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跑馬拉松的人應該都知道世界六大馬拉松,甚至把「蜜糖波堤」六星完賽獎牌獎牌當作人生目標,但你有想過,蜜糖波堤可能出現第7個圈嗎﹖日前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World Marathon Majors, WMM)正式宣布,中國的成都馬拉松將列入世界級菁英賽的候選賽事,未來幾年若成功通過審查,成都馬拉松將有機會成為除了波士頓馬、倫敦馬、柏林馬、芝加哥馬、紐約馬和東京馬以外的世界第七大滿貫賽事。
WMM會同中國體育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以及賽事組織萬達集團,於14日共同宣布,成都馬拉松(以下稱成都馬)將成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候選賽,將接受WMM多年的觀察評估過程。
成都馬是場相當年輕的賽事,首屆於2017年開辦,在第一、二屆共吸引了54個國家、4萬8000名跑者參與。第三屆預定在2019年10月27日舉行,並於6月開放報名,這屆將擴大參賽人數為3萬人,並將服務、獎金升級,賽道會有所調整,減少後半短的短距離迴轉路徑,而比賽名稱將從「成都國際馬拉松」改為「成都馬拉松」。
據WMM指稱,馬拉松賽是中國發展最快的群眾體育賽事,根據WMM官方統計數據,2018年共多達6,155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的選手參加世界六大馬。跑步界指標性國際雜誌Runner’s World以及六星完賽者表示﹕「從全球營銷的角度來看相當合理,因為中國有潛在巨大且蓬勃發展的跑步市場。
另一方面,對於全球6000多名六星完賽者,這意味著什麼呢﹖目前尚未有任何事情確認。但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成都馬受審成功,未來你想拿到六星完賽獎牌獎牌,那你需要花更多時間跑7場,而且這粒蜜糖波堤會更大、更重。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AbbottWMM
責任編輯/Dama
義大利運動精品 FILA 連發釋出兩款旗艦級專業慢跑鞋 KENYA RACER 5 以及 RACER CARBON,持續追求輕量、舒適與耐久的 FILA KENYA RACER 肯亞馬拉松系列,由 FILA 實驗室與頂尖跑者耗時兩年帶來全新進化,共累積 6,000 公里的測試跑程,於多樣地形與濕熱天候實測,將 KENYA RACER 5 打造為最適合馬拉松賽事的旗艦鞋款。RACER CARBON 系列則因應近年跑壇掀起厚底跑鞋浪潮,搭載碳纖維工藝,追求更省力、跑更久的專業慢跑鞋款。KENYA RACER 5 系列即日起於全台 FILA 門市、百貨專櫃、官網同步販售,RACER CARBON 系列則於百貨專櫃及官網限定發售,為跑者神助攻,突破 PB 不是夢!
FILA KENYA RACER 5 結合最新科技與義大利精緻跑鞋工藝,精心研琢兩年,於 FILA LAB 人體力學實驗室設計開發,並由 15 位精英跑者累積 6,000 公里以上的實測數據,成功通過高強度運動與風、雨、熱、汗的測試。
為幫助跑者征戰長距離賽程,FILA KENYA RACER 5 中底配置繼承前一代的卓越設計,使用輕量化 EVA 材料,大底於前掌使用高密度 EVER-GRIP T 橡膠,提供極強的抓地力與強大推進力量,後腳位置使用 EVER-GRIP 來增加耐磨度跟止滑性,出色的能量回饋讓腳步轉換,獲得更多回彈及穩定性,在溼地上也能發揮優異的表現。鞋面使用獨家專利 TECH FUSE 熱熔貼合技術,將網布提供良好的散熱效果,透過熱壓無縫工藝,將多元素材整合成具有韌性的強化鞋面,穿著感受更為舒適、輕量無負擔,集機能和舒適於一體的超輕量旗艦專業跑鞋。
為全面提升跑步效率,FILA 打造革命性旗艦跑鞋 RACER CARBON,相較於 KENYA RACER 5 的極致輕量,RACER CARBON 因應跑壇厚底潮流,由 FILA LAB 人體力學實驗中心操刀,首度將 FILA 賽車運動工藝與跑鞋技術結合,100% 由碳纖維製成的 SPEED TECH CARBON 推進板應蘊而生!貫穿全中底加強穩定性,引導步伐自然前進,減少能量消耗,為跑者提升續航力挑戰 PB。
RACER CARBON 同時將鞋尖提高,讓跑者得以加大步幅,提高推蹬效率;FILA 以輕盈、反饋和推進三大核心,打造新世代跑鞋平台。更甚於此,FILA 將透過空氣力學演算的流暢線條,布局於 RACER CARBON 的鞋面設計之上,由透氣網布為主體,在中足區加固以提高腳掌穩定性,繫帶、鞋舌運用符合人體力學完美貼合腳掌內側跟骨韌帶肌肉,減少跑步阻力無負擔。大底則與採用 EVER-GRIP 耐磨橡膠,在潮濕地面依舊展現強大的抓地牽引力。RACER CARBON 整體提升透氣與足部的包覆支撐,革命性的機能躍進,勢必將再度獲得跑壇高度矚目!
2019 IAU 50公里世界錦標賽於9月初在羅馬尼亞-布拉索夫舉辦,經一個月謹慎的成績審查與檢核,正式宣布楊喬筑以3小時43分11秒成績,再度打破自己在今年3月創下的50公里女子全國紀錄!
楊喬筑以往參賽多以馬拉松為主要項目,今年3月接受香港扶輪超級馬拉松50公里參賽邀請,第一次挑戰超馬,就以3小時45分58秒獲得賽事女子分組冠軍,不僅刷新台灣高懸5年的國家女子紀錄,更成為台灣女性跑者首次達到國際總會公告的50公里國家級標準03:58:00。
這次世錦賽前,楊喬筑除了固定的間歇訓練,也加強長距離練習,在賽前訂下高中低標的配速,期望自己可以順利展現這段期間的辛苦成果。剛開賽時,跟著領先群衝出後,她立即回穩到定好的高標配速前進;但當太陽升起後,氣溫飆高,陸續有選手受到影響,楊喬筑也在豔陽下盡力維持低標配速。儘管意志越來越消沉,但為了隊友與補給員的鼓勵加油、為了不讓自己留下遺憾,她仍堅持到底,最終以3小時43分11秒完成世錦賽,突破自己在香港扶輪超馬的紀錄,也再度刷新自己締造的台灣女子50公里最快成績!
今年的50公里世界錦標賽,除了有來自各國的超馬菁英,更加上許多以往參加馬拉松距離的全馬選手,使賽事更加精采。這屆賽事共刷新1項世界紀錄、兩項洲際紀錄,以及多項國家紀錄與個人最佳成績。來自英國的40歲女將Alyson Dixon是奧運馬拉松選手,全馬最佳成績2小時29分06秒;在這次世錦賽中一路領先,最終以3小時7分20秒奪下后冠,不僅刷新英國國家紀錄與個人最佳成績,更一舉刷新女子世界紀錄!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