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8開廣飛跑盃報名上線 尋找最牛B EMBA接力團
1
2018開廣飛跑盃報名上線 尋找最牛B EMBA接力團
2
2019 SKECHERS LADY’S RUN 萬名姐妹跑出女力
3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開廣飛跑盃報名上線 尋找最牛B EMBA接力團

2018-06-28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賽事 新聞

2018開廣飛跑盃超級馬拉松,將於10月20日登場。這是國內超馬正規賽中,唯一一場於田徑場內舉辦並開放一般民眾自由報名參加的賽事。本賽事除獲國際超馬總會銅牌標章認證外,還能在臺北田徑場國際級的嶄新藍色跑道上奔馳,期望突破自己紀錄的跑者,千萬不能錯過這次機會!另外,此次比賽項目除了經典的50公里、六小時接力賽,今年首度新增EMBA接力六小時的組別讓賽事增添趣味。

賽事首度結合舉辦台灣戈友會號召全台EMBA跑團大集合

目前國內50公里最佳男子紀錄是李智群以3小時26分12秒完成,女子紀錄則是黃素娥以4小時1分32秒完成,兩者皆在2014年開廣飛跑盃賽事創下,誠摯歡迎所有跑者、各界好手前來踢館挑戰紀錄!自2017年起只要跑者提出經協會認證的同里程賽事成績證明,在超馬協會的賽事中突破個人最佳成績,就能獲得一座獎盃以玆鼓勵!而今年首創的EMBA六小時接力賽,號召全台勇於追求極限的EMBA跑者,前來爭搶最牛B的EMBA接力團頭銜,完賽後台灣開廣也將舉行賽後分享餐會,邀請曾參與戈壁挑戰賽的跑友分享參賽經驗,提供各校EMBA戈友們互相交流的聚會平台。

關於開廣飛跑盃

台灣開廣股份有限公司長期支持超級馬拉松運動,鼓勵民眾用運動打造健康的飛跑生活!除連七屆冠名賽事『開廣飛跑盃』外,從2014年也開始贊助職棒桃猿LAMIGO棒球隊,「飛跑系列保健食品」也深獲跑者及球員喜愛。Flex Power B-Complex 飛跑牛B錠,提供最完整且足量B群,特別添加牛磺酸、脂溶性維生素C、螺旋藻、和初乳免疫球蛋白,讓在職場與學校都需精神充沛的你,工作效率滿點,做一個最牛B的鋼鐵人。

2018 第八屆開廣飛跑盃超級馬拉松
活動時間   2018年10月20日(六)
活動地點   
臺北田徑場
活動組別   個人50公里、EMBA接力 6H、接力 6H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8月19日23:59,額滿為止
報名價錢   個人50公里:NT$1,400、EMBA接力 6H:NT$11,100、接力 6H:NT$3,900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報名詳情請洽伊貝特報名網、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資料來源/非要運動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9 SKECHERS LADY’S RUN 萬名姐妹跑出女力

2019-03-11
賽事馬拉松路跑跑步話題

SKECHERS LADY’S RUN於10日登場,近萬名女跑者在細雨中熱情開跑。今年最大亮點是加入全女性賽事唯一首創的10K與半馬組團體賽制,300公尺障礙好手許珮芸受邀組隊參賽,並奪下10K團體賽冠軍。

2019 SKECHERS LADY’S RUN 萬名姐妹跑出女力

以全女性跑者賽事著稱的LADY’S RUN累積7年高人氣,今年與美國第二大運動品牌SKECHERS共同主辦。除了首創團體賽制,更獨創設立半馬組分組排名獎勵,希望鼓勵不同階段的女性都能跑出屬於自己的溫柔女力。
 
受邀組成「夫人後援會」的許珮芸跑出總排第一名,個人更跑出44分19秒佳績,她完賽後表示:「平時在學校跟夥伴們的密集訓練跟今天的耐力挑戰有不小差異。平常訓練壓力不小,而今天透過SKECHERS LADY’S RUN團體比賽,讓我有機會以比較輕鬆的心情參賽,和平常共同訓練的夥伴有不一樣的體驗。」
 
跑出好成績的許珮芸直說訝異自己面對耐力賽有這樣的表現、相當開心,同隊夥伴賽後也表示:「10K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難,可能一路都是女生們的陪伴,或許彼此互不認識,但是就有一股力量支持著我繼續向前,是一次相當特別的經驗。」

思克威爾總經理蔡淑妹(右起5)與房思瑜(右起6)等人,為SKECHERS LADY’S RUN開跑鳴槍

擔任賽事活動大使的房思瑜談到,在今天賽事中讓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每一位參賽者在完賽後,都能獲得刻有自己名字的完賽獎牌。最棒的是,還能將織帶拆卸下來放進化妝包中當作隨身鏡使用,房思瑜當下看到設計特殊又吸睛的獎牌,直呼「就為了這一面獎牌,早知道就用力練起來!」雖然因為通告關係未能出賽,但她也在開跑時目送跑者們,並用力為所有選手鼓勵,在起點大喊著要所有姐妹們堅持完賽!

完賽獎牌可當隨身鏡使用

主辦單位之一SKECHERS多年來持續關注乳癌防治議題,響應全球粉紅絲帶公益推廣,今年首度投入全女性賽事,也希望透過近萬名女跑者的力量,由女性向女性疾呼正視乳癌防治的重要性。SKECHERS LADY’S RUN也捐贈新台幣30萬元給乳癌防治基金會,期許民眾關懷自己、走入人群,以更積極的態度支持乳癌防治。

資料來源/SKECHER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陳柏長
陳柏長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

2018-06-28
運動部落跑步姿勢陳柏長醫師觀念專欄跑步

完美跑姿真的存在嗎?這是有跑步這項運動以來一直都有的爭議。2000年初期,各個跑姿學派開始百家爭鳴,大家都宣稱可以增加跑步的效率、減少受傷、跑得更快,許多人就跟著去練習各門各派的跑姿。到了2010年代,回頭去看,就可以得到不少答案。尤其跑姿學習在2010年後才開始在台灣流行起來,歐美的經驗值得借鏡。

Runner World(編按:中文名為《跑者世界》,一本國際性跑步主題月刊)出版的專書上開頭就提出兩個問題:
.真的有完美的跑姿嗎?
.跑姿真的可以改善跑步的速度、效率嗎?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圖為日本跑者川內優輝)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跑姿是許多想精進跑步表現的跑者都相當關切的問題,但過度拘泥某一學派、某一跑法,真的對自己有幫助嗎?這篇類似讀後心得的文章不會給你一個明確答案,因為適合每位跑者的答案都不同;我們希望的是,透過陳柏長醫師的讀後分享,提供給你多一層思考面向,讓每個人都能自然而自在地用「最適合現在的自己」的跑姿邁開步伐。

有完美的跑姿嗎

對於跑姿,跑者世界認為跑姿是一種宗教,他不是一個科學。這些宗教進入台灣,產生了許多信眾,也產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姿勢跑法信眾,認為台灣奧運選手會受傷不進步,就是因為沒有學習新知的無知行為。

去分析100個跑者,會有100個不同的跑步姿勢,你可能從遠遠的地方看著對方跑步的姿勢,就可以知道他們是誰。去分析每個菁英跑者,也會發現他們的跑姿都有相異之處。但相同的是,他們跑起來都很優雅、很美、輕盈、足不點地般的輕鬆,可是沒有人是一模一樣的。

川內優輝贏得2018波士頓馬拉松後(編按:川內被譽為日本「最強市民跑者」,為2018波士頓馬拉松男子組總冠軍),一時之間,大家都開始對於他跑步姿勢產生很大的興趣。歐美跑者覺得川內的擺手過低很奇怪,但事實上日本的跑者擺手相對低,也能跑出好成績,而且也發現之前有些歐美名將擺手也是相對低。姿勢好不好看,並不會決定你跑步有沒有效率、跑得快不快。

各個流派常常拿特定一兩個跑者的跑步姿勢,放大到全部跑者一體適用。以我最熟悉的姿勢跑法來說,Usain Bolt是被每一個姿勢跑法教練都拿來當作樣板的選手,但是這裡犯了至少2個錯誤。

Usain Bolt是短跑選手,20-30年前的許多著作上,已經明確表示出短跑跟長跑的跑步姿勢不一樣。多數人喜愛上跑步、參與路跑,基本上都是從5K起跳,從5K到全馬找不到幾個選手姿勢接近Usain Bolt,全馬選手上,更幾乎找不到符合姿勢跑法標準的菁英選手。

會造成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每個人一生出來就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柔軟度、骨頭的角度(內旋、外旋)等等都不一樣,加上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不同,身體會根據目前最有效率的方式、跑步時不會疼痛的跑姿去運作,也因此造就了每一個人跑步的姿勢都不太一樣。

下肢跑姿

跑步姿勢或是效率能改善嗎

隨著現代化的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長時間坐姿,想想看我們坐著滑手機、看電視的樣子,髖關節屈著,雙手往前伸,彎著頭看著手機,可能身體側彎靠在扶手上。這些姿勢長期都會改變我們身體的排列、肌肉張力、活動度等等,因此如果能改善這些狀態,跑步的效率就可能有所提升。

絕大多數跑姿學派都把重點放在下半身。跑步的腳怎麼落地,是前腳掌還是足跟?膝蓋怎麼彎曲?步頻是要多少?等等問題,但這是看到結果所做出的論述。最常見的謬誤就是腳跟著地會造成剎車效應,但卻拿不出真的科學文獻證明,而也有不少菁英選手是腳跟著地的方式長期生存在比賽中。

多數跑姿派忘了跑步的起點不是下半身(更不是落下或是地心引力),跑步的起點是臀部。跑步的一切都與臀部有關,推蹬離地要有好的髖伸;落地的時候又有足夠的臀部肌肉支撐,讓阿基里斯腱儲存最大的彈性位能;核心要能穩定,讓上下半身能夠串連成一個整體。沒有臀部,不要說跑步,連走路都變得不可行。

手部因為長時間坐姿、打電腦等現代生活方式,導致手臂相關肌群的活動度改變。在跑步時擺臂會產生限制,手臂往後的能力會變差,導致身體的平衡需要重新改變,連帶影響到核心的穩定度。

同樣的,頭頸部在坐姿時往前傾,會造成身體頭頸部習慣性,在跑步時無法直立往正前方看,這又會進一步破壞平衡。頭顱的重量有數公斤重,當這樣的重量不是在理想平衡位置上時,就算其他部位是平衡的,也為了要平衡頭部的不平衡而產生新的代償,破壞舊有的平衡。

我們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看書、睡覺,這都會造成軀幹的肌肉產生不對稱的緊繃,這些不平衡都會影響到跑步的效率。從頭到腳的不平衡都會讓跑步無法達到最高效率,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地方。例如關節的穩定度,原本是小肌肉就可以做到的事,但是持續地不平衡,使得大肌肉必須參與平衡,但大肌肉是應該要讓我們用來跑步出力的,這樣的狀態,就會讓我們浪費精力在穩定身體,而非更有效率地使用到跑步上。

這些長期的姿勢不良,書上提供了一些方式改善,透過改善身體排列、活動度、柔軟度、肌力,跑步自然會更有效率。雖然書上對於這些改善方式提供了很詳盡的做法,個人認為還是應該找專業的教練指導,改變永遠伴隨的風險;台灣教練費用相對低廉,有人幫忙確認姿勢是否正確,可避免新的不平衡產生。台灣有能力指導這樣技術的教練並不多,需要好好篩選,但可見未來有這樣能力的教練會越來越多。

跑步的一切都與臀部有關

跑姿風潮之後

2000年以來在西方吹起學習跑步姿勢的風潮,經過了超過10年期間,書上也提供了很多案例讓我們去思考。

書上訪問了很多著名的運動醫學專家、足部治療師、國家代表隊的教練,皆認為不要去刻意改變跑步姿勢。其中一些國家代表隊的教練,因為去改變選手的跑步姿勢,反而造成選手受傷。這幾年因為跑姿風潮進入台灣後,受傷的跑者開始逐漸出現。如果你從來沒有受傷過,就不需要人云亦云,等風潮過後確定有效再去學習也不遲。

保持身體的直立,建立更好的本體感覺,從低階的動作去知道自己在做一些動作時,哪些關節或動作不順,哪些肌肉緊繃或是沒有參與到動作。當這些低階動作確認身體狀態後,如果能保留到更高階的運動像是跑步,都可以降低受傷機會。

現有的證據,國家隊教練對於一般市民跑者的建議,基本上都是不要去改變現有的跑步姿勢。你現在跑步的姿勢,反映你現在身體的條件;改善了身體條件,你的跑步自然會更有效率,不必冒險花錢又賭上受傷機會。出門,自然自在得跑,反而是現在大多數專家的建議。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