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LEXUS IRONMAN Taiwan澎湖國際鐵人三項賽於9月29日在世界最美海灣澎湖舉辦,今年5周年的IRONMAN Taiwan是第4度移師澎湖,吸引29國700多名國內外頂尖好手參加,國外選手多達5成,一齊角逐35名2020 IRONMAN世界錦標賽的參賽資格。 226 男子組由日本選手神谷泰平以總成績9:27:10獲得第一,賽後他高興大讚「台灣真的是我的幸運地!」
29日登場的是226公里賽事,重新回到美麗的嵵裡沙灘舉辦,清晨六點由許智富副縣長、教育處處長蘇啟昌、教育處副處長林長安,以及鐵人公司董事長林澤浩一起鳴槍開賽。今年一共送出35個IRONMAN世界錦標賽名額,鐵人選手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力拼取得明年十月在夏威夷科納島KONA舉行的IRONMAN世界錦標賽門票。
226 男子組第一名是來自日本的神谷泰平,總成績9:27:10;第二名來自台灣的謝漢霖總成績9:33:21;第三名則是英國的HARRISON BELFIELD,總成績9:38:02。「台灣真的是我的幸運地!」冠軍神谷高興地說,他曾在2017年IRONMAN Taiwan 澎湖國際鐵人三項賽奪下分齡組冠軍,不但拿到IRONMAN KONA世錦賽的門票,也在賽後成功向現在的太太求婚成功,人生的夢想都在IRONMAN Taiwan逐步實現。
女子組方面亦拼出令人驚豔的佳績,第一名來自日本的孫崎虹奈總成績11:08:31;第二名來自香港的Mandy Tik總成績11:34:34;第三名荷蘭的Autilia Stapper總成績11:37:15,大家堅持到底的精神讓人敬佩。
身為三鐵雜誌編輯的孫崎虹奈一直都很喜歡鐵人三項運動,去年也曾來參加IRONMAN Taiwan澎湖國際鐵人賽,但成績不甚理想。今年重新加強訓練量捲土重來,一舉拿下女子組冠軍,賽後她喜極而泣說:「沒想到可以拿到第一名,真的很感謝大家!」
另一方面,在台灣「一帽成名」、剛在法國2019 IRONMAN 70.3 世界錦標賽戴著埔鹽順澤宮帽奪下冠軍的Gustav Iden,這次也特別錄製一段影片幫所有選手加油打氣,希望大家能好好享受賽事,就像這屆賽事主題「Fight For Your Dreams!」勇於挑戰自己的夢想。有趣的是,賽道上也出現許多戴著埔鹽順澤宮帽的選手們,大家都希望能像Gustav Iden一樣,藉由幸運物宮廟帽獲得好運!
資料來源/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Dama
新北市政府自 105 年推出「新北動健康」政策,並結合科技開發出「新北動健康 APP 」進行個人健康自主管理,為推廣更多市民加入動健康的行列,截自 106 年 3 月 10 日止,凡下載登錄都可參加「新北動健康 實在有好康」抽獎活動,目前第一波獲獎名單已於 106 年 1 月 21 日已公布,共計將送出 1,215 份好禮,其中跑步機得主共計 5 位、腳踏車得主共 10 位, 2 月 2 日同時兩部腳踏車贈出,獲獎者簡先生表示感到非常意外,當初服兵役時剛好遇到這個活動,就加入了,沒想到得獎,有了腳踏車,可以多運動;另一獲獎者女士則由里長陪同領獎,表示當初是在幸福里參加動健康活動,覺得大過年得獎好彩頭很幸運,同時也表示老年人活動本來就是件好事,會跟里長一起相揪左右鄰居加入動健康行列。歡迎尚未加入動健康行列的民眾踴躍參與。
衛生局林奇宏局長表示,「新北動健康 APP 」是利用科技雲端自主健康管理,不僅可以個人化飲食及運動量並保存完整檢測資料,更可隨時監控身體數值狀態,如同隨身有位健康小老師,並提醒民眾還有第二波抽獎活動,請把握機會趕緊下載 APP 並登入,凡註冊登入並上傳至少一筆健康或飲食或運動資料,即可參加抽獎。
衛生局表示,第一波領獎時間為 106 年 2 月 2 日至 3 月 1 日,請獲獎者於週間上班時間可至指定地點領獎 ( 原報名地區之所轄衛生所 ) ,詳細獲獎名單或活動方式請上「衛生局網站主題區 - 新北動健康專區」、「新北動健康」 APP 活動訊息或至「新北動健康」專區查詢。
資訊、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
在耐力訓練一文中提到,身體的耐力跟「最大攝氧量」與「AT/LT」有關,「最大攝氧量」是在運動時身體能夠吸收的最大氧氣量,最大攝氧量的高低關係到氧氣的有效轉換高低,所以身體最大攝氧量越高,代表運動能力越好。
最大攝氧量的測定,仍舊需要專業的儀器測量與醫師測量,因為這樣的測量是具有相當的危險性存在,所以無法自行測定。測定的方式利用在跑步機上跑步,並戴上氧氣面罩,藉由不斷調高速度,檢驗測試者的攝氧量的最大值。
不過現在的許多的心率表,也開始有測定最大攝氧量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都是經由演算法所「預估」出來的數值,就會因為測試的環境不同,產生誤差。在《心跳率你最好的運動教練》一書中有提供一套測試方式與測驗量表,利用跑步搭配書中的分級量表來「估算」自身的最大攝氧量值,雖然這樣的測試比較簡單,但是仍有 一定的危險性存在。
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需要特地去測身體的最大攝氧量,只需要利用簡單的「安靜心率」與「最大心率」兩項數值,就可以大概了解身體狀況,與訓練狀況,唯有需要往專業運動員邁進時,在考慮前往專業的醫療中心做測定,再利用這些數值安排計畫,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