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步訓練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世界冠軍鐵人獨家制定﹕10K跑進40分鐘的訓練計畫
1
世界冠軍鐵人獨家制定﹕10K跑進40分鐘的訓練計畫
2
第一屆BROOKS五人馬拉松接力賽開報 10/7三峽登場
3
什麼是 NIKE REACT?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冠軍鐵人獨家制定﹕10K跑進40分鐘的訓練計畫

2019-06-13
知識庫 跑步 鐵人三項 跑步訓練 路跑 初鐵515 跑10K

10公里是個相當「親民」的路跑距離,無論是初跑者嘗試身手、馬拉松選手突破個人成績,或是鐵人三項51.5中的跑步項目,都是從10K開始。在台灣長跑歷代排名中,男子10K最快29分12秒01、女子34分16秒09,無論我們想在路跑賽或標鐵51.5中突破PB,甚至在馬拉松成績上有所進步,縮短10K的速度是相當重要的。多次拿過鐵人三項世界冠軍的Mike Trees 10K跑在30分鐘內,而他特別制定出一套12週的週期化訓練課表,助你10K破40分鐘!

世界冠軍鐵人獨家制定﹕10K跑進40分鐘的訓練計畫 ©miketrees.nrg

從計畫開始

要實現目標,不是猛衝狂練就能達標,你需要計畫。比方說,現在就應開始計畫未來6個月的訓練;如果你在年末的鐵人三項賽季報了一場人生初標鐵51.5,你得現在就開始規劃如何提升跑速!

首先,每週至少花4小時在跑步訓練上,這是改善跑速的最低要求。Mike Trees建議可把高強度訓練放在周六日,他更進一步把訓練分成3個階段的「4週訓練週期」。

Mike Trees的跑步生涯,以及想像中到了100歲時的跑步樣貌 ©miketrees.nrg

理論基礎

Mike Trees訓練理論的基礎是﹕起初速度比耐力更重要。這樣的理論可能與一些訓練方式相左,但Mike表示,為了達到比賽的速度節奏,訓練時就應以比賽的配速練習,有了速度再建立起耐力,而每個小週期都會漸進增加一些距離。Mike強調,從長時間慢跑來開啟訓練是錯誤的!因為這會讓人疲憊不堪且更難以提升速度。
.剛開始訓練時,你需要透過上坡跑、跳躍練習來增加步幅。
.練跑起初,也需要透過跑在75公尺的平坦道路上,增加步頻。
.耐力則透過逐漸增加強度的間歇訓練來強化。
.在每個4週訓練週期期間,保留1週的減量週。

階段安排

每一個4週訓練週期,都以3週正常、1週輕鬆為循環,這是因為任何生理變化發生的最短期間為3週。如果你離10K比賽還有很充裕的時間,也可以重複每一個正常訓練的週期;要注意的是,如果重複正常訓練,請確保進行3週後有1週減量。

此外,切記同一個階段不要超過6週持續進行,因為沒有改變,身體將適應這樣強度的活動,也將停止進步。以下是為期12週的訓練課表,以10公里目標打破40分鐘而制定,當然,你也可以輕易地把它改為24週。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關於Mike Trees

Mike Trees曾是創造出5次世界冠軍的鐵人三項職業運動員,現為國家隊及國際選手教練。他曾在1994年寫下鐵人三項英國紀錄,直到他從職業運動員生涯退役後,2004年還在極富盛名的曼徹斯特世界大師錦標賽中獲得10,000公尺組冠軍;現在年過50的他,仍陸續在各大鐵人三項與跑步項目中拿下分齡組冠軍。

資料來源/TRI247, Mike Trees Coaching, 台灣長跑競技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一屆BROOKS五人馬拉松接力賽開報 10/7三峽登場

2018-06-15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路跑盛行,跑團遍地開花,一個人的輕鬆跑逐漸轉變成一群人的快樂跑。美國百年專業運動品牌BROOKS從多年來的贊助者角色,今年首度成為「BROOKS RUN HAPPY 馬拉松接力賽」主辦單位,賽事10月7日將在台北大學三峽校區登場,報名現已開放。BROOKS表示,將秉持百年專業品牌的嚴謹態度,為跑友們提供專業級接力賽事,希望透過團體接力賽,重燃跑友們對路跑賽事的熱情,親身體驗「RUN HAPPY」快樂跑精神。

第一屆BROOKS五人馬拉松接力賽開報 10/7三峽登場

「BROOKS RUN HAPPY 馬拉松接力賽」將於10月7日6:30開跑,這次賽事預計召募社會組420隊、大專甲組(公開組)50隊、大專乙組(一般組)80隊及高中組50隊,每隊由5位選手組成,可預排2位後補選手,每棒選手須各自完成8.4公里,合計總長42公里。
 
特別的是,為求比賽公平性並提供每位選手個人賽後成績,賽事將提供個人晶片及團體接力晶片帶,讓每位參賽選手都能在第一時間獲知個人和團隊總成績,營造出專業級接力賽的全新體驗。

早鳥禮:馬拉松接力隊旗示意
報名贈品背心、束口袋,以及完賽禮毛巾

2018 BROOKS RUN HAPPY 馬拉松接力賽
活動時間   2018年10月7日(日)上午5:30-13:00
活動地點   
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
活動組別   社會組、大專甲組(公開組)、大專乙組(一般組)、高中組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8月16日,額滿為止
報名價錢   社會組:NT$6,000/隊 ;大專甲組、大專乙組、高中組:NT$4,250/隊 

主辦單位  金瑞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BROOKS台灣區總代理)

報名詳情請洽伊貝特報名網

 

資料來源/ 金瑞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是 NIKE REACT?

2017-06-21
鞋子跑步配備館NIKE

作為Nike緩震革命的一部分,Nike React重新定義發泡材質和其他緩震系統的可能性——例如   Nike Air VaporMax  和採用ZoomX發泡材質的Nike Zoom Vaporfly 4% ——讓每位運動員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科技。

NIKE REACT

發泡材質可以很輕量,也可以有彈性。但是一般來說,發泡材質不能同時既輕量又有彈性,而且還有出色的耐久性。對於包括緩震專家和化學工程師在內的Nike創新團隊來說,這個障礙正是其創新的動力,他們攜手開發了一種同時兼具三種優勢而非其中兩種的發泡材質。這項成果便是Nike React,既是Nike緩震科技的再次創新,也是鞋類發泡材質材料的重要突破。

Nike React也是Nike善於內部製造及創新的實例。在數百次重複中,Nike對化學物質進行精細微調——使用科學方法往材料中加入新的屬性。不妨聯想一下蛋糕配方——Nike React的研發也從測試各類原材料開始,看哪種成分能夠得出最好的結果。這一Nike專有的發泡材質可以完全掌控Nike React的特性和製造過程,也能夠將這一創新成果運用到更多的運動員和運動項目中。

Nike React可以提供優秀的回彈

儘管Nike React擁有多項顯而易見的性能優勢,不過沒有其他運動能像籃球一樣流暢、有效地同時檢視Nike React所具備的三項特質。籃球運動需要連續地變換方向和速度,或在轉瞬之間完成起跳,而這些動作都在不斷挑戰球鞋的極限。Nike React這種材料讓人感覺既鬆軟有彈性,同時也柔軟且穩定。

Nike React可以提供出色的能量回饋,隨著比賽的進行,始終保持一致的腳感。

Nike React首先應用於Jordan Super.Fly 2017和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由Draymond Green初次穿著亮相。每雙球鞋都含有一個全掌長度的內嵌Nike React核心。

兩款籃球鞋的設計過程都有運動員資料作為支援——他們如何移動,如何變換方向,如何施力——均由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提供。壓力分佈圖將這些資料視覺化,準確地顯示運動員需要支撐的部位,可以全面優化緩震性和抓地力。

作為Nike緩震革命的一部分,Nike React正在重新定義發泡材質和其他緩震系統的可能性——例如Nike Air VaporMax 和採用ZoomX發泡材質的Nike Zoom Vaporfly 4%——讓每位運動員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科技。

資料提供: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步訓練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