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這次約山上 北中南五條親山路線拍照上傳抽MERRELL健行鞋
1
#這次約山上 北中南五條親山路線拍照上傳抽MERRELL健行鞋
2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首日 美國依盧密隊開紅奪台北市站冠軍
3
如何預防登山抽筋及高山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這次約山上 北中南五條親山路線拍照上傳抽MERRELL健行鞋

2018-11-29
話題 戶外運動 活動 鞋子

秋高氣爽,相揪一起去山上吧。台灣山林環繞的環境,非常適合從事親山活動。穿上一雙戶外鞋,就可以輕鬆踏出第一步。美國戶外品牌MERRELL精選台灣北中南五條具有山海美景的親山路線,鼓勵民眾走入山林,不僅可以拍下美照,更能享受森林芬多精,讓身心更健康。

#這次約山上 拍照上傳抽MERRELL健行鞋

熱愛旅行與戶外祭典的熱血大叔史丹利便坦承,除了跟朋友約吃飯喝酒,換個場域,酒友變山友,與朋友相約一起去爬山,沿途美景為話題增加新鮮感,更有感情增溫的功效。上山下海腳步不停歇的CC謝昕璇,熱情感染朋友圈,還邀約網友一起去山上聚會,鼓勵每個人要有踏出第一步的勇氣,就能享受山徑美景,天候與光線的交錯變換,讓每一張照片都有獨特的風格。

史丹利約家人朋友 一起山上聚會感情增溫。
CC謝昕璇 大推MQM跨界穿搭。

#這次約上山

MERRELL推薦北中南五條適合初入山林又略帶挑戰的親山路線,包含台北的茶壺山稜、小觀音山、三貂嶺瀑布群、台中大坑二號步道、以及屏東阿朗壹古道,各個路線擁有原始山徑及絕美拍照打卡點。MERRELL特別規劃「#這次約山上」拍照明信片,鼓勵大家相約好友按圖索驥走入山林並拍照紀錄美好回憶。「#這次約山上」拍照明信片可於MERRELL全省專櫃與指定經銷門市免費索取,12/1至12/15上傳朋友跟拍照小卡的山林照片,就有機會獲得MERRELL MOAB或MQM健行鞋一雙。詳情請洽MerrellTW粉絲團。

資料來源/展業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首日 美國依盧密隊開紅奪台北市站冠軍

2017-03-26
賽事戶外運動話題單車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3月26日熱鬧登場,美國依盧密策略運用成功,拿過兩次世錦賽場地賽冠軍的「印第安納瓊斯」哥倫比亞籍艾德溫,克服石板路和彎道,以1小時39分08秒勇奪台北市站冠軍。台灣前勁隊以陳建州排名17最佳。
 
開幕儀式上午9時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行,教育部體育署國際組組長許秀玲、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台北市體育局局長鄭芳梵、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秘書長葉明水、日立空調公司協理蔡文正等貴賓均蒞場,為選手加油。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在台北市政府前熱鬧登場。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北市首站 低溫冷雨不減熱情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共分五站,全程682.11公里。首站台北市站26日由台北市政府前出發,經松高路、仁愛路樹蔭大道、至國家一級古蹟景福門後折返回臺北市政府,單圈10.4公里,繞行8圈共83.2公里,是經典的城市繞圈賽。
 
台北市前一夜下了一個晚上的雨,還好開賽前雨停了,雖然後半段下起雨,但不減觀眾的熱情,選手們也在低溫中卯足勁全力以赴,最後一圈兩次摔車意外,也為比賽平添不少變數。

參加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的車手行經總統府。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大集團集體衝刺 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險勝封王

比賽結果一如賽前所料,出現大集團集體衝刺的畫面,大部分選手成績同為1小時39分08秒,美國依盧密隊哥倫比亞籍艾德溫(Avila Edwin)憑藉較佳的衝刺能力,以些微之差封王,英國神鷹隊羅素第二,台灣RTS脈騰車隊保羅第三。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最後衝刺,緊張刺激,美國依盧覓隊艾德溫(左一)以些微差距封王。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是位傳奇車手,曾拿過兩屆世界自由車場地賽計分賽冠軍,也是2012倫敦奧運國手,2015年才轉項並專注公路賽,是2016年哥倫比亞公路賽冠軍,曾榮膺哥倫比亞最佳運動員獎(類似台灣菁英獎)。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冠軍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身為哥倫比亞英雄級人物,艾德溫有個很威的封號叫「印第安納瓊斯」,隊經理克里斯說:「類似酋長的意思。」去年環台賽第四站拿到第二,此次艾德溫有備而來,刻意降低胎壓,以應付台北站關鍵的石板路,加上隊友抬轎,如願抱走冠軍。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冠軍艾德溫(中)。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灣前勁隊陳建州成績最佳

台灣本土車手以陳建州排名17最佳,1997年12月2日出生,任職淯苗國際有限公司的「阿州」陳建州,雖是第一次參加環台賽,但有多次多日賽經驗,適應沒問題,「但去年11月環沖繩後便沒再參加公路賽,所以第三圈左右才找到繞圈賽的感覺。」
 
隊友陳建良和楊武興被波及摔車,安全下莊的陳建州說:「那時我就有預感,速度那麼快又是彎道,按經驗判斷很可能會摔車,結果真的發生了。」

台灣前勁職業隊,左二為陳建州。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灣前勁隊教練徐瑞德說,首站本以安全完賽、跟著主集團進終點為目標,因為成績基本上拉不開,有機會時讓楊武興和陳建良卡位,拚單站前十,未料兩人被波及摔車,楊武興左腳大姆指指甲翻起來,右腿剉傷,陳建良傷勢看來較輕。
 
對於接下來的賽事,徐瑞德指出,二到四站的山路是關鍵,其中第二站很重要,「雖然兩位車手摔車,影響到車隊佈局,但接下來我們仍會盡量將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全力朝拚進團體總成績前六名的目標邁進。」

前勁隊隊長陳建良(右前)。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國際環台賽 TVBS全程網路直播

這項比賽共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的21支自由車勁旅精踩決輪,TVBS首度全程網路直播精采賽事,台北市站從上午8時20分便開始直播,讓民眾輕鬆自在透過TVBS網路直播關心即時賽況,直播網址:http://news.tvbs.com.tw/live/news4live/。
 
第二站27日將來到全台人口最多的新北市,從淡水漁人碼頭出發後,沿北部濱海公路經三芝、石門、金山、野柳、萬里至澳底折返白沙灣遊客中心,兩個登山點外,瑪鋉溪爬坡攻防路段及濱海公路競速追擊,挑戰性十足,全程114.67公里。

除了網路直播外,3月26至30日每天18時至18時30分,TVBS 56台還有當天賽事精華可以回味。收視涵蓋50幾個國家的歐洲體育台,也將以20種語言播出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精華,透過最環保的雙輪轉動,讓全世界看見台灣之美。

參加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的車手行經景福門。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滑步車可愛爆表 為國際環台賽增添歡樂氣氛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兒童滑步車嘉年華會口愛指數破表,今年共有200位娃娃兵參加,包括六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其中兄弟檔丁毅臻和丁進澄,今年第二度專程來台參賽,被問到此趟台灣行最想作啥,兩人異口同聲說:「好想騎UBike!」
 
一年一度的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是國際自由車總會UCI 2.1級的賽事,為增加全民參與感和投入,最近幾年,特別在正式比賽前,舉辦了以小小孩為對象的兒童滑步車嘉年華會,今年再增設領騎手活動,讓全民一起瘋單車。
 
率先登場的領騎手活動,共有50位車手參加,騎乘10公里為大會暖身,接著由可愛指數爆表的兒童滑步車大賽接棒,為大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口愛指數破表的滑步車嘉年華會。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今年參加滑步車嘉年華會的200位娃娃兵中,有六位專程自香港來,其中6歲的丁毅臻,和4歲的弟弟丁進澄,繼去年之後,再度跟著在銀行上班的爸爸丁傑文,和媽媽張燕筠於25日搭機來台比賽,規畫了四天三夜的行程,預定28日回港。
 
丁媽媽張燕筠表示,去年透過朋友知這個活動的訊息,首次和朋友一起帶孩子來,就覺得很棒,所以這次再度來台,除了台灣美食外,一對寶貝「大丁」、「小丁」最感興趣的是台灣的UBike,「因為香港沒有,所以他們覺得UBike好酷喔!」
 
只不過目前Ubike都是為大人而設計的,沒有小小孩版的,還沒長大的兄弟倆騎不上去,暫時只能用「看」的,過過乾癮。

來自香港的兄弟檔丁毅臻和丁進澄。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另一對姐弟檔林奕涵、林奕文首次聯袂來挑戰,爸爸林銘章是鐵人三項同好,今年6歲的姐姐「阿咪」林奕涵,從兩歲開始就開始參加大大小小的滑步車賽,4歲的弟弟林奕文戴了頂很特別的安全帽,「是鯊魚啦!」林奕文說。

滑步車姐弟檔林奕涵、林奕文。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預防登山抽筋及高山症?

2017-01-18
知識庫登山書摘保健觀念運動傷害戶外運動

登山基本知識

登山活動相對於其他運動,例如路跑、騎自行車、游泳等,是非常危險的運動,尤其是想要挑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行程,對於想要登山的新鮮人而言,具備登山的基本常識是絕對需要的,本章節列出登山客最容易遇到的幾種狀況,有些知識談到如何正確使用登山杖與正確地打包(登山背包),讓你能更輕鬆地完成登山旅程。有些常識甚至關係到生命安危,例如失溫及高山症等,因此千萬不能輕忽以對。

抽筋

抽筋是剛開始登山的人最常遇到的狀況,久不運動,突然從事這麼劇烈耗費體能的活動,在登山途中最容易發生抽筋現象,因為抽筋疼痛不已而無法繼續前進,讓原本美好的登山活動變成了痛苦的折磨。

 1  吸為什麼會抽筋?

腿部肌肉在長時間反覆劇烈的運動下,如果超過平常負荷量,再加上過度的出汗,導致鹽分過度流失及電解質失衡,就會造成不自主的肌肉收縮,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抽筋現象。

抽筋有時會持續3~5分鐘,有時則會持續半小時或更久,但是只要我們適時給予處置,抽筋部位的肌肉便能恢復正常。

 2  吸抽筋了,怎麼辦?

抽筋發生時,抽筋部位的肌肉處於極度收縮的狀態,此時我們要朝收縮的反方向,將抽筋肌肉慢慢拉開,即可慢慢紓緩疼痛的感覺。

大腿部位抽筋時,我們可以將膝部拉直,一手放在腳跟下並抬高腿部,而另一手按壓膝部輕輕按摩抽筋的肌肉,直到疼痛症狀減緩。

小腿抽筋時,我們可以先在地上平坐,雙手伸直觸摸腳趾,用手抓牢抽筋那隻腿的大腳趾,向上反拉,並且保持小腿緊貼地面伸直,等待大約30秒至一分鐘便可慢慢恢復正常。

另外,因為抽筋是由於鹽分過度流失及電解質失衡所導致的,所以抽筋發生時,我們也可以立刻服用鹽巴或飲用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來減緩疼痛症狀。所以,我們在準備登山裝備時,可以準備一小撮鹽巴隨身攜帶,必要時可以供自己或他人食用註①。

註①:鹽巴的功用除了可以減緩抽筋,還可以用來對付惱人的螞蝗(或水蛭),在山中遇到螞蝗吸食的時候,千萬不要硬拔,這時只要將一小撮鹽巴放在螞蝗身上,不消幾秒鐘,螞蝗便會乖乖從你身上脫離。

 3  吸如何預防抽筋?

● 平時要經常鍛煉身體,跑步或爬樓梯是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如果可以再加上負重訓練(視狀況背負5~15公斤不等)則效果更好,這些平時的訓練都可以防止登山時肌肉過度疲勞。另外,運動時也應隨時補充足夠的水分與鹽分。

● 登山出發前做好暖身與適度的伸展,也可以適度降低抽筋發生的機率。

● 登山途中要適度多次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但喝水時切忌豪飲,每次大約喝50~100cc潤口即可。

失溫

失溫是登山活動中最危急且致死率最高的狀況,一旦登山客進入失溫狀況,極有可能在數小時之內死亡,因此當我們遇到失溫的狀況時,一定要立刻採取必要的措施。

一般而言,人體的體溫在低於攝氏35度的情況下,就有失溫的危險,在攝氏32度以上,人體仍有對抗低溫的能力,一般會以發抖、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方式來讓體溫升高。然而一旦體溫下降到32度以下,人體對抗低溫的機制會失效、患者意識會含糊不清、肌肉開始不受意志控制、患者甚至失去意識,或發生休克等緊急情況。

©sofar.co.za

 1  吸失溫的原因

台灣雖然地處亞熱帶,但是在高山上(尤其三千公尺以上),由於高度所造成的低溫(高度每上升一千公尺,溫度會下降攝氏六度),加上風寒效應及潮溼,失溫也是發生山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只要身處的環境溫度夠低、身體的熱量流失的速度夠快、暴露
的時間夠久,就有可能導致失溫的危險。

失溫應以事先預防為主,登山前做好防寒準備,早期察覺並迅速給予適當處置,才是防止失溫的最佳策略。

 2  吸失溫的症狀

患者會感覺極度寒冷、皮膚轉為蒼白、身體會產生劇烈而無法控制的顫抖、意識含糊不清且反應遲鈍,症狀嚴重後可能脈搏心跳變得極慢、呼吸也很細微、甚至失去意識或停止呼吸及心跳,患者一旦進入失溫狀況,極有可能在數小時之內死亡,因此碰到失溫狀況,情況會變得非常危急,一定要立刻給予適當處置才能保住性命。

 3  吸如何預防失溫

衣著方面:理想的登山穿衣方法由內到外應為排汗衣、中層保暖層及防水排濕外套。一天以上的登山活動,更應該攜帶至少一套備用衣物,以塑膠袋或防水袋包好。另外,頭部也會流失大量體熱,所以必須攜帶頭巾或保暖帽。若是在冬天時節登山,四肢部位因為處於血管末端,離心臟最遠,也最容易感覺冰冷,因此也必須做好禦寒措施,防寒手套(WINDSTOPPER或GORE-TEX等級)、毛襪等都是冬天登山必備的衣物。

食物方面:在登山途中應隨時隨地補充能量,在行進間嘴裡含顆鹽糖或巧克力等高熱量食品,在休息時則可吃麵包、混合堅果、葡萄乾等,這些都是補充熱量的好方法。另外,登山應攜帶保溫瓶裝溫熱開水,登山途中應飲用溫熱開水以增加身體的熱量。

©sofar.co.za

 4  吸失溫時的處置

● 立刻將患者移到溫暖的地方,例如趕緊進入山屋,或就地找安全地點緊急紮營。

● 立刻脫掉患者身上潮濕冰冷的衣物,並換上溫暖的衣物(備用衣服)、或以睡袋等包覆患者全身。

● 若患者意識清醒,可提供溫熱飲料(如薑湯或熱茶)並進食高熱量食物。

● 若患者已經失去意識,則讓患者以復原姿勢側臥(如下圖),以維持呼吸道暢通,並隨時檢查其呼吸、心跳、膚色及體溫回升狀況,並持續給予回溫處置。必要時(例如停止呼吸或心跳),則必須給予適當的急救程序(如心肺復甦術)。

● 可將水壺加熱水放在患者身體四周,或施救者以自身體溫與患者共臥,可有效提升患者體溫。
● 不可給患者喝酒註②,不要按摩其四肢註③,也不要鼓勵患者作運動。

註②:酒精會使人體表面血管擴張,造成快速散熱。
註③:按摩四肢,會讓四肢冰冷的血液回流心臟,導致身體器官溫度更低。

什麼是高山症?

「高山症」是指一般人在高海拔的地方,尤其是海拔超過三千公尺以上,因為空氣中氧氣濃度降低所引起的各種身體不適的高原生理反應。一般人初到高海拔地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有些人會在一兩天內適應或消除,而適應力較弱的人則可能需要三~五天或更久來適應或是會直接引發高山症。由以下的高度―氧氣含量對照表可以清楚看出,在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度,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只有在平地的68%,而到了五千公尺,氧氣含量就只剩下平地的一半而已。

人體在高原上的生理反應

一般人在高海拔的地方,尤其是海拔超過三千公尺以上,身體為了應付因為空氣中氧氣濃度降低,因此生理上會做出適當的反應以供給充足的氧氣給各部位器官。

在這些心理反應中,最明顯的就是心跳加速,平常人在平地的脈搏一般大約為每分鐘72下,到高山上時可增加至每分鐘80~90下,也有些人甚至超過100多下。而心跳越快的人,表示他身體所需要的耗氧量越高,當空氣中的氧氣明顯不足時,心臟便以加快跳動的方式,加速將氧氣送到身體各部位,但這類心跳較快的人也意味著較容易引發高山症,因此我們在登山途中,如果發現某人的心跳特別快,我們就要注意該人是否有高山症的症狀產生,並提前給予適當處置。

同樣的道理,在高山上由於缺氧,人體另一個會產生的反應是呼吸加快,而且會隨著缺氧的程度而加快呼吸的頻率,嚴重時會感到胸悶或者是吸不到空氣的感覺。另外在高山上,人體的唾液、腸液、膽汁等分泌物都會較在平地時少,因此腸胃功能會明顯減弱,常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消化系統不適症狀。

如何預防高山症

出發前
● 到醫院或診所的家醫科檢查,確定身體狀況是否適宜前往高海拔地區,也可以跟醫師索取丹木斯(Diamox)處方藥,以防止有高原反應時服用。

出發後
● 抵達登山口可以立刻服用丹木斯,尤其海拔三千公尺以上,丹木斯可以迅速加強血液造氧功能。
● 儘量放鬆心情,不要過於興奮或緊張,以降低心跳加快的頻率與心臟的負荷。
● 儘量放慢腳步,不要跑步,甚至連快步走都不可以,尤其是在爬坡時。
● 儘量減輕負擔,背太重的裝備會讓身體消耗更多的氧氣,因此裝備要輕量化。
● 慎防風寒與注意保暖,以避免感冒或發燒而引起高山症。如果在出發前就已經有感冒症狀,則應取消登山活動為佳。
● 儘量避免菸酒,吸菸會消耗多餘的氧氣,飲酒也會使心跳加快而令血液供氧不足,這些都會引發高山症。
● 儘量不要洗熱水澡,尤其不可以洗頭,因為洗熱水澡時,毛細孔會放大加速體內的熱量散發與氧氣消耗而引發高山症。
●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身體如有不適就必須休息或服藥,如果情況沒有改善甚至惡化就必須立刻下山,忽視病情而延遲下山只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尖端出版, 黃政豪著作《原來百岳離我們這麼近,來自海拔3000公尺的夢想實踐手冊》一書。本書,由一位成功征服每一座百岳,擁有20多年登山、攝影經歷的專業領隊「Joe Joe Huang(黃政豪)」,為你我彙整出數條風景優美、容易入門的「私房」休憩登山(攝影)路線。並且提供許多關鍵的登山知識(例如:認識高山症、輕便與專業登山裝備的剖析、登山杖的正確用法),以及最簡明易瞭的山岳攝影器材解說、拍攝指南。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