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覺得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重也隨之增加的趨勢嗎?如果有那就是新陳代謝降低所造成的原因!代謝是燃燒脂肪十分重要的關鍵點,那我們該如何改善新陳代謝讓它更有效率的工作?一般來說有許多的人都會說吃哪些食物可有效提升新陳代謝,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可促成新陳代謝的因素可以改變,接下來我們將來了解有關人體的新陳代謝以及該如何改善它的一切方法。
新陳代謝(Metabolism)是人體新舊物質交替的過程,讓體內有害的垃圾和毒素排出並吸收新的物質,經由不斷更新體內的物質與燃燒熱量,來維持身體各器官健康有效率的運行,簡單來說新陳代謝是你每天燃燒的所有能量,也就是消耗卡路里;但燃燒卡路里並不僅僅發生在運動時,因為你的身體必須維持正常的運作讓你可以活著;這意味著無論你是否自願燃燒卡路里,你的身體從呼吸到走路都跟新陳代謝脫離不了關係!
1.BMR(基礎代謝率):又稱為靜態代謝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 RMR)指的是人體在24小時內,靜臥狀態下所消耗的熱量,這包含維持呼吸循環系統、神經系統以及肝腎等器官組織的運作,是維持生命所需的最小熱量值,它佔我們身體熱量燃燒大約70%左右。
2. NEAT(非運動的熱能消耗):這裡指的是除了BMR與運動所包含的消耗量之外,我們身體從走路到工作;甚至於打字、澆花或是情緒壓力的起伏等等,所累積消耗卡路里的方式,它大約只佔20%左右,並且會依據每天的行為與情緒而有所不同,這將取決於你正在做什麼或吃什麼有關。
3. Actual exercise(實際運動):最後一塊就是你實際從事運動所消耗的卡路里,這大約只會佔10%左右。
還記得新陳代謝消耗熱量對大塊的一部分?沒錯!就是你的BMR。除了它佔有消耗卡路里的70%之外,別忘了!它要維持身體器官運作的功能性,因此,這70%裡面也包含著要如何消化食物,所以吃了什麼食物能影響你身體的熱量消耗。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應用生理學實驗室副教授Abbie E. Smith-Ryan博士說,大約30%的蛋白質熱量用於消化和吸收,其餘碳水化合物大約只有10%而脂肪更少,所以,蛋白質能燃燒卡路里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更多!另外,Erik Bustillo博士也解釋說,纖維是另一種能夠消耗更多能量的營養素,因此,當你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纖維絕對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BMR,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新陳代謝。
當然,並不表示著你應該避免攝取脂肪和其它碳水化合物,你必需要在這三者之間取得平衡點,以保持你身體的功能可正常運作;同樣,重要的是雖然沒有任何維生素或營養素,能夠自行增加BMR的效率與速度,但只要我們人體缺乏任何必需的維生素和營養素,都會產生許多的負面影響。
很多人想要減肥或減重的時候,都會從減少進食的份量與熱量開始,然而,這種減少攝取食物的方式在初期會立即看到絕佳的成果,當你長時間的進行這項節食的行為之後,身體就會開始減緩代謝的效率,Bustillo博士說,這被稱為代謝適應。因為我們的人體有一種飢餓模式,當你大幅度減少卡路里的時候,你的身體認會為沒有足夠的食物供應它使用,所以,就會開始通過盡可能少的卡路里燃燒,來保護身體機制維持生命,而大量減少攝取食物的時間越長你的BMR數值就會越低,這也就是為何許多靠節食瘦下來的人,一恢復飲食就立刻復胖回來!
但這並不是說任何採用極端限制卡路里的人,在減肥或減重的過程中都注定會失敗!Bustillo博士說,當我們知道新陳代謝為何會降低運作的原理之後,你可以通過簡單地每週增加大約100卡路里的攝入量來改變這個事實,直到你的身體恢復健康的卡路里攝取量為止。
有證據也表明,高強度間歇訓練是最有利的運動方式之一,因為,它在一半的時間內燃燒更多的卡路里作為穩態有氧運動,運動後長達24小時的卡路里燃燒可能會持續升高,平均可以多消耗200-300大卡左右。另外,運動可以幫助提高BMR的另一種方式是增加肌肉量,Smith-Ryan博士說,阻力訓練有利於增加瘦體重,間接會增加我們身體的BMR,同時,肌肉組織在休息時比脂肪組織燃燒更多的卡路里!根據研究的數值表示,每磅的肌肉能消耗約6卡路里;而脂肪只能消耗約2卡路里。雖然,這個數據的差異性並不太大,再加上增加瘦體重並不是增加每日卡路里燃燒的神奇方法,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這每磅4卡路里的差距,累積起來也是會產生很驚人的影響!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是否聽過一句有關飲食的英文:「You are what you eat.」?這意思是就是怎麼吃以及吃什麼都會影響你的身體,因此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根據2018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其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高血壓、肝硬化等皆與飲食息息相關。
根據美國權威雜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每年針對最佳飲食(Best Diet)項目,招集美國數十位相關心血管、身體保健、食物營養、糖尿病、運動等專家及醫師進行研究調查,該研究今年已進入到第十年,並在35種飲食中進行分析,從飲食對心臟健康程度、長期減重效果、飲食實施的難易度、食物營養全面性等來做評估,同時近期發表2020年全球最佳飲食方法前三名:
地中海飲食法(Mediterranean Diet)源自於1940~1950年代環地中海地區,希臘、義大利南部及西班牙的傳統飲食型態,並受現代營養學推薦的一種飲食模式。其料理方式以大量橄欖油、豆科植物、天然穀物、水果和蔬菜,適量魚、乳製品及減少紅肉為重要特色。 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慢性疾病的多酚類化合物,加上熱量大多來自於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能幫助體重輕鬆管理、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減緩腦部退化,已連續三年被評比為全球最佳飲食法第一名。
得舒飲食(DASH Diet)是一種為了降低血壓而被開發出來的飲食模式,提倡高血壓患者應多吃的東西,而不只是一味禁止,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是得舒飲食的五大要素;低脂、少鹽、少糖的食物攝入,所以也適合於想要減肥或控制體重的族群。
彈性素食(Flexitarian Diet)由美國知名營養師白勒特諾(Dawn Jackson Blatner)在《彈性素食飲食》著作中指出,得到素食的健康益處不用全然放棄吃肉。彈性素食的風潮讓人們可以接受健康飲食,不需劇烈改變飲食習慣,可以隨意選擇吃素的時間,而且少吃點肉,對環境、個人經濟都有好處;另外,可多攝取非肉類蛋白質,如豆腐、黃豆或雞蛋,水果和蔬菜、全穀類及乳製品,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則可有效的降低血脂、血壓。
但是,不管怎樣的飲食法,都要配合規律作息以及規律運動,這樣才能讓這些飲食法發揮出最大功效!
資料來源/ReNEW Houston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