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adidas與日本街頭潮牌聯名款ULTRABOOST 黑白雙色「閃電箭頭」登場
1
adidas與日本街頭潮牌聯名款ULTRABOOST 黑白雙色「閃電箭頭」登場
2
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
UNDER ARMOUR全新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 擺脫橡膠一體式中大底全新針織
3
百米、一英里、馬拉松:挑戰田徑紀錄關卡,下一位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與日本街頭潮牌聯名款ULTRABOOST 黑白雙色「閃電箭頭」登場

2019-04-30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ADIDAS 生活流行

adidas與日本街頭潮流品牌Neighborhood再度合作,推出全新聯名系列Ultraboost鞋款。這次聯名以adidas旗下經典的Ultraboost為原型,在鞋面注入Neighborhood標誌性的「閃電箭頭」設計,以強烈的黑白對比,展現出最純粹的硬派風格。

adidas與日本街頭潮牌聯名款ULTRABOOST 黑白雙色「閃電箭頭」登場

鞋款細節部分,經典的「閃電箭頭」俐落劃過鞋面,定下濃厚的街頭調性;鞋後跟支架改採極具質感的皮質材料呈現,並以同色的Ultraboost NEIGHBORHOOD凸印字樣,細膩又低調的彰顯兩大品牌的主權。

強烈的黑白對比將Neighborhood標誌性的「閃電箭頭」設計注入鞋面

Ultraboost Neighborhood聯名限定黑白兩色鞋款,將於5月4日正式在台販售。更多資訊請關注官方粉絲團與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NDER ARMOUR全新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 擺脫橡膠一體式中大底全新針織

2021-08-12
配備館運動時尚運動裝備運動配備UNDER ARMOUR鞋子跑步

隨著運動員不斷精進訓練品質,運動裝備也持續以新的科技與設計輔助運動員追求更卓越表現!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RMOUR於今年3月,發表顛覆傳統製鞋概念的UA Flow一體式中大底科技,擺脫橡膠外底以減輕跑鞋重量,並保有中底避震緩衝、推進回饋以及維持穩定的性能。秉持讓運動者更強的核心精神,品牌再推出全新「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除了保有UA Flow強勁韌性及抓地力外,鞋面採用新技術針織鞋面,具有極佳彈性與出色透氣度,為跑者提供不同的體驗。貼合包覆、穩定支撐,能幫助降低運動受傷的風險,讓跑者自信享受安全且舒適的疾速快感!

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
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的鞋面採用新技術針織技術,具有極佳彈性與出色透氣度為跑者提供不同的體驗。

完美的包覆貼合

「UA Flow Velociti SE」一體式中大底技術結合全新針織鞋面 讓你飛速奔馳、主宰速度! 全新UA Flow一體式中大底,為UNDER ARMOUR至今跑鞋陣容中最輕量的中底技術,材質給予跑者柔軟腳感及出色緩震,即便沒有橡膠外底,其強勁抓地力與傑出的鞋面包覆貼合,無論轉彎、煞停及加速時步伐都能敏捷應對,爭取速度;另外,安全性也是提升運動表現的關鍵,「UA Flow Velociti SE」鞋面全新針織技術,於蹠骨上方打造不同的平針織結構,中足及後跟搭配TPU 紗線編織,以輕量的設計方式加強支撐,提高腳步動作穩定性;全針織鞋舌搭配鞋口周圍增加緩衝,在長時間訓練下依舊舒適穩定。

UA Flow Velociti SE白色
UA Flow Velociti SE全針織鞋舌搭配鞋口周圍增加緩衝,在長時間訓練下依舊舒適穩定。NT4480

智能晶片找出訓練計劃

同為UA智能跑鞋的一員,「UA Flow Velociti SE」也可透過置入中底的智能晶片,連結「UA MapMyRun」跑步應用程式,晶片無須充電並可離線使用。訓練過程中透過語音教練即時提醒個人狀態適度調整,訓練後則能以各項個人化數據分析,調整步態習慣降低運動傷害的累積,同時依照個人目標找出更有效率的訓練計劃以達成運動目標。

UA Flow Velociti SE 綠
UA Flow Velociti SE也可透過置入中底的智能晶片,連結「UA MapMyRun」跑步應用程式。NT4480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翁志成

百米、一英里、馬拉松:挑戰田徑紀錄關卡,下一位是?

2016-12-23
賽事NIKE馬拉松超馬跑步話題

著名的田徑紀錄障礙歷史,就是百公尺9.9秒、四分鐘一英里及馬拉松兩小時。

在田徑運動的歷史,在世人面前公開目標,於限定時間打破特定競賽距離的紀錄早不是新鮮事。男子百公尺於1960年6月21日由東德的哈哩,以10秒整打破世界紀錄,這時全世界的科學家,沒有一位認定可再突破10秒的紀錄,這已是人類的極限了,果真,到了1968年,長達8年之久,共有10位田徑選手跑進10秒的紀錄,怎樣就是無法突破10秒。終於在1968年6月 20日美國薩克拉門托正式田徑賽,美國的格林、法國的貝普克兩選手10秒平世界紀錄,美國的海因斯、史密斯、格林等偉大的選手,以9.9秒打破高銜8年的世界紀錄;又是來到新的百公尺9.9秒的大障礙了,這段期間剛好從人工計時,到電子計時,到了1991年,長達23年之久,這段期間共有14位選手突破10秒,未能突破9.90秒的世界紀錄,科學家們已經死心沒興趣預測了。

男子百米世界紀錄進程 ©Ryan Flynn/parseerror.com

男子百公尺當美國的伯勒爾於1991年跑出電子計時的9.90時,人們又再度緊盯著這個紀錄的突破,終於在1991年8月25日在日本東京,美國的劉易斯以9.86秒開創世界新紀錄,這23年的魔咒終於打開了,接著勢如破竹般的突破再突破,1994年美國的伯勒爾9.86秒,1996年加拿大的貝利9.84秒,1999年美國的格連9.79秒,接著幾乎是牙買加的天下,2005年牙買加的包威爾9.77秒,2006年美國的加特林也是9.77秒,2007年牙買加的包威爾9.74秒,2008年以後全是牙買加波特的紀錄,2008年兩次刷新世界紀錄: 9.72、9.69秒,2009年8月16日一舉突破到9.58秒,波特是神嗎? 至今已7年了,未見世界新紀錄。

Usain Bolt 2008年以9.58秒打破世界百米紀錄 ©skysports.com

在1950年代世人開始有想要打破「四分鐘一英里」的想法,當時認為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甚至有傳言假如有任何一個人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那麼挑戰的選手將會直接死在跑道上。當時的運動學家跟生理醫學家也紛紛跳出來背書,「你可以跑4分1秒,4分2秒,但是絕不可能跑到3分59秒!!」在眾多專家口徑一致向世人宣告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後,馬上被一位牛津大學的醫科生羅傑·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打臉,他跑出了3分59秒04的全新紀錄。當他突破紀錄過後不到半年,又陸續有7位跑者突破4分鐘大關,顯示這個紀錄的打破對其他原本也是心中深信"不可能"的選手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激勵。在2016年的今日,1英里的世界紀錄已經來到3分43秒。

Sir Roger Bannister於1954年一英里跑進4分鐘。 ©impossiblehq.com

自從2014年Dennis Kimetto首度將馬拉松世界紀錄推進了2小3分內大關後,2年以來記錄一直束之高閣乏人問津。Nike在日前破天荒的公開3名選手資料並發布了大膽的Breaking2、馬拉松破二計劃,宣告在不久的將來打破馬拉松2小時記錄。馬拉松2小時內完賽,這個存在於全世界頂尖長跑選手心中的聖母峰,是否能如廠商預期在不久的將來被攻頂成功? 原本馬拉松破2小時計畫最早是由愛迪達(Adidas)列為公司長跑產品研發及選手贊助宣傳的重要策略,在多年的寂靜之後,反而由競爭對手耐吉公司率先正式發出取得這個馬拉松紀錄聖杯的發言權。到底是真正已經預期可以做到?或只是運動品牌的宣傳手法?

Dennis Kimetto於2014柏林馬拉松締造2小時2分57秒的世界紀錄。 ©PHOTORUN

早在2013年,耐吉公司(Nike Inc.)就已經有研發突破2小時馬拉松鞋子的消息!耐吉在培養優秀的田徑選手向來不遺餘力,例如在1981年就跟世界級跑者薩拉查(Alberto Salazar)簽下底薪五萬加上獎金數十萬美金的酬勞,成為當時社會環境下全球最優渥的運動贊助合約。然而最早有想要鼓勵馬拉松選手破2的想法,則是由紐約馬拉松創辦人佛瑞德‧勒波(Fred Lebow)所提出,他在1992年就公開宣布將提供100萬元美金給破2的選手,消息一出引發全球媒體眾人哄堂大笑,對當時來說當然是宣傳的涵義大於實質之意,以當時世界紀錄為2小時7分鐘,跟兩小時差距仍然足足有7分鐘!7分鐘!可不是7秒鐘,420秒的差距夠讓一個頂尖跑者花兩輩子去追逐這個漫長的目標。

接下來再把焦點轉回馬拉松競賽。更大的攝氧量、身體脂肪代謝及粒線體使用率、選手心理素質…等等可被量化控制的變數都代表著將嚴格考驗當代運動科學及長跑選手的極限。從數據來看,近20年的菁英跑者身高平均少了3公分左右,成績進步了近4分鐘,以腿部與身體的比例相對變得更長的發展趨勢來看,現代的長跑選手已經可以更有效率的邁出步伐。除了上述這些重點,目前認為最有可能影響破2的關鍵在於跑步經濟性的提升,也就是選手在能量的耗損上能否以更大的效率轉換成動能前進,如同現代的汽車一樣,引擎油耗量不用加大,但汽車的馬力及續航力已經大幅提升。獎金制度也是破紀錄的一大誘因。前陣子於2016年12月18日甫結束的臺北馬,在180萬的超高額獎金鼓勵下,使得原本就具有破記錄實力的肯亞選手,以2小時9分59秒順利打破高懸5年的2小時10分24秒大會紀錄­並抱走獎金,就是最好的例子。

100多年以來,在不同階段許多田徑記錄障礙一一被打破下,運動科學訓練、心理素質提升、裝備進化以及賽事系統更競爭,這些無不驅動菁英去追求各個賽事領域的極限。田徑競賽也因為商業市場利益的追求,投入更多知名度、金錢,更強化刺激這種效應,使得破記錄所需的時間縮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2小時完成馬拉松是件可以達到並完成的夢想。

[延伸閱讀] NIKE 啟動 BREAKING2 計劃 大膽挑戰馬拉松2小時極限

資訊來源:2016.12.23.RUNIROUND:「馬拉松兩小時魔咒如果被打破 靠的是運動科技還是商業魔法」;男子百米紀錄維基百科全書資料。

Nike宣布推出Breaking2計畫,找來Lelisa Desisa、Zersenay Tadese 和 Eliud Kipchoge挑戰人類極限。 ©Nike

關於翁志成翁志成,曾任國立體大教授,完成鐵人三項17次、半程馬拉松12次、自行車環島1次,現潛心從事運動故事蒐集、撰寫與攝影。

/ 關於翁志成 /
翁志成

翁志成,曾任國立體大教授,完成鐵人三項17次、半程馬拉松12次、自行車環島1次,現潛心從事運動故事蒐集、撰寫與攝影。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