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電腦前埋頭苦幹的你,頸椎、手腕是不是常常痠痛到「不舉」﹖想把頸部抬到正中或是多點幾下滑鼠,都感到又痠又卡。低頭電腦族通常有頸椎、手部兩大問題,最適合立即能活動到頸椎的手部動作。據楊琦琳著作的《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一書,你可以運用以下多裂肌脊動招式,連「坐」著辦公都能運動,輕鬆擺脫低頭族的痠痛困擾。
動作 1 合掌轉腕
訓練效果 長時間使用滑鼠、握筆寫字、滑手機、按計算機、哺乳以及繪圖等工作, 手指和腕關節重複且過度運用,導致周圍神經受壓迫或神經傳導受阻,手掌的感覺與靈活度發生緊、脹、痛等情形。合掌轉腕可改善手臂及相關神經、肌肉因為過度疲勞造成的肌肉麻木情形。
訓練部位 訓練從指尖、腕、肘、肩、肩胛、胸椎等關節的肌肉、血管、神經扭轉舒展。
難 易 度 ★★★★★
訓練時間 3分鐘
使用器材 脊椎運動墊
注意事項 長期有腕、肘、肩和胸椎各方問題者,可漸進式地訓練到手腕對貼的位置。
小 提 醒 初期練習注意脊椎的正中線,運動過程盡量不要發生頸椎前傾或聳肩動作。
動作 2 提肘上舉
訓練效果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然而因為長期哺乳、文書工作,或是年長者少活動等日常習慣,人們很少將手臂上舉到超過肩膀的角度,使得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圓肌等4個緊密包覆著肩關節的肌內組織(又稱「肩旋轉袖」)活動範圍越來越萎縮。提肘上舉能改善五十肩、肩胛過緊、駝背、肩夾擠症,並透過標準脊椎中線穩定訓練,增加肩關節活動範圍和肌內彈性空間。
訓練部位 提手上舉可以訓練肩胛、肩關節、手肘的肌肉對抗地心引力。胸椎保持在正中線,先透過合掌轉腕慢慢拉提整個脊椎線條。
難 易 度 ★★☆☆☆
訓練時間 3分鐘
使用器材 脊椎運動墊
注意事項 初期訓練者,雙肩上提時以舒服的角度練習即可。
小 提 醒 雙肩上提和手肘上拉時,若肩膀痠或肩關節不適,代表長期維持工作姿勢過久,肌肉疲乏,這時依自己的力量做到舒適角度即可。
動作 3 枕頸環旋
訓練效果 適合久站、久坐、長時間會議、出差交通、常抱小孩等頭頸肩的姿勢過久者,舒緩肌肉疲乏及頸椎的不對稱肌肉張力。可藉由觀察雙手肘高度是否對稱,訓練雙肩的高低肌肉張力問題。
訓練部位 頸椎多裂肌肌群伸展和收縮。
△頸側屈:斜方肌(遠側支撐)、胸鎖乳突肌、斜角肌。
△頸向同側旋轉:頭夾肌、頸夾肌。
△頸向對側旋轉:斜方肌(遠側支撐)、胸鎖乳突肌、頸夾肌。
△屈肘關節的肌肉:肱肌、肱二頭肌、肱橈肌和旋前圓肌。
△外展肩關節的肌肉:三角肌和岡上肌。
難 易 度 ★★☆☆☆
訓練時間 3分鐘
使用器材 脊椎運動墊
注意事項 頸椎1年內有開刀或半年內有外傷,須先請醫事人員評估。五十肩或肩胛脊症患者,可視自身的舒適度調整雙手位置。
小 提 醒 1.此動作可採站姿或坐姿。
2.運動過程若出現頸、肩痠緊,頸椎的旋轉範圍可以縮小。
3.雙手五根手指交疊,做出護頸的動作,後仰時保持呼吸順暢,不要憋氣。
責任編輯/Dama
運動前後需要伸展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卻常常故意跳過或是草草敷衍了事,其實這是運動訓練相當重要的環節。如果你對運動前後的伸展老是不耐煩,可以試試一招全身性伸展-Brettzel(麻花式伸展),有效為你提高活動能力、提升運動表現。
Brettzel伸展目的是活動胸椎、伸展髖屈肌。當然,也能同時訓練股四頭肌、梨狀肌、臀部以及下背。尤其對於需要「轉體」的運動來說十分重要,例如籃球、網球、高爾夫球、排球等。
步驟1:首先從側躺地面開始。貼地面一側的手臂和腿先平放伸展,近天花板一側的腿彎曲,讓膝蓋與大腿呈90度角。
步驟2:近天花板的手臂伸到身後,抓起貼地側腳的腳踝,協助貼地腳向後彎曲,讓膝蓋與大腿呈90度角。在此同時,貼地的手臂握住另一側膝蓋,稍微拉動讓膝蓋觸地。
步驟3:近天花板的手仍然抓住貼地腳,幫忙小腿再彎曲一些,將腳跟拉向臀部。
步驟4:最後,近天花板的肩膀稍微拉向地面,視線隨著輕微旋轉向後上方看,同時釋放頸部的壓力、放鬆頭部。
時間:兩側各拉伸40秒鐘。
1. 如果維持步驟4的動作讓你感覺艱難不適,不用免強,可先做10秒、20秒,依序慢慢增加秒數,上限為40秒。
2. Brettzel伸展沒有腰椎的旋轉,上半身主要是胸椎的旋轉。至於下半身,貼地的腳伸展到股四頭、髖屈肌群;近天花板的腳會伸展到臀部周圍肌肉。
3. 伸展過程中,若發現某些部位很緊繃,可以先暫停伸展,使用筋膜放鬆工具針對該部位放鬆,再進行伸展。「伸展、放鬆」可反覆操作,直到解開身體過度緊繃的部位。
資料來源/Men's Health US, 山姆伯伯工作坊
責任編輯/Dama
流感季節來襲,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多用肥皂洗手來增強身體免疫力,然而這三大預防流感的方式最有效。但是,如何擁有更強大的免疫系統?專家說,永遠不要低估飲食的力量,增強免疫的食物可以創造奇蹟,特別是在寒冷的月份。根據美國《預防雜誌(Prevention)》報導,以下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可以增強身體抵禦有害病原體的能力。
根據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大蒜內的活性成分大蒜素可以抵抗感染和細菌。該研究人員給了146人安慰劑或大蒜萃取物,在過12周後,吃大蒜的那組罹患感冒的機率減少了三分之二。然而其他研究顯示,每周吃超過六瓣的大蒜愛好者,結腸直腸癌發生率降低30%,胃癌發生率降低50%。
雞湯在烹調過程中,從雞肉釋放的胺基酸,半胱胺酸對增加抵抗力非常有效的,它在化學上類似於支氣管炎藥物乙酰半胱胺酸。因此,雞湯就像咳嗽藥一樣,能保持粘液稀薄。此外,如添加香料像是大蒜和洋蔥等,還可以增強湯的免疫效果。
雞蛋富含維生素D,然而維生素D除了對骨骼生長外重要,它對免疫系統也相當重要。根據許多國外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D會增加上呼吸道感染機會。為了預防維生素D,除了曬太陽外,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像是雞蛋、起司等,就能補充維生素D每日的攝取量。
許多人可能不會將皮膚視為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但這個重要的器官,是抵禦細菌病毒的第一線要塞。為了將第一道防線做足保持健康,其實我們非常需要維生素A。讓維生素A進入飲食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攝取含有β-胡蘿蔔素的食物,像是番薯、胡蘿蔔、南瓜等。
貝類含豐富的礦物質硒,有助於白血球產生細胞激素,進而刺激身體組織製造其他物質以增加免疫力,進一步將流感病毒排出體外。如要攝取可從牡蠣、蛤蜊等。
根據哈佛大學一項研究中顯示,只要持續兩周、每天喝5杯紅茶的人,血液中抗病毒干擾素比喝安慰劑熱飲的人多10倍,然而綠茶也同樣有效。茶類中的兒茶素是一種能消除活性氧類對人體組織的傷害的一種多酚類物質。因為具有抗癌的功效因此特別受到矚目。
甜富含辣椒素以及維生素C,可以作為身體和有害生物之間的屏障。研究表明,缺乏維生素C會損害免疫反應,使你更容易感染。雖然維生素C是否真的可以預防感冒仍有疑問,但201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補充C可以幫助避免呼吸道感染或減緩症狀。柑橘類水果當然很好,但甜椒、奇異果、花椰菜效果更強大。
幾世紀以來,人類相信菇類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然而根據研究顯示,菇類能增強白血球數量與活性,使它們更具抵禦外敵的力量。因此如要食用,可從香菇、舞菇、靈芝等菇類都有不錯的效果。
選擇不含糖與其他添加物的優格,其中所含益生菌,能幫助腸道遠離有害菌侵襲。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70%免疫球蛋白抗體聚集在腸道,腸道裡的好菌與壞菌會影響免疫系統,好菌能讓腸道保持酸性,排便順暢、抑制腸內腐敗反應,壞菌則會使腸道偏鹼性,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釋放毒素,引起發炎反應,陸續有研究發現,腸道的疾病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精神疾病、癌症等各種疾病息息相關。
根據挪威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燕麥類的穀物含β-葡聚醣,這種纖維具抗菌和抗氧化能力。此外,燕麥對血糖的影響較小,並且能減少胰島素依賴,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每天食用燕麥有助於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燕麥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大量吸收人體的膽固醇並排出體外,降低「壞膽固醇」水平。
資料來源/元氣網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