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9年歐洲舉重錦標賽 泰國選手被驗出禁藥將全面退出東京奧運
1
2019年歐洲舉重錦標賽 泰國選手被驗出禁藥將全面退出東京奧運
2
台灣柔道選手連珍羚:勿忘初心,以柔克剛
3
國際奧會執委會聲明支持2020東京奧運新增5種運動提案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9年歐洲舉重錦標賽 泰國選手被驗出禁藥將全面退出東京奧運

2019-04-09
話題 武術競技 奧運 新聞 賽事

2019年歐洲舉重錦標賽於4/6-4/13在巴統舉行比賽,但來自18個國家的41名運動員因未能遵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規定而被禁賽。然而,這些運動員被禁賽的原因並不是全然意味著,它們服用禁藥呈現出的陽性反應,而是這些運動員沒有遵守WADA的規定,在反興奮劑管理和管理系統(ADAMS)或世界反禁藥機構(WADA)的網站上定期記錄他們的行踪。這項規則是由國際舉重總會(IWF)來執行這項規則,這個規定主要是便於WADA了解運動員的位置,當他們決定要進行藥物檢測時能隨時追蹤,如果當你不提供這項訊息,將會被認為有試圖規避測試的嫌疑。

2019年歐洲舉重錦標賽有41個運動員將被禁賽! ©news.xinhuanet.com

這不是第一次因為這個規定讓運動員無法參加比賽,去年11月於土庫曼斯坦舉行2018年世界舉重錦標賽時,也有超過70名為反這項規定的運動員被禁止進入比賽,這次被禁賽的運動員大多數都來自歐洲各地的國家,例如: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中歐(central Europe)、巴爾幹半島(Balkans)以及前蘇聯等國家,許多的運動員在抵達喬治亞之前都不知道他們已經失去參賽的資格。這項規定在國際舉重總會(IWF)執行時發現很少有同情的狀況發生,IWF總幹事Attila Adamfi(阿提拉·亞當菲)嚴正的表示,IWF有十足的決心要保護沒有用禁藥參賽的運動員,所以我們不僅要引入嚴格的規則外;還要嚴格的執行這項規定,所以IWF在比賽前一定會嚴格的監控所有要參賽的運動員行蹤。

然而,這個系統被許多要參加歐洲舉重錦標賽的運動員,報告說使用這項系統有其困難性,並聲稱這項系統已經過時。比利時舉重運動員同時也是反興奮劑委員會的Tom Goegbuer很生氣的說,這個系統並不是最好的,當他在2006年首次使用的ADAMS與現在的系統,唯一的差別就在於登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處理,隨著時代的進步ADAMS因該要變得更好才對,但是實並非如此!但我依然支持國際舉重聯合會的規則與處理方式。

在這次的排除禁賽運動員的消息一出,IWF總幹事Attila Adamfi(阿提拉·亞當菲)也表示,我們知道這個系統並不完美,但這些都不是運動員被禁賽的藉口,因為,我們不斷的提醒運動員要進行這項登錄作業,並提交它們的行蹤訊息否則將會錯過參加奧運的可能性,很遺憾的今年有41名運動員將沒有資格參賽。

曾經參加四次奧運的比利時選手Tom Goegbuer支持國際舉重聯合會的強硬立場。 ©Reuters UK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一位發言人說,我們也了解有些運動員在進行這項系統追蹤時有遇到困難,但他們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替代方案來處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相關的國際聯合會獲國家反性奮劑機構將通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但我們確定在這些情狀之下我們都沒有收到任何的通知,另外關於這項系統WADA將會盡快提供改進這項系統的程序,接下來我們將會進行WADA重大改革的最後階段。

被驗出禁藥的泰國選手Witsanu Chantri。 ©Zimbio

在此同時,IWF已經宣布兩項新的興奮劑違規行為來自於泰國與俄羅斯。去年參加亞運會與IWF世界錦標賽的22歲泰國選手Witsanu Chantri,經過合成代謝類固醇檢測已呈現陽性反應,因此成為泰國在過去的15週內所宣布的第12個興奮劑違規行為。也因為興奮劑的違規醜聞,泰國已經自願撤回來自國際比賽的資格,並且宣佈不參加2020年的東京奧運。另一位違規的被禁賽的選手,是一名五年前曾獲得過歐洲錦標賽63公斤以下銀牌,但此後很少參加比賽的俄羅斯28歲運動員Nadezhda Lomova,也被檢測出使用禁藥。

資料來源/barbend、IWF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柔道選手連珍羚:勿忘初心,以柔克剛

2016-09-12
專訪故事武術競技人物誌

台灣首位職業柔道選手連珍羚,也是台灣柔道史上的第一面柔道大獎賽金牌得主,在此次2016里約奧運的57公斤級的競賽上打進第5名的好成績,創下台灣柔壇在奧運最佳成績。

台灣柔道國手連珍羚

一個決定,造就一輩子的緣分

身為警察的女兒,遺傳到爸爸的好基因,從小就非常喜歡運動。小學的時候為了逃避學校的早自習課,必須選擇一項運動作為理由,或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在多種選項之中,珍羚覺得柔道這個項目看起來特別順眼,於是便選擇它作為訓練運動。幸運的是她所就讀的國、高中,皆有柔道隊的訓練,於是就這樣一路從國小打到高中畢業,在國內成績亮眼的她,加上從小到大的磨練與專注,也讓她對於柔道的感情不只是喜歡,更多的是一輩子的責任。珍羚說:「如果國中和高中沒有柔道隊,我想我也不會再繼續打柔道了。」

對柔道的感情不只是喜歡,更是一輩子的責任

專業的培養關乎長遠的未來

認真的人終將被看見,國體大二代表台灣在日本比賽時,雖然沒有耀眼的成績,但努力的樣子卻受到山梨大學柔道教練的注意,比完後教練跑過來找她,問珍羚要不要去他們學校念書,這樣難得的機會,當然二話不說直接答應,於是她毅然決然地放棄台灣的學業,到日本念大學、練柔道。
 
與台灣環境不同的是在日本,他們對於選手的培養相當重視,從青年到成年循規蹈矩的培養,不論哪一項目,身為選手,就只需專心練習,其他關於吃、住、費用等,都不是該擔心的問題。相較於台灣對於體育的觀念卻是不知練體育有何出路?!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即便學校不要求成績,但珍羚認為,這就是一份責任,不論有無要求,每一個練習或比賽,都該做到最好。

認真的後果就是得到甜美的果實

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日本除了學校訓練以外,他們針對體育的不同項目,設有所謂的職業隊,即是將體育專長變成一份工作,只要專心練習,便有收入。但就如同職缺一樣,要能符合資格,才有機會進入職業隊。然而在日本打柔道的人口超過萬人,真正能進入的僅有菁英選手。
珍羚也不例外,對於進入職業隊是她夢寐以求的事。其中的小松柔道隊是她一直崇拜的目標。或許是被珍羚的堅定而感動,當教練知道了珍羚的理想後,二話不說地將她推薦給小松隊,幸運地她也因此進入了僅有12位柔道女選手的小松職業隊,成為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珍羚在小松柔道隊訓練實況 連珍羚提供

光環背後的辛酸史

歷經了10幾年的柔道生涯,好不容易在今年以世界排名第13名的好成績躍上奧運的舞台。是珍羚的願望,更是她的最高夢想。其實在4年前,她差一點就有機會登上殿堂,卻因為心急想讓積分快速累積,在帶著傷的情況之下,硬著頭皮上場比賽,卻讓膝蓋中原有的傷更為加重,使得她必須開刀休養半年,也因此與敦奧門票擦身而過。明知道有傷,還不懂得保護自己,經過那次的教訓,珍羚才意識到自己忘了柔道的初衷,同時也認真反省為何造成這樣的結果?當下次同樣的狀況發生時,就知道不硬撐才能摔的更美更久。

曾因膝蓋的重傷而與奧運門票擦身而過

除了受傷,身為一位柔道選手最辛苦的地方還有體重的控制。報名幾公斤,體重就必須是那個數字。每當要比賽前,為了將體重降下,他們都得逼自己以節食及大量運動流汗的方式來控制體重。長期下來,對於身體本身的平衡有一定的破壞,若要調整回來,又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

每每降體重,對珍羚的身體總造成很大的負荷

何謂柔道

所謂柔道的初衷即是「以柔克剛」。它是一種兩人的競技項目,最驚悚的是在比賽中,你不知道對方何時會發動攻擊?!但練習則是循序漸進的,剛開始並非馬上互摔,而是練習防身。與其他運動一樣,一般人訓練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比賽,而是為了身體健康或是強健的體魄,柔道的終極目標則是保護自己。除了強健的體魄,當生活遇上危險時,它的防身功用足以讓你減低傷害。例如:發生車禍摔出去的那刻,若會柔道最基本的前迴轉(前滾翻),那麼首先著地的便不是頭,反而能讓你在危急的時刻站起來…等。

柔道的初衷是保護自己,而非摔人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柔道段式也不如以前複雜,僅分白帶或黑帶,黑帶在分初階、二段、三段、四段的分別。柔道的技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立技(摔擲使對手跌倒的技巧)、寢技(對手跌倒後,限制對手行動,壓制對手超過20秒即勝)及當身技,依照不同的攻擊技巧以及摔下的方位來決定半勝或全勝。在比賽過程中只能抓好領子或袖子摔,禁止踢人或是抓其他地方,一旦被裁判警告四次,便直接淘汰。

不只練體,還練心

而柔道本身就是一項全身的運動項目,不僅練技,其他的輔助訓練包含跑步或重訓,一樣也不能少。珍羚說;如果想要有六塊肌或者是馬甲線,光靠柔道就可以做到。除了身體的強壯外,珍羚也認為,訓練柔道,能比一般人更知道如何面對挫折。不管有多少經驗,在每場的賽場上,內心永遠是緊張的,雖然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但卻像過了幾年,你必須全神貫注,因為每一刻都是一場決鬥。或許這也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感覺,但對珍羚來說,卻能看得比一般人更遠更廣。

雖然台灣柔道練習的場地較少,但是它並不是一個可怕的項目,反而是一項既能保護自己又能練心的運動。勿忘初心正是珍羚對於柔道的見解,許多道理,不光是表面看到的印象,更多要靠心去感受領悟,有天就會知道什麼叫做以柔克剛。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國際奧會執委會聲明支持2020東京奧運新增5種運動提案

2016-06-04
新聞奧運武術競技話題

國際奧會 (IOC) 6月1日發出新聞稿指出,IOC 執委會 (IOC EXECUTIVE BOARD) 支持2020東京奧運新增5種運動種類的提案。該提案將在今年8月於里約舉行的第129屆 IOC 會員大會交付表決。IOC 還指出,若該提案通過,則將成為奧林匹克當今歷史上最全面性的演進。

2020東京奧運提案增加的5種運動種類分別為空手道、滑板、運動攀登、衝浪及棒壘球。新增的5種運動代表在東京以及世界上新興並已經發展成熟的運動文化,其中包含個人及團隊、室內與戶外,以及訴求年輕族群的城市運動項目。

另外,根據中華奧會的資料,這五種運動不包含在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 (Olympic Agenda 2020) 中所建議的奧運運動項目 (310項) 及運動員人數 (10,500人) 限制中。

東京2020奧運新增的5種運動種類將包含18項競賽、474名運動員,該提案倡議性別平等,隊伍中男女選手名額各半,將專注於對於日本與國際社群有更多創新與刺激,且不對現有的28種運動造成影響。對於現有28種運動競賽項目的討論也還在進行中,IOC 執委會將於2017年中做出決議方案。

東京2020奧運籌備會的提案係根據Olympic Agenda 2020提出,但不影響未來奧運申辦城市的規劃。此5種運動為包裹式提案,並只有5種同時通過,或5種都不通過兩個選項。

若該提案成功通過,那麼台灣由於在空手道及棒壘球皆有優勢,奪牌希望將大增。

©IOC/CHRISTOPHE MORATAL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