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她在半馬破2訓練中甩掉34公斤體重 從大媽變身運動辣媽
1
她在半馬破2訓練中甩掉34公斤體重 從大媽變身運動辣媽
2
2017臺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張團畯將挑戰三連霸
3
根據心率設定特定運動目標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她在半馬破2訓練中甩掉34公斤體重 從大媽變身運動辣媽

2019-05-23
人物誌 跑步 瘦身 故事 馬拉松 減脂 半馬

希瑟絲隆(Heather Sloan)是位41歲的美國公務員,5年前她體重93公斤,儼然是位重量級大媽,因為始終無法下定決心減肥,被朋友推坑去跑半程馬拉松。沒想到,現在的她是個62公斤、身材勻稱的運動辣媽,下一場半馬目標更直指跑進2小時!

她在半馬破2訓練中甩掉34公斤體重 從大媽變身運動辣媽 ©HEATHER SLOAN

絲隆自稱一輩子都在擔心自己的外表和別人的觀感,2010年,當她生完第二個寶貝、開始了新的職位,她在生活上面臨了很大的難題,工作和生活之間蠟燭兩頭燒卻無法調適,甚至因此完全放棄自己身心,並陷入崩潰的惡性循環中,沒事總是賴在沙發上動也不動,加上壓力讓她暴飲暴食,體重一度飆破93公斤。

在這段「放棄治療」期間,絲隆每天都想著「我明天會更好!」結果這個想法只讓她每一天都懶得追求更好的生活,直到2014年遇見了好友卡拉。卡拉知道絲隆非常想減重,於是某天問道「你要怎麼訓練半馬﹖」絲隆當下不知該怎麼拒絕,被推坑的她才下定決心做出改變,於是從此進入坑底且再也不想爬出來。

當年3月開始,卡拉帶著絲隆去當地的高中操場練跑,她跑得跟烏龜一樣慢、跟牛一樣喘。但情況一天比一天好,那年夏天,絲隆已能跑到5公里,平均速度約37分鐘,而當她每次發現自己體重下降,她就再一次想破PB(個人最佳紀錄);到了秋天,她已開始為人生初半馬展開訓練。

準備半馬期間,她也參加了包括有氧與重訓的全身性訓練課程,這為她在跑步表現和瘦身上帶來神奇的效果,並持續靠著跑步和全身性訓練增肌減脂,直到減去34公斤。2015年5月,絲隆和卡拉一起參加了飛天豬半程馬拉松賽,絲隆以2小時26分40秒跑進自己設下的初半馬目標。

自從達成初半馬後,絲隆每年都會參加多場半馬賽事以及100天跑步挑戰賽,其中包括了在炎熱夏季舉辦的山路半馬。她目前PB是2小時06分04秒,而下一場半馬的目標與許多女跑者一樣﹕破2。

練跑過程中,絲隆學會少吃不健康的食物(圖為情境照,非本人)

開始運動後幾年來,絲隆也搭配飲食控制減去身上的肉。她是個美食愛好者,垃圾食物更是最愛,但在練跑過程中,她學會少吃那些不健康的食物,並每天使用飲食紀錄app長達3年。

「我可以自信地說,如果我能做到,你一定也可以!」絲隆表示,無關年齡、無論達標需要什麼努力,心理必須先下定決心準備改變,且一開始就不回頭。而這不僅是身體上的變化,更能影響心理,跑步是最好的紓壓方法,每當完成了一場比賽,無論遠近,你會得到純粹的快樂和滿足感。而對於絲隆來說,開始跑步帶給她的是﹕成長的快樂、自信,還有全新的衣櫥!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臺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張團畯將挑戰三連霸

2017-03-13
賽事鐵人三項跑步話題游泳單車

臺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3月11、12日在台南安平觀夕平台點燃戰火,共1450人報名,去年標鐵男、女菁英組前八全員到齊,男子菁英組「團團」張團畯將尋求三連霸,除精采賽事外,古都台南的美食和美景,也是賽會一大亮點。
 
這項由台南市政府和中華民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共同主辦的比賽,已連續三年在安平舉行,成為南台灣最受歡迎的鐵人活動。不僅是2017年度鐵人三項系列賽開幕戰,也是許多縣市全國運動會代表選拔賽,和明年印尼巨港亞洲鐵人三項錦標賽國手選拔賽之一,為兵家必爭之地。

2017臺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

賽前記者會10日上午11時在台南永華市政中心六樓舉行,台南市副市長張政源表示,游泳在海域舉行,難度較高是一大特色,也是全台唯一在國家公園舉辦的鐵人賽。「在古都台南比賽,讓人有種進入時光隧道、穿梭古今的感覺,也希望選手比賽之餘,不要錯過台南的美食。」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理事長劉玉峯指出,安平是國手選拔賽,吸引來自全國好手參賽。安全方面,很多人擔心觀夕平台不安全,其實游泳是在沿著沙灘的海域舉行,現場配備近50名救生人員,全力提供選手最安全的比賽環境。
 
鐵人界常勝軍張家班也獲邀出席記者會,只是少了大姐張嘉家,由妹妹張婷婷和弟弟張家豪代表,教練爸爸張勝凱說,嘉家原本報了半程和全程,但因為11日的半程賽撞到研究所考試,只好放棄,考完再搭夜車南下,參加12日的標準賽。
 
到目前為主,張家班三虎將已在大大小小鐵人賽拿下151面金牌,第三度參賽的張婷婷笑說:「這次姐姐沒來,半程賽我得靠自己了。」張家豪說:「希望比上周愛河鐵人賽成績進步,目標是拿下亞錦賽和全運會台北市代表權。」

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蔡曜宇也是有備而來,「安平鐵人賽賽段沒有太多遮蔽物,所以這段時間除了例行訓練外,還特別在耐熱訓練上多著墨。」張綺文則說:「游完泳後跑過沙灘這段很特別,是安平鐵人賽特色,別的比賽沒有。」
 
11日(周六)先舉行鐵人兩項(30公里)。半程鐵人賽(25.75公里)及半程接力賽;12日(周日)進行標準賽(51.5公里)及標準接力賽,參賽選手當中,幾乎集合了所有台灣鐵人三項賽的精英,去年標準賽的男、女前8強全都報名參賽。
 
最引人注目的是「團團」張團畯,將在標準賽男子組尋求三連霸,但他對手也不少,包括3月初剛奪下高雄愛河國際鐵人三項賽的超級新秀林威志、鐵人張家班的么弟張家豪、去年臺南賽第2、3名蔡曜宇、王威凱,以及2015年全運鐵人三項賽金牌李宙諺等人,是場集合台灣老中青三代的鐵人菁英爭霸大戰。

女子組部份,台灣張家班鐵人家族的兩姊妹張嘉家、張婷婷,不僅包辦去年臺南賽半程和全程女子組冠軍,也幾乎席捲台灣鐵人三項賽事女子組金銀牌,姊妹倆今年也將尋求再度包辦台南站標準賽女子組的前二。
 
另一方面,去年台南賽僅次於張家班姊妹檔,分居女子組第3、4名的「美女警花」謝伯韶、「鐵人界安心亞」柳怡卉,也不是省油的燈,素人選手中,美女主播「小猴」魏華萱將參加女子半程接力賽的自由車部份。
 
比賽為期兩天,3月11日上午8時及12日上午7時,在安平觀夕平台鳴槍,台南市政府體育處表示,為了吸引更多運動好手來台南參賽,還增加鐵人兩項賽,歡迎大家踴躍到場為鐵人們加油,也歡迎各地鐵人盡情領略台南風情文化。

陳沁瑜全家陪著兒子曾俊霖一起瘋鐵人,人生初鐵比到熱衰竭,讓她終生難忘。今年和曾秉文首度陪兒子曾俊霖參加安平鐵人賽,陳沁瑜和老公本想報名標鐵,最後決定陪孩子跑第一場半鐵,「想讓他在賽場有家人陪,一起努力的回憶。」
 
12歲半的曾俊霖小時身體差,老是感冒,身高體重明顯不足。陳沁瑜說:「小女兒翊瑄大班時就115公分,體重22公斤,俊霖小一時才90cm,體重15公斤,又有些過動,擔心服用過動藥物造成生長遲緩,我把他推進游泳池,希望靠游泳讓他發洩精力。結果不僅上課情緒穩定了,也不再常生病。」
 
學游泳後,曾俊霖體質改善了,小三和小六是學校體育班游泳隊,小六開始接觸小鐵人,國中也練田徑,目前147公分,38公斤,也變得比較有自信心。國一的曾俊霖今年開始參加半程鐵人賽,這次安平鐵人賽也是三人首次一起參賽。

經營雞肉批發,原是業餘自由車好手,常上領獎台的辣媽陳沁瑜,在兒子小六那年從車手轉鐵人。「我和老公、女兒為培訓兒子往鐵人之路發展,前年5月開始學游泳,一起學進步較快,有共同目標,一起訓練和比賽全家人感情也因此加溫。」
 
 全家一起瘋鐵人很開心,但去年10月陳沁瑜的人生初鐵初體驗,從天堂到地獄、鬼門關前走一遭的經歷,卻讓她終生難忘。
 
「終點前兩公里,還聽到前導機車裁判在跟大會回報:『女總一陳沁瑜目前距終點剩兩公里。』沒多久腳步開始踉蹌,只剩500公尺時,我眼前一黑,磞的一聲失去意識,醒來時插管又戴氧氣罩,一陣猛吐後連喉嚨都破了,吐的全是血水。」
 
熱衰竭的恐怖體驗,讓陳沁瑜體會到,很多事情不是勉強就能成功。「一不小心是會成仁的!凡事要量力而為,因為我們還有好多責任要去承擔。」至今心有餘悸的她苦笑說:「所以目前為止,都只敢比標鐵,不敢輕易嘗試113半程超鐵。」
 
「另一個原因是,標鐵的賽程不像超級鐵人那麼長,隔日能正常上班工作,完賽後還能有時間和餘力陪伴家人,一起在參賽當地旅遊,達到運動、家庭、工作鐵三角的平衡。」陳沁瑜說。

活動花絮

旅遊節目主持人「魏小猴」魏華萱,此次和邱怡萍、黃瀕慧,一起報名參加安平鐵人賽半程接力賽,魏華萱笑說:「其實我現在比較喜歡比113半程超鐵。」人氣超旺的她馬上成為鐵人同好要求合影的「人形立牌」,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公視「真情旅歷」、MOD「向左走向右走」節目主持人魏華萱本身很愛運動,目前除了擔任旅遊節目主持人外,四年前開始代理南非和芬蘭的保健品和防曬乳,沒想到副業收入竟超過本業,魏華萱開心地說:「去年年營收破千萬了喔!」
 
這次報名接力賽,魏華萱透露,其實113半程超鐵才是她的最愛。「我本來就是長距離的啊,標準賽強度大,廝殺激烈,有一次我為了省下穿襪子的時間,游完泳後,騎車和跑步時都  沒有穿襪子,結果腳起水泡又流血,痛到不行。」
 
113公里半程超鐵距離雖然長,但和51.5公里標準賽相較,也多了份悠閒。「轉換區時不只可以不疾不徐地穿上襪子,還可以開開心心補防曬,雖然完賽時間不漂亮,兩次都在8小時左右,但至少可以安心完賽,下個目標是在7小時 50分完賽。」

臺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有不少運動廠商在場邊設攤,其中ZIV運動眼鏡董事長陳本偉特別到現場,為贊助的鐵人選手們,包括張家班的張婷婷和張家豪加油打氣,他強調ZIV不是營利事業,而是將ZIV所有的盈餘回饋給台灣的運動選手。
 
台南的優視設計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先前都以歐美地區的名牌運動眼鏡OEM代工為主,董事長陳本偉求學時期也曾熱衷打羽毛球,至今仍保持每周兩次騎自由車的習慣,去年在墾丁還曾首次下場參加鐵三角,公司職員也引起質變,內部自動自發跑步、參加鐵人三項比賽。

台灣鐵人一哥謝昇諺今年沒報名參加安平鐵人賽,身份改為教練,帶著去年9月與北市藍鯨游泳學校合作以來的首位選手趙子賢參賽,沒想到這位原本是田徑障礙賽的輔大大二選手,初次半鐵賽雖然賽前直喊緊張,比賽小試身手就奪頭分組第三,讓趙子賢有自信的說:「跟田徑一直繞圈子不同,鐵人三項的比賽更有趣味性,這次比完初半鐵,預計今年6月翡翠灣鐵人賽再來挑戰初鐵。」

第二度參加安平鐵人賽的文化博士鐵人薛淳方,賽後不斷被虧是今天最衰的鐵人,薛淳方曾經在全大運奪下10面以上的游泳金牌,不料一開賽下水時就被前面選手踹斷兩顆門牙,自由車回到轉換區前又不慎摔倒,雖然最終拿下女子30歲組分組第三,但她不滿意的說:「因為上岸後,發現斷掉的牙齒一直在流血,當下有想放掉的念頭,但最後還是比完,整個就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的感覺。」

分享文章

根據心率設定特定運動目標

2016-10-26
跑步運動生理知識庫無氧運動有氧運動健身單車

根據你自己的運動經驗,你應該知道體能有很多種類型。有些人騎單車遠比游泳厲害,有些人擅長速度而非距離,有些人非常強壯,但是跑不遠。基本上,這些運動需要不同型態的體能,我們稱此為「不同的能量系統」。而比較常見的用語是「有氧」與「無氧」,更容易理解的說法是「時間長、節奏慢的運動」以及「時間短、節奏快的運動」。

人們在不同運動中移動的形式,反映了不同運動有不同的體能需求,因此也有不同的能量需求。舉例來說,足球球員不斷地跑跑停停,或是不停慢跑又衝刺;網球選手先是靜止,接著快速啟動;長距離跑者總是用同樣的速度練跑。因為不同的運動需要不同的移動模式,也就需要不同的訓練方式。要了解你自己的訓練計畫不同的階段,你就得了解體能有哪些型態,以及它們運用的能量系統為何。

如果你是耐力型運動員,你也得了解影響這些能量系統運作的因素,而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營養」和「強度」。即使本書主要聚焦在心率訓練,但是在此我們會花點時間探討其他因素如何影響你的體能。

根據心率設定特定運動目標

能量如何產生

心率對運動的反應受幾個因素主導,心肺系統是其中之一。因此,當我們討論心率時,也該涵蓋完整的心肺系統功能。這個系統將氧氣和能量運送給肌肉,我們可以把「運動時使用能量的能力」直接視為「肌肉的代謝能力」。

最基本的兩個能量代謝系統是「有氧系統」和「無氧系統」,它們分別使用不同的能源提供能量,你是否能順利瘦身或是在賽事中得名,端看其中一種能量系統訓練的成果。一般來說,時間較長、速度較慢的運動,例如越野滑雪以及長跑主要仰賴有氧系統,它會將脂肪轉化成能量。

衝刺型和爆發式運動,例如百米短跑,或是鍊球,主要仰賴無氧系統。團隊型的運動大體居中,兩種系統都會用到,不過各種團隊型運動對於不同系統的依存度差別很大。舉例來說,冰上曲棍球大約有80~90%屬於無氧,剩下的10~20%是有氧,足球則是一半一半。

這些代謝需求其實指明了訓練的方法:刻意偏向訓練某一種能量系統,或是訓練不足,不僅影響你的表現,也會影響你的恢復,甚至有受傷的風險。

三種能量系統

肌肉中最終的能量來源是三磷酸腺(adenosine triphosphate),一般簡寫為ATP。不管你吃或是喝什麼食物,最後都必須轉化成三磷酸腺才能被當作能量來運用。人體透過三種能量系統來釋放出三磷酸腺:磷酸-肌酸(ATP-PC)系統、無氧醣酵解系統(anaerobic glycolysis system )、有氧系統(前二者都是無氧系統)。通常,一個能量系統會主導某個特定運動強度,但是這三種能量系統其實在各種運動類型中多少都會用到。

在三種能量系統中,利用心率監測來量測有氧運動的強度,相對簡單,也很可靠,當然這不是說無氧運動不能利用心率來量測,它也可以,尤其在強度最低的部分相當準確。然而,當運動強度持續上升,到達無氧運動的高強度區,心率反應就會產生延遲的現象,尤其是強度急遽上升時。這個延遲現象的確降低了它的可靠度,然而當延遲發生時,恢復心率量測的可靠度卻上升。因此,在這類情況下,心率計可能更適合作為恢復的量測工具。

磷酸-肌酸系統(ATP-PC)

磷酸-肌酸系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高能量系統,能夠快速地提供大量的能量,但是它只能維持幾秒鐘,主要用來應付衝刺和節奏極快的運動。多數的情況下,它需要最高或是接近最高強度的輸出,它同時也是任何一項運動,不管強度如何一開始幾秒最主要的能量來源。 這個能量系統仰賴儲存在肌肉的ATP,一旦有需要可以立即釋出。由於這個系統高度仰賴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 ,所以力量型和速度型運動員經常補充肌酸,這個能量系統恢復的速度很快,通常只需要3到5分鐘。

當你在磷酸-肌酸系統為主的狀態下運動,心率的功用相對小很多,因為運動負荷增加很快,但是心率反應卻很遲緩、遠遠落後。就像在接著要說明的無氧醣酵解系統中運動一樣,此時心率計較適合用來測量恢復狀況。

無氧醣酵解系統

無氧醣酵解系統也可略稱為「醣酵解系統」,或是「乳酸系統」。現代運動科學又稱其為「快速醣酵解」或「慢速醣酵解」,這個系統主要在最高運動強度持續15到90秒時供應能量。它仰賴分解的碳水化合物,能夠非常快速地提供能量。不過因為它依賴碳水化合物,通常會導致乳酸的產生,這就是它有時也被稱為乳酸系統的原因。當氧氣供應量不足以完全分解碳水化合物(或是能量快速產生時),乳酸就成為最終的產物。當乳酸大量堆積,會產生一個酸性環境,讓你的雙腿變重,也讓肌肉縮放的能力受損。通常,在跑步或是騎單車爬上一個陡坡後,你會產生雙腿變重的感受;爬完坡之後,強度降低,肌肉又有餘裕可以再承受乳酸,你就可以繼續向前。

要在時間這麼短的無氧運動中運用心率協助訓練,的確有點困難。因為心率要反應到足以辨識運動強度的變化所需要的時間,有時就和該次無氧運動的時間差不多長。因此在週期較短的情況下(少於90秒),我們建議你不如將心率用在測量恢復所需的時間,而非實際的運動心率。當運動持續的時間拉長,超過90秒並維持在無氧區,你的心率反應才會值得參考。

有氧系統

最後一個能量系統是「有氧系統」,或者說「氧化系統」,它主要燃燒脂肪,可說擁有無窮盡的能量供應力。一個普通成人擁有約十萬卡路里的脂肪,有些人甚至多很多。有氧系統產生能量的速度很慢,但是餘裕充足,可以歷久不衰。由於運動的強度比較溫和,所以氧氣供應充足,讓分解速度慢的脂肪,也能夠被代謝。這就是為什麼耐力運動員總是比較精瘦,體重較輕的原因。

有氧系統主導的心率訓練區間,是運動強度在最大心率75%以下的部分。我們的挑戰是讓能量系統成為心率訓練區間的一部份。要多辛苦、或是最大心率百分之幾的強度的訓練,才會用到哪個能量系統?運動時你燃燒哪一種燃料,在特定強度下,燃燒的速度又如何?時間的長短又與這些能量系統有何關聯?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更深入探討這些能量系統。

運動時的能量系統

將能量系統與時間因素連結起來,有助於你進一步了解兩者關係。如果你以最高強度分別運動15秒、90秒、以及5分鐘,你會得到一個很完整的能量系統分布(請參閱本書表4.2)。全力輸出的運動只要不超過15秒,主要使用磷酸-肌酸系統,如果是15到90秒之間,主要使用無氧醣酵解系統,超過90秒之後,就會使用有氧系統。田徑賽事剛好可以為前述現象作為佐證,本書表4.3即是各種田徑運動與相互搭配的主導能量系統。

能量補充需考量的營養成分因素

運動時使用的能量系統與營養素的類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或是蛋白質等有密切關聯。簡單來說,有氧系統仰賴脂肪,而無氧醣酵解仰賴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磷酸-肌酸系統仰賴儲存在肌肉的ATP,在它全部釋放後即需立即透過有氧代謝補充。

不管什麼運動,恢復都是有氧型態,有時可能還需要補充碳水化合物,例如在長跑或是單車騎乘之後。無氧醣酵解系統主要仰賴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質。不過,這個系統也會出現在有氧運動的過程中,當你在有氧運動中用完碳水化合物(又稱為撞牆期),就會處於低碳水化合物狀態。雖然人們多數認為有氧運動只會燃燒脂肪,其實它也會用到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這是長距離耐力賽之後,必須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的原因。

不同類型的運動對於體能的需求

對能量系統的了解,能釐清為何不同運動類型的運動員必須用不同的訓練方式。美式足球的後衛和2000公尺划船選手的訓練方式完全不同,因為訓練內容必須能激發和模擬正式競賽時主要使用的能量系統,這就是為何同一種運動的選手總是有近似的體型。精瘦、體重輕的選手通常受過良好的有氧系統訓練,體型壯碩、肌肉較多的選手通常以無氧訓練為主。所以足球選手和橄欖球選手體格大不相同,一個是衝刺型,一個是耐力型。

還有一個需要了解的是「肌肉形態」與「能量代謝」之間的關係。慢縮肌纖維(Slow-twitch fiber)利於耐力運動,通常燃燒脂肪,它們比較細小。快縮肌纖維(Fast-twitch fiber)利於力量型和速度型運動,通常燃燒碳水化合物,它們相對也比較粗壯。

不同能量系統的心率監測

在你了解三種能量系統與運動強度之間的關聯性之後,你可以選擇適當的心率來刺激特定的能量系統,並藉此設計出一系列的訓練課表。這個做法對於可監測強度的無氧醣酵解系統和有氧系統最為適合,但是一遇到時間短、強度極高的運動形態,例如衝刺,就會失去效用。然而,心率在偵測短時間高強度週期性運動(同時會用到磷酸-肌酸和無氧醣酵解兩個系統)的恢復情況時非常有用,因為你可以藉此來決定何時再開始重複衝刺,或是繼續休息等到心率下降到一定程度。

有些教練認為,當運動員的心率下降到最大心率的65%以下,就可以開始重複衝刺訓練。不幸的是,雖然在整個有氧運動區間裡,恢復心率是非常好的觀察指標,此時卻不足以用來判斷恢復狀況。當體能增強時,你應該會發現在前後兩次高強度訓練項目之間的恢復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即使仍在訓練的過程中也一樣。舉例來說,單車騎士在短上坡時心率常常會上升到非常接近最大心率,然後在幾分鐘之內就會落回到65~75%之間,這表示他具有優異的有氧能力。

要藉由這樣的心率與訓練資訊進行訓練,你必須仔細考慮下列幾點:

1. 你進行的運動,有氧和無氧的比例?
2. 根據你的能量代謝分配,你該如何分配有氧和無氧訓練的總時間?
3. 你應該用什麼樣的心率區間進行訓練,才能讓想要的能量系統向上提升?
4. 你是否考慮透過營養素的使用方式來增強能量系統的表現?
5. 在訓練暫停休息,或是剛結束一段短時間的高強度訓練時,你期盼怎樣的恢復心率?

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就能幫助你為自己的訓練課程選擇正確的強度。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羅伊.班森與狄克蘭.康諾利著作《心跳率,你最好的運動教練:解讀最佳體能指標,找到自己專屬的運動方式與進步關鍵》一書。全球頂尖運動教練一致推崇的「心跳率訓練法」完全聖經。掌握心跳率,你的運動計畫就成功了一半!

──心跳率是身體內建、最懂你的貼身運動教練,也是科學化訓練的第一步
──一個數值,即能連結你身體及運動之間的所有狀態
──讓你以最少的訓練量、最安全的狀態達到最佳的運動成果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