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8種身體警訊你是否忽略了?
1
8種身體警訊你是否忽略了?
2
中醫師推健康減重3步驟 培養易瘦體質、拒「溜溜球效應」
3
7種方法讓你加速消除肌肉痠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種身體警訊你是否忽略了?

2018-09-21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生活

當我們談起如何讓身體更健康時,會想到要多運動以及健康飲食,卻時常忽略身體上發出的警訊,或許這些警訊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如果能在身體各方面都有注意到的話,可能更能提升健康的領域並且能延長壽命,雖然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但努力保養一定會離健康更靠近。

8種身體警訊你是否忽略了? ©fitandfiercemama.wordpress.com

 1  皮膚乾燥

皮膚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但卻是許多人最會忽略的一項。像是在沒有給予適當的保護的情況下曝曬太陽,可能會對皮膚乾燥造成傷害,並且提早老化以及罹患皮膚癌,除此之外,突然紅腫也是非常要注意的事。

 2  腳底板疼痛

我們的腳底板非常重要,但在我們追求穿上漂亮鞋子的過程中,卻經常忽視它的健康。像是高跟鞋會傷害腳底板,導致雙腿、背部疼痛以及拇指外翻,它還會使我們身體失去不平衡,嚴重時,還會跌倒傷害到腳踝, 最好的方式,就是減少上高跟鞋的頻率,但如果你人生不能沒穿上它們,建議可以穿較厚的鞋來幫助分配支撐的重量。

腳底板疼痛 ©thehealingsole.com

 3  眼睛酸澀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在忙碌的生活下卻容易忽視它的健康。現在許多低頭族每天拿著手機不放,在上班時還要時常盯著電腦螢幕,其實這些方式都是在破壞我們的眼睛,然而在盯螢幕盯久時,會出現酸澀、勞累等情況,這就受你的雙眼在提醒你該休息了,此時,多去戶外走走看大自然讓眼睛可以好好放鬆。

 4  牙齒蛀牙

當牙齒有輕微蛀牙或是口腔有問題時,許多人很容易忽略這些警訊。定期檢查牙指是一種能幫助我們健康的一種方式,雖然有些人會害怕看牙醫,但是當這些小問題拖久時,發生的事情可能會比看牙醫還可怕喔!

牙齒蛀牙 ©fredericbizard.com

 5  月經週期

對於女性來說,月經週期不固定是最常被忽略的一件事!許多女性覺得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但是,在你過了30碎石,還是時常月經週期不穩定,這時必須要去檢查,雖然造成月經週期不固定的原因非常多,但檢查才是最能給健康的一個保障!

 6  心理健康

身心其實是連在一起的,當心情時常低落、生氣、傷心,甚至有許多負面情緒時,它其實會牽連到我們身體,導致身體的賀爾蒙出現許多變化,例如體型開始肥胖、食慾不佳、失眠等,這些都會漸漸傷害身體,導致健康亮起紅燈!

心理健康 ©inc.com

 7  過敏

現代人幾乎都是過敏體質,這時,日常生活就要更加注意。像是周圍環境的整潔,以及可以檢測自身過敏原是什麼,因此可以避免來降低過敏的機率,除此之外,透過運動也可以大幅改善過敏體質。

 8  睡眠品質

睡眠品質是所有健康中最重要的一點,當你時常失眠、淺眠時,精神不只會勞累,連情緒也會跟著暴躁,同時身體器官在未休息的狀態下一直工作,也會導致衰竭並且整個身心都會出現狀況,此時,人體的肌肉量會一直下降,當肌肉量下降時,會導致生活不便,因此,擁有好的睡眠品質,才有一顆健康的心跟身體。

睡眠品質 ©wareable.com

資料來源/BUSTL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醫師推健康減重3步驟 培養易瘦體質、拒「溜溜球效應」

2018-08-01
觀念生活保健瘦身話題

夏天來臨前為了穿得漂亮努力減肥,結果夏天才過一半就復胖回來嗎?減肥被許多人視為一輩子的課題,而「肥胖」不僅是外觀問題,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健康。除了最基本的飲食和運動,肥胖者還能尋求什麼自然的方法從內而外調理身體?中醫師指出,中醫的介入成為治療肥胖的另一種選擇,以下3個步驟是從中醫觀點提供給欲減重者的建議,讓你健康減重、培養易瘦體質不復胖,跟惱人的「溜溜球效應」說掰掰!

中醫師推健康減重3步驟 培養易瘦體質、拒「溜溜球效應」

台灣十大死因中,有7項死因和肥胖高度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及代謝症候群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立涵表示,許多肥胖患者尋求藥物、手術等減重治療,但風險及副作用令人卻步。林立涵觀察來中醫診間求診的患者,其實他們不只想降低體重,而是希望由內而外調整好身體機能。因此她建議,中醫介入是治療肥胖的另一種選擇,做好以下3個步驟,能讓你健康減重,溜溜球效應不再來。

知識便利貼|溜溜球效應 Yo-yo effect
由於減肥者採取過度節食的方法,導致身體出現快速減重與迅速反彈的變化;減肥者通常起初有成功減重,但隨著之後的生活習慣無法保持體重,導致體重急速反彈。(維基百科)

 步驟  1 從3件基礎打造好體質

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許多病人總會抱怨自己曾接受減重療程,雖然瘦得很快,但只要停止治療又開始復胖。想改善肥胖情形,單純減重是不夠的,如果體質沒有改善之前貿然減重,除了成效不彰、容易復胖,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如何培養易瘦體質?以下3件事情一定要把握。

 1  充足睡眠
除了飲食及運動,許多人往往忽略睡眠也是一個重要的肥胖成因。根據研究指出,睡眠時間與體重有明顯的負相關,睡眠時間越短,肥胖的機率也較高。主因睡眠時間會影響體內賀爾蒙的分泌,使體內瘦體素降低、飢餓素及壓力激素升高。瘦體素濃度降低時會刺激中樞系統增加食慾、減低能量消耗;飢餓素顧名思義,會讓人的食慾以及飢餓感顯著上升;而壓力激素常期上升,可能使腹部肥胖、水腫、血壓升高,甚至加重失眠情形,形成惡性循環。中醫認為睡眠障礙為陰陽氣不相接所致,睡眠品質好時,人體陰平陽秘,氣血循環通暢,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的代謝。

 2  減緩壓力
長期身處在充滿壓力的環境,將使得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包括腎上腺皮質素及可體松。腎上腺皮質素會促使人體食慾增加,囤積脂肪;可體松則刺激肝臟製造及釋放葡萄糖,使血糖上升,並抑制周邊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與利用,增加胰島素的阻抗作用,更加增進食慾及囤積脂肪。
此外,由於腹部的脂肪組織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類皮質糖素受器,壓力型肥胖更容易造成腹部脂肪的囤積。接受中醫介入,能以舒肝解鬱的方式幫助人體調節壓力,維持情緒平穩;針灸治療也可抑制饑餓感,進而限制食物的攝取,避免過多熱量累積在體內。

 3  促進新陳代謝
中醫理論中,人體的代謝和脾胃運化有密切關聯,「脾主運化,胃主受納」,意即人體的脾胃負責將吃進的食物進行消化、吸收,轉化成營養物質讓人體運用。如果脾胃功能不足,無法將食物適當轉化吸收,就會使過多的熱量、代謝的廢物或水分累積在體內。中醫將這些不正常的病理性產物視為「痰濕」,因此自古便有「肥人多痰濕」的說法。「痰濕」累積在體內不僅使人體肥胖,還可能產生水腫、身體重著無力、容易疲累倦怠等情形,甚至可能影響到女性的生理週期或造成其他婦科疾病。

當然,造成肥胖原因並不只有脾胃功能失常才會導致,人體其他臟腑包括肝腎功能的失調,也有可能會導致痰濕積聚。因此,中醫治療肥胖的問題並不只著眼在體重控制,而是針對個人體質調理,讓失衡的生理機能重新恢復;讓代謝正常,多餘的脂肪、廢物自然不會囤積在體內。

林立涵表示,針對脾胃功能的調理,除了中藥治療,針灸或埋線也有不錯的療效。根據研究顯示,胃經水道穴,大巨穴與腎經四滿穴、任脈水分穴具有祛除水濕痰濁的功效,能矯正水分代謝失常。胃經的募穴中脘、小腸募穴關元、大腸募穴天樞,皆為臟腑之氣在腹部交會聚集處,埋線刺激可調理腸胃,健運氣機。也可直接針刺在體脂肪較集中的腹部穴位,施予刺激活化局部氣機,促進脂肪代謝與腰圍縮減。

壓力型肥胖容易造成腹部脂肪的囤積

 步驟  2 聰明飲食

在診間中,林立涵常遇到患者疑問「明明我就已經吃得很少了,怎麼體重還是一直往上升呢?要怎麼吃才能瘦?」。根據《陰符經》提及「食其時,百骸理」,認為要吃當地產的食物,並且符合時令,人身上的四肢百骸都會得到調理。因為這些食物自然、新鮮,能避免吃進過多的食品添加物,且不會增加身體負擔。

除此之外,糖及精緻澱粉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如果人體過量攝取這類食物,將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而胰島素會刺激細胞儲存養分,阻止脂肪離開細胞,長久將造成人體肥胖。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許多標榜低脂低卡的健康食品,如穀片、燕麥片、優格、果汁,內容物往往含有過量糖份,不利減重。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糖類攝取量應在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減重者不妨試試將日常飲食的9成以上調整為當季原型食物,且為低碳水化合物的組成。此外,遵守進食順序祕訣:先喝湯,再吃油脂、蛋白質增加飽足感,之後補充蔬菜等纖維質,最後再吃容易影響血糖波動的澱粉類。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糖類攝取量應在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

 步驟  3 有氧+重訓交叉訓練

俗話說「三十而立」,這時人生正要起步,諷刺的是,基礎代謝率也在此時出現黃金交叉,開始明顯下降。假如你的飲食和作息都和之前一樣,身體也沒有特別明顯的不適,但體重卻開始明顯上升,這時就該養成運動習慣了。運動不僅當下消耗卡路里,更重要的是它所產生的後燃效果甚至能延續到之後的兩天。

至於要怎樣運動才有效率呢?林立涵建議採有氧搭配重量訓練,最簡單的方法是快走或慢跑30分鐘,搭配30分鐘重量訓練,不僅可減少最多體脂肪、保持肌肉不留失,重點是相對於單純的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交叉運動更能保持樂趣,讓人更容易保持運動習慣。

快走或慢跑30分鐘,搭配30分鐘重量訓練,不僅可減少最多體脂肪、保持肌肉不留失,交叉運動更能保持樂趣

許多人認為減肥是一輩子的課題,倒不如說是一種健康習慣的養成。經由中醫介入,可以讓患者睡得好、吃得好、代謝佳、生理期正常,並且心態平和、維持適當的運動習慣,讓外表變美同時越減越健康。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7種方法讓你加速消除肌肉痠痛

2016-11-29
運動補給運動恢復肌肉痠痛保健運動生理知識庫

對於運動後所產生的肌肉痠痛感,想必定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但是你們知道為什麼會產生肌肉痠痛嗎?肌肉痠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肌肉組織受到外力影響而造成的裂傷,當肌肉僅有在抵抗重力時才會造成這樣的狀況。一般來說肌肉痠痛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肌肉痠痛」另一種是「遲發性肌肉痠痛」,這兩種痠痛對人體來說是最常的痠痛狀況,以下有七種方法能幫助我們消除在運動後所產生的肌肉酸痛感並讓肌肉恢復到較佳的狀態。

肌肉痠痛

急性肌肉痠痛(Acute Muscle Soreness)

急性肌肉痠痛是指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或是在運動後立即產生的肌肉痠痛感,通常立即的肌肉痠痛會伴隨肌肉僵硬的現象,這種急性肌肉痠痛感,主要是因為肌肉內正在缺血所造成的,而在人體缺血的情況下,使得代謝產物無法完全清除然後堆積在肌肉中,進而去刺激痛覺的神經末梢後所產生的肌肉痠痛,但立即停止運動後的幾分鐘左右就會完全復原。

由於在激烈運動的過程中,人體代謝產物乳酸的堆堤,會使得肌肉裡的pH值下降而導致降低肌肉內酵素的活性,這樣會造成肌肉產生疲勞感或是出現急性肌肉痠痛的現象,嚴重程度,輕的話會讓人體感到不適應,重的話必須停止任何活動。

遲發性肌肉痠痛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遲發性肌肉痠痛簡稱DOMS,這種情況往往是發生在我們運動後的24-48小時之內所產生,通常這樣的肌肉痠痛會持續在ㄧ至三天左右,而這類型的肌肉痠痛來自於肌肉纖維或是締結組織結構性的傷害,導致受傷的肌肉發腫、漲去刺激痛覺神經末梢,產生的肌肉痠痛。

當人體較少使用或訓練的肌肉群,突然急劇增加運動量與大量強度的運動,會造成肌肉纖維的損傷,才是引起遲發性肌肉痠痛的主要原因。在激烈運動後的1-2小時,血液裡的乳酸濃度會立即恢復到安靜休息的狀態,因此,一般大眾認為肌肉痠痛是乳酸堆積所造成的觀念是不正確。

 1  充足睡眠

人體運動後所產生的肌肉酸痛感,是因為肌肉纖維與締結組織出現了破損、出血以及腫脹的狀況,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我們人體的組織修復,並減緩痠痛的感覺,如果睡不不足會導致人體的代謝降低,就會加長肌肉痠痛的恢復期。

充足的睡眠

 2  靜態伸展

進行適當的靜態伸展運動像是散步、做瑜珈、游泳都可以拉到人體上的筋,使肌肉不再充滿緊張感引起的痠痛,拉筋和按摩、熱敷都可以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以及回流,還可以幫助肌肉放鬆。

靜態伸展——瑜珈

 3  補充水分

適當的補充水分可以幫助我們人體代謝出許多毒素,並加快我們的新陳代謝,如果長期身體的水分不足,會導致肌肉痠痛程度日以繼夜惡化,嚴重甚至會引起肌肉抽筋。

補充水分

 4  補充能量

當我們運動過後可以立即吃上一些高碳水化合物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像是水煮雞胸肉、鮭魚、吐司等,這些食物都可以幫助我們保留人體的肌蛋白,不僅有增肌的效果還有減緩運動後產生的酸痛感。

補充能量,攝取高蛋白

 5  適當按摩

每當我們運動完時,都可以透過按摩來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並幫助肌肉放鬆,還可以提升締結組織的柔軟度。

適當按摩

 6  冰敷以及熱敷

一般來說,冰敷是使用在急性的肌肉痠痛以及運動後時的狀況,因為肌肉受傷所產生的紅腫現象需要用冰敷的方式讓血管進行收縮,達到減緩發炎的現象。而熱敷是使用在較緩和的疼痛下,就是過了急性肌肉痠痛期,這時熱敷就能幫助肌肉的血管擴張,並加速新陳代謝,幫助發炎的組織可以進行修補。

冰敷 ©kidspot.com.au

 7  補充維生素

在運動後所產生的酸痛感,可以攝取一些保健食品像是維生素B1 、B12、C、E或天然藥物,來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適當攝取可以加速新陳代謝並補充人體能量還可以減少組織耗氧量、更可以改善血液循環。

維生素b ©Livestrong.com

預防肌肉痠痛的最佳方法就是採用漸進式的來增加運動強度,以及避免過多的訓練,制定規律的運動習慣,不僅能降低肌肉酸痛的機會對人體健康也會大幅提升,如果採用以上這七種方式皆無效,請立即就醫看診。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