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1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2
詹家姐妹奪網球第一金 混雙詹詠然退賽
3
羽球「鐵人」 許雅晴、李洋單日搶5勝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2018-06-27
話題 球類 生活 趣味 新聞

耳機音響品牌Beats by Dr. Dre(Beats)推出「Made Defiant」主題系列最新廣告,這次堪稱品牌最大膽的一次,邀請知名導演 Guy Ritchie ,以其熟悉的編劇方式-穿插敘述故事的動感風格,搭配現在正夯的足球賽事,拍成一部精采的微電影「The Defiant Mixtape VOL.1」。影片內除了主角俄國小男孩,配角更邀集各國知名足球員,卡司陣容堅強。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Beats 一直與足球運動有很深的連結,而這次微電影 「The Defiant Mixtape VOL.1」 劇情,恰巧緊扣著全球頂尖足球員如何激發年輕俄國小男孩將障礙轉為契機的過程。
 
劇中分別提到以下四位頂級球星逆轉勝的故事:英國的Harry Kane、德國的Mesut Özil、法國的Benjamin Mendy,以及巴西的Neymar Jr.。除此之外,配角陣容也是來勢洶洶。除了來自比利時的Eden Hazard、西班牙門將David de Dea、俄羅斯前鋒Fyodor Smolov、巴西的Gabriel Jesus 及墨西哥前鋒 Raúl Jiménez之外,還會有Beats家族的成員,包括Serena Williams、Thierry Henry、和Patrice Evra驚喜現身 。

The Defiant Mixtape VOL.1劇情緊扣著全球頂尖足球員如何激發年輕俄國小男孩將障礙轉為契機

影片搭配合節奏緊湊的對白、動作,以及包含Anderson .Paak的熱播單曲〈Bubblin〉與其他不同配樂,並由Paul Anderson挾著《浴血黑幫》(Peaky Blinders) 的盛名來擔任旁白。劇情以俄羅斯作為起點,隨著情節展開到世界各地,最後回到劇情最初的遊樂場;影片中隨時可看到球員戴上 Beats by Dre 最新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紀念系列耳機登場。

影片中隨時可看到球員戴上Beats by Dre最新Decade Collection十週年紀念系列耳機

關於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系列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系列囊括所有Beats旗下最新商品:Beats Studio3 Wireless 無線耳罩式耳機、Beats Solo3 Wireless 無線耳罩式耳機、BeatsX 無線入耳式耳機、Powerbeats3 Wireless 無線入耳式耳機及 urBeats3 入耳式耳機,全以經典黑紅色帶出Beats 特色 。
 
Beats Studio耳機自2008年問市以來,不僅開創出頂級耳罩式耳機市場,更成功證明了音樂愛好者對於高質感商品的渴求。推出短短幾年間,Beats便成功奠定全球流行文化中心的地位,並培養出消費者對品牌的熱誠與無可取代的情感連結 ,這是一家年輕公司難得的成就。
 
Beats經典紅色「b」標誌和扁平紅色耳機線的設計,迅速成為品牌全球炙手可熱的招牌識別。 為了向這些經典原創設計致敬,並喚起消費者對音樂的悸動與情感,Decade Collection 特別配以全霧黑機體,讓大膽的紅色細節更出色。

資料來源/Beats by Dr Dr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詹家姐妹奪網球第一金 混雙詹詠然退賽

2017-08-29
綜合球類網球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臺北世大運網球女雙金牌戰,上演前二種子廝殺。地主姐妹花詹詠然/詹皓晴以6-1、7-5擊敗同是姐妹的泰國隊Varunya Wongteanchai/Varatchaya Wongteanchai,幫地主隊贏得本屆網球賽場上第一面金牌。

首盤詹皓晴在第4局的截擊得分,幫中華隊率先破發,第6局,中華隊乘勝追擊,詹皓晴網前扣殺,再度破了泰國隊的發球局,局數拉開到5-1領先,隨後也趁勢拿下第一盤。

次盤雙方一路鏖戰到5-5平手,第11局,詹詠然在後場拼命救球,並打出一記漂亮的反拍得分,幫中華隊破發成功,離金牌只剩一局之隔,下一局詹皓晴的發球局雖面臨破發點,但最後仍靠詹詠然在網前的再見截擊,收下金牌。詹皓晴賽後表示,感受到觀眾吶喊,「真的有回家比賽的感覺!」

Wongteanchai姐妹雖然落敗,但仍為泰國進帳銀牌,妹妹Varunya認為這是很好的經驗,「很開心第一次打進世大運女雙金牌戰,能和詹家姐妹交手。」

中華隊詹詠然(左)、詹皓晴擊敗同樣是姐妹檔的泰國隊Varunya_Wongteanchai、Varatchaya_Wongteanchai,幫中華隊在網球項目贏得第一面金牌。

男雙金牌戰則由俄羅斯Richard Muzaev/Aslan Karatsev以6-1、3-6、10-7 擊敗英國Jack Findel-Hawkins/Luke Christopher Johnson,贏得金牌。Karatsev覺得幫助俄羅斯贏得金牌意義非凡,「大多數網球賽都以個人名義參賽,但世大運是代表國家。」Muzaev也認同隊友,說明世大運是他最喜歡的網球比賽之一。

英國男雙雖未延續驚奇之旅,但Johnson說他們已全力以赴,不留遺憾,「接下來我會休息幾天,然後為職業賽努力」而Findel-Hawkins則重返校園,完成剩餘學業。

男雙金牌戰由俄羅斯組合擊敗英國贏得金牌;銅牌則是日本、中國香港隊。

詹詠然原預計女雙金牌戰後,要與謝政鵬(Hsieh Cheng-Peng)出戰混雙四強賽,但詹詠然在女雙金牌戰耗費不少體能,導致暈眩症發作,最後決定混雙棄賽,謝政鵬特地到球場跟現場球迷道歉,「希望大家接下來繼續支持中華隊,幫莊吉生、李亞軒加油。」

網球女雙金牌戰,詹詠然(坐)數度身體不適,醫護人員上前詢問。
詹詠然原預計女雙金牌戰後,要與謝政鵬出戰混雙四強賽事,但因她暈眩症發作只好棄賽,謝政鵬也特地來到球場跟球迷道歉致意。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羽球「鐵人」 許雅晴、李洋單日搶5勝

2017-08-29
話題綜合球類羽球新聞台北世大運

中華臺北隊羽球選手許雅晴(Hsu Ya-Ching)、李洋(Lee Yang),28日在羽球個人賽第2天化身「鐵人」,一天出場5次,且勝率百分百,儘管賽後累到不想說話,但也各獲得29日最終日的兩項4強賽門票。

羽球「鐵人」 許雅晴、李洋單日搶5勝

由於64籤的男雙、女雙個人賽,首日都沒有賽程,就算首輪輪空,想躋身最後4強,28日仍要單日3戰;李洋和許雅晴又搭配混雙,28日也有2場賽程,才形成單日要面對5戰的體力大考驗。

一天5場比賽已夠辛苦,混雙8強賽,兩人和印尼Agripin Primarahmanto Puter/Masita Mahmudin首局又陷入苦戰,瓦解對手3個局點、纏戰到「Deuce」才以28:26辛苦拿下。

第2局以21:17獲勝後,拿到單日第4勝的李洋說:「其實第2場、第3場就累了,我平時有午睡習慣,這天連午睡時間都沒有,只能盡量撐住。」

他表示,個人賽賽程一公告,就有單日5戰的心理準備,但實際下場仍十分辛苦,所幸最終戰的男雙8強賽,還有隊友李哲輝(Lee Jhe-Huei)幫忙,才完成單日5勝的艱困任務。

中華隊羽球混雙組合許雅晴(左)、李洋兩人本日每一戰皆拿下勝利,於女雙、男雙分別晉級四強,混雙也一起搶下四強門票。

許雅晴混雙8強賽打到28分才拿下首局,最後一場女雙8強賽和搭檔吳玓蓉(Wu Ti-Jung)出戰馬來西亞組合翁麗蓮(Yang Li Lian)/吳玥青(Goh Yea Ching),第2局更戰到30:28,才辛苦以直落2拿到4強門票。

「打到後面,其實精神有點渙散了,還好有旳蓉頂著。」過去以女單為主項的許雅晴笑說,這也是雙打迷人之處,「兩個人比較好,一個人太孤單了。」精銳盡出的地主羽球隊除拿下團體賽金牌,個人賽也成最大贏家,5項都有選手晉級4強,總共7組人馬、29日最終日要繼續搶金。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