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準備一場馬拉松有如應考一場大考,訓練、恢復、賽前模擬、比賽策略等都該從4個月甚至半年前就要開始準備。跑齡高達30年的知名跑步教練黃崇華,也曾當過20年選手、代表國家參賽,經驗豐富的他日前在塞班島馬拉松分享會中,公開分享詳細的賽前準備策略,想在年底挑戰全馬的跑者,看完這篇,就從現在開始準備吧!
週期訓練大致分為3個可規劃的訓練期﹕
a. 基礎期(賽前12週)
賽前半年到12週這個階段,如果以年底馬拉松賽事為目標,也就是7-8月以前的夏季,這時只要做一件事﹕提升一次性戶外運動時間。這裡的運動不一定要跑步,你可以做爬山、騎單車等任何有氧運動,例如原本只能騎單車40分鐘,你可以漸進延長為1小時。
b. 關鍵期(賽前4-8週)
這是訓練最重要的階段,建議訓練最好以「週」為單位、不以月為單位,好處是週的期間較短,不容易讓人有偷懶念頭,覺得上半個月少跑的用下半月補回來就好。另外要注意的是,跑步訓練不應有距離迷思!黃崇華指出,許多台灣跑者練跑都以距離為目標,其實應以運動時間取代距離。
在這期間,黃崇華建議至少在賽前6-8週甚至更早以前,可報名一場「賽前賽」,目的是以比賽觀察自我狀態,以調整訓練內容和訓練量。
c. 調整期(賽前4週)
每個人的調整期不同,準備期如果比較長,調整期就要拉長;如果是跑2天休1天的跑者,這樣的運動頻率可維持到賽前都沒問題。要注意的是,調整期訓練與恢復時間應避免過度疲勞(自我檢查疲勞指數方法請見以下)。此外,約在賽前2週,可安排一次性運動達到全馬目標完賽時間的3分之2時間,例如全馬目標是5小時,那可運動約3小時半;換算成距離,可練習約28-32公里,練習期間不一定要全程跑步,可跑步搭配騎單車。
黃崇華提出一個最簡易的自我測量疲勞指數方法,是運用最低強度活動(站立)測量與安靜心率的差異。
Step1﹕早上起床、或安靜休息一段時間後坐或躺著,測1分鐘心跳次數(即安靜心率),或可測30秒鐘x2。
Step2﹕接著馬上站立起身,測1分鐘心跳次數,或可測30秒鐘x2。
Step3﹕將Step2數據減掉Step1數據,若兩者差距在10次以下為正常值,10次以上代表過度疲勞,差距越高則越疲勞,這時必須增加休息時間。
「全馬完成時間未到3小時30分,不用做速度訓練!」黃崇華指出,全馬5-6小時完賽的跑者,只需要做「相對速度」練習即可,例如法特雷克跑,用馬拉松配速跑5公里,再跑比這個配速更快的1-2公里;另一種方式是在操場上,快跑1圈、慢跑1圈,或視體力調整成快跑2圈、慢跑1圈,這樣即可提高鍛煉效果、達到心肺刺激。
黃崇華強調,間歇訓練需要200-400公尺短距離衝刺,一般只求完賽跑者其實不需要這樣的訓練。而馬拉松最佳的訓練品質是配速跑,也就是用馬拉松配速練跑,可將配速跑占訓練的7至8成。
採訪攝影/Dama
高端科技跑鞋在跑鞋市場的競爭越演越烈,幫助頂端菁英選手不斷超越自我,成了各大運動品牌一項重要使命。排行世界四大跑鞋品牌首位的美國BROOKS品牌,於7月正式對外公佈BROOKS專門研發最頂級裝備的科技實驗室-BLUELINE,並推出全球極限量的AURORA-BL極光系列,這是一款穿上有如跑在外太空一般享受的高科技跑鞋。極具話題的AURORA-BL推出即在跑界掀起討論熱潮,全台只有3家門市極限量販售。
BLUELINE是BROOKS專門創造最頂級、高端跑步裝備的超凡實驗室,研究團隊運用最先進的科技、超越產業水準的技術,與BROOKS合作的菁英選手並肩作戰,通過選手們第一手的真實反饋,打造尖端跑鞋科技,並第一時間以限量方式快速送達跑者手上。
BLUELINE實驗室成立以來研發的高端跑鞋,除了新推出的AURORA極光系列,還包含BROOKS線上最高規的「太陽神」系列競速跑鞋: HYPIRION ELITE 2與HYPERION TEMPO。美國奧運選手Desiree Linden,就曾穿著HYPERION ELITE的原型鞋,奪得2018 年波士頓馬拉松女子組總冠軍,隔兩年的美國奧林匹克隊選拔賽上,Linden再次穿上HYPERION ELITE 2跑出第四名佳績。而美國長跑好手Mario Mendoza,則是穿著HYPERION TEMPO,刷新跑步機50K世界紀錄。由此可證,通過BLUELINE認證的跑鞋表現卓越,受到高度肯定。
2021年是BROOKS開創跑鞋新時代的一年。汲取阿姆斯壯登入月球的靈感,「人類已在月球上漫步,但跑步卻仍未曾有過」,BROOKS決定挑戰跑鞋更柔軟、更靈活的極限,限量推出顛覆未來的AURORA-BL極光系列。
AURORA-BL搭載了注入氮氣的全新「DNA LOFT V3避震中底科技」,特殊的配方結構,提供絕佳回彈力與更高的耐用性,同時更輕盈。鞋底弧線型的「GLIDE ROLL 滑動滾軸科技」擊潰沉重,給跑者更完美流暢的起跑及落地感受;獨特的「分離式中底結構」設計則讓雙腳掌控更加靈活自如,如同跑在外太空一般,幫助跑者完全與跑鞋融合為一,忘我於跑步的世界中。
資料來源/BROOKS
責任編輯/Dama
近年來台灣路跑運動熱潮不退,跑步已經成為一項最多人從事的運動,許多公園裡與河堤上,隨時隨地都能看見有人在跑步的身影。但是,對於這些跑者來說,台灣的公共設施中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空間能夠提供置物或是盥洗的功能,跑者們往往必須將替換衣物等等放置在自己車輛的置物空間內或是隨身攜帶,如此多少會讓跑者們感到不便;另外,運動後若不能馬上回到家中沖澡,身上的黏膩感也會造成一些困擾,若是汗水未乾騎車也容易感冒。
以馬拉松等同於國民運動的日本來說,在許多著名的跑步地區都會有著專門為跑者而設計的「跑站」,為跑者們提供一個可以置物或是盥洗的地方,讓你可以輕輕鬆鬆上路跑步,然後又乾乾淨淨地搭乘交通工具回家。現在,你在台北也可以享受到這種五星級的貼心服務了,更棒的是,這間新設立的「跑站」,不但整合了日本跑站所提供的服務項目,還有舒適的足療SPA和健康滿點的餐飲,實在是一個專為跑者所打造的暖心空間!
森林跑站與日本一般跑站最大的區別在於,該館是屬於綜合性的運動休憩場所,不單只有提供盥洗與寄物服務,更設置了足部水療區、餐飲區以及健身教室。如此多樣性的服務,無論對於跑者或是非跑者來說都是相當有吸引力的,當您運動完或是平常下班覺得需要舒緩一下緊繃的腿部時,就可以前來使用森林跑站的足部水療,進行按摩與放鬆。
若是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可以嚐嚐跑站的健康餐飲;若是陪同跑者運動的家人朋友,在等待之餘也有一個可以休憩以及享受美食咖啡的地方。森林跑站為跑者設計了結合運動營養的「六大馬拉松主題餐」,雖然不見得能夠出國去跑這六場名冠天下的馬拉松,吃吃以當地特色設計的餐點解解饞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店內的活力飲品也是一絕,像是與歐陽靖和張嘉哲合作,專為跑者所設計的香蕉芝麻能量飲以及回復元氣的茶飲,這樣兩款飲品同時也與公益活動合作,來贊助許多的基層運動員,另外還有各色新鮮蔬果穀物所調製的各種飲品,讓你一整天都充滿元氣!
森林跑站的健身教室也與許多專門教練合作,開設各式各樣的課程,如有氧運動、核心訓練、親子課程與滾筒放鬆等等的多樣化課程,讓森林跑站不單只是一個提供跑者休息使用的地方,而是一個可以進行多樣化健身活動的場所。同時,該館也邀請許多知名跑者或頂尖馬拉松好手如日本知名超馬名將原良和來舉辦一些知識性的講座分享活動,讓森林跑站成為一個寓教於樂的基地。
對於未來,森林跑站將會提供專門的跑步訓練課程,讓剛接觸跑步運動的民眾,藉由領跑以及其他的教學課程,可以有更完整的教學與訓練,進而讓這些新手們更容易領略以及喜愛這個運動項目。另外,森林跑站日後也不排斥與運動品牌或是各領域的師資合作,為大家提供更多不一樣的課程或是產品來選擇。
當一個會館不再只是一個單純提供跑者盥洗以及寄物的地方,而像是跑者們的第二個家的時候,森林跑站就是跑者們最理想的休息園地,各方跑者可以在這個空間裡盡情地放鬆,也可以彼此交流路跑經驗等等。對於其他民眾而言,這裡也有空間提供健身課程,可以參加各種新式健身課程以及活動。
對於沒有在公園或館內從事運動的人來說,這裡也是一個極為舒適的休憩空間,可以在館內的餐飲區享用健康又可口的美食,並在館內整體運動氛圍的帶動之下,不愛運動的人也可能因為受到薰陶,開始對於運動產生了興趣呢!
森林跑站 Run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