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風靡日本!經期前7日豆漿減重法 幫助嘴饞的妳輕鬆燃脂
1
風靡日本!經期前7日豆漿減重法 幫助嘴饞的妳輕鬆燃脂
2
體重直線上升的關鍵
年齡是體重增加的重要風險因素!最新研究發現年輕人健康風險是中老年人的4倍
3
減重成功方法要靠「碘」,維持高基礎代謝別小看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風靡日本!經期前7日豆漿減重法 幫助嘴饞的妳輕鬆燃脂

2019-04-10
話題 瘦身 飲食 飲食方式 減脂 新知 瘦身攻略

許多女性總是在經期前特別嘴饞且非常有想吃甜食的慾望,但在大吃大喝且月經完後,體重不但逐漸增加,人也看起來浮腫許多!為了要讓女性們沒有這個煩惱,只要在經期前7天飲用豆漿,不僅能改善經前症候群、燃脂,還能讓肌膚水噹噹!

風靡日本!經期前7日豆漿減重法 幫助嘴饞的妳輕鬆燃脂 ©sheknows.com

「經前7日豆漿減重法」是由日本網友selion所提出,原先她在知名社群搜尋網站「NAVERまとめ」發表,隨後獲得驚人的700萬點閱次數,並在日本網友間享有超高人氣。在2017年10月更受邀出版成《生理前7日間、豆乳を飲むとやせる理由》(經前7天喝豆漿會瘦的理由)一書。

selion表示,女性的身體在排卵期過後,身體的黃體激素分泌會逐漸增加,開始為懷孕做準備,因此,月經來臨前,女性們食慾會大增、代謝低落,以及脂肪容易囤積,此時會造成老廢物質及水分滯留讓體重上升,再加上情緒變得不穩定時容易暴飲暴食。所以,如果想要減重的女性們,不適合進行傳統的飲食限制來減重,需要透過能平衡賀爾蒙的飲食方式才行,就是飲用豆漿。

經前7日豆漿減重法 ©diet.vajiran.com

如何執行「經前7日豆漿減重法」?

執行「經前7日豆漿減重法」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再經前約7~10天,每日喝200毫升的豆漿即可,建議選擇無糖的豆漿,才不會導致吸收太多糖分,同時也比較營養!然而在飯前飲用更可以幫助增加飽足感,因為豆漿屬於低GI食物,所以也不用害怕喝了會讓血糖忽然飆升。如果在睡前飲用,除了能改善睡眠品質外,也能夠降低皮質醇的濃度來幫助消脂肪。

如何執行「經前7日豆漿減重法」? ©verywellfit.com

豆漿對人體的好處

以下是豆漿裡富含的營養:

大豆皂甙:可以幫助小腸抑制吸收多餘的脂肪,還可以幫忙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還有中性脂肪,幫助有便秘的人能改善

大豆蛋白質:與動物蛋白質相比,較容易吸收且熱量較低,還可以幫助加快代謝、增加飽足感

大豆異黃酮:能幫助平衡還有穩定體內的雌性激素、養顏美容、安定情緒

鉀:有助於消水腫,對於容易水腫的人來說,不僅能排水還可以獲取營養

鎂:幫助調節神經還有賀爾蒙的正常分泌、有效控制食慾

維生素B:消除疲勞來維持腦部機能以及精神狀況

維生素E:抗氧化、促進血液循環來幫助血管增加彈性

寡糖:幫助體培養好菌來達到淨化腸胃還有促進排便的效果

豆漿對人體的好處 ©medimetry.com

此減重法是為了經期結束後變瘦的預先準備,當然除了飲用豆漿外,也要適當補充其他營養。但腎功能差的人,不宜一天喝超過200毫升的量,因豆漿裏的植物蛋白進到體內後,會被身體分解出代謝物,此時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以及內分泌失調!

資料來源/MORE SUNDAY、早安健康、Foods For Better Health、痩せる!ラボ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年齡是體重增加的重要風險因素!最新研究發現年輕人健康風險是中老年人的4倍

2021-09-08
話題觀念新知飲食方式減脂瘦身

這兩年來隨著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迫使許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然而,隨著居家辦公的壓力及長時間無法規律正常運動之下,也增加日常生活的不便利及健康風險,包含不規律的飲食時間、久坐不動及運動訓練停止等生活方式,都是造成體重直線上升的罪魁禍首。

體重直線上升的關鍵
年齡是體重增加的重要風險因素!最新研究發現年輕人健康風險是中老年人的4倍

雖然肥胖在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健康問題,但COVID-19大流行和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一直是一個促成因素並導致發病率上升;同时,肥胖也是許多健康問題背後相關的原因。雖然解決肥胖問題需要整體上有意識的去改變生活方式及習慣,但根據最新的研究強調,與任何其它年齡層相比之下,年輕人在未來幾年內體重增加的風險很大,接下來將透過國外的研究報告來解釋為什麼。

飲食方式錯誤
錯誤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將是導致體重直線上升的關鍵因素。

已發表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上的研究,是由倫敦大學、劍橋大學、柏林健康研究所和柏林慈善大學的研究人員帶領一項新研究發現,年齡是體重增加的重要風險因素,並不是以性別、種族或社會地位有關。研究人員查看了1998年至2016年間英國超過200萬成年人的匿名初級保健健康記錄,以調查不同年齡組不同年齡體重增加的風險。

這項研究發現,與65至74歲的人相比,18至24歲的人在未來10年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他們的4倍;而被歸類為超重和肥胖的年輕人,也更有可能轉向為較高的BMI類別,即從超重類別到肥胖或從非嚴重肥胖到嚴重肥胖,與任何其它年齡組中被歸類為超重或肥胖的人相比。

關於研究的結果就能清楚的表明,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將導致BMI數字產生變化,同時也要考量到年齡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這是由於與老年人相比之下,18至24歲的年輕人在BMI增加的風險將會更高。

該項研究還發現,在肥胖人群中與其他成年人相比,年齡在35至54歲之間的人不減肥的風險最高。研究的結論,最年輕的成年人(18-24歲)在10年內從較高的BMI類別轉變的風險是老年人(65-74 歲)年齡組的4-6倍,而18-24歲的人從正常體重轉變為超重的可能性是65-74歲族群的 4.2倍,從超重類別轉變為肥胖的可能性是4.6倍,從非嚴重肥胖轉變為嚴重肥胖的可能性是5.9倍;所以越年輕的人越應該要注意飲食的習慣及規律運動的重要性。

資料參考/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減重成功方法要靠「碘」,維持高基礎代謝別小看它

2020-04-15
飲食話題生活觀念瘦身

相信每個人對於減重這件事情都懊惱很久,然而想減重瘦身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台灣人有3~5成的人身體都缺礦物質碘,而碘又是能促進代謝率的營養素,如果能補足碘,或許能改善代謝率的問題。

減重成功方法要靠「碘」,維持高基礎代謝別小看它 ©momababyetc.com

大家會知道碘,通常是來自「加碘鹽」。因為在1967~2004年,為了預防缺碘造成的甲狀腺腫大,台灣鹽品一率添加碘。但2004年之後,鹽品開放自由貿易,所以現在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的食鹽,就不一定都有加碘,所以靠鹽來補碘,已經是過去又不健康的行為。

以為自己攝取到碘,其實根本沒有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發現7~18歲的人,碘攝取不足的男性大概有31.7~34.1%,女性是25.8~33.8%;而19 歲以上的男性則是44.8~57.6%,女性為 35.2~65.1%;推測跟外食有關,因為一般人不會知道哪些店家是用加碘鹽、哪些不是,而越高級的鹽,並不是代表含碘量越多。因為天然的鹽中其實是不會含有碘的,而像是玫瑰鹽、胡椒鹽、深海鹽等,其實也都是沒有碘的,一定要看到包裝上有加碘,或是寫(iodized salt),才算是加碘鹽。

碘有什麼好處

人體的甲狀腺素可以促進細胞代謝,增加體內的氧消耗,同時刺激組織生長、成熟和分化,並幫助人體吸收葡萄糖、轉化成立即可用的能量,就是可以讓身體的組織器官動起來,此時自然就增加了熱量的消耗。而碘就是甲狀腺製造甲狀腺素的原料,如果缺乏碘,會因為甲狀腺素合成減少,促使腦下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刺激甲狀腺腫大來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變成甲狀腺腫大;而如果攝取太多碘,則會讓甲狀腺製造太多激素,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所以吃碘要吃得剛剛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碘攝取量,6個月以下110微克,7~12個月130 微克,1~8歲90 微克,9~13歲120微克,14歲以上150微克,而孕婦建議一天要250微克。

©medicalnewstoday.com

如何補充碘?

其實最好補充碘的方式,就是吃加碘鹽。因為那是計算過的劑量,每天吃5克鹽,大約是台鹽裡面附的小湯匙的4湯匙左右,就可以補充到足夠的碘。 如果是外食族,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吃到加碘鹽,就建議每星期吃2次的海帶、紫菜、海苔,或是深海的貝類,像是干貝、海參等,一次吃半個拳頭的量,其實就非常足夠了。

©dreamstime.com

資料來源/國健署:食用「碘」鹽 健康多一點 逾半數國人碘營養不足、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