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聽說能為人體健康與肌肉帶來難以置信好處的左谷氨酰胺(L- Glutamine)?左谷氨酰胺是一種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體含量最多的非必需胺基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來保護肌肉組織。谷氨酰胺粉最常見的用途包含有快速減肥、燃燒脂肪和鍛煉肌肉,然而,經過需多研究之後發現谷氨酰胺可以促進消化系統和大腦的健康並提高運動成績之外,有助於治療腸漏和改善整體健康。所以,這篇我們將來告訴你對於肌肉這麼有用的補充劑到底是什麼要如何吃才對?
麩醯胺酸(Glutamine)亦被稱作谷氨醯胺為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非必需胺基酸,且是唯一一種可直接通過腦血管障壁(blood–brain barrier,簡稱BBB)的胺基酸,化學式為C 5 H 10 N 2 O 3是20種膳食蛋白質中天然存在的氨基酸之一,儲存於在人體骨骼肌或血液之中也是血液中最豐富的氨基酸,佔血液中氨基酸氮的30–35%;實際上,它也被稱為有條件必需氨基酸,因為我們的身體會大量使用它。
「有條件的必需氨基酸」是什麼意思?它指的是氨基酸在身體面臨疾病或特別是肌肉消瘦時,變得不可或缺的胺基酸成份,而這種疾病可能會在某些疾病甚至身體創傷中發生,或是在某些分解代謝狀態期間出現,包括骨髓移植後它也成為有條件的必需營養素。 另外,它也因為存在於動物和植物性蛋白質之中可以用補充的形式來使用,在健身圈及其它運動訓練中廣泛流行,我們常喝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內含量都很高。還有令人驚訝的是我們骨骼肌中約有60%由谷氨酰胺所組成,補充這種氨基酸可以幫助蛋白質合成,並自然平衡你體內的pH值。
谷氨酰胺(Glutamine)的類型有兩種形式,讓你可以得到所謂的游離形式的基本左谷氨酰胺(L- Glutamine),理想情況下我們應該要將它與食物一起食用,以確保身體能正常的吸收。另外一種類型為L -丙氨酰谷氨酰胺(L–alanylglutamine)它是與另一個氨基酸相連的氨基酸,基本上這也將意味著你可以更好地消化並吸收它,與自由形式的谷氨酰胺粉末不同,L -丙氨酰谷氨酰胺(L–alanylglutamine)可以空腹服用。但是,這兩種類型的谷氨酰胺最好都在運動後或運動前服用;在運動前或運動後少量進餐以支持新陳代謝和減肥,並增強及恢復訓練後的肌肉組織。
雖然左谷氨酰胺(L- Glutamine)能有效的保護肌肉組織並恢復受損,但一般來說每次最佳的建議攝取量為2-5g之間,一天可以補充2次,也就是說一天最多以10g為攝取上限,這樣最高的攝取量通常會以高強度訓練的專業型運動員為主,儘管服用過量的左谷氨酰胺(L- Glutamine)很少引起所謂的副作用,但還是建議每日不要攝取超過10g為主;另外,如果你是長期服用左谷氨酰胺(L- Glutamine)的人,建議最好能與維他命B群一同食用,尤其以能控制谷氨酰胺於人體累積的維生素B12最為重要。
資料參考/draxe
責任編輯/David
擁有結實並刻劃明顯的腹肌除了視覺上的美觀之外,在運動中也肩負著穩定脊椎的能力,當你的核心練的越好在許多複合式訓練的表現也會更加出色。雖然,在理論上你不需要靠特殊的運動去刻意訓練腹肌,因為,各種運動訓練例如蹲舉、拉舉和特定的肱三頭肌訓練,都會間接的刺激到核心雞群,但這些間接的訓練通常是不足的,要訓練腹肌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它們獨立出來訓練。
由於腹肌的完整訓練必需要符合上腹肌、下腹肌與軀幹旋轉肌,這三個不同區塊的訓練動作,NBA球星的專屬健身教練阿莫拉·塞薩爾(Amoila Cesar)說,如果你的身體無法招募臀部、腿部以及核心的肌肉群就無法將籃球打好,因為,這幾個肌群是速度與力量是否能展現的基礎。
然而,為了能更加強核心(腹肌)的訓練動作,你必需要著重在所有三個運動平面上進行思考與計劃,一般來說伏地挺身、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都會訓練到正面的腹直肌,而前弓步轉體與側腹捲體則會訓練到我們的腹肌側邊肌群(腹內外斜肌),所以,我們日常在訓練核心肌群時就可以透過下列這5個動作,讓我們的腹肌(核心)能全方位的訓練。
每組20下執行3組
1.採用引體向上的預備動作,手掌朝前間距略比肩寬,將身體自下垂。
2.將膝蓋彎曲90度並抬高至腰部高度。
3.上半身盡量維持穩定,用腹部的力量旋轉臀部,讓下半身朝左與朝右轉動。
4.左右邊各一次為1下。
每組30下執行3組
1.預備動作為基本平板撐體,重心擺放在前臂而非手掌。
2.注意手肘應該要與肩膀成一直線,並與前臂成平行。
3.在不彎曲背部的姿勢之下,抬起右腳並旋轉臀部,同時,將右腳膝蓋向斜下方抬起用左手輕拍。
4.返回起始位置,然後換邊用右手敲擊左膝。
5.左右兩邊交替進行。(左右邊各15下為一組)
每組進行1分鐘執行3組
1.雙腿併攏躺在地上,兩手臂平放地面手掌朝下。
2.抬高雙腿與地面垂直。
3.上半身保持與地面貼平,抬起臀部並左右扭轉讓雙腿朝向同一個方向。
4.返回起始位置,並再重複交替進行。
每組進行1分鐘執行3組
1.預備姿勢為登山式,手臂伸直雙手與肩膀成一直線但略寬於肩,身體從頭到腳為一直線。
2.保持核心穩定並抬起右腳,將右膝直接拉向左胸口,接著往後往上抬起。
3.維持腳尖不觸地的狀態時,再將右膝蓋觸碰左肘,然後放在右肘的外側。
4.返回起始位置。(一邊持續執行30秒再換邊)
每邊10下執行3組
1.採站姿雙腳間距與肩同寬,並雙手扶住啞鈴上緣垂直放於胸前。
2.保持手肘靠近胸肋骨部位,背部維持直立,同時,用左腳向後踩左膝彎曲但不接觸地面。
3.維持背部垂直膝蓋不接觸地面的姿勢,接著上半身向右邊旋轉。
4.停頓1-2秒接著將上半身轉回中心點,並用右腳將身體上抬同時左腳往前跨一步,回到起始位置。
5.接著重複上述動作10下之後再換腿執行。
資料參考/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