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你也是重口味一族嗎?最新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的鈉將可能會讓大腦提早癡呆化
1
你也是重口味一族嗎?最新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的鈉將可能會讓大腦提早癡呆化
2
每日飲水量要多少才夠
每日飲水量要多少才有助健康?這六大項好處不說你不知
3
不可忽略拉伸髖關節屈肌對你的4種好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也是重口味一族嗎?最新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的鈉將可能會讓大腦提早癡呆化

2019-05-22
話題 保健 飲食方式 觀念 新知

現代生活飲食環境的變化,高鹽高油的飲食方式已經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現代人生活忙碌日常三餐基本上都在外面解決,無論是便利超商或是一般的路邊小吃,甚至,消夜常吃的鹹酥雞或炸薯條,都會灑進大量的鹽與胡椒、辣椒來做調味佐料,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去計算你今天的攝鹽量是否有超過適當值。但最新的研究卻發現,高鹽飲食是造成腦部癡呆的其中一項關鍵原因!

消夜常吃的鹹酥雞或炸薯條,都會灑進大量的鹽與胡椒、辣椒來做調味佐料! ©Dr. Weil

高鹽不是只有高血壓

多年來,過高的鹽份攝取被認為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而在自然神經科學概述(Nature Neuroscience)令人震驚的新研究中發現,高鹽飲食與腦部的記憶及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重要的聯繫關係。在這份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給老鼠餵食其飲食中正常鹽量的16%,使得飲食與高鹽量的人類相當;然而,在僅僅的8週內老鼠變出現記憶和思維能力明顯下降許多,另外,發現牠們的大腦負責記憶和學習區域的血流量明顯減少,造成牠們無法區分新的和熟悉的物體,例如牠們越來越難以通過迷宮,同時,也無法像之前一樣建立一個完整的巢穴。

接下來,研究人員通過減鹽將老鼠恢復到正確的攝取水平,讓大腦的血流功能可以恢復正常,結果確是,儘管他們的生理功能恢復正常,但認知腦功能仍然受到影響,高鹽食用的老鼠都罹患上癡呆症的問題。

身為紐約市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神經病學和神經科學教授Costantino Iadecola醫學博士說,我們將這項研究轉化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活動來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嚴重認知障礙或癡呆症。這次所作的研究對於人類來說,腦部的損傷就像是有著記憶問題、迷失方向、不能自行穿衣服、做飯、付賬單或做其它日常生活等等的問題。

我們將這項研究轉化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活動來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嚴重認知障礙或癡呆症。 ©AARP

腸道與腦部的連結

然而,在研究這些結果的背後原因時,研究人員們發現了有關大腸及小腸之間的腸道特異性,關於這點Iadecola博士特別說明,當老鼠吃了他們的所更改的鹽份比例時,攝取多餘的鹽份會引發牠們小腸的反應;開始產生大量的Th17(一種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白細胞),這導致免疫系統的另一個成分叫做IL-17的蛋白質的濃度升高,我們將這個反應轉移到人體上時,就會發現當身體產生過多的IL-17時,它就不再能夠提供足夠的一氧化氮;這種物質是由血管內襯的細胞產生的,當一氧化氮下降時,血管會呈現緊張的感覺,這導致更少的血液流向大腦,讓我們的大腦將無法正常運作。

結論

雖然,上面這樣的研究報告說明了,攝取過多的鹽份會導致大腦運作上的問題,但相信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報告與分析來驗證這項結論,但日常飲食適度的減少鹽量的攝入,確可能是一個大家必需要注意到的問題。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的建議,每人每天所攝取的鈉含量需低於2300毫克,但現在大多數的人每天幾乎都攝取3400毫克左右,比建議量幾乎多出50%左右。因此,如果你想要讓身體更加的健康,就必須開始注意自己吃進肚的鹽份鈉含量有多少!

資料參考/considerable、webm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日飲水量要多少才有助健康?這六大項好處不說你不知

2020-08-31
觀念體脂肪減脂保健話題

飲水量對於我們人體到底有多重要?要知道人體含有60-70%的水,並且我們經常透過汗水及尿液不斷從體內流失大量的水份,因此,為了避免脫水就必需要補足每日的飲水量。然而,每日我們該喝進多少的水才算真的足夠?關於這點有許多不同的看法!首先,人體水份的流失有分為:無體感的流失(450-1900毫升)、尿液(500-1000毫升)、呼吸(250-350毫升)以及糞便(100-200毫升)這幾個區塊,在不計算有體感的流失水份之下,每日基本上要補足1300-3400毫升左右的流失量。

每日飲水量要多少才夠
常常都聽說要多喝水對身體好!但到底要喝多少水以及喝水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建議,成年男女每日分別需要攝取3700-2700毫升的飲水量;而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資料建議為2500-2000毫升的飲水量,臺灣衛生署的建議飲水量則為1500-2000毫升左右;這些飲水量皆沒有考量活動行程與生活環境。另外,在國外也有著8x8的飲水守則,就是每日飲水量為8盎司(237毫升)喝8杯,儘管這一個飲水規則背後的科學證明很少,但就是告訴你飲水量對於我們身體十分的重要,至於到底有多重要?以下將告訴你每日補充足量水份所帶來的六種好處。

多喝水對身體的六種好處
雖然,世界各國對於飲水量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建議,但透過一個基本的數據就可知道要喝多少水。

1.維持身體機能

在艷陽高照的天氣下如果不適時的補充水份,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疲憊甚至脫水的現象。如果損失的水分佔到人體水分的2%左右時,則會產生明顯的脫水現象,但是,運動員因出汗而損失多達6-10%的水分並不罕見,因為,這可能導致改變體溫控制、減少動能和增加疲勞感,同時,它也會使得身體和精神上的訓練變得困難得多。所以,最佳的水合作用可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甚至可以減少高強度運動過程中產生的氧化逆境(oxidative stress)又稱為氧化壓力,如果你進行劇烈運動並傾向於大量出汗的時候,那麼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取可以幫助身體發揮出最佳的狀態。

2.影響能量和腦功能

我們的大腦也會受到水和狀態的強烈影響,有研究表示,即使輕度脫水例如體重減輕1-3%也會損害腦部的功能方面。在一項針對年輕女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後流失掉1.4%的水份會損害情緒和注意力,同時,也會增加頭痛的頻率;另外,這個研究小組的成員也對年輕人進行類似的研究,他們最後發現流失約1.6%的水份對於腦部的記憶力有害,並增加了焦慮和疲勞感。對於體重68公斤的人來說,流失1-3%的水份等於體重減輕0.5-2公斤,光這個數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流失,更不用說在高溫的天氣或劇烈運動的強況之下。

水份會影響腦部功能
我們的大腦也會受到水和狀態的強烈影響!研究小組發現流失約1.6%的水份對於腦部的記憶力有害並增加了焦慮和疲勞感。

3.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頭痛

有研究表明,頭痛是脫水的最常見症狀之一。根據2018年發表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裡的一篇研究有說到,他們針對393人的研究發現,有40%的參與者因為身體脫水而出現頭痛的現象;更重要的是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喝水可以減輕經常性頭痛人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項針對102位男性的研究發現,每天額外喝50.7盎司(1500毫升)的水,可顯著改善偏頭痛特定生活質量量表(偏頭痛症狀的評分系統)。再加上喝更多水的男性中,有47%的人報告頭痛有所改善,而對照組中只有25%的男性報告有頭痛症狀。但是,並非所有研究都同意這樣的結果,有一些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卻沒有這樣的效果,所以,就會需要展開更多相關的研究來確認,增加水合作用是否能改善頭痛的頻率及症狀。

4.有助於緩解便秘

便秘是現代人常見的身體問題,除了生活的壓力之外最常見的就是飲水量的不足,正因為飲水量低是男女老少便秘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通常會建議增加水份的攝入量作為治療方案的一部分。同時,在2017年所發表的一篇研究到告中表明,富含硫酸鎂和硫酸鈉的礦泉水,可有效改善便秘人群的排便頻率和黏稠度,因此,對於患有便秘的人來說飲用含有鈉與鎂的礦泉水特別有幫助。

多喝水能緩解便秘症狀
現代人飲水量低是男女老少便秘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通常會建議增加水份的攝入量作為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5.有助於治療腎結石

除了常見的便秘之外,有許多的女性因為憋尿以及不想在外面上廁所,所以會造成飲水量下降的情況,因此,容易在泌尿系統中形成礦物質晶體塊又被稱為結石,最常見的就是在腎臟中形成的腎結石,而水份攝取量高就會增加流通腎臟的尿液量,這將會稀釋了礦物質的濃度,讓這些礦物質不易於腎臟中結晶並形成團塊。

6.可以幫助減肥成效

要減肥瘦身就必需要多喝水,這句話相信有許多的人都有聽過,這是因為水可以增加飽腹感並提高新陳代謝率。有一些證據也表明,增加水的攝入量可以稍微增加新陳代謝來促進體重的減輕,這可以增加每天燃燒的卡路里量。在2013年對50名體重超重的年輕女性,進行一項為期8週的水誘導生熱對於體重指數和身體成分的影響研究指出,每日在飯前額外喝16.9盎司(500毫升)的水,在持續8週之後與他們的研究前測量結果相比,體重與體脂都有明顯的減少。

資料參考/draxe、NCBI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可忽略拉伸髖關節屈肌對你的4種好處!

2018-07-03
伸展保健知識庫觀念

現代人因為生活習慣與日常工作都必須時常久坐,因此,都會忽略一些重要的肌群訓練與拉伸動作,尤其又以髖關節屈肌最容易被大家忽略。其實,髖部屈肌是骨盆區域和大腿上部的一組肌肉,它能協助我們抬高膝蓋並保持骨盆和大腿對齊,如果沒有髖部屈肌我們將無法坐下或跑跳這類的動作,所以,髖部屈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能忽略的重要肌群。然而,適時的拉伸髖關節屈肌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看完這四大點你就會知道為何要拉伸了!

不可忽略拉伸髖關節屈肌對你的4種好處!

 好處  1 讓身體運動表現更好
根據跑步者世界(Runner’s World)的報導,當你的髖部屈肌肌力不足的時候,可能會導致在運動時的成績變差效率變慢。美國運動醫學院在美國大學的年度會議上,提出最近的一篇綜述放鬆髖部屈肌能有助於防止運動傷害並加快運動速度。另外,華盛頓大學物理治療副教授Gtory Holtzman也說「我們的身體有能力去彌補髖關節屈肌肌力的不足,但如果長時間下去有可能會導致腿部臀部肌肉之間的失衡,竟而造成無法彌補的運動傷害。」所以,建議每週進行3~4次的髖部屈肌加強訓練。

放鬆髖部屈肌能有助於防止運動傷害並加快運動速度。

 好處  2 提升運動角度與範圍
如果當你的臀部肌肉很結實,它們會將為你提供下半身所需的一切支撐力,最終能有助於防止受傷,特別是運動員或是年紀較大的人。但是,如果髖關節區域的肌肉太過於緊繃,就有可能會影響你的下半身的運動範圍與角度,所以,保持臀部周圍的軟組織拉伸與放鬆就變得極為很重要,為了提高靈活性,你可以按摩位於大腿上部外側的髂脛束與位於大腿內側的髖關節內收肌和腿筋肌肉。

 好處  3 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
你要知道髖關節屈肌是下半身很重要的穩定器之一,所以,當你的髖屈肌肌力不足的時候,身體就會開始藉由別的方式來穩定它,長時間下來就會產生身體姿勢不良的問題,進而影響脊椎變形與高低肩的問題,最後甚至於會影響你無法長時間的站立和行走困難的種種問題,因此,你為了避免這些嚴重問題的產生,除了加強髖關節屈肌的訓練之外,還要適時的拉伸及放鬆它。

當你的髖屈肌肌力不足的時候,就容易產生脊椎變形及高低肩的問題。

 好處  4 幫助背部的支撐性
我們的臀部有助於前進並穩定上身的平衡功能外,同時,還能防止過度的身體側向運動,這些動作都可能會使背部肌肉產生緊繃感,所以,如果你的髖關節屈肌過度發達、緊繃或是僵硬的狀態下,就有可能會罹患腰痛的症狀,這其實就是因為髖關節屈肌緊繃使得下背部運動範圍受到限制,還會將骨盆拉向不自然的向前傾斜,最後導致身體腰椎不對齊引發腰部疼痛的症狀。

資料參考/barbend、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