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8大運動品牌推薦! 適合OL穿進辦公室的2018最新運動鞋款
1
8大運動品牌推薦! 適合OL穿進辦公室的2018最新運動鞋款
2
瑞典戶外品牌Haglöfs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 榮獲德國ISPO戶外大賞肯定
3
牽起手腕,牽動情誼的運動──「卡巴迪」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大運動品牌推薦! 適合OL穿進辦公室的2018最新運動鞋款

2018-06-21
配備館 綜合 生活 運動時尚 穿搭指南

運動是妳釋放上班困擾的一帖靈藥!不論上班衝打卡、外出訪客戶、下班後跑步或健身,妳想用一雙鞋就能兼顧辦公室、戶外和運動場嗎?我們特別邀請PUMA、adidas、Reebok、UNDER ARMOUR、SKECHERS、JORDAN、New Balance、Onitsuka Tiger等8大運動品牌,分別推薦今年最新推出的女款運動鞋,這些鞋款不僅容易搭配,穿它去辦公室也不顯突兀,讓身為OL的妳能更快速輕鬆地在嚴肅辦公室和熱血運動場之間自在轉換。不過,部分需要穿全套正裝工作的美女們,千萬別跟老闆說是運動星球教壞妳的!

8大運動品牌推薦! 適合OL穿進辦公室的2018最新運動鞋款

 1  PUMA DEFY

復古老爸鞋近年正紅,從2016年起全球持續推動「 Do You我就這樣」新女力運動的PUMA,今年初夏推出專為女子訓練的DEFY鞋履。以勇敢女力作為設計主題,跳脫運動鞋的標準外型,將復古老爸鞋的時尚趨勢轉化為 DEFY加厚鞋底的靈感來源,黑白雙色搭配展現訓練鞋款應有的力度,鞋側淡藍色流線型織邊,讓鞋子外型聚焦但不複雜。
 
PUMA DEFY採用PUMA最新PROFOAM動能回饋中底科技,有助腳掌進行360度多方向律動,提供即時緩衝保護及絕佳支撐力;一體成形襪套式針織鞋面,讓腳掌與鞋身融為一體。更精采的是,這雙號稱PUMA年度重磅女力鞋款,演歌雙棲的美國藝人賽琳娜‧戈梅茲(Selena Gomez)腳上穿的正是PUMA DEFY。

PUMA DEFY女力訓練勁履(台灣推出自信雅白、無懼純黑、大膽粉紫三色),NT$3,380

 2  adidas UltraBOOST Parley

每個女孩的鞋櫃裡,都有一雙經典百搭的小白鞋!無論配牛仔褲、小洋裝,想走個性風、可愛風,或是隨興路線,白色鞋款總是怎麼搭都對味。
 
adidas與環保團體Parley for the Oceans合作提倡海洋生態保護意識,推出UltraBOOST Parley系列跑鞋男女款式。其鞋面95%由Parley for the Oceans™海洋回收塑料製成,每雙鞋約使用11支廢棄寶特瓶,光是環保材質就已經很時尚,純白色的針織鞋面,更是各類服飾都好搭的必備基本款。

上圖為adidas ULTRABOOST X PARLEY女用跑鞋,NT$6,200;下圖為同系列男用跑鞋,NT$6,500

 3  Reebok FLOATRIDE 6000

鞋款的經典色除了白,黑、灰等中性色也是永遠不敗款。穿上它們,可甜美、可莊嚴,給人溫和沉穩的感覺,無論男女都能輕鬆駕馭。Reebok邀請韓國選秀人氣女歌手Somi演繹的全新鞋型FLOATRIDE 6000,以甜美形象展現鞋款穿搭的百變風格。鞋款名稱「6000」明確表達向Reebok經典鞋Classic GL6000致敬之意,包括鞋身花紋、中底的色彩分布,以及後跟外側的「6000」字樣,都傳承自Classic GL6000經典鞋款。
 
這雙鞋採用跟太空靴相同的緩震中底FLOATRIDE Foam,比傳統EVA材質重量減輕50%;搭配高透氣針織鞋面Ultraknit,以無縫線的立體織法完美貼合腳型,穿起來輕盈柔軟,舒適感極佳。女款推出甜美灰、亮眼黑,都相當適合夏日的運動休閒穿搭。

韓國選秀人氣女歌手Somi演繹Reebok全新鞋型FLOATRIDE 6000(左黑右灰)
Reebok FLOATRIDE 6000,上排為女款甜美灰、亮眼黑,下排為同系列男款白、軍綠色,NT$4,250

 4  UA SpeedForm Slingshot 2

黑、灰色的運動鞋不只能展現女性的溫和沉穩,透過鞋型設計,也能凸顯率性自在、俐落有型的中性特質。UNDER ARMOUR受街頭文化啟發的全新鞋款UA SpeedForm Slingshot 2,以運動機能為基底,融入街頭元素,打造全天穿著都舒適的腳感。女款推出黑、灰、紫三種顏色,都是能簡單搭配的不敗款式。
 
UA SpeedForm Slingshot 2以彈弓發射時迅捷優美的弧線打造鞋型,並以街頭風貌為設計靈感;鞋身以針織技術排列整齊的凹凸設計,如人孔蓋造型,低調中帶有街頭風格;鞋底刻紋則象徵了斑馬線的元素,同時利用刻紋方向的轉換提升抓地力,並搭配高耐磨的透明外底橡膠提升耐用度與牽引力,更融入鐵欄杆、紋身等象徵性街頭元素,以大膽創意碰撞出反骨的街頭氣息。對於率性的妳,無論午休時間、下班過後,在街頭巷尾隨時想跑就跑,整座城市都是妳的運動場!

UA SpeedForm Slingshot 2女款(上起黑、灰、紫色),NT$4,280

 5  SKECHERS YOU

 「YOU」是SKECHERS專為女孩兒設計的超可愛鞋款,適合喜愛輕量休閒、健走和健身等輕量運動的女孩兒們。柔軟針織鞋面和襪套式針織後跟、流線型鞋型、同色鞋帶,使鞋的外觀有如娃娃鞋般溫柔甜美一體成形,同時也方便穿脫、擁有絕佳透氣性及舒適感。舒適度不只如此,大底使用全新配方5Gen®,極具輕巧、高回彈力的避震緩衝;內建Q彈的Skechers Goga Max®瑜珈鞋墊設計,更能呵護雙腳。YOU系列共有玫瑰粉、灰及黑色,與無論長短褲、裙裝搭配都相當適合,在代言人曾之喬的演繹下顯現出小女人的柔媚氣質。

SKECHERS YOU系列(上起玫瑰粉、灰、黑),NT$2,790

 6  Air Jordan III SE

自然風當道,Jordan 2018夏季女子系列產品將源於大自然的色彩和材料,運用於Air Jordan經典鞋款當中,重新解構與設計1988年的元年款式。Air Jordan III SE 採用淡粉和米白為配色,並將傳統皮革鞋面替換為更加柔軟的磨砂革鞋面,讓原本象徵可愛的粉紅轉變為更成熟穩重卻不失女人味的時尚;同時以寬厚的鞋型設計,重新詮釋對舒適、時尚與奢華的定義。

AIR JORDAN III SE,NT$5,600

 7  New Balance 狂花盛開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花朵是女性的象徵,New Balance設計專屬女性的盛開花語,傳遞「我跑我盛開」的品牌精神,並因應女性不同的運動需求推出四種限定鞋款,包括NB CYCLE室內飛輪鞋、Fuelcore Nergize低強度訓練鞋、Fresh Foam Crush高強度訓練鞋、NBX 890v6緩震跑鞋。其中黑色鞋面的NB CYCLE室內飛輪鞋,以及灰與玫瑰粉優雅配色的Fuelcore Nergize低強度訓練鞋,最容易搭配各種穿搭,讓女性無時無刻綻放漂亮魅力。

金曲歌后艾怡良為New Balance詮釋低強度訓練鞋款Fuelcore Nergize
左上:New Balance持續不懈-白花系NB CYCLE,NT$3,050╱右上:優雅綻放-藍花系Fuelcore Nergize,NT$2,350╱左下:狂熱盛開-紅花系Fresh Foam Crush,NT$3,250╱右下:飛馳茁壯-黃花系NBX 890v6,NT$3,750

 8  Onitsuka Tiger MEXICO 66 SD

復古潮流是時尚界永不退燒的風格,而運動其實也能走復古風。ASICS是許多跑者心目中的愛牌,旗下追求復古潮流感的Onitsuka Tiger系列,最具代表的經典款正是1966年誕生的MEXICO 66,也是最初擁有ASICS線條的鞋款之一。
 
MEXICO 66 SD系列設計上保留MEXICO 66的標誌性細節—薄底輪廓、虎爪紋Logo、後跟十字補強,和位於鞋後跟處的提耳設計,全皮革鞋面顯現摩登質感。慢跑鞋更進一步結合現代運動科技,加入fuzeGEL輕量中底和OrthoLite鞋墊,保留經典復古鞋型同時增添緩震舒適感。無論男女,中性款MEXICO 66 SD絕對是講求摩登休閒者的必拜鞋款。

李宇春演繹Onitsuka Tiger MEXICO 66 SD系列鞋款(上起為經典紅X藍、米白、墨黑、黑X黃),NT$3,900

資料來源/PUMA、adidas、Reebok、UNDER ARMOUR、SKECHERS、JORDAN、New Balance、Onitsuka Tiger(品牌依文章先後排序)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瑞典戶外品牌Haglöfs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 榮獲德國ISPO戶外大賞肯定

2018-10-26
新聞綜合戶外運動話題

根據報導,台灣一年丟棄超過7萬公噸舊衣,平均每分鐘丟438件;中國禁止從其他國家輸入舊衣服,2019年起部份非洲國家也將拒收舊衣;無處可去的舊衣將成為另一波環境負擔。

台灣平均每分鐘丟棄438件衣服,舊衣將造成另一波環境負擔! ©The Business of Fashion

以維修取代購買

來自北歐、重視環保的瑞典百年戶外品牌Haglöfs,為了創造一條永續經營的發展道路,致力將「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灌注到商品研發,並於Eco Proof防水外套上實踐,許多小零件,例如:拉鍊、鈕扣,採用容易更換的設計、利用剪裁結構裁片設計達到防水功能,不減戶外機能,可延長外套的使用壽命,還能降低廢棄衣物造成的環境負擔;而且100%不含氟碳化合物(fluorocarbon free)防潑水塗層、採用52%環保再生聚酯纖維製造,榮獲符合環保、健康、安全規範的歐盟bluesign®藍標認證。

「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灌注到商品研發,並於Eco Proof防水外套上實踐。

Haglöfs Eco Proof外套不僅防風、防水(>20,000 mm)、透濕(>15,000 g/m²/24h)等機能俱全,可滿足戶外活動抵禦氣候的需求,簡潔時尚的外觀亦適合於日常都會生活中穿著。

以剪裁結構裁片設計達到防水功能。

德國ISPO最佳設計大獎

Haglöfs的 Eco Proof防水外套,以創新「Repairable」永續設計概念,將戶外服飾較常損耗的零件,採用易於維修、而不影響機能的設計,驚艷2018德國ISPO戶外用品展,榮獲「都會系列三層式防水外套」的最佳設計大獎。產品設計符合推動5R綠色生活概念-Repair、Reuse、Refuse、Recycle、Recovery,讓戶外服飾不只可以做到環境永續,也能夠成為你一輩子的朋友。

5R綠色生活概念-Repair、Reuse、Refuse、Recycle、Recovery。

關於Haglöfs
Haglöfs發源於1914年北歐瑞典”斯堪地那維亞”,是古代維京人的故鄉,其嚴峻地理及氣候環境,成就Haglöfs淬鍊出機能與工藝兼俱的戶外裝備。被暱稱為「火柴棒」的Haglöfs,重視環境永續發展、提倡Less is more生活哲學,在產品設計上積極符合歐盟「bluesign®藍標」認證,打造高性能且環保、健康及安全的綠色裝備。當你步出家門的那一刻,就置身於戶外之中,Haglöf s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為了讓你的戶外休旅、城市生活更愉快所設計。

資料來源/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牽起手腕,牽動情誼的運動──「卡巴迪」

2017-09-20
綜合體適能新聞話題

「卡巴迪」是一項源於南亞地區、觸碰性的競賽運動,引進臺灣之後,近年發展迅速,縱然如此,卡巴迪在臺灣仍屬沒有太多人知道的小眾運動,而且,因為缺乏政府單位的支持和運作,這項運動在臺灣還是停留在閉門造車的階段,縱使已經產生一些本土優秀選手,也沒有太多機會能夠參與國際賽事,讓臺灣在這方面也有可能成為強項國家,實屬可惜。

這種特殊的競技運動,團隊合作的競賽方式讓它對於成員的情感聯繫有著強力的黏合作用,類似老鷹抓小雞的進行方式,令人也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究竟它有沒有可能在臺灣發展成為顯學?以下是一位學者的現場觀察:

卡巴迪起源印度,在台灣已有超過10年發展。 圖片提供/Aron Chen

「本土」訓練

「2008 年我第一次參加卡巴迪亞青盃,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卡巴迪,教練只給了我們一隻 DVD,內容是杜哈亞運的卡巴迪比賽片段,然後,便叫我們從中學習……我們的同組對手是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和伊朗,結果,我們分別大敗 60:3、40:20 及 80:20……賽事結束後,一些隊友決定放棄這個運動,但我對自己說,從那裡倒下,便從那裡站起來,之後,我就自己不斷看片,研究卡巴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威暘是臺灣第一代的卡巴迪選手,2017 年 6 月,我跟隨他到花蓮,參與當地一間中學所舉辦的卡巴迪訓練營,在回程到臺北的路上,他跟我分享他的卡巴迪歷程。

花蓮一間中學為國中和高中生舉辦卡巴迪體驗與訓練營。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模式

他說,不同地方發展卡巴迪有不同模式,如日本,他們每一至兩年便會到印度卡爾各答進行集訓,增進技術,相比之下,臺灣的發展則較為「本土」,既沒有出外集訓,也沒有從南亞請教練過來指導,一切只從影片和書本中學習。

威暘說,起初訓練方面相當困難,但後來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上能找到更多的資料和影片,這大大改進他們的技術,同時,這樣的發展模式之下,避免了「教練一言堂」的文化。佳銘和威暘同屬臺北市立大學卡巴迪隊的隊員,佳銘是隊伍的前隊長,他跟我解釋他們的訓練模式:

「臺灣沒有專業的卡巴迪教練,當我們練習的時候,我們每人會輪流擔當教練的角色,首先觀察自己隊伍的強弱之處,然後自己上網找資料,作出針對性的訓練。」

過去有很多文獻討論臺灣國民政府如何透過體育運動貫輸「儒家文化」,桎梏臺灣的體育發展(例:Chiang et al. 2015; Yu and Bairner 2011),但從臺灣卡巴迪的例子來看,訓練模式以運動員為中心 (player-centered approach),每個成員都需要徹頭徹尾的參與,這使大部份的運動員除了善於作賽外,也善於觀察、帶領、教導和分析賽事,給運動員一個較全面的發展。

時不予臺灣

2014 年,威暘有機會到印度參與 PKL 的賽事,共參與了第一季和第三季的賽事,另一位卡巴迪運動員佳偉,於 2016 年也參與了 PKL,並參與了第三季和第四季的賽事。隨著這些國際賽的經驗增加,臺灣卡巴迪隊的實力也得到提昇,但男子隊苦無機會走上國際舞台,威暘告訴我:

「2008 年,我們全沒準備之下參與國際性比賽,結果慘敗收場……現今,我們準備就緒,卻沒有機會一展身手……」

威暘 – PKL第三季粉紅豹隊的隊員 威暘提供
佳偉 – PKL第四季粉紅豹隊的隊員 羅佳偉提供

當威暘跟我分享這番話時,正值臺灣剛剛跟巴拿馬斷交,媒體上也討論著臺灣被孤立的狀況,在國際體壇上,同樣地,臺灣常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以代表隊稱號來說,他們不能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參與國際賽事,只能以「中華臺北」,2008 年北京奧運,甚至被主辦國建議稱為「中國臺北」(Bairner and Hwang 2010),在種種原因之下,很多運動員都會覺得臺灣在國際體壇上常站在一個較邊緣的位置。

事實上,2016年10月,印度舉辦卡巴迪世界盃,亞洲受邀參與的隊伍只有日本、南韓、泰國和孟加拉,臺灣不在名單之上,而整個賽事共有 12 隊參與,當我跟很多臺灣卡巴迪運動員交流的時候,他們也同意如果臺灣能參賽,以他們的實力,很大機會能打入準決賽,問鼎前四。

2016年卡巴迪世界盃參與的12支隊伍。

「卡巴迪是……」

佳偉是另一名資深的卡巴迪成員,當我問到他對臺灣的卡巴迪發展有什麼期望,他顯得一臉無奈:

「卡巴迪的一個特色就是你從來不知道何時會有國際賽事,以其他運動來說,它們的亞洲錦標賽或世界盃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但卡巴迪就很難說……」

卡巴迪的國際比賽主要是由國際卡巴迪總會負責,然而,印度在總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常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2017 年 3 月,我第一次探訪臺灣卡巴迪成員,那時他們正為幾個月後在伊朗舉辦的亞洲錦標賽作密集訓練,而在 4 月的時候,賽事宣佈取消,對運動員來說,臨時取消賽事,理應感到非常失望,但對臺灣卡巴迪運動員來說,他們說是司空見慣,因這並非第一次。

在這樣苦無機會參與國際賽事的情形下,驅使我很想知道他們何以有動力繼續參與這個運動。

2017 年 6 月,我有機會跟威暘和他的弟弟謹韓到新竹探訪玄奘大學的卡巴迪隊伍,這卡巴迪隊伍是第一隊能以非體保生為骨幹成員而奪全國冠軍的隊伍,訓練過後,我們一起到快炒店,喝啤酒,吃小菜,晚宴中,大家笑聲不斷,主題圍繞著 2013 年一起參與亞青培訓隊的訓練經過,謹韓憶述說:

「那時天氣很炎熱,訓練要跑很長的路程,共 10 公里……我們每天早上也期盼雨天來臨,取消訓練……有一次在賽道上,隱約看見賽道旁的樹林有一隻很大的狗……」謹韓比劃著那隻狗,大概有他的身驅這麼大,同桌的也紛紛點頭,笑著和應。「我不斷叫其他隊友,不要望,不要望,繼續跑,繼續跑……」

那次集訓,他們過著同樣的生活節奏,一起的增重、一起的鍛鍊肌肉和體能,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最終亞青錦標賽也告取消。

玄奘大學的卡巴迪隊伍正進行訓練。

卡巴迪是生活與生命上的相連

卡巴迪在臺灣十年間從無到有,運動員從充滿希望到失望,最後學習處之泰然。過程中,運動員不單學習了卡巴迪的技術,也建立了同樣的生活節奏和生命脈搏。

於花蓮的訓練營當中,有機會跟幾位高中女運動員訪談,問她們何以參加卡巴迪,其中一位說:「為國爭光!」其他成員立即討論:「臺灣是國家嗎?」「不這樣說,該怎麼說?」然而有一位運動員說:「我希望為我的高中帶來一點回憶。」

人類學過去的研究經常指出,「親屬關係」(kinship)並非建立於血緣關係之上,而是建立於生活節奏和情感分享,卡巴迪在臺灣的特殊處景,使運動員有著同樣的生活節奏和生命脈搏,大家情同手足。

玄奘大學的卡巴迪隊伍,於 2016 年奪得全國冠軍後,寫了一份名為「不斷失敗,不斷前進:我們的卡巴迪冠軍夢」的報告書,報告最後部份是運動員的個人分享,其中一位說:

「卡巴迪是一個讓人覺得很可怕的運動,但實際上我不那麼認為,因為這個運動讓我清楚了解到一旦牽了夥伴的手就放不開的一種又愛又恨的運動……」

防守的時候,卡巴迪運動員需要手握著隊友的手腕,並一起捉拿進攻者,於我觀察,這種相連,對臺灣卡巴迪運動員來說,實在不只肢體上,更多是生活上和生命上的相連。

備註:如欲了解更多臺灣的卡巴迪運動,可留意 2017 年 10 月臺灣的全國運動會,這是卡巴迪第一次成為全運會的正式項目。

參考文獻
1. Bairner, Alan, and Dong-Jhy Hwang. 2010. “Representing Taiwan: International Sport, Ethnic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6(3)231-248.
2. Chiang, Ying, Alan Bairner, Dong-Jhy Hwang, and Tzu-husan Chen. 2015. “Multiple Margins: Sport, Gender and Nationalism in Taiwa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Science 4(1)19-33.
3. Yu, J.W. and Alan Bairner. 2011. “The Confucian Lega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aiwan.”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17(2):219-230.

作者、圖片提供/鄧偉文(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