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野跑(Trail running)活動越來越熱門,顧名思義為在山徑中進行跑步活動。山徑中路面類型十分多樣,一些公路跑者會擔心越野跑比較「傷腳」,但實際影響是如何?當我們在不同路面運動,對於人體的下肢有何影響呢?
2021 年美國的學者做了一項有趣的研究,招募了 15 位業餘跑者,其中有 12 位為女性,3 位男性,並讓受試者在戶外的泥土路、碎石路面及一般路面上進行跑步。
首先受試者先進行動態暖身,於 0m、10m、40m、50m 處放置三角錐,前後段各有 10 公尺讓受試者加速至自選速度,中間 30 公尺則會要求受試者盡量維持於相同速度,後段也會有 10 公尺進行減速緩衝,受試者會依序在三種不同路面進行跑步測試,各路面的坡度皆在小於 10 度的範圍,且會於右腳的脛骨遠端內側黏貼一個三軸加速規蒐集相關的資訊。
此為加速規所測得的訊號,紅色方塊處為腳跟觸地的瞬間(initial contact);藍色圓圈處則為脛骨合加速度峰值,灰色長框處為峰值前的 75 毫秒,用此來界定腳跟觸地的時機點。
在本次研究的分析參數中,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參數為脛骨合加速度峰值 (peak tibial resultant acceleration),此參數的大小可以反應著地力量及負荷 (loading force/rate),當跑步時,人體承受過大的力量時,也就是說此項參數過大,會使得運動傷害的發生率提高。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在實驗結果發現跑者在不同路面跑步下的步頻、脛骨加速度、減震能力等生物力學參數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換句話說,以同樣的坡度但不同路面下進行跑步,其實不會增減傷害發生的機會。
根據以往研究文獻,學者們也發現水泥路面及人工跑道、草地、木棧道對於脛骨加速度的大小無顯著差異。然而,不同跑速、持續時間以及跑者的疲勞程度等因素是否會造成結果上的差異,仍然有待後續的研究多作探討。總而言之,儘管在山徑跑步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多的路面變化及坡度落差,不過依此研究,可以建議跑者們,若是日常在路面訓練感到乏味時,不妨可以到山林當中,除了擁有清新的空氣之外,也能享受多樣地面變化所帶來的新鮮感!
參考文獻: Garcia, M. C., Gust, G., & Bazett-Jones, D. M. (2021). Tibial acceleration and shock attenuation while running over different surfaces in a trai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11), 1161–1165.
撰文/楊珮瑜、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原文:越野跑步,會增加下肢的負荷嗎?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台灣最高等級田徑賽事「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將於5月25、26日舉行,將有18個國家超過200名世界菁英選手匯集台北田徑場,被視為今年雅加達亞運的前哨戰。今(19日)下午舉辦宣傳記者會,「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和「跨欄王子」陳傑一起出席,表示有信心將金牌留下,楊俊瀚更邀請大家像去年世大運一樣擠爆田徑場。
賽事由中華民國田徑協會與台北市政府體育局共同主辦,北市體育局局長李再立表示,目前已有18個國家,共兩百多位菁英選手將來台參賽,期許這場賽事再現台北世大運榮景,希望民眾延續2017世大運當時的熱情,到場為台灣選手們加油打氣。
主辦單位這次邀請多位國際菁英選手來台踢館,包括2017倫敦世錦賽男子跳遠金牌與2016里約奧運男子跳遠銀牌,南非選手曼勇加(Luvo Manyonga),個人最佳成績8米65公尺;2014大英國協運動會男子400公尺跨欄金牌,南非選手費德里克(Cornel Fredericks),個人最佳成績48秒14;2018大英國協運動會男子100公尺銀牌選手布魯傑斯(Henrico Bruintjies),個人最佳成績9秒97;以及汎美運動會金牌、NCAA冠軍,美國女子100公尺跨欄選手哈里森(Queen Harrison),個人最佳成績為12秒43。
面對國外大軍來襲,將參與賽事的台灣田徑好手楊俊瀚和陳傑被問及是否備感壓力,顯得老神在在。陳傑說,今年的訓練成長幅度比去年更多,重量訓練與練習秒數的狀況比世大運還好,每一步都在他和教練的預期中,對國際邀請賽非常有信心,也期待在亞運再創佳績。面對南非跨欄好手費德里克以48秒14來台踢館(陳傑個人最佳成績49秒05),他表示會以老樣子平常心看待,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被問及在自己國家比賽會不會較有壓力?陳傑表示,當真正走進場,台灣朋友熱情的加油聲將變成自己的動力。
全國100公尺紀錄保持人楊俊瀚在記者會中宣告將參與大會100公尺個人項目及400公尺接力團體項目。面對這次賽會邀請南非百米好手布魯傑斯(個人最佳成績9秒97),楊俊瀚信心喊話「沒在怕的!」他表示跟國外選手比賽反而較不會有壓力,也很享受與國外菁英選手競技的感覺,不會被影響,只要專注在自己的調整就好。此外,他提到去年世大運沒預期來了這麼多觀眾擠爆會場,希望台灣朋友今年也能延續熱情,用行動進場支持選手,重現世大運擠爆會場的盛況。
至於亞運將參加哪些項目,楊俊瀚表示100、200公尺及400公尺接力都有達標的,但目前教練和他都還在評估,將看體能狀況來決定個人項目只報其中一項或是兩項都參賽。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體育局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