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最矮小的奧運選手—美國體操之花
1
最矮小的奧運選手—美國體操之花
2
雅加達亞運金銀銅牌好手齊聚 蘇柏亞、黃亭茵分享感動
3
格鬥選手必練的頸部訓練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最矮小的奧運選手—美國體操之花

2016-08-11
話題 武術競技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美國體操新星的19歲名將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身高僅有145公分,帶領美國隊在競技體操女子團體賽衛冕摘金,拿下個人首面奧運金牌。作為美國體操屆的超級新星,這也是對她在過去3年主宰力的認證。

拜爾斯是隊中唯一在跳馬、高低杠、平衡木以及地板動作四項全部參加的選手,美國隊也以184.897分奪金,距離第二名的俄羅斯有8.209分的差距,刷新奧運紀錄的5.066分,而前一個紀錄也是由美國隊在倫敦奧運時締造。

©bleacherreport.com

拜爾斯在她的首屆世界大賽—2013年安特衛普世錦賽上一舉奪得2金1銀1銅,成為當年體操世錦賽的最大贏家。

​如果說霍爾金娜(Svetlana Khorkina)是高貴冷豔的體操女皇,娜斯佳-柳金(Nastia Liukin)是優雅的體操公主,那麼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就是當之無愧的體操戰士。在賽場上拜爾斯這個名字足以威懾任何一個對手。

2014年南寧體操世錦賽一戰成名,共獲得了4金1銀,並且衛冕全能和自由操項目的冠軍。

2015年格拉斯哥世錦賽拜爾斯獲得4金1銅,又一次包攬4枚金牌。三屆世錦賽后拜爾斯一共獲得了10金2銀2銅,成為女子體操史上第一個實現個人全能三連冠以及世錦賽金牌數量最多的運動員。

無數的冠軍頭銜使她成為了一顆璀璨的體操巨星。如今拜爾斯依然在不斷地挑戰自我。

©bleacherreport.com

這麼有天賦的一個運動健將幼年時其實命運相當坎坷,她生於一個單親家庭,而由於母親吸毒同時還有很嚴重的酗酒問題,拜爾斯和姐姐很小時便被拋棄,是她的外公外婆收養了她們,並把姐妹倆帶到得克薩斯州撫養長大。

儘管沒有享受過真正父母的疼愛,拜爾斯還是從外公外婆那裡得到了寶貴的親情,是他們送好動的拜爾斯去學習了體操,並陪伴她一路成為世界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里約奧運的表現令拜爾斯的名氣進一步提升的同時,也給她帶來了一些是非,只是因為在twitter上曬了一張和巴西體操選手阿瑟-馬里亞諾(Arthur Mariano)的合照,便有人猜測兩人在談“跨國戀愛”。

而她的親生母親最近也開始宣稱自己已經戒毒成功,希望拜爾斯能回歸自己身邊。希望這些是非不會影響這位美麗的小精靈在賽場上的發揮。

©collegecandy.com

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跟其他奧運選手的身高比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雅加達亞運金銀銅牌好手齊聚 蘇柏亞、黃亭茵分享感動

2018-10-01
心得分享武術競技活動話題

2018亞洲運動會甫於9月初落幕,中華隊在2018雅加達亞運寫下17金、19銀、31銅的好成績。361°特別於9月30日舉辦361°亞運英雄見面會,邀請亞運跆拳道女子53公斤級金牌選手蘇柏亞、跆拳道國家隊教練蘇泰源,以及自由車女子全能賽銀牌、自由車女子3公里追逐賽銅牌選手黃亭茵到場,各家好手親身分享參與雅加達亞運,從備戰、參賽到站上頒獎台的感動,並帶著現場參加者做基本操練動作及飛輪訓練。

雅加達亞運金銀銅牌好手齊聚 蘇柏亞、黃亭茵分享感動

教練:蘇柏亞除了聽話,也有優秀選手的固執

會中,跆拳女將蘇柏亞表示,自己其實因為聽從媽媽的建議,為了防身才參加學校的跆拳道社,一開始家人看到她練得滿身是傷,非常心疼,不過在自己的堅持之下,家人也漸漸支持她的夢想。蘇柏亞回憶起雅加達亞運金牌戰當下,教練指示她放開打,她也按照教練指示執行,其實直到得獲勝當下都無法相信自己奪得冠軍,之前的辛苦練習歷歷在目,非常感謝所有支持她的人。
 
對於蘇柏亞在亞運跆拳道奪金一戰中,以亞運新星之姿擊敗南韓老將河敏雅。她的教練蘇泰源表示,其實柏亞在今年5、6月兩度輸給河敏雅,且輸分差距不小,因此團隊決定針對要對戰的選手打法做策略性調整練習,柏亞非常認真練習,也在比賽前都調整到最佳狀態。
 
蘇泰源坦言,他在接國家隊總教練的時候是35歲,在業界算是非常年輕的,當時也有很多人不看好,不過他認為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做好自己的事才最重要,而柏亞的優點除了非常聽話,也有優秀選手的固執。

蘇柏亞(中)與教練蘇泰源(左一)各自分享迎戰心路歷程。圖為蘇柏亞、蘇泰源與黃亭茵(右二)、361° Taiwan副總李照圓(右一),共同致贈選手簽名紀念T-shirt給台中大遠百店長藍卓成(左二)

平靜面對賽事  黃亭茵:為自己而戰 

台灣自由車一姐黃亭茵回憶,其實一開始運動是接觸游泳,但因為身高條件不夠,才在教練建議下轉戰自由車,起初不喜歡自由車,但沒想到隨著表現漸入佳境,也漸漸開始愛上這項運動。
 
已在2010、2014、2018年擔任三屆亞運國手,黃亭茵分享她第一次參加亞運時,雖然抱著學習的心態,但心裡對奪牌的渴望與得失心壓力,反而造成表現失常。屢遭挫敗後,她逐漸找到自己的路,轉戰中長距離比賽;直到2018年亞運,自己的心情已相當平靜,並將奪牌這件事視為對自己的目標與責任。
 
雖然黃亭茵在所有自由車項目都有入選亞運資格,但經評估後,仍以自己有把握的項目為主,設定自己的目標、朝自己的目標前進。黃亭茵提到,她非常著重於調整自己的體能與心情,尤其比賽期間,外界多少會有批評聲音,面對外界的質疑,她選擇專注於比賽,「為要為自己而比賽,不要受其他人影響。」

黃亭茵擔任三次亞運國手,面對賽事學習調整心態,專注為自己而戰

資料來源/361° TAIWAN   
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格鬥選手必練的頸部訓練運動

2017-05-17
伸展書摘訓練動作拳擊武術競技知識庫

從事格鬥運動,尤其是一些拳擊性的運動時,很多時間會有攻擊頭部的動作,因此,一位格鬥選手的頸部靈活度便顯得至關重要。頸部訓練運動,除了能讓你在受攻擊時能更迅速避開,還能避免在摔落地面時對於頸部造成重大衝擊,是從事格鬥運動一定要熟悉的基礎訓練之一。

這是針對頸部前方肌肉的孤立訓練運動。這個動作最能在當你向後跌倒的時候保護頸椎。

站直或膝蓋彎曲,雙手握拳貼近,將雙拳抵住下巴  1 。用頸部推拳頭,盡量將頭往下推  2 。維持這姿勢 5 秒鐘,盡量擠壓肌肉。慢慢地用拳頭將頭推回去,在過程中用頸部持續出力抵抗。

頸部屈曲動作

重點提示
不要將頭抬得太高變成伸展的位置,也就 是下巴不要超過與地面平行。

變化動作

 A  如果本來就有頸部疼痛,可以用等長收縮的方式進行這項訓練,避免產生任何移動。將拳頭放在頸部和胸部之間,盡力擠壓頸部肌肉。保持這個姿勢至少 10 秒後休息幾秒,重複直到疲勞為止。

 B  將頭轉向右邊 45 度做一組,再轉向左邊做一組。

 C  躺在板凳上,將頭懸空,會讓動作更困難。胸部上放一片槓片,在槓片上鋪毛巾使下巴不接觸槓片。頭後仰再抬高往槓片方向帶。

 D  可以將頭帶綁在高位滑輪或彈力帶上, 然後套在頭上以增加阻力。

 E  也有健身機器可模擬頸部屈曲訓練。

使用彈力帶訓練

優點
使用雙手幫助頸椎減輕壓力,是很容易做得到的事。

缺點
由於阻力來自手部,因此很難估算肌肉受到的阻力有多大。也因為這個原因,很難知道增長了多少力量。使用器材當作阻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對頸椎造成的壓力也會比使用雙手更大。

! 風險
為了避免製造頸椎壓力,要注意別將頭抬太高。

這是頸部背側的孤立訓練運動。拳擊手的後頸部都練得相當強壯,外觀非常明顯。這裡的肌肉可以保護頭部在被擊中時不會暈倒。

站姿或跪姿,雙手手指交纏,放在腦後的上半部  1 。用頸部的力量,盡量將雙手往後推  2 。保持這個姿勢 5 秒,盡力擠壓肌肉。然後反向出力,用雙手將頭往前推,頸部出力抵抗前推的力量。

頸部伸展動作

重點提示
在伸展位置不要將頭推得太下面。下巴最好不要太高或太低於與地板平行的角度。

! ​注意
你可以用超級組的方式,交替訓練頸部的伸展與屈曲,中間不休息。

變化動作

 A  如果頸部肌肉已痠,要避免移動的時候,還可以用靜態的方式做訓練。平躺在床上,背部打直,盡量將頭往床墊內擠。保持這個姿勢至少 10 秒,然後休息幾秒。重複直到疲勞。

 B  以站姿背靠牆壁的方式,頭後面頂在牆上盡量推。

 C  躺除了讓頭保持正直,也可以一組向右旋轉 45 度,然後一組向左 45 度。

 D  除了使用雙手,也可以將毛巾或彈力帶放在頭後面增加阻力。

 E  趴在長椅上讓頭懸空可以增加難度。把毛巾鋪在頭上,雙手握住槓停在毛巾上,使槓片不直接接觸頭。然後將頭靠近地板,再抬高。

 F  你可以綁頭帶,然後將頭帶與滑輪或彈力帶連結來增加阻力。

 G  有些健身機器可以模擬頸部伸展動作。

優點
用雙手或彈力帶訓練,不會對頸椎造成壓迫。若使用需要負重的變化動作或機器時,就有可能產生壓迫。

缺點
以這種方式移動頸部可能會造成暈眩,所以必須用非常慢的速度做這個動作,並且持續保持張力。如果感到暈眩,閉上雙眼通常可以解決問題。

! 風險
頭部懸空時,千萬不要雙手抱頭往地板的方向施壓,因為這可能會壓迫到頸椎。

這是頸部側面肌肉的孤立訓練運動。

採用站姿或跪姿,將右手放在右耳上方  1 。用頸部盡力將手往右邊推  2 。維持這個姿勢至少 5 秒,盡力擠壓肌肉。然後慢慢將頭推回起始位置,過程中頸部持續抵抗。完成右側的訓練後,立刻進行左側的訓練。

側向頸部屈曲

重點提示
不要超出頸部的活動範圍,尤其是在伸長的位置。不論是在伸長或是收縮的位置,都不可過度彎曲頸部。

! 注意
持續保持張力,以接近等長收縮的方式慢慢執行動作。

變化動作

 A  如果頸部已痠,而要避免任何移動的話,可以用靜態的方式做訓練。

 B  可以綁頭帶,然後將頭帶與滑輪或彈力帶連結來增加阻力。

 C  除了用手推頭部,也可以反向用手拉頭部。

 D  可側躺,以頭部本身的重量做。也可以在朝天花板側的耳朵上,增加一片重量輕的槓片,可再增加難度。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旗標出版,Frederic Delavier 與 Michael Gundill 著作《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動員全身爆發力出擊,培養僵持肌耐力克敵制勝》一書。

肌力訓練對格鬥或綜合武術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因為肌力訓練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去增進你的運動效益:
1. 讓爆擊更有力量。
2. 增進肌耐力與對抗性。
3. 增加動作範圍 比如踢腿。
4. 可以成為有效的防禦手段去減少破綻。
5. 減少慢性運動傷害。重複性的強力出拳,會導致肌肉關節的原發性傷害,肌力訓練可避免不必要的創傷。

市面上有許多針對肌力訓練設計的器材與裝備,其實只要運用槓鈴及啞鈴的訓練動作便綽綽有餘。 由於槓鈴與啞鈴的便利性與訓練效益,本書會以這兩樣器材作為訓練課表的核心。

過去的格鬥技巧教學並不強調因材施教,而近期在自由搏擊最大的進展,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格鬥風格。

遵從這理念去設計你的肌力訓練課表,能夠避免盲目地遵循他人或冠軍選手的格鬥風格。人並非無堅不摧的剛體,要成為為一位頂尖鬥士,就必須正視生理上的條件,因此本書將告訴你發展出屬於自己格鬥風格的肌力訓練課表。


•旗標科技《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