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已暫停營業) UNCLE OWEN歐文叔叔﹕外食族瘦身最愛低卡便當+健康早餐
1
(已暫停營業) UNCLE OWEN歐文叔叔﹕外食族瘦身最愛低卡便當+健康早餐
2
體型差異性的關鍵
肌肉和脂肪如何影響你的體重與外型?
3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已暫停營業) UNCLE OWEN歐文叔叔﹕外食族瘦身最愛低卡便當+健康早餐

2019-05-07
場館資訊 瘦身 飲食 瘦身攻略 減脂

(已暫停營業) 
擁有20年餐飲業經驗的早餐店老闆,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飛輪教練好友,兩位同為創業者的老友,今年初一起在松山車站旁,促成了這家結合飛輪場館的健康早餐店,讓小巧精緻的餐廳增添了幾分運動感。不僅外表看起來健康,餐食本身從選食材、烹調、調味等製作過程,都一貫為健康把關,因此除了飛輪課學員愛不釋口,也吸引不少注重健康飲食的上班族、婆婆媽媽們特地前來外帶。

UNCLE OWEN歐文叔叔﹕外食族瘦身最愛低卡便當+健康早餐

20年理想的實踐

UNCLE OWEN的負責人歐文和妻子Linda,兩人都有在各式各樣餐廳和飯店的資深經驗,加上自己創業開了4年早餐店,餐飲業年資高達20年。歐文表示,20年來,他們有個理想始終放在心裡,就是做出健康飲食並推廣給好朋友們。恰巧他的好友、「CYCLE HOLIC單車好力客」的老闆在場館籌備階段,就跟歐文談到有個空間可以供他實現理想,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一起促成了CYCLE HOLIC+UNCLE OWEN的複合式空間。

CYCLE HOLIC+UNCLE OWEN的複合式空間

低卡便當  熱量減半

UNCLE OWEN的餐食分為低卡便當、吐司類早餐,以及各式飲品,在餐食製作上,他們盡可能使用簡單的食材、簡單的調味,以達到低卡目標,尤其低卡便當是歐文將熱量控制在約400大卡,相較於一般排骨便當的熱量減去整整一半。兼具低卡、健康和美味的便當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食材﹕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度,歐文每天一大早去菜市場買各種食材。便當主菜雞肉是選用油脂最低的雞胸肉,豬肉也是豬肉中油脂最少的小里肌,而鯛魚本身就是低脂肪、高蛋白的健康食材。
主食為了減少精緻澱粉(白飯)但不失口感,採用一半白飯混和一半糙米,一方面能增加黏性、提升糙米飯較硬的口感,另一方面也運用糙米將精緻澱粉減半,最後撒上少量藜麥,既美觀又能增加蛋白質攝取。配菜則挑選耐煮、耐放的季節食蔬,包括甜椒、玉米筍、花椰菜等,再加上半顆溏心蛋,五顏六色的便當色香味俱全。

舒肥嫩雞405卡(圖下)、義式香料鯛魚338卡

烹煮方式﹕雞胸肉和豬肉使用「舒肥法」(Sous vide,低溫真空烹調),將肉品放在真空包裝內以約60度的水溫長時間烹煮,不僅降低產生致癌物的機率,也較能保留住食材原味和營養素,這個做法讓肉質含水量較高,吃起來也較軟嫩、不柴不硬;鯛魚則是經少量調味後以烤箱烘烤。歐文分析,多數餐廳用蒸或煎的方式烹調鯛魚,但蒸容易軟爛、煎油脂較多,選擇用烤的不會有過多油脂,口感上也稍微有Q度、較能保留魚本身的香氣。
配菜部分,將新鮮蔬菜簡單水煮後,只以鹽、胡椒、橄欖油攪拌調味,讓蔬菜快速加熱減少營養流失,也大幅減低一般常見的油、勾芡等調味方式。

至於三明治類早餐,歐文考慮到早餐以簡單的食材和烹煮方式製作,熱量通常不高,所以沒有特別精算卡路里,但也秉持既有的健康飲食原則。

運動燃脂+營養補給 瘦身事半功倍

針對運動後的補給,歐文相當推薦取經自韓國的栗子地瓜拿鐵飲品,地瓜富含較不易胖的碳水化合物(多醣),屬於低GI值食物,能穩定血糖、降低胰島素,牛奶富含蛋白質,兩者搭配營養價值高。栗子地瓜帶有淡淡的栗子香,飲用時,有栗子地瓜的不膩口清甜、牛奶的濃郁,加上撒少許肉桂粉的香氣,相當適合運動後補給。

栗子地瓜拿鐵

飛輪教練IRIS提醒,想瘦身,三分靠運動七分靠飲食,很多人運動得很認真卻敗在飲食,相當可惜。瘦身者在靠運動燃脂的前後,搭配低卡兼顧均衡營養的飲食,瘦身才會事半功倍!

add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316號
tel       02-2765-7268
time 週一至週五8:00-19:00、週六8:00-17:00(週日休),另提供預約訂餐服務
price   便當NT$130-150/吐司NT$50-75/飲品NT$40-140
fb   UNCLE OWEN

攝影/鄧穎謙    
採訪撰稿/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肉和脂肪如何影響你的體重與外型?

2020-09-22
話題觀念體脂肪減脂瘦身

有在健身或是正在瘦身減重的人,基本上一定都有聽過肌肉比脂肪要重這句話,然而,根據科學的說法一磅的肌肉與一磅的脂肪,在重量之間兩者是相同的,唯一的區別在於它們兩者之間的密度不同,因此,才會有體重同樣100公斤的人體脂肪率將會有不同的外觀,這也就是為何一磅重的棉花比一磅重的鐵,在體積方面來說要來的大上許多。

體型差異性的關鍵
肌肉和脂肪如何影響你的體重與外型?

但並非所有的人都可以透過體重機的數字,了解自己的肌肉與脂肪比例之外,也不能清楚的顯示出在健康上所會面臨的風險,另外,肌肉與脂肪之間還存在著不同的功能,例如脂肪可有助於身體產生熱能避免體溫過低;肌肉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的提升,這也就意味著擁有越多的肌肉比例,你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會越高。

根據一項於2016年所發表的研究發現,無論體重或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較高,體脂肪比例過高的人總死亡率也較高。這是因為過多的體脂肪會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臟病以及糖尿病的機會,這也就表示即使體重輕但脂肪與肌肉比例差的人,也有罹患肥胖及病的風險,這就如同很多人外觀看起來瘦瘦的,同時,體重數字上也沒有過高,但因為不愛運動所以造成體內肌肉比例偏低,體脂肪比例卻偏高,這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泡芙人。

【延伸閱讀】便利商店10樣增肌減脂好物大公開

脂肪引起的高風險性疾病
外型或體重看起來不胖,並不代表體脂肪較低或肌肉量高。

可是這也不表示你必需要擁有或增加過多的肌肉比例,雖然擁有肌肉不會讓身體不健康,但一般人只要擁有合理且正常的肌肉比例與體脂肪比例,就可以讓身體保持著健康的狀態。然而,根據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簡稱Vandy)與美國運動指南所提出的建議,身體脂肪百分比必需要基於性別與年齡來做為區分。

男女生體脂肪建議比例
根據美國范德堡大學與美國運動指南所提出的建議,身體脂肪百分比必需要基於性別與年齡來做為區分。

另外,更可以更進一步的根據運動員或一般人的平均值來進行分類。

體脂率平均值分類
除了年齡與性別之外,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類別來進行分類。

通常,要準確的測試體內脂肪的比例有點複雜,所以有些運動中心或醫院都會提供使用生物電阻抗(BIA)來進行檢測體脂率,但這些測量器材有可能會因為外部的因素,例如睡眠不足或是身體含水量多寡,影響測量的數據結果。另外,我們體內的肌肉量也與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無關,這是因為BMI是經由身高與體重來進行計算,而不是我們身體的組成比例,根據研究顯示,BMI不能直接測量身體脂肪,但BMI與身體脂肪更直接測量值適度相關;此外,BMI似乎與這些更直接的身體脂肪測量與各種代謝和疾病結局密切相關,因此,我們也可以將此數據當做一種參考。

【延伸閱讀】健身新手們先該減脂還是增肌?

資料參考/draxe、t-natio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2016-08-04
飲食運動營養史考特醫師故事專訪健身人物誌

一分鐘健身教室的作者史考特醫生,在部落格裡分享了許多利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相關議題,最近更匯集了這些資訊,集結成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根據證實的觀念,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史考特醫生他健身的小故事

一分鐘健身教室作者史考特醫師

健身不需靠天分,有練就有分

身材看似健壯的史考特醫生,曾因為小學老師的一句話,使得他對運動一直缺乏著信心。從小討長輩喜愛的他,外婆對他更是疼愛有加,因此當他還是個小嬰兒時,外婆便鮮少讓史考特在地上攀爬,而使得他在運動時,總是比不過同儕間的靈活,小學老師對他的評語也總是:「這孩子四肢不協調。」每每聽到這句話,史考特的內心總相當受傷,他不斷地嘗試各種項目,高中更常是參加籃球隊比賽,為的就是不想放棄突破自己,但最終都是以淘汰收場。
 
雖然在運動方面喪失信心,但喜歡讀書和研究的他,經過許多努力,也順利進入醫學系。到了大五的時候,他看見同學們紛紛到健身房,加入健身的行列引起史考特的興趣,於是他也跟著他們開始加入健身的行列。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不但從健身中找到前未有過的成就感,更讓自己對於自己身體的協調度重新產生信心。史考特說:「遺傳雖有優劣之分,但只要肯健身,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

史考特醫師從健身中找到運動的成就感

利用研究,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優勢

喜好研究的他,對於任何一件事情絕不會單單只有執行,能夠有機會去研究其中含意對他來說才是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在健身的過程之中,他也認識到許多同好,有的目的是減肥、有的則是增長肌肉讓自己看起來更帥更美,但總和起來,就是想要更健康美麗。不過令他更好奇的是難道減肥,真的只要一直運動就可以成功嗎?是否有什麼樣的根據和研究,造成這些結果呢?

只要光靠努力運動就可以成功瘦身嗎?

於是他便利用課餘時間,運用自己的專長開始研究健身和瘦身間的關係。他查找了許多文獻資料和科學研究的背書,對照網路上所流傳各式各樣關於瘦身的文章,寫下一篇篇關於瘦身迷思的研究。也在當兵時期,將這些研究集聚成文章,在一分鐘健身教室中分享給大家。
 
史考特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例如:到底是先進食再進行有氧運動,還是先進行有氧運動在進食,哪個燃脂較快?。大部分的人或許會覺得,若不進食就開始運動,容易有低血糖的情況產生。「目前的醫學研究認為,一個人即使一整天不吃飯也不會有低血糖的問題。若沒有使用糖尿病藥物,發生低血糖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飯前或飯後運動其實對於減脂的效果差異不大,對於順序的選擇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偏好即可。

喜好研究的史考特醫師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

讓運動與科學成為知識的橋樑

但研究規研究,無論再好的科學想法,難免有反對的聲音。

雖然許多人因為史考特的分享而受益良多,也為自己的生活改變了不少。但也有另一派的人認為自己一直以來的練法並未造成不好的後果,所以對於他的理論也出現過不少反對的聲音…但史考特並未被這些聲音所打倒,他說:「要研究一個新觀念,皆必須透過實作。」這些關於運動飲食的科學研究,也都是科學家們找了運動員或適合的人選來實體操作而得出的結論,所以一切皆是有根據的說法。「我只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史考特說。

史考特醫師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

預防勝於治療

憑著打破傳統迷思和有用的科學知識,史考特的一分鐘健康教室短短時間便在業界廣為流傳,在當兵期間認識了一位復健科醫師前輩,剛好也是史考特一分鐘健身教室的讀者,這位前輩給予史考特許多的鼓勵,也建議尚未選擇專科的他來考慮加入成為復健醫學的一份子,因為這不僅與自己所研究的東西相結合,還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用復健醫學的專業來幫助更多病人 史考特醫師提供

復健科的角色主要是幫助患者重回社會或其工作崗位,也因著這個選擇,讓史考特看到了更多可惜的案例。預防勝於治療,每每看到這些病人他也會開始思考;有沒有一開始就不要讓這些人中風、身體衰弱的方法?若我們都能照著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角度去做,會不會就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呢?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所以只要一有機會,他也會建議病人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雖然目前所做的有限,但他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在醫療上做不同的突破,除了寫作之外,也能讓自己的興趣結合醫學,幫助大家改善身體健康,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多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

挑戰,就是不斷向上的感覺

除健身外,未來他也想嘗試滑雪這個刺激的項目。滑雪是一個從開始到末了恐懼永遠都會在的運動,即便已有了許久的經驗,但若在沒有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仍然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因著它的刺激性和危險性,會讓人有一種不斷往上、挑戰自我的感覺,相對來說,所得到的成就感,遠比其他運動來要來的多。
 
「健身除了訓練肌力外,其實是教你正確的發力和動作。」史考特說。而這些運動、營養和科學更是密不可分的。假設你有三高的問題,除了運動,飲食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市面上的養生食譜百百種,但實際操作其實有某種程度上的困難,所以他也建議大家,若想照著食譜製作自己的食物,可以尋找真正有在煮菜的作者或分享者參考,因為會煮飯才懂得真正的料理,會運動才明白其中的難度,這樣才能解決你真正的需要。

史考特與他的太太小食怪,史考特用科學打破迷思,而小食怪則經營一分鐘健康私廚,教導大家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食物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2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