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Seiko城市路跑開報  主打愛海洋減塑做環保
1
Seiko城市路跑開報  主打愛海洋減塑做環保
2
亞運嶄露頭角的三鐵女將-郭家齊與張綺文:我們是戰友也是對手!
3
2018 波士頓馬拉松:唯有最艱難的條件下,才能逼出最好的自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eiko城市路跑開報  主打愛海洋減塑做環保

2018-06-21
話題 跑步 路跑 賽事 新聞 低碳運動

知名鐘錶品牌Seiko舉辦的「Seiko Super Runner城市路跑賽」邁入第8年,將於9月9日周日在總統府前廣場起跑,並從6月21日起開放網路報名。因應旗下潛水錶系列Seiko Prospex在全球發起Save The Ocean各項公益活動,今年路跑主題為「愛海洋」,特別規劃12.5K精準潛將組及3K愛海洋組,要透過路跑賽呼籲跑者們一同響應愛海洋。此外,每年舉辦的訓練營也規劃訓練結合淨灘活動,致力於生態永續發展。

2018 Seiko城市路跑開報 主打愛海洋減塑做環保

「精準訓練營」再進化 訓練結合淨灘

Seiko城市路跑賽「精準訓練營」共推出三堂課程,日期為8月11日、8月18日、8月25日(皆周六)。訓練對象包括帶領跑者達成個人最佳成績的Pacer「領航配速組」以及希望突破自我目標的「精準破浪組」;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除了基本課程,為了讓跑者接受多元訓練,訓練營也將其中一堂課程場地轉移到白沙灣,訓練跑者的核心肌群。
 
此外,Seiko希望將品牌關懷海洋生態的議題宣傳給大眾,所以採先淨灘後訓練,讓精準訓練營帶給跑者不同體驗,並與Seiko一起推廣愛護海洋保護環境。

2017年訓練營現場

跟著Seiko愛海洋、減塑做環保

除了在精準訓練營加入淨灘活動,Seiko城市路跑賽也提倡「減塑愛海洋」。凡於8月1日至9月5日期間內,在Instagram分享參賽者的環保理念,並Hashtag「 #我與Seiko一起愛海洋」,在報到時出示,即可換得限量環保摺疊杯一個,小而巧的環保摺疊杯方便讓跑者隨身攜帶,也可減低賽事紙杯的使用。(限量2,000個,兌完為止,詳細活動辦法請上Seiko Run官方粉絲團查詢)。

Seiko Super Runner城市路跑賽將於總統府前起跑(圖為2016年起跑畫面)

賽事特別的是,因應主辦單位是Seiko品牌,比賽前十名及抽獎獎項都是美美的錶款,還有最大禮2019東京馬拉松之旅。此外,活動當日跑者領取完跑禮時,可獲得「海龜卷」一張,持「海龜卷」至Seiko全台旗艦店、形象店買Seiko Prospex系列錶款,即享500元折價優惠,同時獲得限量海灘墊一只(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另有ASICS直營門市和專櫃買2018秋冬當季商品享單筆8折優惠(消費上限鞋款至多兩雙、服飾至多兩件)。

賽事現場摸彩獎品示意

2018 Seiko Super Runner城市路跑賽

活動時間   2018年9月9日(日)上午5:30起跑
活動地點   
總統府前廣場
活動組別   12.5K精準潛將組、3K愛海洋組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7月27日17:00,額滿為止
報名價錢   12.5K精準潛將組:NT$600(另繳$100保證金,現場還晶片時退回)、3K愛海洋組:NT$400

主辦單位   SEIKO台灣精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報名詳情請洽官方網站

 

精準訓練營

活動時間   2018年8月11日、8月18日、8月25日(皆周六)
活動組別   領航配速組、精準破浪組

報名時間   
2018年7月2日(一)10:00至7月17日(五)23:59止,上限100名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   已完成報名12.5公里組別之跑者,並於報名時間內至「Seiko Super Runner 城市路跑賽」官方粉絲團的置頂文章下方完成各組別的指定任務,並Hashtag「#SeikoSuperRunner以及#Seiko愛海洋」,分享活動貼文並設為公開,就有機會成為精準訓練營的一員,報名者需同意參加8月25日淨灘活動


報名詳情請洽官方粉絲團

 

資料來源/Seiko Super Runner 城市路跑賽、大漢整合行銷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亞運嶄露頭角的三鐵女將-郭家齊與張綺文:我們是戰友也是對手!

2018-10-04
單車游泳跑步專訪故事心得分享鐵人三項人物誌

在今年雅加達亞運上最受大家關注的比賽項目,就是中華隊自2006年杜哈亞運後,睽違了12年的鐵人三項賽事。這次所派出的中華代表隊內,有兩位備受注目的女子選手郭家齊與張綺文,年紀輕輕的她們都是由游泳轉戰鐵人三項的選手,在私下感情超好的兩人除了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外,也是互相競爭的對手,這次,運動星球編輯部將專訪這兩位新生代的鐵人三項選手,讓大家可以更了解她們訓練的心路歷程!

私下感情超好的兩人,除了是戰友還是相互競爭的對手。(左/張綺文、右/郭家齊)

人生路上沒有永遠的高峰-郭家齊

在今年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獲得標鐵女子組第一名的郭家齊,雖然,進入鐵人三項訓練短短只有2年左右的時間,但其實她在游泳這個運動項目卻已經有10年的經驗。小時候因為身體不好被媽媽帶去學游泳的她,從來也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因為游泳進入校隊,甚至成為三鐵國手代表台灣出戰亞運。家齊表示,我在國小一二年級就開始學習游泳,當初只是為了能讓自己的身體能更加健康,直到國小三年級時因為興趣越來越濃厚,就進入體育班專心練習游泳這項運動,在國高中時期還有參加全中運的比賽。這樣看似成績如此卓越的她,卻曾經有想過要放棄游泳這件事情!(編按:身為運動界大胃王的她,不只在賽場上實力驚人,連在飯桌上也不惶多讓!)

在賽場或餐桌上,戰鬥力永遠100%的郭家齊!

曾經看到泳池就想哭

自始自終一直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家齊,在專訪當天告訴我們,她曾經一度有想放棄游泳這件事情,家齊表示,當我還是游泳選手的時候我真的有想過「放棄」這兩個字!因為,原本從國小六年級在中正游泳隊訓練成績還算不錯的我,突然之間訓練成績與狀況莫名其妙的每況愈下,在當時,不光訓練成績沒有進步,反而還呈現大幅度退步的狀態,這讓從小就很熱愛游泳的我,開始在內心產生很大的壓力,以致於每天只要一到泳池邊就莫名的想哭,最後甚至開始找藉口逃避練習的時間,直到當時的教練發現我這樣的狀態,慢慢的開導我跟我聊他自己的經驗與心路歷程,並鼓勵我要學習如何調整及放鬆自己的心理狀態,漸漸的我回到了正軌也積極的參與各項訓練步調,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如果沒有教練即時的開導與關心,應該就不會有現在在體育場上的我。

榮獲2018年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標鐵女子組第一名。

轉戰鐵人三項的起點

從小一直都是游泳校隊的她,為何會想要轉戰鐵人三項?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家齊表示,「鐵人三項比賽的過程,能讓我感受到一份說不出來的成就感!」。從國小三年級一直游到高中三年級的家齊在練習與比賽成績也不算太差,但卻覺得自己一直無法有所突破,而感到困擾及煩惱,直到升大學前的那個暑假!

家齊表示,在念大學前的暑假,當時,中正游泳隊的教練問我要不要去參加「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轉換一下心情,這讓一直以來都只有游泳的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的興奮,因為,鐵人三項比賽除了自己本來就熟習的游泳項目之外,還可以跑步加上騎單車這兩個運動項目,另外,在陸上的比賽過程中還可以聽到場邊滿滿的歡呼與鼓勵,這是我在游泳時沒感受到的成就感。雖然,那年我第一場鐵人三項出道賽,只獲得了沒有獎牌的第五名,但是卻獲得了一股滿滿的能量,也種下我進入鐵人三項領域的一顆小種子。

在賽道上感受前所未有的歡呼與鼓勵,讓她心中深深的埋下這顆即將萌芽的種子!

教練與家人的鼓勵

上大學後就正式轉練鐵人三項的家齊,除了要面對家人對女兒的擔心外,還要接受新教練的訓練方式及環境的適應期,這時的她又是如何走過來?家齊跟我們表示,其實,在我說要轉練鐵人三項的時候,家人裡的人全部都投反對票!因為,他們認為練三鐵除了游泳外還要練習單車與跑步,再加上聽到單車與跑步受傷的機率比游泳高,所以,一直都不是非常的贊成我轉練鐵人三項這個項目,一直到最近才慢慢將反對的聲音改變成支持我的聲音,但還是會擔心我比賽時受傷這件事。

家人與教練滿滿的鼓勵,可說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

另外,也因為轉練鐵人三項所以換了一位新教練-田偉璋,雖然,一開始沒有像對原本相處那麼久的教練一樣多的熟習感,但這兩年來田教練無論是對我心裡與身體健康上都十分的注重,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我受傷無法繼續練習時,他就會要我好好休息把傷養好再回來加緊訓練;比賽時無論與什麼挫折也都一直鼓勵我,給我充足的信心與正向能量持續引導著我向前進步的動力,他總是在我失落的時候跟我說「沒有人能夠持續站在高峰,有高就有低!重點是,你要如何調整與穩定自己等待著下一個高峰的到來!」這也是我現在時常放在心裡的一句話,除了鼓勵也是不斷激勵著現階段的自己,讓自己能從亞運的低峰走進奧運的高峰。

個性活潑開朗的張綺文跟郭家齊一樣,都是由經驗豐富的游泳選手轉戰鐵人三項,而她練游泳的動機跟大家小時候遇到的情形一樣,「暑假在家裡面沒事做,我媽就叫我去學校上游泳課吧!」張綺文這樣開心的跟我們說著,在國小三年級那年我選擇進入體育班,當時,班上每個同學都要選一個運動來做為日後練習的項目,我因為剛學會游泳加上我真的很喜歡玩水這件事,所以,我就選了游泳當做我的運動項目,也進入了長達8-9年的游泳生涯,之後轉練鐵人三項真的是我人生的另一個轉折點。

個性活潑開朗的張綺文表示,第一次騎上單車時我都要歡呼了!。

從熱愛游泳到打算放棄

當時就讀鹽埕國小三年級的張綺文,因為喜歡游泳加入體育班進而開始練習游泳,也因為訓練成績無法突破而差點放棄運動。當我們問到為何從喜愛到差點放棄游泳這件事的時候,突然沉默起來的綺文表示,我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加入學校的游泳隊開始練習,到國小五年級時我開始發現學校的游泳隊訓練強度太過輕鬆,所以,我自己跟家人要求要額外去外面的泳池做訓練,並加入那邊的游泳隊來做為練習,對於十分熱愛游泳這件事一直到我國二那年產生了一些變化。

現在活躍於各種鐵人三項賽事的她,曾經想放棄最愛的游泳!

當時,念國二的我參加全中運因為比賽成績不錯有拿到高中甄試權,再加上後來考取國立高師大附中,所以,考上裡想的學校讓升上國三的我萌生一股不想每天只有游泳訓練的無聊生活,想退出游泳隊放棄游泳這個念頭一直深深的在腦中盤旋著。隔年,進入高中游泳隊換了一個新的訓練環境與訓練模式,對於已經厭倦游泳幾乎要放棄的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除了訓練的強度大幅提升之外,在每天的訓練量也讓我有點承受不住,但經過這樣一段高強度的訓練之後,我的游泳成績不但沒有大幅度的提升,反而呈現退步的狀態!當時,我真的非常的痛苦,心裡想著我都這麼認真這麼努力的訓練了,但為何自己的成績跟進度都沒辦法達到預期效果?對訓練的失望與反感讓原本在國三就想放棄游泳的念頭又重新浮了上來!

鐵人三項挑戰更高

高一時綺文對於游泳所產生的失落感,讓她在高二那年獲得一個轉機!綺文表示,當時,有個朋友是練鐵人三項的國手,他聽到我想要放棄游泳這件事之後,問了我一句:「那你要不要來玩鐵人三項?」,對於鐵人三項這項運動還懵懵懂懂的我,想也沒多想就隨口答應了他,因為,我只想逃離游泳訓練所帶給我的痛苦。接下來,因為還有游泳比賽教練就不放人,所以我除了每天一樣去游泳隊練習訓練之外,還一週與他們一起練習二次的鐵人三項,當我第一次踏上單車踏板的那一刻,內心不經意的喊出「這項運動怎麼這麼好玩!」的歡呼聲,因為,每次的練習都抱持著玩樂的心態,再加上他們都會一直問我「你會不會累?」、「不舒服就不要太勉強!」這類的話,讓我覺得這項運動根本就比只練游泳好玩不知道幾百倍以上,所以,我從那時後就一直在「玩」鐵人三項。

從玩到莫名進入鐵人三項訓練與比賽,她形容有點像水煮青蛙的感覺!

從「玩」到「練」

那什麼時後從「玩」到「練」?綺文表示,高二那年我開始接觸鐵人三項這個「有趣」的運動,但也僅此於每週二次的開心隨團練習,直到我通過全運會的鐵人三項選拔賽並拿到選手權之後,才開始正式進入所謂的「魔鬼式」的地獄訓練,這個時後才發現鐵人三項的訓練,真的沒有我想像的輕鬆好玩,尤其,跑步這個項目更是讓我吃足不少的苦頭!

跑步可以說是這三個項目裡,我覺得自己最需要加強的一塊!

家人支持就是最強的動力

當我們問到家人是否有反對她從游泳選手轉練鐵人三項?綺文很開心的表示,我比家齊幸運不少!當我告知家人要從游泳轉練鐵人三項時,我媽媽只問了一句:還會繼續練游泳嗎?因為,在高中二年級有跟家人提過要放棄游泳這件事情,當時,她們都有勸我不要那麼輕易放棄它,畢竟都花了這麼多的時間練習,再加上一直以來訓練與比賽成績也還算不錯!

不管訓練再苦比賽再難!有家人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所以,當她們知道鐵人三項是由單車、跑步與游泳這三個項目組合而成的運動項目,她們就十分的贊成我從游泳單項轉練這項運動。現在,也因為有著家人100%的支持,讓我能在這條不是很好走的路繼續努力堅持下去!

採訪、撰文/David
圖片提供/郭家齊、張綺文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波士頓馬拉松:唯有最艱難的條件下,才能逼出最好的自己

2018-04-19
波士頓馬拉松許立杰馬拉松專欄跑步運動部落

6:00 am 踏出旅館時深吸了一口氣,肺部彷彿瞬間凝結。看著嘆出的白霧緩緩消失在初曉的寒冬,我隨著其他包裹著一層層衣物的跑者,步履蹣跚搭上前往終點線的地鐵。經過查爾斯河時往窗外看,白茫茫的霧色中狂風怒嘯著,毫不留情在下馬威。跟身旁的跑友抱怨,如果這是其他比賽,我他X的早就棄賽了,偏偏它就是波馬...我們沒有選擇。
在手機關機前上傳了張照片:「這是今天的波士頓,願好運與我們同在。」

2018 波士頓馬拉松:唯有最艱難的條件下,才能逼出最好的自己

前往起點的巴士上,我跟小苟一路沒說話。隨著越來越接近 Hopkington, 路邊的積雪也越來越厚。只好閉上眼睛,期待這只是老天爺開的玩笑。你真的無法想像四月份的麻薩諸塞州還是這個鬼樣子,創下了波馬 30 年來的低溫紀錄。更不敢相信等等要在這天裡跑上三個小時 - 前提還是如果你夠快的話。

選手村的景象讓人難以置信,有人形容地很好:「難民營」:周遭草皮被冰雪覆蓋,而在選手休息區的帳蓬底下,早已被踩成了一團團爛泥地,每一步踩下都會下陷5公分,雪水立即趁虛而入。好不容易移動到了比較平整的位置,小苟跟 Bob 用拋棄式雨衣鋪好了克難的地墊,微笑招手要我過去。我擠在他們中間,勉強把雙腿抬離濕漉漉的地表,腳趾早已凍僵。

在寒冷的選手村裡擠在一起取暖

9:05 am我問小苟要不要往起跑線上去,他說再等個5分鐘吧。於是我們又多取暖一下,才好不甘願地告別其他人,離開前再次叮嚀:「安全第一,終點見!」走在往起點的路上,克難地在流動廁所裡換上了乾的比賽鞋。一刻也不敢多待趕緊出來換人,外頭還有很多很多跑者在等。數十位男性跑者在流動廁所外頭列成五路縱隊,朝樹林裡小解。這個畫面既荒謬又違法,但在這種天氣下的難民營,也沒有義工或警察會狠下心出面阻止。

勉強把雙腿抬離濕漉漉的地表,腳趾早已凍僵

待我們抵達起跑線前的 Wave 1 Corral 1,時間已經是9:50,距離起跑只有 10 分鐘。
菁英選手早已出場在最前列,我也錯過了觀察他們比賽裝備的打算。到底是會照常穿背心呢,還是會套上防寒雨衣。根據後來的轉播畫面看來,除了奪冠的日籍選手川內比較不怕冷,只穿背心和臂套以外,多數選手還是穿上了防寒雨衣。然而還是有 20 位左右的男女選手棄賽,特別是肯亞軍團。

進起跑區前跟小苟的合照,為了這個還得脫褲子露出bib!

國歌完畢,主持人宣布今天不會有 F-16 劃過天際...因為視線太差。啊,波士頓愛國者日的經典活動之一:早場的紅襪比賽已經宣布延賽,現在連 F-16 都飛不了,在在顯示出天後的不安,不過辦了 122 屆的波馬是不會因此畏懼的。只好咬了牙,脫掉了輕便雨衣跟外層的連帽厚外套:It all starts here...

賽前跟小苟預計跑 240-245, 也就是每英里 6:00 的配速。這個決定其實下得很狠心,我們練了整整 15 週的 5:50, 甚至在最後 5 週一口氣推進到 5:45. 決定以 6:00 起跑相當於宣布放棄 PR 打算...就跟去年一樣。波士頓呀波士頓,每年我們練得如此盡心盡力,你卻總是如此狠心。

比賽開始就是順著一道下坡,前進到 5:50 左右的配速。此時甚至一度有個錯覺,就是今天的天候不如想像中差。小苟在人群中巧妙著利用風向,一面緩緩超前。我大約跟在他後面五公尺左右的距離,無法並排但也不曾落隊。他偶爾會回頭找我,我揮揮手示意讓他繼續向前。

差不多在這時候,趕上了 BURN 的張宇跟 Robin, 他們同樣是 Corral 1, 不過來得早一些站在前排。超越他們的瞬間喊了一聲加油,同時並覺得小苟可能有不只 240 的打算。思考了一會還是決定加速追上去,這場比賽有人跑在身邊,光心裡的支持就絕對強不只十倍。

觀眾比起去年整整少了一半,不過能怪誰呢?連我都想待在家!然而,願意出門的觀眾往往也是最熱情的,我們收下了他們的吶喊,在冰天雪地中抗戰。身體經過 3 英里的暖身似乎也準備完畢,甚至稍稍動了脫掉外衣的念頭。今天一反常態,我穿了總共三件上衣:最內層是隊服背心、中間是一般的跑步短袖、最外層是昨天才臨時在 expo 添購的防水外套。

上衣一共有三件:背心、短袖、防水外套

天氣預報我光昨天一整天就看了不下十次:「起點 4 度,東北風 26 km/h,降雨 2 公釐,體感 -4 度;終點 6 度,東風 56 km/h,降雨 4 公釐,體感 -5 度」簡單來講就是:全程爆冷,而且越後面越雨越大、風越強。然而號稱防水的外套卻絲毫抵擋不住這樣的雨勢,徹底地吸收了冰冷的雨水而貼附在身上成為沈重的負擔。我拉了兩下衣領,決定還是把衣服留著,同時天空掉下了一顆顆的冰珠,擊打在身體上發出巨大的聲響。

我們漸漸跟不上前面 5:50 的配速團,而其他的跑者也被一陣狂風打亂,不成陣型。失去了防風牆的支撐,速度一下就掉到了 6:15, 小苟說:「前面太快了,我們跟不上。」我也只好安慰他:「保持這個配速就好,希望等一下會有人趕上來。」

在 10 英里左右,也就是衛斯理尖叫隧道之前有一大片湖泊,開闊的地勢更是阻擋不了強風的層層打擊,集團開始潰散。我隱約記得去年衛斯理女孩們的熱情奔放,然而今天在經過時我只能勉強從迷濛的帽簷雨滴下跟她們點頭回應,什麼飛吻擊掌在此時都是奢侈。

隨著風勢繼續加大,獨跑幾乎已成愚勇,跑者們一言不發形成了一條巨大的人龍,一個跟在一個後頭。只要稍微有人掉隊,就會有下一個立刻加速補上,企圖讓擋風的優勢達到最大化,畢竟現在大家的競爭對手早已不是彼此。

到了半馬,錶上時間是 1:19:20。

我跟小苟說:「245 還有希望」而不敢說 240 是很清楚牛頓四大坡還在 16 英里後等著。至此我每 5 英里吃一個能量膠,平均 3 英里進站補水一次。做了一次狀態確認:除了手指腳趾早已麻痺,其他的肌肉狀態都還算完整,一面保持巡航體感,一面靜靜等待考驗的到來。

15 英里左右,打算在攻坡前再吃一個能量膠,結果卻掏了三次掏不出來。手指凍得發疼,即使減速了還是無法成功補給。心知肚明此時不吃能量膠我必倒無疑,索性直接站在原地,花了 10 多秒好不容易才拿了出來吃下,又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回到了集團。而另外兩個膠在口袋的更深處,想想也不可能拿到了。想利用補給站的時機跟志工接膠,結果接了兩次都掉在地上:「對不起,我真的接不住...」

這時候心理打擊真的很大,想要好好調整狀態時間卻一分一秒流逝。我更知道自己不能慢更不能停,一旦慢下來就會失溫然後徹底被擊垮。為了在手指徹底喪失活動能力下保持補給需求,從此之後無論是接補給或者接水,我都只好雙手去捧、去抓。

手上是好不容易、用盡全身力氣才抓來的兩個能量膠

「上坡不要強攻,下坡盡力跑。20 英里之後再加速!」在一切都不如預期的情況下,打定主意在攻上傷心坡頂前要保留體力,只能任憑其他跑者在上坡無情踏過我的屍體。克制住了想貼上去蹭跑的衝動,不斷提醒自己,真正的比賽在 20 英里。傷心坡的 21 英里只跑出 6:57, 而我告訴自己這已經可以接受了。

抵達傷心坡頂,看到接下來有段長緩的下坡,而預測完賽是 2:45 整,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時刻。

深吸了一口氣,無視風雨的無情打擊,我開始往終點線進擊。

不知道超過了多少人,反正很多個。最後剩下兩英里,算算時間要跑 6:15 才能跑進 2 小時 45 分。我做了一個大膽且愚蠢的決定,脫掉了幫助我保暖 2 個半小時的防水外套。然後又一不做二不休,脫掉了外層的短袖上衣,露出了胸口的 BURN。暗自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帶著隊服過終點,這次比賽不只是為了我一個人。

"BURN to the end!!!” 兩旁的觀眾被魯莽的舉動所鼓動,朝著我吶喊、振臂高呼!

雙腿肌肉已經扭曲,但就讓我燃燒到最後一刻吧

體感負五度真的好冷、好冷!但此時我感到真正的解放,我不再覺得全身都是水,也不再覺得腳步沈重。在周圍跑者都在體力崩潰邊緣時,彷彿脫韁的野馬,不知何時會崩潰但享受著最後的每一刻。冰滴和狂風吹打在臉、胳膊、腿上,我感到無比真實。也就是這股真實的疼痛,讓我明白這一切並不是做夢,而我正在實現一個去年未能完成夢想。

過了陸橋地下道上來,遠遠地看到了最後一個轉彎。記憶猶新,去年我就在這裡抽筋遺憾。我低吼了一聲加足馬力,一口氣把這段記憶粉碎。

遠遠看見波馬的深藍色拱門。最後的五百公尺,每踩下一步,撕裂的肌肉發紅且怒吼著。

我只能靠意志力抑制住疼痛,不斷告訴自己不能停!

再痛都千萬不能停!

只能靠意志力抑制住疼痛,不斷告訴自己不能停!

最後一刻衝線,我都沒有什麼記憶。

直到義工在我身上披上斗篷,我才突然發覺有多冷。不斷...不斷地發抖,腦袋一片空白,喃喃重複著「我沒事,不用擔心我...」

在雨中走了 200 公尺,待志工老伯伯在身上掛上獎牌,我彎著腰遲遲起不來,而淚水早已佈滿眼眶。

待志工老伯伯在身上掛上獎牌,我彎著腰遲遲起不來,而淚水早已佈滿眼眶

小苟在我後面不久進終點。我們拿了衣服,準備回他飯店換。走了十分鐘,結果回到了原本的地方。他忘了飯店在哪裡,我說我有手機幫你查,結果我凍到連打字都沒有辦法。情急之下,拐進了最近的一家飯店去問路,迎面而來的是BURN的大姐 Jessica,她已經預訂好了房間,張羅好了盥洗。

「我們想回飯店,可是找不到路...」
「你們真的太棒了。You are my hero.」

她給了我們一個擁抱。淚水在此決提,兩個在極寒暴雨中跑完馬拉松不吭一聲的大男人此時哭成了一團。然後內心深處才知道這一切其實有多麼難熬,而有隊友在的地方就是家⋯

兩個在極寒暴雨中跑完馬拉松不吭一聲的大男人哭成了一團

波馬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可以讓每年成千上萬人為之瘋狂,甚至年復一年讓上千人因之棄賽,卻又不甘心一再回來。跑過了十年來數一數二最熱以及最冷的波馬,我想我也漸漸懂了。詭譎的天氣,具挑戰性的賽道,無可比擬的跑者陣容。只有在這樣的場地,你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自己,把自己逼出最好的樣子。

波士頓馬拉松,後會有期嗎?我換上了乾衣服,給太太打了電話。

「喂,我終於在六大馬跑進 245 了...終於!」

六大馬跑進245

後記

訓練的內容前篇已經說得很清楚,整整 4 個月,合計 1,500 英里,平均每週 100 英里上下,最大週 113 英里,比上一個週期多出了 20%,放在任何一個比賽,我都很有信心是 sub 235。

不過比賽就是這般難以預測,你只能盡力準備,然後對的時候拿出一個最好的自己。

最後完賽成績跟訓練水平差了 10 分鐘,有人問說會有遺憾嗎,要不要挑一個近期賽事趕快再來?我的答案是不會。

比賽歸比賽,最終目的只是在成績單上印上一個數字。而自己練到哪裡,心裡已經清楚不過了。239 全馬跑者的標籤就讓我再貼個一陣子,而下一次,真的不會太久的。

最後,還是謝謝 BURN 跑團全體的後勤補給、波士頓犇跑團提供的賽前支持、以及各地跑友的鼓勵。

謝謝小苟四個月來患難與共。說真的,沒有你,我可能從此停在 Sub 240。

謝謝太太(冠軍選手)的支持與體諒。在寒風冷雨中站了整整3個多小時,我對妳的感謝無法以言語形容。

謝謝其他支持、相信我的跑友。因為你們的相信,所以我可以。

謝謝妳的款待,有機會我會再回來

關於許立杰沒有受過一天田徑訓練,長大才發現自己很喜歡跑步;參加過兩屆波士頓馬拉松,全馬最佳成績 2 小時 39 分。目前居住在加州,與同樣追求全馬夢想的夥伴一起努力著。
FB:Jay的跑步筆記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