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看到自己或是其他跑友分享許許多多璀璨的馬拉松獎牌,你是否思考過這在這些獎牌的背後都經歷過什麼?而身為跑者的人都知道,馬拉松的比賽與訓練一但開始了,除了難以戒掉之外,在每一次不同的情況之下,也會出現需多奇妙的事情。
即便已經有著多年的資歷,但經驗是沒有期限的,隨著年資的累積,所遇到的狀況也會有所不同,以下的問題,相信每位跑者多少有遇過,但該如何解決呢?一起來看看。
在跑的當下,並不會感受到痛處,因為過程中會分泌腎上腺激素,這是天然的止痛劑。但當跑完脫襪子時,一個不小心,便會帶出一個腳趾甲,那種痛只有跑者才能親身體會。
除了脫落,還有另一個黑指甲的問題,淤積在表皮下的血液呈現出的顏色,相當容易發炎,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甲溝炎。部分自我康復能力比較差的跑者,處理甲溝炎還必須搓破水泡,拔掉腳趾甲、吃抗生素來治療。
解決 在每次要跑長距離之前,切記要修剪假指甲。其次是穿一雙合腳的鞋子,過寬或過窄都會有問題。再來即是不要穿新鞋參加長距離比賽,最後是穿一雙熟悉的襪子且不過厚的襪子。
首次參加馬拉松的跑者,會較容易擔心營養攝入不夠,便在賽前吃了許多東西。而當槍聲想起,隨著人群朝前湧動,腸胃裡的食物開始讓你痛苦不堪,然後你只能痛苦的收緊括約肌尋找洗手間,比這個更痛苦的是找到洗手間時發現沒有衛生紙或是因人潮眾多而大排長龍。
解決 比賽前一晚別吃太多富含纖維的食物,而要多吃碳水化合物;在接近比賽的前幾個早上,可以早起將生理時鐘調整一下,讓腸胃的適應性提早;若真的害怕,建議攜帶一些衛生紙在身上。
曾經看過有一些跑友,或許是體能耗盡,或許是血糖不足,一個腿軟便摔倒地上,尤其是夏天時,穿著短褲,擦破皮加上流血的慘狀,相當容易增加挫敗感。
解決 隨身攜帶幾個能量棒,血糖不足是暈眩最主要的原因,10公里一個能量棒,可防止腿軟;其次我們要好好利用補給站,即使不渴不餓也要補充。
近年來的氣候異常,尤其到夏天的時候,悶熱的程度如同在烤箱中跑步。
解決 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中,建議可以帶個帽子,能遮擋陽光,還能把頭部的汗水收集起來從帽沿滴下;其次穿速乾的衣服,建議選擇吸濕排汗的系列。
相信有許多跑友都有過磨破恥骨部或是腋下的經驗,當跑過30公里後,突如其來的一陣刺痛,發現大腿內部磨破皮了。
解決 建議在開賽前,可以在腋下和大腿跟部擦點凡士林,以及隨身攜帶OK蹦,這樣便能減輕磨破的頻率。
冬天跑馬拉松時,由於溫度較低,身體便容易受寒,而導致在跑步的時候,鼻水直直流。
解決 比賽開始的前幾公里,可以先穿一次性的雨衣在身上,有助於保暖;若鼻水還是不聽使喚的流下,除隨身攜帶衛生紙擦拭之外,然後可以用嘴巴吸氣,用手按住一邊鼻孔,合嘴,這樣就能減輕流鼻水的情況。
有些賽事的補給做的相當好,有水、能量飲料、香蕉、能量棒、各式各樣的水果與食物…等,一個不小心就會吃得太多。
解決 於跑步時大量血液會參與四肢運動,腸胃蠕動會減慢,如果大量攝入食物,會難以消化,所以唯一的應對方法是:別吃太多,有補充到即可。
「跑步對膝蓋有害」是個常見迷思,許多研究已證實並非如此,甚至在長期追蹤下,跑者罹患關節炎的風險比非跑者來的低。不過,這並非意味跑步完全不會讓膝蓋受傷,因為跑姿不當、訓練過度等因素,膝蓋傷害仍高佔跑步傷害的28﹪(數據源於《運動科學與醫學雜誌》)。那麼有膝蓋問題就不能跑步了嗎﹖其實有個方便的解決方案,就是選適合你的跑步機練跑!
一項小型研究發現,人體非常擅長於適應各種地表柔軟度,會本能地調節下肢剛性(Leg Stiffness)以適應地表彈性的變化。雖然戶外場所的地表如瀝青、混泥土、草皮、石子地等,沒有確切證據指出哪一種較能預防傷害或減少影響,不過膝蓋有問題的跑者,通常還是偏愛柔軟的地面。
地面的「柔軟度」也可以換成其他風險因子,比方說雖然地表較柔軟,但有許多坑洞、樹根等不平坦的表面,這些都可能增加受傷風險。
此時,跑步機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它的表面柔軟、平坦完整,並處在一個可控制的訓練環境,尤其是在自家個人的跑步機上跑,你將獲得一個每次一致的環境。雖然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實跑步機能減少對膝蓋的傷害,但加總以上條件,跑步機確實可能對有膝蓋問題的跑者幫助很大。
當然,即使是可以控制的跑步機,也不是每台都一樣。當你為了疫情、工作忙碌等原因,想買台跑步機居家訓練,以下是膝蓋有問題的你購買前必知的功能。
1.履帶式跑帶
建議膝蓋有問題的跑者應選擇履帶式跑帶(暫譯,Slat Belt),與傳統跑帶不同之處是,履帶式跑帶下方的彈簧較少,讓跑者能有更貼近地面或是赤腳跑的感受,且橡膠製的胎面設計吸震效果比傳統跑帶好。
許多跑者膝蓋出現問題是因為周圍肌肉缺乏徵召且後段無力,而履帶式跑帶因為彈簧少,自然迫使你徵召更多身體後方肌肉群與下半身肌肉,而當下半身有更多肌肉幫助跑步時,不僅能改善跑步方式、激發更輕柔的著地法,更進一步減輕對關節的壓力。
2.弧形無動力跑步機
弧形無動力跑步機(Non Motorized Treadmill)通常比傳統跑步機貴,但對於膝蓋正有問題或是還在恢復過程中的跑者來說,這是值得的。
弧形無動力跑步機由奧運田徑得主Alex Astilean,為了提升運動效率並有效降低訓練傷害而研發。跑步機以自然環保非機電式,透過身體的作用力來控制速度,也就是說,機器是由你自己提供動力的,而不是你踩上去隨著皮帶帶動而跑,這也更能模擬室外跑步沒有電動推進的情況。跑步同時,大幅增加了後身體後方肌肉群的使用,並且比傳統跑步機能徵召更多臀肌、膕旁肌和小腿肌。
此外,皮帶的弧形設計還可以幫助受傷後康復初期的人,可幫助恢復自然步態,使走路時用以著地的腳後跟更有力,並在步伐加快時恢復自然的足跟尖力學。
3. 操做功能易於使用
跑步時被打斷絕對有害無益,例如邊跑邊戳螢幕半戳了半天還沒設定好,將會打破你的步伐和節奏,更常見人們從跑步機上摔下來、因為突然停止導致肌肉拉傷。這也是為何現在許多跑步機結合虛擬實境、地圖,只要選擇一個虛擬賽道,跑步時手指就不用按來按去,跑步機就能依照地形自動調整斜度和速度。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TreadmillReviews.com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