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跑10K
  • 重量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跑步訓練
  • 瑜伽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你也是重口味一族嗎?最新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的鈉將可能會讓大腦提早癡呆化
1
你也是重口味一族嗎?最新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的鈉將可能會讓大腦提早癡呆化
2
工作時提升能量
工作時昏昏欲睡? 這22種簡單技巧研究證實有效提升能量
3
美國研究:每天飲用2杯黑咖啡能幫助降血脂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也是重口味一族嗎?最新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的鈉將可能會讓大腦提早癡呆化

2019-05-22
話題 保健 飲食方式 觀念 新知

現代生活飲食環境的變化,高鹽高油的飲食方式已經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現代人生活忙碌日常三餐基本上都在外面解決,無論是便利超商或是一般的路邊小吃,甚至,消夜常吃的鹹酥雞或炸薯條,都會灑進大量的鹽與胡椒、辣椒來做調味佐料,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去計算你今天的攝鹽量是否有超過適當值。但最新的研究卻發現,高鹽飲食是造成腦部癡呆的其中一項關鍵原因!

消夜常吃的鹹酥雞或炸薯條,都會灑進大量的鹽與胡椒、辣椒來做調味佐料! ©Dr. Weil

高鹽不是只有高血壓

多年來,過高的鹽份攝取被認為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而在自然神經科學概述(Nature Neuroscience)令人震驚的新研究中發現,高鹽飲食與腦部的記憶及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重要的聯繫關係。在這份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給老鼠餵食其飲食中正常鹽量的16%,使得飲食與高鹽量的人類相當;然而,在僅僅的8週內老鼠變出現記憶和思維能力明顯下降許多,另外,發現牠們的大腦負責記憶和學習區域的血流量明顯減少,造成牠們無法區分新的和熟悉的物體,例如牠們越來越難以通過迷宮,同時,也無法像之前一樣建立一個完整的巢穴。

接下來,研究人員通過減鹽將老鼠恢復到正確的攝取水平,讓大腦的血流功能可以恢復正常,結果確是,儘管他們的生理功能恢復正常,但認知腦功能仍然受到影響,高鹽食用的老鼠都罹患上癡呆症的問題。

身為紐約市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神經病學和神經科學教授Costantino Iadecola醫學博士說,我們將這項研究轉化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活動來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嚴重認知障礙或癡呆症。這次所作的研究對於人類來說,腦部的損傷就像是有著記憶問題、迷失方向、不能自行穿衣服、做飯、付賬單或做其它日常生活等等的問題。

我們將這項研究轉化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活動來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嚴重認知障礙或癡呆症。 ©AARP

腸道與腦部的連結

然而,在研究這些結果的背後原因時,研究人員們發現了有關大腸及小腸之間的腸道特異性,關於這點Iadecola博士特別說明,當老鼠吃了他們的所更改的鹽份比例時,攝取多餘的鹽份會引發牠們小腸的反應;開始產生大量的Th17(一種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白細胞),這導致免疫系統的另一個成分叫做IL-17的蛋白質的濃度升高,我們將這個反應轉移到人體上時,就會發現當身體產生過多的IL-17時,它就不再能夠提供足夠的一氧化氮;這種物質是由血管內襯的細胞產生的,當一氧化氮下降時,血管會呈現緊張的感覺,這導致更少的血液流向大腦,讓我們的大腦將無法正常運作。

結論

雖然,上面這樣的研究報告說明了,攝取過多的鹽份會導致大腦運作上的問題,但相信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報告與分析來驗證這項結論,但日常飲食適度的減少鹽量的攝入,確可能是一個大家必需要注意到的問題。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的建議,每人每天所攝取的鈉含量需低於2300毫克,但現在大多數的人每天幾乎都攝取3400毫克左右,比建議量幾乎多出50%左右。因此,如果你想要讓身體更加的健康,就必須開始注意自己吃進肚的鹽份鈉含量有多少!

資料參考/considerable、webm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工作時昏昏欲睡? 這22種簡單技巧研究證實有效提升能量

2020-04-10
生活知識庫營養補給伸展保健觀念

每到下午三點,你是不是開始眼皮和腦袋都失去控制,對著電腦呈現夢遊狀態?本文從食物、環境、身心技巧著手,提供22種快速又方便的方法,讓你花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能輕鬆增加能量、集中精神,順利邁向打下班卡的美好時刻。

工作時提升能量
工作時昏昏欲睡? 這22種簡單技巧研究證實有效提升能量

用食物提升能量

1. 喝一杯咖啡:靠咖啡提神也別喝太多!一杯就夠了。2012年一項研究發現,喝一杯咖啡足以使長時間困倦的司機對方向盤更加警覺。

2. 吃巧克力:巧克力雖然也含有咖啡因,但這並不是讓人快速清醒的主要原因。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能提高人的認知能力,其中黑巧克力中的黃烷醇含量又比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高。

3. 做咀嚼動作:人們常在開長途車時嚼一塊口香糖,以保持頭腦清醒,研究顯示嚼口香糖可以提高機敏性,並且改善情緒。

4. 多喝水:「每天喝足夠的水」是大家都知道卻鮮少人做到的事,但即使是輕度脫水都會讓你困倦,因此疲勞感爆發時,試著喝一兩杯熱水吧!

5. 正常吃飯:身體的能量需要燃料,而燃料來自食物。沒有食物,你的精力和情緒都會急劇下降。2000年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進食可以增強能量、改善記憶力和動力。要注意的是,睡眠不足可能導致你吃更多零食,進而吃下更多垃圾食物。

喝咖啡提神
喝一杯咖啡足以讓人更提高警覺 ©Dai KE on Unsplash

改變環境打起精神

6. 打開窗簾:環境提示對人體能量扮演的重要性,有如人體的開關(又稱晝夜節律),陽光也可以減緩季節性情感障礙。如果你唾手可得陽光充足的窗戶,就不用安排做光照治療了。

7. 把燈光轉亮:如前述,陽光是最有效的,因為晝夜節律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但一項研究發現,要在一天當中任何時段感覺清醒,打開一盞燈就能辦到了。

8. 放一盆綠色植物:成天悶在辦公室不流通的空氣中,室內空氣汙染物可能對健康產生長期或短期影響,包括消耗能量、過敏,讓人昏昏欲睡。如果增添一盆室內植物,能幫助讓空氣更乾淨,也讓心情更美麗。

9. 聞檸檬的氣味:聞某種氣味會帶來多種情緒上的好處,這是芳香療法的一環。而檸檬油是種刺激性的香氣,也是對人體有效的精油之一,檸檬氣味早在2008年就被研究證實可改善人的情緒。

10. 看一些紅色:紅色與勝利、自信心有關,嘗試看一些紅色、紫色的色調(或穿上它們),可使自己更加清醒。

11. 出去走走:走出辦公室、走向戶外,如果附近沒有樹林沒關係,有種植綠色植物的公園就可以了。根據2010年一項研究,僅在戶外20分鐘就足以讓人感覺更活耀。

辦公桌窗簾
讓陽光灑進辦公桌,可以減緩季節性情感障礙 ©KOBU Agency on Unsplash

在辦公桌前的身心甦醒技巧

12. 伸展:研究顯示,做一些瑜伽伸展能使人感到精力充沛且充滿自信,工作空檔就伸展一下吧!

13. 加快思考:眼皮下垂時頭腦可能也處在渾沌狀態,但此時如果讓大腦更快地運作,可能會幫助身體適應。根據2006年一項研究,更快的思考(例如更快的閱讀速度、小組討論或學習新概念)會讓人感到精力充沛。

14. 深呼吸:研究發現,以瑜伽使用的腹式呼吸法讓氣體通過橫膈膜,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能會增加你的能量。

15. 找個有趣的事做:你可以計畫在每天最睏的時間(通常是下午3點左右),執行一天中最有趣的任務。研究顯示,對一項任務感興趣會使人更容易保持警覺性。

16. 多聊聊天:安靜的辦公室總是讓人昏昏欲睡;聊天歡笑的辦公室不只有趣,更有研究顯示,有穩固社交關係的人較快樂、健康且睡眠更多。2006年一項研究指出,比起安靜的辦公室,聊天使人更能打起精神。

17. 抬頭挺胸:駝背會導致疲勞。研究顯示,抬頭挺胸地坐著,讓肩膀向後、眼睛向前、腰部略為拱起,可以使人更有活力,甚至能增強自信心。

18. 笑:笑已被證實可以減除壓力,而研究還發現笑具有包括提升能量在內的許多健康益處。

19. 把音樂調大聲:許多人戴著耳機聽音樂紓解上班壓力,研究更發現,沉迷於一些令人振奮的音樂,可以提高警覺性、注意力和記憶力。另一篇研究則發現,長途駕駛時播放中等速度音樂最能提高警覺性、減少疲勞。

瑜伽伸展
瑜伽伸展動作能使人感到精力充沛

離開辦公桌的甦醒技巧

20.運動一下:當你有打瞌睡的衝動時,請用出去運動替代吃下午茶。2011年一項研究發現,在工作之間進行訓練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這剛好可抵銷你離開辦公桌去運動的時間。

21.午休小睡:與其跟瞌睡蟲拉扯糾結,不如選在午休時間小睡片刻。理論上,午睡能使人恢復活力,以保持精神集中在工作上,也不大會干擾到夜間睡眠。

22.離開辦公桌:很多人習慣在辦公桌上吃午餐,千萬不要!2016年一項研究發現,午餐時間從工作中抽身,讓心靈真正休息一下,可以提高你的能量水平。

資料來源/GREATE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美國研究:每天飲用2杯黑咖啡能幫助降血脂

2020-02-24
觀念保健飲食話題

許多人都有喝咖啡的習慣,但你知道,喝黑咖啡的益處比你想的更多嗎?近日在美國《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從咖啡豆中提取的兩種酚類化合物,可以預防肥胖相關的各種發炎問題,以及降血脂。此外,還能對抗胰島素抵抗,為預防和治療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方法。

美國研究:每天飲用2杯黑咖啡能幫助降血脂 ©bloggeradda.com

根據許多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肥胖與慢性低度炎症狀態息息相關。可以說肥胖造成的慢性發炎,會導致胰島素的訊號傳導效果變差,進而導致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咖啡中的銀皮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

而在研磨咖啡豆時,我們往往會在咖啡粉中發現些許的銀色碎屑,被稱為銀皮(Silver Skin/Chaff)。研究人員從銀皮中提取了兩種酚類化合物—沒食子酸(Gallic acid)和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將這兩種化合物用在老鼠身上採集的脂肪細胞上進行測試,隨後,研究人員發現它們可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改善細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並減輕由脂肪引起的炎症。

©healthifyme.com

咖啡中的酚類物質能促進燃脂

研究人員針對已經得糖尿病的小鼠進行實驗,在10週的研究結束後,發現相比正常飲食的小鼠,餵食咖啡提取物的小鼠,胰島產生胰島素的能力提升了75%至87%。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酚類物質,能夠透過刺激脂肪分解,來阻止脂肪的累積,而且還能產生「褐色脂肪細胞」,這種細胞包含更多的線粒體,可以說是好的脂肪,越多的褐色脂肪,生物體「燃脂」的能力越強。 

©forbes.com

適量喝黑咖啡,控制肥胖跟糖尿病問題

曾有一項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臨床研究發現,日常的咖啡攝入有助於改善腸道菌群的多樣性,維持正常的腸道菌群構成。而且,從大數據的角度來看,咖啡的攝入,的確與更低的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相關,適量的咖啡攝入有助於改善機體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糖平穩。喝咖啡可以作為控糖的輔助方式,但建議飲用黑咖啡較佳,不要添加糖和奶精,甚至連牛奶也因為含有乳糖,容易抵銷咖啡原有的好處。有些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而咖啡因的刺激性較高,因此不要在空腹和餐後立刻喝咖啡,建議飯後1至2小時再喝,或是選在兩餐之間飲用。至於攝取量,健康成人每天可以喝2至3杯黑咖啡,每杯200c.c.。若想達到穩定血糖的輔助作用,喝到這樣的分量效果也才會比較明顯。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跑10K
  • 重量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跑步訓練
  • 瑜伽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