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1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2
網球常見的運動傷害
3
這個我來:曾文鼎 X 李德威,期待更強的自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2018-06-27
話題 球類 生活 趣味 新聞

耳機音響品牌Beats by Dr. Dre(Beats)推出「Made Defiant」主題系列最新廣告,這次堪稱品牌最大膽的一次,邀請知名導演 Guy Ritchie ,以其熟悉的編劇方式-穿插敘述故事的動感風格,搭配現在正夯的足球賽事,拍成一部精采的微電影「The Defiant Mixtape VOL.1」。影片內除了主角俄國小男孩,配角更邀集各國知名足球員,卡司陣容堅強。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Beats 一直與足球運動有很深的連結,而這次微電影 「The Defiant Mixtape VOL.1」 劇情,恰巧緊扣著全球頂尖足球員如何激發年輕俄國小男孩將障礙轉為契機的過程。
 
劇中分別提到以下四位頂級球星逆轉勝的故事:英國的Harry Kane、德國的Mesut Özil、法國的Benjamin Mendy,以及巴西的Neymar Jr.。除此之外,配角陣容也是來勢洶洶。除了來自比利時的Eden Hazard、西班牙門將David de Dea、俄羅斯前鋒Fyodor Smolov、巴西的Gabriel Jesus 及墨西哥前鋒 Raúl Jiménez之外,還會有Beats家族的成員,包括Serena Williams、Thierry Henry、和Patrice Evra驚喜現身 。

The Defiant Mixtape VOL.1劇情緊扣著全球頂尖足球員如何激發年輕俄國小男孩將障礙轉為契機

影片搭配合節奏緊湊的對白、動作,以及包含Anderson .Paak的熱播單曲〈Bubblin〉與其他不同配樂,並由Paul Anderson挾著《浴血黑幫》(Peaky Blinders) 的盛名來擔任旁白。劇情以俄羅斯作為起點,隨著情節展開到世界各地,最後回到劇情最初的遊樂場;影片中隨時可看到球員戴上 Beats by Dre 最新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紀念系列耳機登場。

影片中隨時可看到球員戴上Beats by Dre最新Decade Collection十週年紀念系列耳機

關於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系列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系列囊括所有Beats旗下最新商品:Beats Studio3 Wireless 無線耳罩式耳機、Beats Solo3 Wireless 無線耳罩式耳機、BeatsX 無線入耳式耳機、Powerbeats3 Wireless 無線入耳式耳機及 urBeats3 入耳式耳機,全以經典黑紅色帶出Beats 特色 。
 
Beats Studio耳機自2008年問市以來,不僅開創出頂級耳罩式耳機市場,更成功證明了音樂愛好者對於高質感商品的渴求。推出短短幾年間,Beats便成功奠定全球流行文化中心的地位,並培養出消費者對品牌的熱誠與無可取代的情感連結 ,這是一家年輕公司難得的成就。
 
Beats經典紅色「b」標誌和扁平紅色耳機線的設計,迅速成為品牌全球炙手可熱的招牌識別。 為了向這些經典原創設計致敬,並喚起消費者對音樂的悸動與情感,Decade Collection 特別配以全霧黑機體,讓大膽的紅色細節更出色。

資料來源/Beats by Dr Dr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網球常見的運動傷害

2017-06-09
知識庫書摘肌肉痠痛運動傷害網球球類

所有層級的網球選手都希望能增進在球場上的表現,然而預防受傷也是一樣重要的。事實上,提升表現與預防傷害經常同時並列為訓練的目標。雖然網球的運動傷害一般較少,但仍然可能而且確實會發生。傷害有可能是急性的,例如腳踝扭傷,或是慢性的,例如長期肩痛。不論急性或慢性,都可以透過許多方法預防,只要設計並施行正確的健身 計畫、選用適當的比賽球具即可。

網球的運動傷害 ©fitnessontherun.net

挑選正確器材

要選擇正確的球拍建議向合格的網球指導員諮詢。合格的網球指導員能夠根據長度、重量、重量分布以及材質幫你選出正確的球拍並且決定適合該球拍的網球線種類及穿弦磅數。網球拍的勁度有高有低,勁度較高的球拍雖然打起來較有力,但可能在擊球時造成過度衝擊。勁度較低的球拍雖然比較好掌握,但所吸收的衝擊力道可能又較少。而較重的球拍可能比較難控制,導致揮擊慢半拍。這時候就需要好的教練或專家來指導你選擇正確的球具。合格的網球教練也會針對年輕或體能較弱的選手給予球具上的 建議,讓他們有時間慢慢適應較大、較重的球拍。向合格教練諮詢的好處還有在短時間內就認識正確的揮擊技巧,減少受傷的機率。

挑選適當球拍時,除了根據比賽類型、身材及肌力外,還要考慮偏好使用的場地表面。紅土及草地球場對體能的要求一般比硬地球場略低,但紅土球場很講究滑步移位時所需之髖部及腿部的肌力及柔軟度。至於球鞋,廠商針對各種場地 設計製造的球鞋在大部分運動用品店及網球俱樂部都買得到,而挑選一雙好鞋的關鍵是確保鞋子提供足夠的側面支撐及緩衝。

專業的運動用品店店員或合格的網球教練應該能夠根據你的比賽、身材以及球場表面,幫你選出適合的球鞋。最後,由於網球運動經常是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因此務必穿著淺色、寬鬆 的衣服,戴遮陽帽能保護眼睛免受陽光的刺激,塗抹防曬用品,並在比賽前、 中、後適度補充水分,避免許多因高溫所造成的問題或疾病。

保持身體平衡

網球是從地面打起的運動。藉由推蹬地面產生力量,再將該力量經由身體傳 遞至球拍。這套傳送力量的系統被稱為動鏈,系統中的各個部分依序運作,合力完成最後的揮擊。這些力量由地面向上傳導,使得從腳踝一路到手腕及手指的肌肉、關節、韌 帶及肌腱都會受到傳導品質好壞的影響,因此顯然需要上、下半身具備均衡的肌力及柔軟度,以及身體前後、左右的平衡。

要達到如此平衡並不容易,畢竟網球 多少是偏向單邊的運動,身體的慣用側,尤其是上半身,往往是使用較多的部分,再加上揮擊時身體前側的肌肉較多向心收縮、後側的肌肉較多離心收縮。而一套設計良好的健身課程則有助於解決許多這些潛在的身體不平衡。有時網球選手發球的落地腳(右撇子的左腿)會因為不斷的發球單腳落地而 變得比較強壯,不過研究顯示下半身的左右側在肌力或柔軟度上並無顯著差異,這對預防及治療下半身的傷害是一大利多。

至於在上半身,慣用側與非慣用側、身體前側與後側之間通常存在肌力及柔 軟度的差異。由於網球運動的本質,要在身體前後或左右間取得真正的平衡幾乎不可能,但在平時訓練及傷後復建中仍可當作努力的目標。一套完善的網球健身課程中便應該強調肌力平衡,因此,可以考慮向合格的肌力及健身專家諮詢,藉由他們的幫助來避免各種運動傷害,同時充分激發你的潛能。

避免網球傷害

一份網球運動傷害的研究發現,因打網球而受傷的比率是相當低的。平均一位球員在球場上練習或比賽1000小時,會發生2∼20次運動傷害,比率大概是0.002 ∼0.2%(W.B. Kibler及M. Safran 發表於2005年《醫學及運動科學》第48期第120 ∼137頁)。跟其他的運動相比,這樣的受傷率非常低,不過網球的運動傷害也確實存在,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不良的準備及訓練所造成。

關節傷害是最常見的網球運動傷害。避免關節受傷的關鍵在於確保周圍肌群及相關的韌帶、肌腱夠強壯而且有彈性,同時與肌力的平衡也有關。一些急性的運動傷害,例如撞擊護欄或網柱所造成的腳踝扭傷或瘀傷,當然難免會發生,但是透過適當的訓練將有助於避免大部分的慢性運動傷害。

一般來說,網球的慢性運動傷害都是過度使用所導致的累積性傷害。大部分的網球揮擊都有固定重複的模式,可能導致過度使用而受傷,最常見的部位包括肩膀(長期反覆的發球、落地擊球)、手肘(通常與技巧錯誤或球具不良有關)、下背及腹肌(長期扭轉、使用開放式站姿)、膝蓋及髖部(急停、急起),以及小腿及足部(硬地球場的衝擊、比賽反覆的 變向),像是小腿拉傷、脛前疼痛及足底筋膜炎。網球運動傷害有可能發生在全身上下各個部位,只要遵循前幾章所介紹的方法,即有助於保持訓練 的平衡。關鍵仍然在強化每個關節周圍的肌肉來幫助它們免於受傷。 

常見的網球累積性(過度使用)傷害。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楓樹林出版, E‧保羅‧洛德特、馬克‧S‧柯維克斯 著作《網球運動解剖書》一書。馬克‧S‧柯維克斯博士是美國網球協會負責運動科學及教練養成的資深經理,於奧本大學就讀期間獲得全美大專網球雙打冠軍。成為職業選手後,他繼續在研究所攻讀,進行與網球相關的研究,獲得運動科學碩士學位以及運動生理學博士學位。

本書是為從事網球運動者而作,不論你是認真拚輸贏還是休閒當好玩都行。很多網球書籍都會強調體適能或健身的重要,而《網球運動解剖書》則更進一步告訴你打網球也要練身體的原因及方法。在本書中,我們會闡明各種揮擊所用到的不同肌群,教你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加以鍛鍊,做為網球全方位訓練的一部分。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這個我來:曾文鼎 X 李德威,期待更強的自己!

2017-05-23
NIKE名人錄故事籃球球類話題

在高中開始,阻攻王、最有價值球員的頭銜經常都是他的囊中物,只要一提到臺灣第一中鋒,幾乎大家就能肯定是在說他。外號「大房東」的曾文鼎,十幾年來扛下臺灣禁區攻守重任,事實上,從高中才開始接觸正式籃球訓練的曾文鼎,除了擁有身材優勢外,更以「這個我來」的意志積極訓練,因為他持續超越自我的決心,從臺灣跨海前進日本、甚至成為臺灣挑戰亞洲籃球最高殿堂的首位中鋒。

曾文鼎 X 李德威

已經在籃球生涯中寫下無數紀錄的曾文鼎,以自身的表現為年輕中鋒球員打開更寬廣的道路,球隊不僅藉助其豐富的實戰能力,也仰賴他傳承經驗給新一代球員。曾經是曾文鼎隊友,作為臺灣禁區後起之秀的李德威,除了於近幾年來在休季期間或是國家隊訓練中與曾文鼎一同訓練切磋外,更視曾文鼎「鼎哥」為學習的「偶像」。

李德威:「高中剛畢業就很幸運能和鼎哥待在同個球隊,當時什麼都還不懂的我就是努力學習他在場上的所有動作,很多時候不需要開口,鼎哥就會主動教我們,不管在練球或是比賽,有鼎哥就很安心。」

對於虛心學習的後輩,曾文鼎也表達肯定:「李德威的身材條件以及運動能力都很有潛力,在球隊訓練很刻苦認真,也很積極請教球隊前輩的意見,從他高中開始就很期待他的發展。」

不斷自我提升的禁區高塔

即使身高超過200公分,但曾文鼎在碰撞激烈的禁區中仍屬精瘦型球員,因此他對於自己的訓練格外要求,不管賽季或非賽季,重量訓練都是他持續堅持的項目,也積極培養自己的比賽嗅覺及敏銳度,比起一般中鋒,曾文鼎除了擁有身材優勢,更多了綜觀場上變動的智慧。

曾文鼎:「經歷過各國家球隊以及國際賽的磨練,有機會面對不同類型的內線球員,即使是坐板凳也是要不斷觀察對手,當下次上場時,就把別人的武器變成自己的,持續學習才能一直提升自己的實力。」

經常觀摩曾文鼎比賽的李德威表示:「鼎哥在場上可以很快速的判斷比賽情勢,及時做出應變的臨場戰術,穩定球隊節奏,這些也都是我希望能夠從鼎哥身上再學習、自我加強的地方。」

良性競爭與大賽經驗傳承

帶著「這個我來」的奮戰意識,守護中華隊籃框一直是曾文鼎十幾年來屹立不變的信念。提起多年入選國家代表隊,擔任禁區主力中鋒的心情,曾文鼎也表示除了傳承國際賽經驗給年輕球員外,在國家隊訓練期間更多了一分競爭感,曾文鼎鬥志堅定的說:「只有最好的球員才能夠代表國家出賽,因此每個人都在競爭,期待成為最強的選手,爭取踏上國際賽場的榮耀。」

身為新生代的優秀長人,李德威也背負著未來國家隊中流砥柱的期許,他也將透過今年夏天沉潛鍛鍊,積極吸收前輩的經驗傳承,持續加強體能與心理素質,目標不僅讓前輩看到自己的成長,更期待更強的自己。

Nike 將透過「這個我來」系列故事,分享臺灣籃壇黃金世代的經驗傳承以及新生代球員勇於挑戰的無懼精神,激勵更多熱愛籃球的年輕人走出舒適圈,以「這個我來」的態度面對生活以及球場上的所有挑戰。

資訊來源: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