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PUMA AVID evoKNIT 黑豹潮履再襲
1
PUMA AVID evoKNIT 黑豹潮履再襲
2
樂天女孩孟潔
Red Bull Batting Mania「打擊狂人嘉年華」邀請樂天女孩孟潔為決賽助陣
3
科技為運動喝采──科技部以多元成果展現對國家運動員的應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 AVID evoKNIT 黑豹潮履再襲

2018-10-24
配備館 綜合 生活流行 PUMA 鞋子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PUMA 引領街頭潮流,將街頭意象融入設計元素,顛覆傳統,衝撞出「RUN THE STREETS」生於街頭、桀傲卻忠於自我的率性概念主題,同時推出多款新穎潮履引發全球搶購熱潮,也讓 PUMA 成為運動時尚圈的流行指標,大幅翻轉 PUMA 品牌形象,變身成為時下潮流名人們高度關注的引領潮品。2018 年秋冬,PUMA 再推街頭潮流新意象,多款風格強烈的復古新潮裝展現次世代叛逆自主的潮時尚。PUMA 以次世代新主流為軸心,找來躍動街頭的崛起新星吳岳擎,穿上有黑豹潮履之稱的 PUMA AVID evoKNIT 秋冬新色款,時而耍酷、時而展開招牌暖心笑容,成功狙擊全台少女心。

PUMA AVID evoKNIT 黑豹潮履再襲

向來喜愛挑戰的新生代崛起男神吳岳擎,多次在戲劇中挑戰演出超反差的自己,對吳岳擎來說,透過不同的角色歷練更能發掘更多面向的自己,用「跟你來真的」的信念突破侷限與框架,讓自己在一次次的挑戰中蛻變、新生。在此次與 PUMA 的合作拍攝中,吳岳擎更以多款 PUMA 當季秋冬復古運動新潮裝展現不同風格樣貌的多變吳岳擎:PUMA Retro 色塊拼接圓領衫搭配同系列運動棉褲,以經典運動套裝化身 80 年代時髦潮流型男;接著以 PUMA Pace 系列軍風羽絨外套搭配寶藍色圓領衫,一躍成為清新都會暖男;最後以 Super PUMA 滿版印花圓領衫搭配 LOGO 刷毛長褲,一改成熟樣貌轉變為街頭俏皮大男孩,以暖心笑容迷倒一票女粉絲,次世代崛起新秀的魅力無可抵擋。

UMA pace圓領衫、PUMA Vent長褲

而此次吳岳擎穿搭的另一大亮點,則是腳下實著的這款素有「潮履界靈魂黑豹」之稱的 PUMA AVID evoKNIT 鞋款,沿襲東瀛潮流 PUMA TSUGI 鞋款的前衛科技性,將鞋身造型俐落簡化,彷彿用現代極簡風格的建築構造,堆疊出未來科技城市的樣貌,不僅更貼合快步調的都會步伐,也醞釀了更深沉內斂的潮流底蘊。AVID 代表著「極度渴望」的意含,而 evoKNIT 則是指此番特別設計的超輕量、高包覆性針織鞋面,PUMA 再次將暗黑系武士精神淬煉成令人渴望的現代科技,在凜冽秋冬締造次世代叛逆潮流新時尚。

全新 PUMA AVID evoKNIT 運用前衛與摩登流線線條勾勒出極簡外型,全鞋面採用 evoKNIT 編織科技,以黑、灰兩色混合包覆,如同馬賽克般以細微拼接創造層次感;鞋後跟以壓花加工裁切線條支撐,可大幅增加穩定性並提供足跟更強勁的防護功能;大底注入 PUMA 引以為傲的 IGNITE FOAM 超彈力科技,提供絕佳舒適性與能量回彈,讓雙腳在落地的同時更能有效分散衝擊力道,帶來穩定的反作用力,鞋側清楚可見的大底流線設計,與針織鞋面交織成前衛城市道路的觸人脈動。

PUMA AVID evoKNIT Mosaic

2018 秋冬新色潮履黑豹 PUMA AVID evoKNIT,本季共推出都會雪灰與科技銀白雙主色,建議售價 NT$4,280,即日起正式登台發售。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Red Bull Batting Mania「打擊狂人嘉年華」邀請樂天女孩孟潔為決賽助陣

2021-10-29
話題新聞活動棒球RED BULL綜合

Red Bull Batting Mania將於11月6日在台北松菸廣場熱鬧舉辦「打擊狂人嘉年華」,攜手合作夥伴國泰金控共襄盛舉。除了將舉辦「打擊狂人」台北複賽和最終決賽,現場更設有棒球趣味闖關遊戲,不用到球場就能熱血開戰,當晚還有戶外大型螢幕轉播中職例行賽,邀請民眾共同感受野球的熱血魅力。

Red Bull Batting Mania
Red Bull Batting Mania「打擊狂人嘉年華」於11月6日在台北松菸廣場登場

此外,活動也邀請到Red Bull運動員黃子鵬、Kenzy小春為「打擊狂人」決賽開場助陣之外,近期大勢新生代饒舌團體Multiverse也將到場演唱,今年年末最盛大的野球音樂嘉年華,週末限定快閃,廣邀所有熱愛棒球的民眾到場同樂!

Kenzy小春打擊狂人
Kenzy小春將為「打擊狂人」11月6日決賽開場助陣。

Red Bull Batting Mania 打擊狂人將於台北松菸舉辦台北複賽及決賽,匯集全台前16強打者前來爭奪冠軍,邀請所有球迷親自感受熱血沸騰、腎上腺素竄升的快感,共同見證實力揮棒最高積分「打擊狂人」的誕生,最終贏家將獲得中華職棒冠軍賽之旅(含1+1位交通及入場門票)。

除了精彩決賽外,Red Bull Batting Mania打擊狂人現場更設有四大棒球闖關遊戲,邀請所有前來觀賽的民眾小試身手。現場關卡包含:『挑戰黃子鵬』,透過VR體驗,讓你如同親自上場對決挑戰,擅長低肩側投的Red Bull運動員黃子鵬的特殊球路;『挑戰張泰山』,邀請民眾像全壘打王張泰山一樣,運用羽球來練習擊球點,考驗眼手協調力;『打擊狂人mini』則是迷你版的打擊狂人挑戰,考驗你瞄準擊球點,揮出熱血一擊;『控球王』考驗控球精準度,以12球挑戰九宮格欄位,看你能否連線成功。從PK職棒選手、體驗職棒選手的日常訓練、到趣味積分賽,最好玩的野球嘉年華等你來挑戰!

Bull Batting Mania 打擊狂人嘉年華
Bull Batting Mania 打擊狂人嘉年華闖關,想成為「打擊狂人」,就先從『打擊狂人mini』開始吧
Bull Batting Mania 打擊狂人嘉年華
Bull Batting Mania 打擊狂人嘉年華闖關,邀請民眾以VR體驗『挑戰黃子鵬』。

Red Bull Batting Mania打擊狂人現場邀請到Red Bull運動員黃子鵬、Kenzy小春,他們將與主持人恩熙俊和樂天女孩孟潔共同為決賽開場助陣。現場也設有戶外大螢幕,在決賽結束後現場轉播當晚精彩的中華職棒例行賽『味全龍 vs.統一7-ELEVEn獅』,邀請棒球迷們齊聚觀看賽事轉播,和盟友們一起為球隊熱情吶喊,保證現場HIGH到最高點!

Red Bull Batting Mania打擊狂人樂天女孩孟潔
Red Bull Batting Mania打擊狂人現場邀請到樂天女孩孟潔擔任主持人為決賽開場助陣。

此外,Red Bull Batting Mania 打擊狂人嘉年華本屆更攜手合作單位國泰金控共襄盛舉,國泰金控長期深耕並支持體育運動,除了舉辦籃球賽事、棒球訓練營外,亦舉辦國泰棒球嘉年華等活動持續推廣體育運動;本次國泰金控除了熱情參與活動外,特別邀請到來自台中的大勢新生代饒舌團體、近期於《大嘻哈時代》廣受關注的Multiverse到場體驗打擊狂人活動及現場演唱。敬請期待這場結合音樂的最炸棒球盛典。

更多詳細資訊請見活動官網

資料提供/Red Bull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科技為運動喝采──科技部以多元成果展現對國家運動員的應援

2017-09-30
綜合新聞話題

為了向2017世大運台灣運動英雄致敬,並透過運動科研成果呈現運動菁英們訓練的秘訣,科技部於今(30)日舉辦「科技為運動喝采」展示及座談活動,部長陳良基特別邀請許淑淨、郭婞淳、鄭兆村、許凱貴、蘇佳恩、王維琳、陳奎儒、雷千瑩、莊佳佳、王翊澤、馮勝賢及朱木炎等數十位菁英國手們同聚座談,除了聽取國手們對科技研發的意見,並強調未來將持續強化投入運動科研的資源,讓科技的研發能量成為台灣運動競技表現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科技部舉辦運動科研成果展暨研討會為運動喝采。

科技部近年來對於推動體育運動學領域發展不遺餘力,在運動科研成果的表現也有相當亮眼的成績,本次的展示特別推出「運動科學-卓越競技」、「運動產業-幸福經濟」、「全民運動-樂活人生」等三個面向:

一、運動科學-卓越競技

競技運動與科學是密不可分的,透過系統化的運動科學介入以技術診斷了解動作的形成;血液分析監控訓練強度;心理素質能維持較高的競技狀態…等,提供較有效率的運動訓練,同時兼具提升競技運動表現及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如何藉由科技創新的元素轉譯至競技運動仍是當前各國運動科學專家研究之首要課題,例如:利用技術診斷進行動作修正;減少運動傷害及增進運動表現的機能運動服裝;透過感測科技運用監控運動強度及創新訓練系統建構多元化訓練處方等,皆是希望結合新世代的科技產品與競技運動,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透過科學研發更佳營養補給為選手備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與知名羽球品牌Victor合作研發智慧型球鞋。

就如羽球運動本身十分強調移位之速度與敏捷性,羽球選手必須具有快速且多方向性的移位技巧,台灣師大之研究團隊與本土羽球品牌Victor執行科技部產學計畫開發功能性羽球鞋,再度提升運動鞋扮演之功能。針對羽球的運動特性進行解析,透過運動生物力學研究為理論背景,作為功能性開發設計之依據,結合目前現有的材料與生產技術,開發設計更具效率、減低運動傷害及增加運動表現的功能性羽球鞋,以提供羽球選手於大量之下肢負荷運動過程中兼顧表現提升與傷害防治考量之羽球鞋,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協助世大運羽球男子單打王子維與女子單打戴資穎順利摘金。也透過運動生物力學系列研究,也成功開發慢跑鞋,成為中華奧會國家代表隊指定用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獻上智慧型球鞋給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試穿。
陳部長試穿智慧型球鞋試揮拍。

此外,舉重一直是國際賽事的重點奪牌項目,今年世大運台灣更是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下兩面金牌,讓舉重項目受到更多注目,因為舉重不受體型限制,也依照體重分比賽量級,是非常適合台灣的運動重點項目。近年來運動科學領域蓬勃發展,克服了實驗室動作分析系統的缺點,不受到使用場地儀器空間的限制,測試儀器的可攜帶性提高,同時也結合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使用,在進行訓練或測試之後可以馬上給予教練或選手直接的回饋,並監控抓舉與挺舉過程中所發生的一舉一動,也提供影像的即時判讀,同時再分析相關參數,例如水平方向位移、最大高度、接槓位置、垂直速度等,判斷所有抓舉與挺舉過程中槓鈴上會產生的所有特徵,與教練及選手進行溝通討論,觀察選手的表現再給予不同的技術指導。運動科學的中介,讓舉重訓練可以獲得量化,更能提高訓練的效益,也可以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運動科研強化選手競技表現。
射箭國手雷千瑩示範科學訓練成果。

二、運動產業-幸福經濟

運動產業在台灣雖屬近年因運動風潮而竄起的產業,但在台灣經濟發展結構上亦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以21世紀以來運動產業占世界各國GDP的比例在1.13%~8.00%之間,全球運動產業的年產值已超過5仟億美元;廣義的全球體育運動產業年產值達7,000億美元,美國一年的運動產值就達4,984億美元,占全年GDP2.6%(如附圖)。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計,全球運動產業未來3年產值成長率將超過6%,是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1%的兩倍。運動產業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火車頭的產業,運動相關的新創事業也正在萌芽,進而平台化,未來可以繼續開創下一波產業機會。

另外,運動營養增補產品的種類包括蛋白質、胺基酸、肌酸、鐵、綜合維生素、乳酸菌及礦物質等相當多元,這些運動增補品對於運動員除了給予能量補給外,更能降低疲勞、增加瘦體組織及肌力、減少體脂肪、改變體重、促進有氧能力及促進運動表現等,而全球產值運動營養增補產品市場銷售額從2013年的300億美元,預估2020年成長至525億美元。因此,對於運動產業全球市場的大餅,台灣更要積極努力搶進,占有舉足輕重的關鍵席,未來期待體育運動科學團隊能夠積極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產業化。

亞洲VS.美國運動產業規模 經濟日報/提供

三、全民運動-樂活人生

如何藉由身體適能提升促進全民健康,如何採用實證的運動科學證據建立正確而有效的運動處方,皆是非常重要的。科技部在體育運動學有關全民健康議題的研究,有相當良好的成果,這不僅對我國社會大眾健康提升有很大的助益,也可以進一步提供衛福部及教育部在政策擬定或推動業務的參考。

郭婞淳示範使用身體組成分析儀器。

舉例而言: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認知功能退化與失智症問題將是重要的課題,有氧運動能提升心肺適能,肌力運動能增加肌肉力量,這已是為一般大眾所知的,但這兩種運動對大腦認知功能的提升是否有不同效果,從體育運動學的相關計畫研究發現,事實上,這兩種運動模式是會產生不同的神經認知與血液生化指標效果,進而對中老年人不同的認知障礙產生特殊的助益,而屬於球類項目的開放式運動,和跑步游泳有關的封閉式運動對大腦各腦區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同樣地,中老年婦女最關心的骨質疏鬆症問題,高衝擊式的跑步跳躍運動,和有氧但低衝擊的游泳運動,對骨頭品質也是會產生相當不同的效果。

有關兒童方面,過去研究發現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候群兒童在抑制性控制上有很大的問題,他們無法克制自己好動與衝動的行為,藉由運動科學相關研究發現,運動介入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候群和自閉症學童,會因運動處方內容有效改善動作技巧、人際關係與溝通等能力,在程度上有相當明顯的差異。

整體而言,運動是一種預防醫學,雖然社會大眾知道運動是一種促進健康最有效的方式,台灣運動人口也越來越多,但如何藉由正確而有效的運動方式來提升身體適能,進而達到全民健康的真正目標,需要更多深入的實證性研究加以釐清,未來科技部在體育運動學的全民健康研究方面,將為我國民眾建立更多正確而有效的「運動處方」,除了提升身體適能達到全民健康,更能為我國降低龐大的醫療成本。

研討會實況。
科技部陳部長與菁英國手座談。

資料提供/科技部
攝影、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