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10K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Fitbit發表最新Charge 3裝置讓健身手環功能再創顛峰
1
Fitbit發表最新Charge 3裝置讓健身手環功能再創顛峰
2
跑者肌力訓練
跑步到底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它是最後3公里的關鍵
3
PUMA 訓練勁履雙雄 Defy、Mantra FUSEFIT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itbit發表最新Charge 3裝置讓健身手環功能再創顛峰

2018-08-22
配備館 健身 運動配備 趨勢

全球穿戴式裝置領導品牌Fitbit今日發表Fitbit Charge 3™, Charge系列裝置的全新變革。Charge 3配備精益求精的游泳防水設計與觸控螢幕,搭載15種自設目標的運動模式,還納入關鍵的智慧功能,隨時連網接收重要訊息,電池續航力可達7天之久,同時整合Fitbit在健身手環中最先進的感測器與演算法技術。

Fitbit Charge 3提供頂尖游泳防水設計,納入最進階的健康與健身功能,成為品牌至今智能度最高的健身手環!

Fitbit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James Park表示:「我們藉由Charge 3延續自家最暢銷Charge系列產品打下的基礎,推出當今市面上最創新的健身手環,除了結合輕薄機身、舒適穿戴、華麗時尚的設計,還融入使用者渴望的進階健康與健身功能。Charge 3不僅讓現有使用者有升級的好理由,還讓我們拓展新的客群,這些客戶希望入手造型更時尚的平價健身手環。我們致力為消費者提供多元選擇,針對數百萬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產品,從健身手環到智慧手錶,拓展在穿戴裝置市場的市佔率。」

頂級設計與精巧智能

Charge 3採用頂級輕量化材料,包括航太級鋁合金外殼以及康寧® Gorilla® Glass 3耐刮玻璃螢幕,造型更加纖薄洗練,不論男女都適合長時間配戴。畫質清晰的觸控螢幕比前一代產品的尺寸與亮度都提高近40%,操控更加直覺,讓使用者能更容易點閱最重要的資訊。
 
Fitbit Charge 3 是第一款具有感應式按鈕的穿戴式裝置,其中包含了申請中的新型專利技術,打造外型流線的游泳防水設計,新增的空間讓裝置可增加更多的感應器與更大的電池,使得電池續航力長達7天,輕鬆操作的同時也保有Fitbit最進階健身手環應有的性能表現。
 
為跟上持續精進的硬體,互動軟體體驗也全面翻新,藉以吸引使用者更加投入,激勵他們達成每天設下的目標。高解析度的觸控螢幕除了呈現清晰的灰階圖像,還會透過有趣的動畫以及豐富多元的訊息圖像營造驚喜與歡樂,慶祝使用者達成健身里程碑,激勵他們堅持邁向下個目標。

畫質清晰的觸控螢幕比前一代產品的尺寸與亮度都提高近40%,讓使用者能更容易點閱最重要的資訊。

優越的健康與健身體驗

Charge 3更提供Fitbit旗下健身手環中最進階的健康與健身功能。憑藉累積超過9兆分鐘的心率資料,Fitbit強化24小時的PurePulse®心率追蹤[i],提供運動測良精準度超越Charge 2的心率感測技術,更準確計算卡路里消耗量,以及測量休息時心率,藉此優化健身體驗並發現健康趨勢[ii]。新加入的相對血氧含量(SpO2)感測器 – 為Fitbit智慧手還首度搭載 – 能推算相對血氧含量的濃度,並追蹤新的重要健康指標,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等。[i] 統計至2018年8月8日/[ii] 相對於Fitbit過往推出的健身手環。

憑藉累積超過9兆分鐘的心率資料,Fitbit強化24小時的PurePulse®心率追蹤。

額外的健康與健身功能包括:
1.目標導向的運動模式:可選擇15種以上運動模式,包括自行車、游泳、跑步、重量訓練、瑜伽等; 可設定包括燃燒卡路里、距離、時間等目標,即時觀看統計數據與進度,達成目標時就會在裝置上看到慶祝畫面。
2.防水功能可達50公尺深:無論您在淋浴、泳池或海邊都可配戴。可透過游泳模式即時查看您的運動時間,或是使用SmartTrack®瞭解游泳的圈數和速度。
3.隨時定位與紀錄 :連結於手機的GPS連線功能讓您保持動力,從裝置上獲取即時的距離和步速計算,Run Detect亦有自動暫停功能(即將推出)。
4.女性健康追蹤功能:透過Fitbit應用程式可以記錄您的生理週期、排卵期(即將推出)與症狀,並比較一段時間內的趨勢,更深入地了解您的生理週期。您可以將所有的健康與健身數據都集中在同一個地方,從裝置上的顯示螢幕更輕鬆地管理您的健康狀況,隨時查看您正處於生理週期的哪一個階段。
5.一目瞭然的資訊:輕鬆瀏覽全新個人化顯示螢幕,觀看每日活動統計與健康指標,包括女性健康追蹤、水份補給、睡眠以及體重(即將推出)。
6.個人化見解:根據新設計的動態見解分析,掌握您的活動、心率、營養以及睡眠等資訊,並透過正面的加強與提醒,在有需要時修正健身菜單(Fitbit app即將納入此功能),藉此促進您的健康。
7.社群激勵:連上全球規模最大的健康與健身社群之一,這個活躍用戶超過2500萬人的社群讓您透過Fitbit app的動態消息、群組以及挑戰活動等功能,和親友同好交流,藉由更多激勵幫助您達成目標[i]。
8.24小時指導與激勵:透過各項功能充分掌握所有日常活動,以及瞭解整體健康狀況,包括自動運動辨識、活動提醒、放鬆呼吸、顯示入眠階段與品質數據的睡眠追蹤功能以及更多相關功能。
[i] 統計至2017年12月31日的活躍用戶

睡眠追蹤與分析的功能精進

Fitbit協助百萬使用者更加瞭解自己的睡眠模式,以及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習慣。Fitbit從2009年開始追蹤睡眠,過去7年累積規模首屈一指的睡眠資料庫,記錄超過75億個夜晚的資料[i]。此外,Fitbit還推出Sleep Stages 與Sleep Insights 功能,透過心率變化讓您更加深入瞭解自己的睡眠品質。
 
Fitbit公司研究部副總裁Shelten Yuen表示:「Fitbit持續透過資料庫,讓使用者對於自己的健康具有洞察力。舉例來說,我們發現4個人中有1人明顯的在假日睡得比平日多,這表示他們試著想補回平日減少的睡眠[ii]。透過Fitbit App,我們能夠透過提供個人見解,讓使用者認知到這些行為如何影響到他們的健康,同時建議他們建立一個規律的睡眠時間表。在未來,我們希望提供使用者更多這方面的指導 ,降低引發疾病的風險,藉以促進身心健康。」
 
Fitbit在睡眠方面持續精進研發,Fitbit Labs宣布全新公測版Sleep Score beta將於今年稍後全面提供給Fitbit使用者。運用Fitbit追蹤到的關鍵數據,加上PurePulse心率追蹤,Sleep Score會提供每夜評分,讓您更全面瞭解整體睡眠品質,以及哪些因素會影響睡眠。
 
此外,針對目前多款搭載相對血氧含量感測器的裝置,包括Charge 3、Fitbit Ionic™ 以及Fitbit Versa™,Fitbit將在這些產品上進行測試,適時警告使用者呼吸紊亂的狀況,這些狀況可能反映包括過敏、氣喘、或睡眠呼吸中止等健康問題。
[i] 統計至2018年8月8日。
[ii] 根據2018年6月13日至8月13日全球數百萬Fitbit用戶的匯總和匿名數據。

最合宜的智慧功能讓您隨時連結

結合各項進階健康與健身功能,Charge 3是Fitbit至今智能度最高的健身手環,提供最佳的智慧功能,讓使用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訊息,不至於消化過多的科技或不想要及不需要的訊息。

結合各項進階健康與健身功能,Charge 3是Fitbit至今智能度最高的健身手環。

Charge 3可客製化日夜不同的造型,包括重新設計更容易換裝的錶帶,以及各種配件選項。這些配件採用頂級材料,包括多邊幾何型紋路並具備防污功能的經典風格錶帶,矽氧樹脂製成的多孔透氣錶帶,時尚編織錶帶、以及Horween頂級大廠手工皮革錶帶,售價為新台幣4,990元。Charge 3 Special Edition 特別版包含白色矽樹脂錶帶與石墨色鋁錶框,以及淺紫色編織錶帶,搭配玫瑰金鋁錶框,產品盒內還附有黑色經典錶帶,Charge 3特別款售價為新台幣5,590元。

資料提供/Fitbit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陳柏長
陳柏長

跑步到底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它是最後3公里的關鍵

2020-04-10
觀念健身跑步運動部落跑者肌力跑步訓練陳柏長醫師

對於長跑是否要肌力訓練,已經是吵了超過50年的話題。雖然多數的書籍及研究,已經認為肌力訓練是長跑訓練的必備訓練之一,但是多數人還是認為肌力訓練會造成肌肥大,讓長跑的時候增加身體負擔而無法跑更快。事實上,體重增加反而會增加跑步經濟性,過輕的體重跑步經濟性反而較差。

跑者肌力訓練
跑步到底該不該做肌力訓練? 它是最後3公里的關鍵

重點整理

■ 僅以徒手肌力訓練,最多加上彈力帶為主的訓練方式應該修改。

■ 對於沒進行過任何肌力訓練的跑者,一開始徒手訓練會有一定效果;但幾個月後,這樣的訓練已無法對身體產生足夠刺激。

■ 「肌力及跑步訓練是相互排斥」的論述是錯把初期研究當結果。

■ 影響長跑運動成績的因素可簡單分為能量系統及神經肌肉系統,其中神經肌肉系統訓練在台灣被長期忽略。

為什麼要肌力訓練?

菁英選手看起來都非常精瘦,更加深長跑不需要肌力訓練的印象。多數長跑者對於肌力訓練,多停留在健身房裡肌肉線條粗曠的刻版印象,事實上,肌力訓練不是要跑者舉起跟那些肌肉男一樣的重量,而是根據自身體重的倍數來衡量。

肌力訓練到底種不重要呢?結論應該是超級重要,而且文獻已經多到跟山一樣高了。肌力訓練已經比以往更加被重視,但是台灣跑步訓練營或是跑班,都還是以徒手肌力訓練,最多再加上彈力帶為主要訓練方式。這跟我們認知的肌力訓練有非常大的差距。

常見的幾個肌力訓練評估標準,一個好的運動員至少要能深蹲1.5倍自體體重(1RM),臥推1倍體重,當然肌力訓練不只這些項目,現代對於運動員的要求已經跟過往不同,要有力量、速度要快、靈活度要夠。

深蹲
一個好的運動員至少要能深蹲1.5倍自體體重(1RM),臥推1倍體重

肌力訓練對於長跑運動的好處,可以降低跑步的疲勞、增加下肢剛性(Stiffness)、增加神經肌肉的整合性(現在這個能力被認為是耐力運動好壞的兩大要素之一,另一個為能量系統)。要有好的運動表現,勢必要做肌力訓練,而徒手肌力訓練對於神經肌肉整合的刺激會不足夠,等於少了一個可以幫助運動表現的能力。

有研究將18 名10 公里能跑在40 分鐘左右的運動員分組,一組進行原本他們舊有的課表,一組則請教練讓他們一週做2次肌力訓練,經過8週的訓練過後,有進行肌力訓練的選手,在10公里的測驗平均進步了65 秒。而以賽道上表現來看,成績能進步的主因,來自最後3 公里能夠維持原本或是更高的速度完賽。因此對於想要在長跑上能夠有好表現的人,應該要有合適的肌力訓練計畫。簡單的分腿蹲、橋式棒式對於初學者有效,但是運動一段時間的跑者並不適合這樣低度刺激的訓練。

肌力訓練對身體產生的改變

長久以來,耐力運動者對於是否該肌力訓練,一直爭論不休。雖然多數的跑步書籍,已經將肌力訓練納入訓練的一環,但多數為徒手負重的訓練。對於沒有進行過任何肌力訓練的跑者,一開始徒手訓練是會有一定效果,但是經過幾個月後,這樣的訓練已經無法對身體產生足夠的刺激,讓身體的肌肉更加強健。

耐力運動是否該逐漸進行較高重量的肌力訓練,我們可以從肌力訓練對於身體產生的生物適應來探討。身體面對外來的刺激,會造成細胞內DNA 節錄不同基因片段,進而產生相對應的蛋白質以及改變身體細微結構來對應,進而對耐力運動表現產生影響。

根據研究,當進行2 週以上的肌力訓練後,身體會對肌力訓練開始產生特定的生物適應,而這些生物適應跟跑步等耐力運動產生的適應機轉並不相同,肌肉的直徑及整體重量都會增加。更多的肌肉量也就更能產生更大的力量,也就需要更重的訓練重量,來對這些肌肉產生足夠的刺激。而一般而言,單純的耐力運動訓練,並不會產生這樣的肌肥大作用(仍然有但是沒有這麼明顯) 。

肌力訓練
進行2週以上肌力訓練後,身體會對肌力訓練產生特定的生物適應,肌肉的直徑及整體重量都會增加

肌力訓練只是蓋房子的動作,除非你做的運動是健力、健美,否則較大肌力是無法轉化成為專項運動的成績,仍然要進行專項轉化的訓練。跑步需要需要推蹬、穩定核心、落地需要穩定的骨盆,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肌力去做維持,能更徵招出最多的肌肉一起出力,勢必能創造更好的成績,同時透過肌力訓練,可以在長跑的過程中避免肌肉疲勞(撞牆)。

如果只進行有氧訓練,身體的肌肉得到不同刺激,會努力增加肌肉內的代謝酵素及粒線體數量,讓身體可以快速產生跑步所需要的能量,同時增加微血管密度,讓肌肉組織可以順利進行新陳代謝。一直以來,為數不少的教練及從事耐力運動的運動員,都認為進行肌力訓練,會危害到他們長跑的表現。

迷思:肌力訓練跟耐力訓練互斥

1970年代,大學教授Robert Hickson 在長期跑步之後發現自己的肌肉量下降,於是做了個研究,發現跑步會對肌力成長產生負面影響。這樣的研究結果開始在跑步圈流傳,認為肌力及跑步訓練是相互排斥,有氧訓練也應該要跟無氧訓練分開。

跑者不該練太多重量訓練,增加肌肉會讓跑步的負擔更高,會影響跑步成績已經變成多數跑者的信條。但是Hickson 後續的研究發現,經過10 週的重訓,跑者可以在Vo2Max(最大攝氧量)的強度下,多跑12%的時間。

Hickson後來又找了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者,讓他們接受10 週的實驗,實驗組每週額外進行3 次肌力訓練,原本的跑步訓練繼續維持,結果發現這些有進行肌力訓練的跑者,跑步成績進步13%。而為何一開始Hickson的研究耐力運動跟肌力訓練會互斥? 經過分析實驗設計,發現可能是過度訓練導致恢復不足,而非肌力訓練會危害到耐力運動。

跑者在最大攝氧量的強度下
經過10 週重訓,跑者可以在Vo2Max 的強度下多跑12%的時間

Marathon is a power game

影響長跑運動成績的因素很多,但是可以簡單分為能量系統及神經肌肉系統。過往我們的間歇跑、長跑很多著重在訓練能量系統(但是卻沒有好好運動補給,黑人問號),而神經肌肉系統訓練在台灣可以說是被長期忽略,不少選手也不知道該如何好好肌力訓練。

有效的肌力訓練(不是練健力、健美,訓練目標不同方式也不同),可以:
.增進跑步經濟性 
.增加乳酸代謝速度(提高乳酸閾值) 
.增進最大速度
.增加肌肉抵抗疲乏的能力
.增加無氧運動能力

肌力訓練,可以帶來的成績效益比多數跑者想像還大。核心穩定,讓每踏下的一步,阿基里斯腱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讓同樣速度需要的能量更少,骨盆更加穩定,每一步的觸地時間更短,可以計算看看每減少0.1、0.2 秒的觸地時間,對於馬拉松可以進步的時間有多少。更好的肌力,讓跨出的步幅更大,如果每一步可以因此增加1 公分,完賽時間的差距,就可能是2-3 分鐘的不同。要增進馬拉松成績,除了練跑更要合適的肌力訓練。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 訓練勁履雙雄 Defy、Mantra FUSEFIT

2018-10-02
運動配備PUMA健身配備館穿搭指南鞋子

全球運動品牌 PUMA 今年大舉喊出全新男子訓練主軸「24 / 7」,象徵運動不打烊的全日鍛練精神,由 F1 人氣賽車男神路易斯·漢米爾頓 (Lewis Hamilton) 以及大中華區鋼鐵腹肌男神李現擔綱 PUMA 男性訓練全球品牌大使,全面啟動男子訓練 24/7 運動不打烊新主張,引領全球男性突破時間、空間等外在限制,一周 7 天、一天 24 小時為自己定義訓練菜單,以剛毅自信展現肌力強勁魅力。為精進訓練成效,PUMA 特別推出訓練勁履雙雄:Defy Men’s 和 Mantra FUSEFIT,主打專業訓練高機能及時尚外型兩大優勢,訴求用全日鍛練汗水滋養肌力與意志能量,突破自我設限,造就無可取代的爆發男子肌力,讓鍛鍊再下一城。

PUMA 訓練勁履雙雄 Defy、Mantra FUSEFIT

PUMA Defy 於今年首度推出便造成全台女孩為之瘋狂,亮麗的外型結合超舒適機能,讓它坐穩女性訓練鞋首選地位,但限定女孩尺段卻也讓許多男性消費者望洋興嘆。今年秋天,PUMA 因應 Defy 的超高人氣,首度破例推出專為男性消費者設計 的 Defy Men’s 訓練鞋款,維持 Defy 招牌加厚鞋底,採用 PUMA 最新 PROFOAM 科技中底,有助於腳掌進行 360 度多方向律動;鞋跟後側使用 TPU 裁片提供即時緩衝保護及絕佳支撐力;本季剛毅爆發的湛黑純白配色,更讓男人們展現無可抵擋的超 Men 酷勁。

PUMA Defy Men's

另外,今年集所有訓練所需機能於一身的代表新作還有這款 PUMA Mantra FUSEFIT,採用全編織 FUSEFIT 創新包覆科技鞋面,貼合舒適感受如同穿著襪子一般合腳,鞋面多孔洞設計讓穿著者可依照個人腳形足弓去調整鞋帶綁繫方式,客製化包覆足部;鞋跟處以 TPU 鞋跟裁片固定,提供運動進行時所需的重心維持,也可應付敏捷快速移動時所造成的翻覆晃動;不對稱鞋口設計於腳踝提供內側支撐,穿脫更靈活便利;全覆式 EVA 中底在主要訓練受力區以橡膠包覆,讓每一個踩踏律動都更顯輕盈帶勁,搭配今年秋天時序主題,推出黑夜楓橘新配色,宛如在蕭瑟的秋冬黑夜中點亮男子鍛鍊的無限幹勁。

PUMA F1 人氣賽車男神Louis Hamilton詮釋 Mantra FUSEFIT

PUMA 最新訓練勁履雙雄 Defy Men’s 與 Mantra FUSEFIT 秋冬新色款將於十月正式登台發售,同步 PUMA 也推出多款男性訓練服飾與配件,邀請所有男子漢們共起加入 PUMA 24/7 運動不打烊訓練行列,發掘自身獨一無二的爆發男子力,鍛鍊,再下一城。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10K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