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練跑強度越高才能激發跑速﹖ 專家警告你會離失敗越來越近
1
練跑強度越高才能激發跑速﹖ 專家警告你會離失敗越來越近
2
大火紋身的Turia Pitt 成功征服IRONMAN KONA世錦賽
3
世界最長的路跑賽──在52天內跑完這4,989公里,你才能算是真正的「自我超越」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練跑強度越高才能激發跑速﹖ 專家警告你會離失敗越來越近

2019-06-25
話題 跑步 跑步訓練 觀念 初鐵515 鐵人三項

你的目標賽事是什麼﹖參加人生初鐵515﹖有朝一日參加超級鐵人三項226﹖在年底馬拉松賽季跑一場全馬﹖還是5K破PB﹖無論目標是什麼,相信你都曾對自己說過「我要比之前更盡力練跑!」但是,知名線上專業教練團隊 Runners Connect 指出,這是完全錯誤的方法,如果你這樣想,幾乎可以保證你為失敗做好了準備!

作為一名跑者,最難以掌握的就是你不需要每次都跑得比之前更快、更遠或是強度更高;事實上,偶爾跑得比你的潛力還低或慢,可以帶來更持續的改善。你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以下研究和數據可以證實。

練跑強度越高才能激發跑速﹖ 專家警告你會離失敗越來越近

高強度訓練比較有用﹖ 

一項發表於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受試的運動員分為兩組﹕中強度組與高強度組,中強度組運動員在接近最大強度的情況下進行一系列訓練,為期12週;高強度組則進行相同類型的訓練(相同的重複距離和休息量),但強度較中強度組高。結果發現,高強度組在3週後,VO2 max(最大攝氧量)比中強度組高30%。

但是!

你以為上述結果根本不支持本文第一段的論點嗎﹖這項研究還沒完!研究者進一步在相同的訓練方法紀錄了6週、9週和12週的VO2 max變化,有趣的事發生了。9週後高強度組的VO2 max比中強度組高10%,更重要的是,9週後高強度組開始停止進步;到了第12週,兩組已達相同的VO2 max進步水平。

顯然地,這項研究表明,雖然你會在跑步訓練的最初幾週得到快速進步,但這種進步曲線將趨於平穩,隨著時間越久,效果越趨近於中強度訓練。

圖表翻譯來源:Runners Connect

知識便利貼︱最大攝氧量VO2 max

每個人1分鐘所能攝取消耗的氧氣量有一定限度,從事最激烈運動時,每分鐘所能攝取消耗的氧氣的最高值,即為最大攝氧量。由於最大攝氧量與心肺耐力有密切相關,被公認是心肺耐力的最佳單一指標。

攝氧量與體重、性別、年齡、高度、遺傳與活動水準等因素都有關,因此,最大攝氧量常除以個人體重,也就是用每公斤體重每分鐘的攝氧量來表達(毫升/公斤/分鐘)。e.g. 一位60公斤的人在最激烈運動中,測得最大攝耗氧量3.0公升時,其最大攝氧量為每公斤體重每分鐘50毫升(50 ml/kg/min)。

想快速進步,先考慮受傷風險

當然,以上述研究結果來看,多數運動員仍會選擇高強度的訓練,雖然12週後結果趨於相同,但能快點達到訓練效益當然要快點達成。

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並未涉及運動傷害和過度訓練的增加曲線,以及對於長期進步的影響。但以往許多研究和實際案例已證實,訓練強度增加與傷害風險提升有關,也就是說,訓練越硬(越快),越有可能受傷。

Runners Connect總教練Jeff Gaudette指出﹕「他遇到許多跑者在傷病週期間訓練過度,這反而會阻礙長期進步,因為每向前兩步,你就會退後一步。」正如下圖所見,高強度跑者在幾週之內,VO2 max進步幅度遠遠領先於中強度跑者,但不久之後,高強度跑者遭受了他第一次受傷,影響長達1-2週。雖然高強度跑者在幾週的高強度訓練後就能追上慢慢跑的中強度跑者,但是,受傷的循環很可能繼續重演,直到高強度跑者遠遠落後於穩定進步的中強度跑者。

圖表翻譯來源:Runners Connect / 數據來源: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

更讓人惋惜的是,在訓練42週後,高強度跑者再也無法透過幾週的艱苦訓練,來彌補與中強度跑者的這段差異,他們將繼續用盡全力激發潛能,直到終於學會用適度的強度訓練為止。

資料來源/Runners Connect, 運動生理學網站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大火紋身的Turia Pitt 成功征服IRONMAN KONA世錦賽

2016-11-07
IRONMAN人物誌話題游泳單車鐵人三項跑步

現年 29 歲的澳洲人圖莉亞∙皮特(Turia Pitt)在2011年9月參加一場越野賽時被無情山火毀去全身超過六成的皮膚與好幾根手指。不過,熱愛運動的她並未就此放棄生命,相反地,她不但積極參與復健,重拾跑步游泳等運動訓練,而且克服皮膚可能在水中的壓力,積極的準備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就在2016年10月夏威夷可納 (KONA)所舉行的IRONMAN世錦賽上,她和其他選手一樣,完成了3.8公里游泳、180公里的自行車和42.195公里的馬拉松項目,而且,她的成績是令人敬佩的14小時34分30秒!

Turia Pitt成功完賽2016 IRONMAN KONA 世錦賽 ©Michael Klein

2011年一場在澳洲金伯利舉行的100公里越野賽中,因為大會誤判狀況,沒有考慮附近的森林大火而停賽,導致許多跑者遭到了程度不一的燒傷,圖莉亞算是其中相當嚴重的受害者。五年過去,圖莉亞前前後後總共接受了200多次大小手術,也成功控告主辦單位疏失獲得賠償,但是她身上的嚴重傷害已經無法彌補。醫生告訴她,她不應該再從事跑步等劇烈運動了。

不過好勝的圖莉亞並未因此退縮,在積極做復健治療之後,她很快地重拾這些她所熱愛的運動,而且,她將目標延伸到鐵人三項。因為她手指已經被截掉好幾根,因此自行車需要因為她的狀況而做特製改造,包括手把上的煞車,以便能讓她順利使用。

Turia Pitt賽後接受訪問。 ©Mark J. Terrill/AP

由於身上有65%的燒傷,圖莉亞的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體溫,而且皮膚特別脆弱,因此她也必須穿著特製的鐵人服來抵抗夏威夷的高溫,同時幫助她身體能夠順利排汗。

Turia Pitt在賽後與她的未婚夫Michael Hoskin感動擁抱。 ©Michael Klein/News Corp Australia

賽事當天,當圖莉亞進入最後一項馬拉松的起跑線時,她看起來非常有自信。不過,最後的這段比賽才是對於選手們最大的考驗,因為他們將通過一整片無盡的黑色熔岩地形,由於黑色會吸熱,因此氣溫通常會高達40度以上,光是待在那邊就令人難以忍受,更何況是要跑一場馬拉松。在賽前,圖莉亞也告訴記者說,她認為最後這段馬拉松是最困難的挑戰,她甚至沒有把握能夠完成。「為了這場比賽,比起一般人的標準鐵人三項裝備,我需要準備得更多,我也會穿上抵禦酷熱的白色衣物例如涼爽袖套等等,」她說,「不過,我寧可跌進黑色熔岩的裂縫而失敗,也不想因為沒有來參加而讓我的生命乏善可陳。」

Turia Pitt在賽後與她的未婚夫Michael Hoskin合照。 ©Michael Klein/News Corp Australia

事實上,這是圖莉亞第二次參加IRONMAN超級鐵人三項比賽。她的第一場賽事是今年5月在澳洲Port Macquarie舉辦的IRONMAN鐵人三項競賽,一樣是總長度226公里距離的超級賽事。

IRONMAN世錦賽一向是鐵人三項領域中最高等級的競賽,是鐵人們嚮往的最高殿堂。今年,有2,300位選手共襄盛舉,站上了可納的游泳起跑線。一般參賽組別的總完賽關門時間是17個小時。

Turia Pitt在自行車項目競賽中。 ©Michael Klein/News Corp Australia
Turia Pitt成功完賽2016 IRONMAN世錦賽。 ©Michael Klein/News Corp Australi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最長的路跑賽──在52天內跑完這4,989公里,你才能算是真正的「自我超越」

2016-05-27
賽事路跑跑步話題趣味

在2015年8月4日當地時間下午6時12分,一名前IT專業人士納巴剎·馬吉 (Nirbhasa Magee) 終於完成最後一圈在美國紐約皇后區一個不起眼區域的半英里路跑。這可能聽起來完全不像一場厲害的耐力跑,但馬吉與其他大多數在皇后區的 Joseph Austin Playground 這個小公園裡輕鬆慢跑的其他跑者不同的是,在過去的52天裡,這位35歲的愛爾蘭人已經做了每圈0.5488英里(883公尺)的循環跑5,649次,總路程是驚人的3,100英里(4,989公里)。把這個里程數攤開來看,那就像是從美國東岸緬因州的波特蘭跑到西岸加州的聖地牙哥一樣遠,只不過沿途的城市景觀總是一再重複,還會讓在公園裡踢足球的青少年們以困惑的眼神瞧著他,不知道這個人到底在幹嘛,為何這麼多天裡一直在附近重複繞著圈圈。

Nirbhasa Magee完成世界最長的路跑賽:在52天內連續跑3100英里。 ©JOWAN GAUTHIER/telegraph.co.uk

馬吉以及其他11個人,當時正在進行一場所謂「Self-Transcendence 3,100 Mile Race 自我超越3,100英里耐力賽」,而8月4日結束的,是這個賽事的第十九屆。這場賽事是由已故的印度靈學大師與長跑愛好者斯里·欽莫 (Sri Chinmoy) 所創立,這位來自孟加拉,後移居紐約的大師被認為是一個靈性的復興者,他相信「至高無上的秘密或目標將是超越自己」。這個路跑賽是世界上總距離最長的認證賽事,參加的跑者必須於52天內,以平均每天59.6英里(96公里)的路程,差不多就是兩場全馬的距離來跑完整場賽事。作為第8和在規定時間內最後一位完成總長3,100英里路跑的完跑者,馬吉的個人勝利也意味著這場賽事在今年的大豐收。在2015年,新的世界紀錄在男性和女性的組別都分別被打破了。來自芬蘭,44歲的Ashprihanal Aalto在第41天就完成了5,649圈,而來自奧地利,56歲的Surasa Mairer則在第50天就完跑。

Nirbhasa Magee完成Self-Transcendence 3,100 Mile Race 自我超越3,100英里耐力賽 ©JD Gauthier/outsideonline

2015年的賽期從6月14日至8月4日為止,這些選手們一直在皇后區的牙買加社區裡面繞圈圈,每天早上6點開始,並在午夜結束。每天的賽程結束後,他們會由主辦單位接送到附近的公寓做幾個小時的睡眠。所有參賽者都有自己的應援團,通常是他們的家人或是有共同靈性信仰的伙伴,在潮濕悶熱的美國東北岸夏天城市裡的磨人漫長路途中給予食物和飲料的補給,以實質與精神上的鼓勵,協助他們一步一步邁向這3,100英里。

賽事地圖 ©OPEN STREET MAP CC

馬吉,這位擁有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前IT菁英,最後到達終點時百感交集。「這真的是一場非常艱難的賽事,」他說。「我把每天都當作同一天,盡量不要去想何時結束,是因為它真的超乎我所能理解的。」

這場比賽是一場精神和肉體的大考驗,選手們必須不停地進食並保持專注。馬吉的朋友們在他每完成一圈時會遞上一杯水或一份食物,一天下來大約需要補充7,000-10,000的熱量來讓他每天有足夠的能量來繼續跑下去。每天要保持跑步的狀態並非這些長時間跑者所面對的唯一問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僅僅只做跑步這件事,你會只有自己的想法伴隨著,而那才是最大的折磨。

「我盡可能保持我的腦海裡一片空白,」馬吉承認道。「我練習冥想和保持頭腦冷靜,並想一些感激和快樂的事。這些是我所希望的,但有時會事與願違,很多雜念會干擾我。我每天得跑18小時,所以我準備了一台MP3播放器,有時我聽音樂或有聲書,但多數時間我會在沉思。」

「因為跑的是同一條路線,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整段路跑起來可說非常平靜。你需要在路上盡可能地集中精神,並盡可能留在路上不要休息,」馬吉說。「當然有些事情你必須做,你必須上廁所,也必須留心腳下的路況,除此之外,你需要隨時保持專心一致。」

Nirbhasa Magee ©Colm Magee/irishcentral

馬吉開始想到幾年前接受欽莫大師的教導。 欽莫大師是一個偉大的運動與其對於心靈復原能力的倡導者,他將經常發起長距離路跑活動。正是因為這一點,馬吉前來參加他的第一場自我超越賽。

「朋友說,我還以為你瘋了,」他說,當他以他想參加這麼長距離的路跑賽去詢問朋友的意見時。「我不認為我是一個真正的跑者,」他說。「我有朋友來參加過這場比賽,當時我非常羨慕他們,但我從沒想到有一天我會自己來跑,甚至直到三、四年前還是抱持這樣的想法。」

在2012年,他參加了在欽莫基金會在皇后區的法拉盛舉辦的一場比賽後,現場的氛圍和以及這個超級長跑的精神融入了他的「系統」。「我對於這場賽事有很強烈的感覺,另外,它的氛圍裡的一些事物打動了我,」他回憶說。在他決定挑戰這個世界最長的比賽之前,他在2013年4月開始參加多日賽,參加一場在紐約為期10天、622英里的比賽,和次年一場702英里的賽事。馬吉也是第一位完成這賽事的愛爾蘭人。

迄今為止,只有37人完成了這個耗費心力的超越自我超級長跑賽(相較之下,已經有4,000多人成功攀上珠穆朗瑪峰,並有1,400以上的人已成功游過英吉利海峽),它的創始人欽莫大師認為,這場比賽可以視同作為自我發現和心靈成長的機會。這場比賽開放給任何具備其他大型多日賽事的完賽紀錄者來參加,其中有許多過去20年裡跑了無數超級馬拉松的頂尖跑者。

©JD Gauthier/outsideonline
Nirbhasa Magee成功完賽。 ©JOWAN GAUTHIER/telegraph.co.uk
連續不中斷跑52天,Nirbhasa Magee疲倦全寫在臉上。 ©JOWAN GAUTHIER/telegraph.co.uk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