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 台灣首站7/20-29信義新光
1
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 台灣首站7/20-29信義新光
2
什麼是「加壓訓練法?」
3
印度健美傳奇人物 Manohar Aich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 台灣首站7/20-29信義新光

2018-06-14
話題 健身 REEBOK 活動

專業健身品牌Reebok攜手三大國際健身品牌CrossFit、Les Mills、UFC,在台首度推出「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台灣首站將於7月20至29日,在信義新光三越A11四樓舉辦,為期兩周末的戰鬥營推出四大主題訓練課程,邀請熱愛運動的朋友一起挑戰自我極限。

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 台灣首站7/20-29信義新光

承襲Reebok提倡的品牌理念「煉出至我Be More Human」,鼓勵運動愛好者們反覆粹煉、挑戰自我極限。這次為鼓勵全台民眾參與,戰鬥營提供健身入門體驗課程,Reebok與CrossFit高強度健身運動、Les Mills 團體健身訓練、UFC終極格鬥錦標賽等三大全球官方合作夥伴,打造出四大主題訓練課程,參與者可依喜好與需求選擇課程,課堂中有專業教練現場帶領教學,循序漸進地體驗運動帶來的正向能量。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四大課程如下:
 
CrossFit 高強度健身運動
高強度健身運動,結合田徑、體操、舉重等許多動作進行無間歇綜合訓練的健身方式。全台首次公開CrossFit入門課程體驗,可能依個人能力完成各種不同高強度運動。
 
Les Mills團體健身訓練
全球有氧團體課程的領導品牌,其中包含BODYPUMP®、BODYCOMBAT®最為風行。Les Mills是Reebok的全球官方合作夥伴之一,擁有全台最頂尖的師資課程內容。
 
UFC 終極格鬥
從入門拳擊體驗開始循序漸進的挑戰自我,達到訓練目標。UFC訓練包含各種格鬥項目,以拳擊訓練最為盛行。
 
Training 綜合健身訓練
各項健身入門,包含日程活動的動作優化,專注於速度、敏捷性、活動性、核心力量和柔軟度,為身體建立最好的結構基礎,將運動表現推到巔峰。

自報名時間6月15日起,至指定Reebok門市消費,單筆購物金額達$1,500以上,即可獲得一張Reebok戰鬥營課程卡(消費滿$1,500元以上獲得1張;$3,000元以上獲2張,以此類推)。報名成功且到活動現場參與課程,更可獲得「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專屬背心及毛巾。

6/15起至指定Reebok門市消費,單筆購物金額達$1,500以上,可獲得一張戰鬥營課程卡
成功報名活動且現場參與課程,可獲得「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專屬背心及毛巾

Reebok煉出至我戰鬥營
活動時間   2018/7/20(五)-7/29(日)
活動地點   
信義新光三越A11 4樓戶外廣場(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1號4樓)
活動組別   CrossFit 高強度健身運動、Les Mills團體健身訓練、UFC 終極格鬥、Training 綜合健身訓練
報名時間   2018/6/15-7/8
報名方式  
凡購買Reebok商品單筆消費滿額$1,500以上,可獲Reebok戰鬥營活動課程卡乙張,每人憑每組課程序號可登入網站,預約課程乙次,限量課程報名額滿為止,課程將於6/15(五) 12:00正式開放預約 

主辦單位  Reebok

報名詳情與相關活動內容請洽活動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Reebok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是「加壓訓練法?」

2017-03-03
健身重量訓練運動生理知識庫

什麼是加壓訓練法(Blood Flow Restriction)?就是將身體要訓練的某部位肌群,用皮帶綁起來,以抑制肌肉中血液循環的訓練方式來操作,這樣的訓練效果,可以只要花上20%的力量就能促進肌肉強化,所以訓練結果會造成強烈的刺激,進而促使促使生長激素大量分泌,並遠超過於一般訓練所能造成的分泌量。

加壓訓練法 ©fitnesslogik.com

所謂的加壓,是針對肌肉中血液的出口,而不是入口,也就是加壓在靜脈的一側,這麼一來,乳酸或氫離子等代謝物,無法排出而在肌肉中堆積,就會很快的發生肌肉痠痛,肌肉便能很快地呈現做過的劇烈運動之後的狀態。

最初創造的加壓肌力訓練法的人是日本的佐藤義昭先生,在佐藤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投入健美運動,在1966年時,他在寺院裡跪坐聽經時因腳發麻而按摩小腿,注意到小腿在被壓迫的緊收狀態和加強肌力訓練時極為相似,想到小腿的緊收狀態是由於受到壓迫使血液循環受阻而產生的,於是引發“若讓血流減少並增加壓力的情況下進行肌力訓練,肌肉會不會快速增大?”的想法,於是,他利用自己不斷地實行試驗,以腳踏車的內胎綁在大腿根部,發現訓練的效果非常好。

從1973年起,這樣約10年期間,義昭在自己開設的健身中心,教導數十萬個人做加壓肌力訓練,到了1983年確立此項專門技能並逐漸的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之後,東京大學石井教授開始研究加壓肌力訓練法的效應,使得加壓肌力訓練法在生理醫學理論基礎漸漸地被建立起來。

加壓肌力訓練法的訓練強度,最低限度為20%的1-RM,因此,它對於肌肉的物理負荷相當低,雖然實施訓練中的主觀運動強度非常高,對肌肉損傷卻很小,且訓練後的疲勞感也相當低,訓練後所需的恢復時間短,訓練的密度也因而增加,而大幅縮短肌力訓練時間,省下來的體力可用來提升技術訓練的質量,以增進訓練的效率。

加壓訓練 ©pontemasfuerte.com

此外,由於加壓肌力訓練法具有負荷強度很低的特性,訓練過程中肢體關節不會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對骨折、旣帶損傷及關節發炎等療後的復健也非常有效。目前,優秀運動員或癱瘓的病患已有幾千個運用成功的案例。

為提升運動訓練的效益表現,運動員的基礎肌力水準為影響競技表現的主要因素,加壓肌力訓練使局部肌肉血流在適度的限制下,實施每天二次、每次約10分鐘約20%1-RM的輕負荷訓練,即有顯著的增大肌肉與增強肌力的效果。研究證實,加壓肌力訓練法可促進微血管增生、活化運動單位、促進循環成長荷爾蒙的分泌並增進體脂肪的分解、改變局部肌肉組織促使快縮肌纖維增大,使肌力與肌肉橫斷面積增加,當然,加壓肌力訓練法也逐漸被應用於運動員的復健及醫學治療,例如:骨骼萎縮、關節變形、閉塞性動脈硬化症,使失去作用的血管恢復功能。

加壓訓練 ©pontemasfuerte.com

然而,不當的施行加壓肌力訓練可能會造成血流受制限與再灌流,導致局部活性氧生成或引發血液亂流而形成血栓,也容易堆積乳酸導致肌肉硬化。因此,施作時應防患加壓程度或方法不當而引發肺阻塞或腦梗塞等病變的危險。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印度健美傳奇人物 Manohar Aich

2016-06-03
故事高齡健身人物誌

104歲的印度人瑪諾哈·艾區(Manohar Aich)是1952年環球先生(Mr. Universe)與三次亞運健美冠軍。因為身高僅有150公分,艾區爺爺也曾獲得「袖珍海克利斯 (Pocket Hercules)」的稱號。

瑪諾哈·艾區(Manohar Aich)今昔對照。 ©social.yourstory.com

年輕時候的艾區爺爺,像一般印度人一樣,經歷過赤貧與牢獄之災,直到他選擇舉重健美來當作人生的事業。雖然三年前因為中風,讓艾區爺爺離開舉重台,但他仍保持運動習慣。

年輕時的瑪諾哈·艾區(Manohar Aich)曾贏得環球先生頭銜。 ©social.yourstory.com

那麼,什麼是這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艾區說,他不把困難當回事,並在艱困中保持快樂的能力是他活得久的秘訣。前者加上奶、蔬果以及米飯、扁豆與魚的簡單飲食,讓他維持健康。他不抽菸,而且滴酒不沾。

「我絕不允許任何類型的壓力控制我,從我年輕開始,就必須賣力賺錢,但無論什麼情況,我仍保持快樂,」艾區說。

©social.yourstory.com

有趣的是,艾區爺爺也是阿諾·史瓦辛格的粉絲,對於他演過的電影如數家珍,若要說他人生可能有什麼願望還沒完成的話,應該就是和阿諾見上一面了。

©social.yourstory.com

[註] 艾區爺爺已經於2016/6/5逝世,享壽104歲。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