北玩運動】專區查詢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體育處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體育處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Move For The Planet」為地球而動 每運動10分鐘捐出1歐元

2023-06-08
ADIDAS綜合新聞話題

每年六月,全球adidas都會進行「RUN FOR THE OCEANS為海開跑」公益活動,今年2023年,adidas擴大響應範疇,將活動擴大至34種不同運動類型,自6月1日至6月12日,發起「Move For The Planet為地球而動」(MFTP)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內,以adidas Running App紀錄運動過程,每運動10分鐘,adidas就會捐出1歐元給國際性環保公益組織Common Goal,為體育教育與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今年更邀請西班牙足球金童佩得里Pedri、希臘網球女將莎卡瑞Maria Sakkari及眾多知名運動員共襄盛舉,透過運動創造更多不同的可能!

RUN FOR THE OCEANS
每年六月全球adidas都會進行「RUN FOR THE OCEANS為海開跑」公益活動。

Move For The Planet為地球而動

有別於往年,「Move For The Planet為地球而動」全面進階,首次從跑步拓展至34種運動類別,除了跑步、籃球、網球、高爾夫等熱門運動,簡易的登階、健走、飛盤等日常項目也涵蓋其中,6月1日至6月12日為期12天,號召所有運動愛好者在展現熱愛之餘,更為環境發展助力。今年目標金額更上達150萬歐元,期待與國際性環保公益組織Common Goal攜手協助哥倫比亞、希臘、南非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減低運動場域建材的塑料浪費,改以可回收的環保材料。

Move For The Planet
運動類別除了跑步、籃球、網球、高爾夫等熱門運動外,簡易的登階、健走、飛盤等日常項目也涵蓋其中!

adidas x PARLEY環保聯名鞋款同步上市

此外,adidas更再度攜手國際海洋環保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推出系列跑鞋,其中Ultraboost Light x PARLEY的針織鞋面由從海洋回收的刺網紗線製成,鞋口則使用PrimeKnit打造襪套般的貼合腳感。鞋面外觀上的環狀刺繡線條摹寫著層層的海浪,鞋帶靈感則來自船錨上的繫繩,充分表現海洋意象。

Parley for the Oceans
adidas更再度攜手國際海洋環保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推出系列跑鞋。

此次推出柔和的米白色系,輔以亮橘色波浪線條點綴。而同步推出的Supernova 2 x PARLEY,腳踝處360度全方位包覆,並採用前腳掌BOUNCE、後腳跟BOOST的雙中底設計,讓初階跑者可輕易踏出步伐,一起為地球動起來。

adidas x PARLEY聯名鞋款系列

 

資料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日1萬步是一場行銷騙局?科學研究:你該注重的是訓練時間非每日步數

2021-06-17
話題觀念新知減脂綜合

有許多人都習慣配戴智慧型運動手錶,以監測自己每日步數和消耗的卡路里,但每天走到10,000步就能維持體態及身體健康嗎?BBC科學節目日前針對「每日一萬步」進行測試,發現這觀念有可能只是一場行銷的世紀騙局!

走路也是一種運動
每天走1萬步真的可以維持身體健康嗎? ©gppconline

根據BBC中文網的報導,日行10,000能維持身體健康的觀念,是在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舉辦前夕,有一間公司推出所謂的萬步計(Manpo-Kei)裝置,意思就是行走10,000步計數器,並向許多關心自身健康的民眾進行推廣及行銷,且依據日本一位名為波多野義郎教授所提出「若每日行走步數從4,000增加到10,000能多消耗500大卡的熱量,並讓身體更加健康。」的理論,造就了日行10,000這套的說法。

然而,這個想法的靈感主要來自於行銷的話數而不是科學研究的結果,因此,近期有許多的人便提出「每天步行10,000 步真的可以維持健康?」這樣的問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你需要每天走 4400 步才能活得更久,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個概念。

專家的說法

根據一些專業學者的說法,人們應該以分鐘而非公里來計算他們的運動量,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十分的簡單易懂,但這將翻轉你可能原有的訓練概念;例如你每次都專注於45分鐘的跑步訓練,與你專注於跑5公里的訓練相較之下,跑45分鐘將能為你的長期訓練帶來更好的成效,因此,重點應該是要擺放在運動訓練(步行)的時間上,而不是只注意速度及距離。

智慧型運動手錶
大多數的人都會使用運動手錶來注意每日的運動量及步行數。

研究駁斥10,000步的觀點

根據 2018 年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同樣的想法也應該運用於步行這項運動,相對來說這也是駁斥了每天步行 10,000 步的流行觀點。專家表示,與流行的觀念相反,每天步行 10,000 步並不是理想的基準,也不是身體健康的準確指標。

另外,根據哈佛大學附屬布里格姆婦女醫院進行並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醫學雜誌上的研究表示,人們每天只需行走4,400步就可有效的降低死亡風險,穩定在每天7,500步左右就可以。同時,隨著步行運動的習慣養成,每天至少運動20分鐘也是一種保持身體健康的目標之一。

BBC科學節目也特別針對「日行10,000步」與「10分鐘快步健走」哪個運動方式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進行研究,研究團隊對於「10分鐘快步健走」的強度解釋,每天必須要以Borg Scale of Perceived Exertion(Borg RPE Scale,博格量表)第六等級能聊天卻無法唱歌的強度,完成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

這項研究的受測者被分為兩組,一組目標為每日走完10,000步,另一組則必須完成每日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同時,每個人身上都配戴運動用監視器,以用來量測受測者的活動量及訓練強度。最後實驗的結果發現,日走10,000步的這組覺得達成目標十分困難,必須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每日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這組,不僅覺得可以輕鬆達成之外,還比另一組能多做30%中等或比較劇烈的運動,到底哪個方式可以讓身體比較健康,相信你一眼就能看出來。

結論

看完上述的一些研究報告就可知道,運動與訓練請花費在時間與訓練強度上,而非堅持在每日的步數或公里數,如果你想要讓身體更加的健康,也請在正常步行的設計上再增加20分鐘的鐘等強度運動。

資料參考/BBC、JAMA Internal Medicine、Scientific Report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