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瑞典戶外品牌Haglöfs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 榮獲德國ISPO戶外大賞肯定
1
瑞典戶外品牌Haglöfs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 榮獲德國ISPO戶外大賞肯定
2
2018 BikingMan 賽季年度最終戰10/22在台灣
3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瑞典戶外品牌Haglöfs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 榮獲德國ISPO戶外大賞肯定

2018-10-26
話題 戶外運動 綜合 新聞

根據報導,台灣一年丟棄超過7萬公噸舊衣,平均每分鐘丟438件;中國禁止從其他國家輸入舊衣服,2019年起部份非洲國家也將拒收舊衣;無處可去的舊衣將成為另一波環境負擔。

台灣平均每分鐘丟棄438件衣服,舊衣將造成另一波環境負擔! ©The Business of Fashion

以維修取代購買

來自北歐、重視環保的瑞典百年戶外品牌Haglöfs,為了創造一條永續經營的發展道路,致力將「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灌注到商品研發,並於Eco Proof防水外套上實踐,許多小零件,例如:拉鍊、鈕扣,採用容易更換的設計、利用剪裁結構裁片設計達到防水功能,不減戶外機能,可延長外套的使用壽命,還能降低廢棄衣物造成的環境負擔;而且100%不含氟碳化合物(fluorocarbon free)防潑水塗層、採用52%環保再生聚酯纖維製造,榮獲符合環保、健康、安全規範的歐盟bluesign®藍標認證。

「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理念灌注到商品研發,並於Eco Proof防水外套上實踐。

Haglöfs Eco Proof外套不僅防風、防水(>20,000 mm)、透濕(>15,000 g/m²/24h)等機能俱全,可滿足戶外活動抵禦氣候的需求,簡潔時尚的外觀亦適合於日常都會生活中穿著。

以剪裁結構裁片設計達到防水功能。

德國ISPO最佳設計大獎

Haglöfs的 Eco Proof防水外套,以創新「Repairable」永續設計概念,將戶外服飾較常損耗的零件,採用易於維修、而不影響機能的設計,驚艷2018德國ISPO戶外用品展,榮獲「都會系列三層式防水外套」的最佳設計大獎。產品設計符合推動5R綠色生活概念-Repair、Reuse、Refuse、Recycle、Recovery,讓戶外服飾不只可以做到環境永續,也能夠成為你一輩子的朋友。

5R綠色生活概念-Repair、Reuse、Refuse、Recycle、Recovery。

關於Haglöfs
Haglöfs發源於1914年北歐瑞典”斯堪地那維亞”,是古代維京人的故鄉,其嚴峻地理及氣候環境,成就Haglöfs淬鍊出機能與工藝兼俱的戶外裝備。被暱稱為「火柴棒」的Haglöfs,重視環境永續發展、提倡Less is more生活哲學,在產品設計上積極符合歐盟「bluesign®藍標」認證,打造高性能且環保、健康及安全的綠色裝備。當你步出家門的那一刻,就置身於戶外之中,Haglöf s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為了讓你的戶外休旅、城市生活更愉快所設計。

資料來源/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BikingMan 賽季年度最終戰10/22在台灣

2018-10-20
賽事話題新聞單車戶外運動

BikingMan是一項挑戰選手在無額外援助下,克服困難路線及各式天氣的極限耐力單車賽事,至今2018 BikingMan賽事共有23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參與挑戰征服世界各個絕美單車路線 – 阿曼(2月)、科西嘉島(4月)、秘魯(7月)、以及台灣(10月)。

2018 BikingMan共有23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參與挑戰征服世界各個絕美單車路線,最終站來到了台灣!

這次,來自世界各地共16個國家的30位選手,已聚集於台灣準備為10月22日出發的台灣BikingMan賽事養精蓄銳做好準備。BikingMan 台灣作為2018賽季的最終站,比賽結束後,BikingMan 2018賽事各分項冠軍(女子組、男子組、團體組)便將於總結積分後揭曉,成為BikingMan 2018年度冠軍。

台灣首度無援環島賽事:極限單車探索

台灣賽道的設計包含了福爾摩沙島的各大美景,總長1,150公里,規定於120小時內必須完成,整體賽道包含可探索美景的路線以及挑戰體能極限的部分,每位選手都必須靠自身力量,在沒有額外外在援助的情況下,攜帶所需要的食物、水分及補給,自行規劃調整睡眠與休息時間,在時限內完成主辦單位指定的路線及距離,每位選手身上將配戴的賽事專用GPS追蹤裝置,以此確認位置及路線,同時此裝置每10分鐘將會上傳每位選手的位置至衛星系統,所有賽事觀賽者均能從賽事網站,追蹤選手的即時賽況及位置。

台灣首度無援環島賽事,選手須自備飲水與食物.

120小時完成1150K的路線

10/22從台北市出發,一路向南途經雪霸國家公園,騎經日月潭邊經過茶田及林間道路,穿越高樹鄉後在花東海岸公路上沿著東海岸線向北至太魯閣國家公園,這段爬坡與逆風會是選手面臨最難的挑戰,再最後嘗試於10/27下午4點前騎回台北,抵達終點線。

120小時完成1150公里,將挑戰所有參賽選手的耐力!

國際級耐力車手齊聚台灣

所有參加BikingMan賽事的選手對耐力運動都保持極大的熱情,同時也對各式運動均有涉略,選手們具備三鐵、超跑、長途自行車耐力賽事等領域 - Niel Copeland (英國籍), Rodney Soncco (秘魯籍), Perrine Fages (法國籍), Renette Raynor (南非籍), Mohammed Al Shamdoudi 與Hatim Al Booshri (阿曼籍) 等系列賽中領先車手間的競爭將會非常激烈,預計將於50小時內完成環島全長1,150公里的賽道,最後選手的完賽時間則預計將於120小時內抵達終點。

BikingMan創辦人 Axel Carion 表示:「我們團隊花費了許多時間與心力研究賽道的設計,希望能藉此呈現獨一無二的極限無援賽道給所有喜愛單車運動的朋友,目標是讓賽道能呈現這個美麗島嶼的多樣性,從困難的上下坡道路到令人屏息的沿途美景,讓更多台灣的單車好手加入這場有趣的賽事。」身為世界橫跨南美洲兩次的世界紀錄保持人,Axel Carion 希望能藉此賽事,和台灣的單車好手連結,一同探索極限單車賽事的美好。

選手們具備三鐵、超跑、長途自行車耐力賽事等領域!

About BikingMan
BikingMan 是全球少數的極限無援單車賽事組織,於世界各地規劃極限耐力單車賽道,同時支持傑出耐力賽選手及位於法國致力於相關運動的非營利組織- Pompiers Sans Frontières – Bomberos Sin Fronteras,希望透過回饋,讓運動熱情能持續薪火相傳。

資料來源/BikingManTaiwa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2018-09-21
新聞話題綜合體適能觀念

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需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但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高達46.1%的13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量未達此標準(男性37.5%,女性54.6%),其中工作家庭兩頭燒的30-54歲民眾是最不活動的族群。而同年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國人不運動前三大原因中,沒有時間佔46.5%,工作太累佔27.8%,懶得運動則佔19.2%。然而,這些原因其實能靠日常生活、通勤的零碎時間補強。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生活零碎時間做5招  湊滿150分鐘活動量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運用日常生活通勤或等候的零碎時間,隨時隨處都能進行身體活動或運動,每天累積30分鐘,即可達到世界衛生組織( WHO)建議的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量。以下由國健署委託物理治療師共同設計的「動動通勤」影片,以加強姿勢與核心肌群的小空間運動為主軸,提供5招給平常沒時間運動的民眾參考:
 招式  1 踏步爬梯:隨處可做原地踏步,或走樓梯上下樓,可增加心肺耐力,每次進行5至10分鐘,可以分段累計至每天30分鐘。
 招式  2 踮腳翹腳:墊起腳尖、翹起腳板的動作,可以增加平衡力及下肢肌力,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
 招式  3 抬頭抬手:不再作低頭族!拿起手機,左右手輪流,固定10秒,1天累積30下,增加上肢肌力,減少肩頸痠痛。
 招式  4 手腳伸展: 上肢、手腕、腿部肌群伸展,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增加身體柔軟度。
 招式  5 軀幹旋轉:坐姿時可進行軀幹左右旋轉,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增加柔軟度,訓練核心肌群改善姿勢。

國健署21日至台北車站宣導,利用通勤時間做5招簡單運動

國人十大死因  六成跟運動不足有關

WHO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320萬死亡人數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約有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肇因於身體活動不足。聯合國更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占60%,而這些疾病都跟運動不足有關。不運動除了增加死亡率,還會使肥胖風險加倍;而運動可以預防國人最常發生的乳癌及大腸癌,在身、心、社會各層面的健康都有幫助。
 
依據WHO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做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65歲以上銀髮族每週除了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的運動。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