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NIKE菁英運動員與名人共同響應「JUST DO IT DAY」
1
NIKE菁英運動員與名人共同響應「JUST DO IT DAY」
2
107年國光體育獎章頒獎典禮體壇菁英聚一堂星光閃耀
3
107年運動企業認證授證典禮暨i運動論壇 79家企業獲獎品牌形象再升級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菁英運動員與名人共同響應「JUST DO IT DAY」

2018-09-10
話題 綜合 新聞 NIKE 活動

Nike在今年夏天為慶祝Just Do It品牌理念誕生滿30周年,推出「不客氣了」系列活動,活動以一系列貼近在地且激勵人心的運動員視覺與宣言影片揭開序幕、而在甫落幕的國際賽事中,中華隊代表選手在運動場上毫無保留的拼戰精神,不僅帶來許多感動人心的時刻,更是「不客氣了」精神的具體實踐。

NIKE菁英運動員與名人共同響應「JUST DO IT DAY」

為持續傳遞Just Do It 「不客氣了」精神,激勵更多人向目標發出挑戰,Nike特別在9月4日這一天舉辦Just Do It Day慶祝活動,邀請到多達三十位運動員與藝人出席,包含田徑運動員陳奎儒、羅佩琳、滑板運動員柯家恩、籃球運動員陳信安、田壘、呂政儒、蘇翊傑、潘姿吟、魏于淳、郭佳紋、劉希曄、北科附工棒球隊總教練陳炳男、中華男籃教練團帕克(Charlie Parker)、 周俊三、顏行書、楊鈞傑、代表成員陳盈駿、周儀翔、劉錚、胡瓏貿、陳冠全、黃聰瀚、黃鎮;以及中華女籃教練團華格納(Albert Wagner)、鄭慧芸、宋旭藍,代表成員彭詩晴、黃品蓁、吳盈潔、黃鈴娟、黃英利等選手,和多位熱愛運動的藝人包括劉以豪、安心亞、Kid、坤達、鼓鼓、王家梁及社群名人王信凱、洗菜等人,除親自與現場觀眾分享他們的「不客氣了」故事,更透過特別版的NRC、NTC訓練以及籃球挑戰賽,展現出Just Do It的積極態度,希望將這份精神傳遞出去,鼓舞更多人在未來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能持續秉持台灣人特有的「不客氣了」精神去突破極限、挑戰更高的目標。

NIKE「不客氣了」

數度扮演贏球關鍵的中華女籃主力球員彭詩晴表示:「就算我們的身材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全隊在場上就是全力拼搏,在場上不管怎樣「不客氣了」的拿下比賽!」

Nike運動員(由左至右:彭詩晴、陳奎儒、陳盈駿) 分享於國際賽事全力拼戰的「不客氣了」態度

帶領中華隊闖入睽違48年亞運四強的中華男籃隊長陳盈駿:「在比賽期間,所有隊友們無論戰況如何,都不認輸的拼到最後一刻,場下的教練們也沒有放棄支持我們,教練和隊友們都有非常堅定的信念,完全展現「不客氣了」的精神,在場上專注地戰鬥著。」

亞運男子110公尺跨欄項目銀牌得主陳奎儒,帶領Nike+會員參與「JUST DO IT DAY」特別版NRC,並藉由特別設計的跨欄挑戰活動鼓勵所有人勇敢面對挑戰:「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有努力一定有收穫,其實跨欄就像是克服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只要努力堅持下去,不要害怕失敗,JUST DO IT!」

運動員陳奎儒在 Nike 「JUST DO IT Day」與消費者共同在台北街頭展開 NRC 活動,透過基礎核心、跑步以及特別安排的跨欄運動激勵消費者「不客氣了」的挑戰自我。

在今年比賽展現求勝鬥志的胡瓏貿說:「只要站上場,就要對得起自己胸前的國家隊隊徽,不管對手是否比較快、比較強,我們都會用盡所有方式奮戰到隊伍贏球為止,每個時刻都「不客氣了」!」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7年國光體育獎章頒獎典禮體壇菁英聚一堂星光閃耀

2018-11-30
綜合話題新聞

教育部體育署今(30)日舉辦「107年度國光體育獎章暨運動科學研究及發展獎勵頒獎典禮」,公開表揚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會、2018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2018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及各單項國際錦標賽獲獎之選手,以及今年績優運動科學研究得獎者,共有35個綜合暨單項運動錦標賽事的選手及教練為國爭光,總計有698人次,包括選手377位與教練80位榮獲國光體育獎章的榮耀;體育署預計發出新臺幣4億5,895萬元的獎助學金。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左)頒發國光體育獎章予亞運女子舉重金牌選手郭婞淳。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親自到場勉勵獲獎選手,並激勵我國好手在國際競賽能夠發光發熱,持續為國爭取光榮;而政府各部門教育部、體育署及國訓中心皆應提供強力的後勤支援及行政協助,也期許教練及選手透過一次次的國際賽會,不斷的精進與強化。葉部長表示,本屆亞運亮眼的成績受到國人高度肯定與讚揚,不僅獲得國際友誼,且每位選手皆是最佳的臺灣代言人,也感謝教練團的努力耕耘與支持,期勉選手們展現企圖心,在2020東京奧運進一步爭取佳績。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左)頒發國光體育獎章予亞運鞍馬金牌選手李智凱。

我國運動選手在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會共計獲得17金19銀31銅,在45個參賽國中排名第7名,成績僅次於我國在1998年曼谷亞運會,不僅超越賽前所定的參賽目標,更重要的是帶給國人無可取代的感動;本屆亞運選手即獲頒了310面國光體育獎章,獲獎人次最多是傳統划船龍舟項目,共計獲得122面獎章,其中殷琬婷、何佳霖、吳俊傑、吳陳柏、周智偉、林聖儒、陳周岳弘、簡證嚴等8位選手各囊括了7面國光體育獎章,今天皆親自出席頒獎典禮。

在本屆亞運女子舉重奪金的郭婞淳、改寫我國體操史以「湯瑪士迴旋」勇奪鞍馬金牌的李智凱、男子單槓及地板項目分別摘金奪銀的唐嘉鴻均親自出席領獎。本次獲獎者的未來表現值得期待,期盼這些優秀選手在邁向「更快、更高、更強」的階段中實現自我,象徵著我國競技運動榮耀的延續與未來希望。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第二排左3)、體育署高俊雄署長(第二排中)及體總王金平首席總顧問(第二排左2)與國光獎章獲獎選手合影。

本次頒獎典禮除表揚國光獲獎選手的優異表現外,體育署同時也利用這次難得的場合,公開鼓勵肯定投身運動科學研究與發展,且有優異成就的運科研究人員,藉由渠等逐步建構更完善的運動科學支援機制,強化及提升我國選手訓練質量,進而在國際運動賽會中有良好的表現,以締造卓越的成績。體育署期望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運科研究的領域,帶動我國運動訓練的新思維,進一步提升國際運動競賽的競爭力。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7年運動企業認證授證典禮暨i運動論壇 79家企業獲獎品牌形象再升級

2018-10-25
新聞綜合話題

全民運動熱潮來襲,提倡運動也能打造企業優質品牌形象。為提升全民及職工規律運動風氣,教育部體育署推動「運動企業認證」,今(107)年邁入第三屆,獲得全臺企業熱烈迴響。本年度以「企業i sports 員力non stop」為活動口號,鼓勵企業建立良好職場運動氛圍,強化員工身心健康狀態,進而回饋工作效率,提升績效表現,創造良性互利循環。

體育署高俊雄署長(右2)出席「107年度運動企業認證授證典禮暨i運動論壇」。

79家企業代表出席受獎

教育部體育署於10/25假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辦「107年度運動企業認證授證典禮暨i運動論壇」,活動一共頒發三個獎項:67家運動企業標章獲證企業、10家訪視通過企業以及2家企業線上聯誼賽獲獎企業,總計79家企業代表出席受獎,分別由副總統陳建仁、教育部長葉俊榮頒獎授證。

副總統陳建仁期望未來企業能與政府一起推動全民運動!

朝向「運動企業」的目標前進

副總統陳建仁表示,2018年雅加達-巨港亞運中華代表隊獲得亮眼的成績,全民運動風氣日益盛行,政府透過推動運動企業認證標章,鼓勵企業積極推動建立員工規律運動習慣,實現關懷員工的企業社會責任,期望未來企業能與政府一起推動全民運動,一起守護全民健康,讓更多企業都朝向「運動企業」的目標前進。
 
教育部長葉俊榮提到,「運動企業認證」對於員工、企業、運動產業三方面,能創造互利共贏的良善循環。教育部體育署也延續「運動企業認證」的熱度,推動「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補助方案」,期盼能透過企業與運動產業的結合,激盪出更耀眼的火花。

副總統陳建仁與獲「運動企業認證」之企業大合照!

建立健康幸福職場

今年的「i運動論壇」邀請到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巫俊毅副總經理、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呂孟達資深協理來分享i運動企業的打造經驗。交流座談時間則邀請教育部體育署高俊雄署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游麗惠副署長、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巫俊毅副總經理以及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呂孟達資深協理,暢談讓運動企業認證加乘運動指導員聘用,建立健康幸福職場的具體做法與益處。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左)頒發企業聘請運動指導員補助金給臺達電代表。

全民一起愛運動,企業員工動起來。「運動企業認證標章」讓企業優質品牌形象再升級,搭建起員工、企業、運動產業的互利橋梁,期待未來更多的企業投入「i運動」的行列,朝向「健康國民、卓越競技、活力臺灣」願景持續挺進。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