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初學者們光看到「肌力訓練」這四個字就感覺到累了嗎?所謂的「肌力」是指肌肉克服或抵抗阻力,最大努力收縮產生的張力,也就是說某個作用肌群可產生的最大力量,也就是俗稱的重量訓練,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透過1RM(RM是指最大反覆的意思)的測驗來找出某個肌群的最大力量。想要擁有完美又結實的身型與體態,就必須採取肌力訓練讓肌肉增長同時減少體脂肪,但對於一般人來說,肌力訓練通常都會產生下列3種迷思,身為健身初學者的你一定要先來了解一下。
迷思 1 低強度運動能否有效減掉體脂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要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所謂運動强度是指身體活動消耗能量的速率,簡單來說就是作某項活動的費力程度來做區分,在運動醫學裡通常使用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簡稱MET)來代表運動的強度,1 MET也被定義為每公斤體重每分鐘消耗3.5毫升氧氣,大概相當於1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坐著,沒有任何活動時,每分鐘氧氣消耗量。
迷思 2 訓練次數越多對於增肌越有幫助
因該有很多人認為次數要做的越多對於肌肉的成長越有幫助吧!其實,當一個動作進行得次數越多時,就會將原本要訓練肌力的動作變成訓練肌耐力,反而,無法有效的刺激肌肉成長,通常只要一個動作可以重複做到15-20RM的重量時,就代表你正在進行肌耐力的訓練,這個時候你可以放慢向心與離心的速度或增加重量提高負荷,讓每組動作做8-12下並仔細感受肌肉的收縮,這樣就能讓效果提升。
迷思 3 運動只要有流汗就代表示有效訓練
有很多人都會認為有流汗就代表有運動到,這種身體有動就可以的思考邏輯,是完全錯誤的方式。比流汗還要重要的是訓練的方式與正確姿勢。例如有很多人認為啞鈴二頭肌彎舉,不就是將啞鈴用手臂舉起就可以?其實,二頭肌的訓練必須要透過變換手肘的位置,來調整張力分佈於兩個投肌肉上的比例,而不是將啞鈴舉起這麼簡單的動作,因此,有流汗跟正確的動作刺激肌肉是不相等,雖然,運動完滿身大汗會讓人充滿好像有運動的成就感,但卻無法有效的達到訓練效果。
資料來源/barbend、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愛美這件事相信是所有女孩的天性,因此,有許多的女孩們拼命的追求纖細的身形與完美的身材比例,然而,對與美這件事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解讀,來自澳大利亞的KIKI VHYCE就是一個不喜歡纖細的女孩,當每個人都在為瘦這件事尋求解決之道時,她反而每天為了增重而努力著!
身高177公分的她在2008年的時後體重只有55公斤,這樣擁有完美比例又如同Model身形,令許多的女孩們都羨慕不已,可是她總覺得自己的身形缺少了一點肌肉與曲線的美感,因此,她花了10年的時間將自己從纖細柔弱的外形,成功打造為大家眼中的健美女王,如今她的體重最高曾達到75公斤,並透過每天不間斷的重量訓練,保持著沒有任何贅肉的健美體態,甚至將重量訓練轉變成一種生活的習慣。
KIKI VHYCE表示,剛開始接觸健身時,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增加一點肌肉與體重,並維持曲線以及不要讓脂肪過高就好,但最後沒想到經過一連串長時間的運動之後,改變的不僅僅事外表的身形,也讓她迷戀上練健美最後還愛上擁有肌力的感覺,因此,也漸漸將自己轉變為一位健美的運動員,並開始參加健美比賽。
如今她的訓練不再是一位健身小菜鳥,而是一位專業的健美運動員。對於一般的女孩來說,健身有很多的選擇性與目標,可以根據自身要的目標讓自己用有不同的身形與曲線。但KIKI VHYCE卻會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態,維持每週5-6天的訓練節奏,並讓自己在每天兩小時的訓練時間內完成肌力的分配工作。
KIKI VHYCE也提到,對於許多健美人愛的孤立式訓練動作,她反而比較喜歡採用複合式的訓練,例如可以讓全身肌肉達70%參與度的深蹲訓練,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可以讓全身上下大多數的關節與肌肉組織都參與進來,而且這樣的負重絕對比孤立式訓練要多好幾倍,對於肌肉成長與肌力的提升都有明顯的效果,目前她硬舉可達110公斤(242磅)、深蹲可達95公斤(205磅)、臥推可達75公斤(165磅),這樣健力三項的成績可以說是比許多男生要來的強壯。
而這樣愛好健美的女孩你會認為她沒有人喜歡嗎?KIKI VHYCE憑藉著這樣的健美身型在Instagram上擁有超過65萬名的粉絲追蹤,同時,也認識許多跟她一樣愛好健身與健美的女孩。然而,對於增肌改變肌肉力量的方法,KIKI VHYCE認為每個人的體能狀態、運動能力與基因遺傳都不盡相同,所以,無法將同一套訓練方式套運在所有人的身上,因此,想要快速又安全的達到自己要的健身目標,她提出持續運動、乾淨飲食與充足睡眠這最重要的三點,唯有徹底的執行這三點才有辦法能改變自己的體形與肌力狀態。
延伸閱讀
資料參考/Instagram、greatestphysiques
責任編輯/David
一般來說,頸部肌肉是否很難鍛鍊?其實不會,因為頸部是對刺激反應強、訓練效果較顯著的肌肉,所以不難鍛鍊,但由於平日幾乎不太會鍛鍊到,通常只需少量的訓練就能很快地看到效果,看看美式足球選手們,脖子幾乎都要比頭圍還粗,這就是在受在例行練習之餘,還得加強脖子的鍛鍊而培養出來的。
頸部肌肉是保護我們頸椎的一個重要的組織,如果我們的頸部肌肉不夠強壯,就會很難保護頸椎,長期的不良姿勢等因素,都會導致我們頸部肌肉力量減弱,並產生肌肉勞損、無力,甚至可能會肌肉萎縮,因此,患頸椎病的人,也應像對待其他運動鍛鍊一樣,進行一些頸部肌肉力量的強化練習,透過增加肌肉力量並增強頸椎的穩定性,同時可以緩解疼痛、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的作用。
人體頸部肌肉主要包括:胸鎖乳突肌、斜方肌、頸闊肌、下頜舌骨肌、舌骨上肌群、頦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甲狀舌骨肌、胸骨甲狀肌、斜角肌(包括前、中、後、小四部分)、肩胛提肌、頭最長肌、頸半棘肌、頭半棘肌、頭夾肌、頸夾肌等,這幾種肌群,因各有不同功能,所以不同訓練。
一般來說,許多摔角等運動所做的基本訓練都包括是以橋式這個動作來鍛鍊頸部肌肉,這也是抵抗動作的重要基礎。這項訓練並不是靜止的做橋式,而是一面做橋式一面將脖子前後左右活動,為了保持頸椎挺直,頸部的肌肉必須不斷的一面抵抗外力一面運動,做橋式需要全身肌肉的參與,特別是頸部的肌肉,必須承擔身體部分的重量來工作才行。
但是除了橋式之外,讓人按住脖子的訓練方法也在各式各樣運動中被採用,這種運動與橋式是同樣的原理,藉由抵抗外力來強化頸部的肌肉。
一般橋式做法。
步驟1:平躺在地板上,雙手放兩側,將膝蓋彎曲呈90度。
步驟2:運用臀部力量將身體整個拱起來,腹部收緊,將身體成為斜斜一條線。
所以,從身體的機能性來說,僅不肌肉並不屬於活躍的肌肉,幾乎沒有和運動都會有機會積極的使用到頸部的肌肉,在足球運動中的頭球,主要用倒的也是身體還新的大肌群,至於頸部的肌肉充其量只是穩定頭部,以抵抗擊球時的衝擊力。
簡而言之,頸部的訓練並非要讓頸部肌肉充分活動,而是讓頸部抵抗外力進行「耐受性」訓練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