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準備一場馬拉松有如應考一場大考,訓練、恢復、賽前模擬、比賽策略等都該從4個月甚至半年前就要開始準備。跑齡高達30年的知名跑步教練黃崇華,也曾當過20年選手、代表國家參賽,經驗豐富的他日前在塞班島馬拉松分享會中,公開分享詳細的賽前準備策略,想在年底挑戰全馬的跑者,看完這篇,就從現在開始準備吧!
週期訓練大致分為3個可規劃的訓練期﹕
a. 基礎期(賽前12週)
賽前半年到12週這個階段,如果以年底馬拉松賽事為目標,也就是7-8月以前的夏季,這時只要做一件事﹕提升一次性戶外運動時間。這裡的運動不一定要跑步,你可以做爬山、騎單車等任何有氧運動,例如原本只能騎單車40分鐘,你可以漸進延長為1小時。
b. 關鍵期(賽前4-8週)
這是訓練最重要的階段,建議訓練最好以「週」為單位、不以月為單位,好處是週的期間較短,不容易讓人有偷懶念頭,覺得上半個月少跑的用下半月補回來就好。另外要注意的是,跑步訓練不應有距離迷思!黃崇華指出,許多台灣跑者練跑都以距離為目標,其實應以運動時間取代距離。
在這期間,黃崇華建議至少在賽前6-8週甚至更早以前,可報名一場「賽前賽」,目的是以比賽觀察自我狀態,以調整訓練內容和訓練量。
c. 調整期(賽前4週)
每個人的調整期不同,準備期如果比較長,調整期就要拉長;如果是跑2天休1天的跑者,這樣的運動頻率可維持到賽前都沒問題。要注意的是,調整期訓練與恢復時間應避免過度疲勞(自我檢查疲勞指數方法請見以下)。此外,約在賽前2週,可安排一次性運動達到全馬目標完賽時間的3分之2時間,例如全馬目標是5小時,那可運動約3小時半;換算成距離,可練習約28-32公里,練習期間不一定要全程跑步,可跑步搭配騎單車。
黃崇華提出一個最簡易的自我測量疲勞指數方法,是運用最低強度活動(站立)測量與安靜心率的差異。
Step1﹕早上起床、或安靜休息一段時間後坐或躺著,測1分鐘心跳次數(即安靜心率),或可測30秒鐘x2。
Step2﹕接著馬上站立起身,測1分鐘心跳次數,或可測30秒鐘x2。
Step3﹕將Step2數據減掉Step1數據,若兩者差距在10次以下為正常值,10次以上代表過度疲勞,差距越高則越疲勞,這時必須增加休息時間。
「全馬完成時間未到3小時30分,不用做速度訓練!」黃崇華指出,全馬5-6小時完賽的跑者,只需要做「相對速度」練習即可,例如法特雷克跑,用馬拉松配速跑5公里,再跑比這個配速更快的1-2公里;另一種方式是在操場上,快跑1圈、慢跑1圈,或視體力調整成快跑2圈、慢跑1圈,這樣即可提高鍛煉效果、達到心肺刺激。
黃崇華強調,間歇訓練需要200-400公尺短距離衝刺,一般只求完賽跑者其實不需要這樣的訓練。而馬拉松最佳的訓練品質是配速跑,也就是用馬拉松配速練跑,可將配速跑占訓練的7至8成。
採訪攝影/Dama
為了紀念第一屆奧運會女子馬拉松金牌誕生20週年,舊金山女子馬拉松在2004年首次舉行,這也是第一個NWM賽事。從2014年起賽事只設半程馬拉松,每年秋季都會在舊金山盛大舉行,賽事規範每年都有超過2.5萬名的女子選手參加。路線從著名的聯合廣場出發,經過舊金山市區,海濱公園,漁人碼頭,溫泉公園,金門大橋一條充滿挑戰的賽道,過彎區的霧氣,較低的氣溫,上上下下的坡道,以及強烈的海風,總讓許多女子選手們為之瘋狂。
賽事曾被選入過十大最值得參加的馬拉松,tiffany定制的完賽項鍊是一大亮點,而完賽頒獎嘉賓更是有強壯的當地消防隊員擔當,當天的壯漢們會換上燕尾服,顏值一點不比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弱。
賽事前10年有全程和半程項目,自2014年起改成只設半程馬拉松。每年秋季舉行,有超過2.5萬名選手參加。舊金山女子馬沒有對男性緊閉大門,包含5%的男性名額,奔跑在萬花叢中的男跑友想必幸福指數也是直線飆升。
金門大橋(英語:Golden Gate Bridge)是美國舊金山的地標。它跨越聯接舊金山灣和太平洋的金門海峽,南端連接舊金山的北端,北端接通加州的馬林縣。金門大橋的橋墩跨距長1280.2米,建成時曾是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懸索橋,寬度27.5米,雙向共6條行車線,橋身呈褐紅色,金門大橋擁有世界第四高的橋塔,高達227.4米,全橋總長度是2737.4米。
阿爾卡特拉斯島(英語:Alcatraz Island,英語俗稱The Rock),俗稱惡魔島,是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內,距離舊金山市區1.5英里(2.4千米)的一座小島,面積0.0763平方公里[2],四面峭壁深水,聯外交通不易。早期島上建有燈塔,是一軍事要塞(1868),後來被選擇為監獄建地,在1933年至1963年間被設為惡魔島聯邦監獄[5],關押過不少知名的重刑犯人。1970年代,全國掀起一股國家本土主義浪潮,在此期間,阿爾卡特拉斯島曾被一群來自聖弗朗西斯科的本土主義者佔據19個月之久。1972年,阿爾卡特拉斯島成為一個娛樂景點,並於1986年被授予美國國家名勝。
如今,阿爾卡特拉斯島與金門大橋同為舊金山灣的著名觀光景點,受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遊客能從舊金山漁人碼頭旁的33號碼頭渡船到達。
在美國舊金山,漁人碼頭(英語:Fisherman's Wharf)是一個著名旅遊景點,它大致包括從舊金山北部水域哥拉德利廣場(Ghirardelli Square)到35號碼頭一帶,當中最為著名的則為39號碼頭。
許多購物中心和飯店均坐落在漁人碼頭地區,而當地不少飯店都有提供各式各樣的海鮮,包括鄧金斯螃蟹和蛤蜊巧達湯。漁人碼頭一帶的景點包括舊金山海洋國家歷史公園、哥拉德利廣場和機械博物館(Musée Mécanique)等。
過彎區的霧氣,較低的氣溫,上上下下的坡道,以及強烈的海風,總讓許多女子選手們為之瘋狂。
比賽項目:半程馬拉松
比賽時限:4小時0分
比賽報名日期:同年的6月中旬 (ex:2015舊金山女子馬拉松,報名日期為2015年06月16日~2016年06月30日),超過人數限制則以抽籤的方式決定結果。
比賽日期:每年10月中旬
報名費用:個人200美金、大學生180美金
【報名資訊】
個人報名:
於報名期間登入報名網址,提供相關資訊和信用卡號(一個信箱和NIKE+帳號,只能報名一個名額),此時僅供報名,不代表已成功獲得名額。7月會抽籤選出參賽者,有中選的人才會進行信用卡扣款,和email通知。
團體報名(每團上限10人):
先取好隊名,選出一人為團長,上報名網頁提供團長個人的NIKE+帳戶資訊,登入團體報名,創建團體後,組長會收到相關信件,需轉寄給所有組員,每個組員都進入註冊頁面完成相關資訊後,才算報名完成。
【大學生計劃(college program)】
報名資格:
必須是大學在校生,持有有效學生身份和相關證件,在報到時必須攜帶學生證核對資格,若身份不符則取消資格且不退費。
報名方式:
大學生計劃和上述個人/團體報名程序不同,不需經過抽籤手續,只要成功報名大學生計劃且依程序付費成功,並收到確認信件,則代表已經獲得參賽資格。
比賽前12週訓練計畫
1-3週
前三週的訓練作為過渡調整期,讓身體逐漸適應運動的節奏。這期間,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跑步的時候不使用太在乎速度,訓練的主要目標是完成既定的距離。每次訓練後把完成的時間記錄下來即可,這些數據可以在以後比賽時作為參考,設定自己的完賽目標時用 。比如7分鐘每公里的配速,跑完半程馬拉松的成績大約是2小時30分。如果有餘力,可以嘗試一下計時跑5公里,可以自己在訓練時完成也可以參加一場短距離的小比賽。
4-6週
有了前三週打下的基礎,現在你可以嘗試超過1小時的長跑了,身體已經習慣了跑步的節奏。此時可以逐漸增加有一定強度的速度練習,但不要太多,20-30分鐘為宜。超過身體承受力的訓練會增加受傷的風險。進行長距離訓練的前一天,作為休息日,給身體充足的時間恢復。另外,每週選一天嘗試把交叉訓練納入到你的訓練計劃中。
7-9週
現在,在經過5k,10k的里程碑之後,你可以開始挑戰15公里的距離。開始可能並不容易,你無法避免後半程掉速,不要擔心,減速慢跑,甚至是走一段調整節奏都沒有問題,重要的是完成訓練里程。現在,完成長距離訓練的時間可以用來預測自己的半程馬拉松配速和完賽目標,如果你能穩定保持7分鐘每公里的節奏,那麼以2小時30分作為首個半程馬拉松的目標吧!
這個階段的結束時,我們把第九周作為減量週,縮短了長距離訓練的里程,給身體留出恢復的空間。在以後的訓練中,也要有意識地適時安排減量調整。
10-12週
在第九週的減量之後,第十周安排的20公里長距離是你在賽前將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完成它之後,你將會有充足的信心來面對半程馬拉松的比賽。接下來的11、12週,作為賽前調整,總里程不會像之前那麼多,以保持狀態為目標,休息,以飽滿的狀態迎接比賽。
舊金山女半程子馬拉松相關資訊
[附錄] 有提供舊金山女子半程馬拉松相關行程的台灣旅行社如下:
福泰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