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步
  • 跑10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增強式訓練能讓你獲得更好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1
增強式訓練能讓你獲得更好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2
脫離健身初學者的你該知道何謂暫停休息訓練法
3
槓鈴訓練──手臂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增強式訓練能讓你獲得更好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2018-11-26
知識庫 健身 跳繩 觀念

我們先花一點時間回想一下,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是否一整天都與朋友玩跳繩或是跳房子;這些跟彈跳力及敏捷度有關的遊戲?在作為孩子的時候,並沒有人告訴我們訓練跳躍與敏捷度的運動或練習動作,但我們卻能很自然而然的做出這些動作,因此,跳躍這個與生俱來的能力;早在我們2歲的時就會學習到的東西,也成為了日後長大無論是在日常生活或運動項目上,非常重要的訓練動作之一,它能讓我們在運動表現中提高爆發力及敏捷度。

要跳的高又要敏捷性好!你是否忘了增強式訓練?

在20世紀80 年代,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s)被帶到美國時,將跳躍作為一種訓練工具的出現以各種方式改善運動表現。讓增強式訓練及其應用變得更加主流,並且超越了長跑和跳遠等專業運動,以及像訓練營和CrossFit這樣的流行團體健身課程。

什麼是Plyometrics

Plyometrics一詞是由前美國奧林匹克長跑運動員Fred Wilt和Michael Yessis創造的術語,在1975年Wilt在練習場上注意到俄羅斯人在他們的熱身之前,採用了許多部同的熱身方式,其中包含了不同的跳躍動作,這與當時的美國運動員所採取的靜態拉伸動作來做熱身很不一樣,在接下來的幾年裡,Wilt和Yessisw同樣持續在運動場上練習著,並經由蘇聯的生物化學家和體育訓練師Yuri Verkhoshansky的幫助下,了解所謂的深度跳躍也被稱為震盪式訓練!

深度跳躍是一種經過測試的增強運動,它可以將運動員放在一個設定好高度的箱子上,當他們跳下箱子時,再迅速反彈並儘可能高度跳躍動作。在Verkhoshanksy 1968年的作品中,他描述了震動方法,他得出一個結論:當運動員在從50公分的高度跳下後,再立刻執行深度跳躍時,這個垂直跳躍的高度最高。並於1986年他進行了為期12週的研究,測試了衝擊方法是否會增加排球運動員的爆發力,最終他的總結是,這些運動員不僅在研究過程中爆發力有顯著的提高外,且等長的運動的最大強度也獲得了改善。

深度跳躍是一種經過測試的增強運動。 © Jiayoo Wushu

但是,為什麼plyometrics的練習會如此的重要?因為,他就是垂直跳躍的機制。由位於美國紐約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RMC)骨科的Brian R. Umberger,於1998年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究出垂直跳躍機制,在於兩個關節肌的結構。這個想法是跨越兩個關節的肌肉-即股四頭肌、腿筋和小腿,如何在垂直跳躍期間轉移它們的能量,以產生高度協調的肌肉動作序列並接著產生這種特定的運動方式。因此,垂直跳躍可以說是許多運動員的下肢力量、肌肉補充和協調性十分有用的指標;它不僅對運動員來說是強大的考驗與訓練外,而且它也是開發爆發力和運動協調能力的絕佳訓練工具,正由於這些原因之下,增強式訓練不僅對菁英級運動員十分重要外,對一般的人來說也都如此重要。

垂直跳躍可以說是許多運動員的下肢力量、肌肉補充和協調性十分有用的指標。

Plyometrics的3個好處

 好處  1 提高敏捷性
增強訓練以特定順序訓練腿部的主要肌肉群,這個訓練方式將會產生爆發力、下肢力量並提高整體敏捷性。這很重要,因為敏捷性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你試想一下是否曾經有過,走在路上被鞋帶不小心絆倒的經驗?Merriam-Webster字典將敏捷定義為以快速輕鬆優雅的姿態準備移動,而想要提高敏捷度與靈活性最佳方法之一,就是通過增強式訓練來加強它。

 好處  2 混合式訓練的好方法
相信絕大多數人在固定訓練一段時間之後,肌力與肌耐力就開始產生停滯不前的情況,這個時候就代表著身體已經開始適應並習慣原有的訓練方式與強度,如果你不以新的訓練方式繼續挑戰你的身體,那接下來你的表現將會變得緩慢或靜止不變。

 好處  3 改善心血管健康
增強式訓練被認為是一項有氧運動,因為每次運動時都會招募主要的肌肉群,這與改變每個運動的強度和速度一起引起與增加心率的跑步或划船相同的效應,因此,能有效的提升並改善新血管健康。

增強式練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入你平常的訓練中,例如弓箭蹲時可以加入跳躍之類的動作,讓原本的訓練動作之間用交替的方式來做練習,就能讓你在跳躍力與敏捷度上獲得絕大的改善。

資料來源/Fitness Magazine、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脫離健身初學者的你該知道何謂暫停休息訓練法

2018-10-31
重量訓練觀念中階訓練增肌健身知識庫

當你健身一段時間之後,是否有發現肌肉好像已經沒有任何感覺與刺激了!這時候你就會想要拼命的將重量提升讓訓練強度增加,但這樣拼命的將重量提升有可能會有出乎意料的危險性,因為,要提高訓練強度與重量必須要有一套周全的計劃與安排,對於許多要脫離初學者區塊的健身人來說,可以運用休息暫停訓練法(Rest Pause Training)來為肌肉創造出更安全的強度刺激,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訓練方式吧!

休息暫停訓練法(Rest Pause Training)可為肌肉創造出更安全的強度刺激。

知識便利貼|何謂休息暫停式訓練法?
所謂的休息暫停式訓練法(Rest Pause Training),是將一組動作分成幾個段落來進行,每個段落之間有幾秒鐘的休息時間,另外,組與組之間會有較長的幾分鐘休息時間。可根據你所選擇的重量以及想要達成的目標來選擇以下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較傾向要求肌肥大的人,可以採用做到力竭的狀態;第二種是追求力量提升的人,這裡將不要求做到力竭但要求RM的百分比重量。
(參考資料/bodybuilding)

 方法1 獲得肌肉肥大
首先如果你可以在訓練過程中執行正常的3組6-10次重複次數,那你就可以改成以時間做為訓練主軸的方式來執行,這要怎麼做呢?同樣,先以能做10-12左右的重量,一般來說都是大約50%的1RM左右,先進行60秒的訓練不要在乎次數,接著休息10秒;然後繼續進行40秒的訓練,接著再休息10秒;最後進行20秒的訓練,以上這樣60-40-20的訓練算完成一組,組間之間可以休息約3分鐘左右,組間休息時間要看你的肌肉恢復狀況,一個動作基本上執行3組訓練就可以。進行這項訓練時,你一定會感覺到肌肉的充血感與刺激度都恢復到原本的感覺,相信這將會是一個非常硬的訓練方式。

 

獲得肌肉肥大可用60-40-20的方式!

 方法2 獲得肌肉力量
一般來說有很多不同的力量訓練方式,往往都是使用大重量低次數和長休息時間來做設計。但休息暫停式訓練法(Rest Pause Training)會採用很低的次數和較短的休息時間;進而拉高訓練的強度來刺激肌肉力量的成長,它主要是強調重量跟上面方法1使用時間是不同的方式,首先選擇一個大約1RM85%的重量進行訓練,中間休息30-45秒接著重覆6-10次,這樣為完成一組,如果你可以進行到3組的訓練程度就醫定會感受到力量的提升,接下來就是不斷的提升1RM85%的重量來進行訓練,這裡要切記先緩慢的增加重量不要一次就加到滿。

 

獲得肌肉力量可採用1RM的85%來做訓練!

休息暫停式訓練法適合每天使用嗎?

一般來說很多人都會大約2-3週才會進行一次休息暫停式訓練法,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耗費體力與高強度的訓練方式,所以你可以選擇在體能與精神都比較好的那幾天進行這項訓練,刺激停滯的肌肉狀態,平常就依照你原有的訓練方式就可以,另外,在進行休息暫停式訓練法的時候,建議用機械式訓練器材來進行,除了穩定性較高之外在組間的重量調節也更為便利。

資料來源/bodybuilding、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槓鈴訓練──手臂篇

2017-01-11
健身菜單訓練動作運動器材槓鈴手部肌群健身動學堂

槓鈴能藉由槓鈴及不同重量的鐵片,運用多次數的肌力特殊訓練技巧,針對全身肌群做肌耐力訓練,使脂肪燃燒,轉換成健美的線條,改善運動許久局部卻仍鬆弛的肌肉;此外更可延緩肌肉老化、增加骨質密度、防止骨質疏鬆等效果。

手臂—透過槓鈴舉重訓練,臂力的最大力量負荷可以增加30%—50%,在進行更有強度的訓練以及做事時會更加省力。對女性的話不僅抱孩子、做家務會變得分外輕鬆,從事其他活動也不容易造成損傷。

 1  上胸推舉槓鈴

訓練肌肉部位:股三頭肌、三角肌、大圓肌

STEP 1 準備動作
採坐姿,坐在訓練椅上,背部靠攏,雙手彎曲90度並正向握住槓鈴。

STEP 2 正式動作
呼吸時,將雙手打直往上舉,吐氣時再緩緩放下。

 

 

槓鈴訓練—上胸推舉槓鈴

 2  仰臥肱三頭肌伸展

訓練肌肉部位:肱三頭肌、肱二頭肌

STEP 1 準備動作
採躺姿,將身體躺在訓練板上,雙手打直握住槓鈴。

STEP 2 正式動作
吸氣時,將雙手彎舉槓鈴靠近至臉部,吐氣時,再緩緩回到初始位置。

 

 

槓鈴訓練—仰臥肱三頭肌伸展

 3  肱二頭肌彎舉

訓練肌肉部位: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STEP 1 準備動作
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雙手反握槓鈴。

STEP 2 正式動作
保持背部打直,吸氣時,將槓鈴彎舉起來,吐氣時再緩緩放下。

 

 

槓鈴訓練—肱二頭肌彎舉

 4  槓鈴三頭肌伸展

訓練肌肉部位:股三頭肌

STEP 1 準備動作
採坐姿,將身體坐在訓練椅上,背部打直,雙手高舉槓鈴至頭頂。

STEP 2 正式動作
吸氣時,將槓鈴彎往背後舉起來,吐氣時再緩緩回到頭上。

 

 

槓鈴訓練—槓鈴三頭肌伸展

 5  槓鈴手腕彎舉

訓練肌肉部位:掌長肌、伸指肌

STEP 1 準備動作
採坐姿,將雙腳打開跨坐在訓練椅上,背部向前彎,雙手正向握住槓鈴。

STEP 2 正式動作
吸氣時,利用手腕將槓鈴舉起,吐氣時再緩緩放下。

 

 

槓鈴訓練—槓鈴手腕彎舉

 6  槓鈴集中彎舉

訓練肌肉部位:股三頭肌、肱二頭肌

STEP 1 準備動作
採坐姿,將雙腳打開跨坐在訓練椅上,身體正面貼向訓練椅,雙手反握槓鈴。

STEP 2 正式動作
吸氣時,利用將槓鈴彎舉,吐氣時再緩緩放下。

 

 

槓鈴訓練—槓鈴集中彎舉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步
  • 跑10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