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練跑強度越高才能激發跑速﹖ 專家警告你會離失敗越來越近
1
練跑強度越高才能激發跑速﹖ 專家警告你會離失敗越來越近
2
跑者該做多少的肌力訓練?
3
跑步也需要教練?7個建議告訴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練跑強度越高才能激發跑速﹖ 專家警告你會離失敗越來越近

2019-06-25
話題 跑步 跑步訓練 觀念 初鐵515 鐵人三項

你的目標賽事是什麼﹖參加人生初鐵515﹖有朝一日參加超級鐵人三項226﹖在年底馬拉松賽季跑一場全馬﹖還是5K破PB﹖無論目標是什麼,相信你都曾對自己說過「我要比之前更盡力練跑!」但是,知名線上專業教練團隊 Runners Connect 指出,這是完全錯誤的方法,如果你這樣想,幾乎可以保證你為失敗做好了準備!

作為一名跑者,最難以掌握的就是你不需要每次都跑得比之前更快、更遠或是強度更高;事實上,偶爾跑得比你的潛力還低或慢,可以帶來更持續的改善。你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以下研究和數據可以證實。

練跑強度越高才能激發跑速﹖ 專家警告你會離失敗越來越近

高強度訓練比較有用﹖ 

一項發表於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受試的運動員分為兩組﹕中強度組與高強度組,中強度組運動員在接近最大強度的情況下進行一系列訓練,為期12週;高強度組則進行相同類型的訓練(相同的重複距離和休息量),但強度較中強度組高。結果發現,高強度組在3週後,VO2 max(最大攝氧量)比中強度組高30%。

但是!

你以為上述結果根本不支持本文第一段的論點嗎﹖這項研究還沒完!研究者進一步在相同的訓練方法紀錄了6週、9週和12週的VO2 max變化,有趣的事發生了。9週後高強度組的VO2 max比中強度組高10%,更重要的是,9週後高強度組開始停止進步;到了第12週,兩組已達相同的VO2 max進步水平。

顯然地,這項研究表明,雖然你會在跑步訓練的最初幾週得到快速進步,但這種進步曲線將趨於平穩,隨著時間越久,效果越趨近於中強度訓練。

圖表翻譯來源:Runners Connect

知識便利貼︱最大攝氧量VO2 max

每個人1分鐘所能攝取消耗的氧氣量有一定限度,從事最激烈運動時,每分鐘所能攝取消耗的氧氣的最高值,即為最大攝氧量。由於最大攝氧量與心肺耐力有密切相關,被公認是心肺耐力的最佳單一指標。

攝氧量與體重、性別、年齡、高度、遺傳與活動水準等因素都有關,因此,最大攝氧量常除以個人體重,也就是用每公斤體重每分鐘的攝氧量來表達(毫升/公斤/分鐘)。e.g. 一位60公斤的人在最激烈運動中,測得最大攝耗氧量3.0公升時,其最大攝氧量為每公斤體重每分鐘50毫升(50 ml/kg/min)。

想快速進步,先考慮受傷風險

當然,以上述研究結果來看,多數運動員仍會選擇高強度的訓練,雖然12週後結果趨於相同,但能快點達到訓練效益當然要快點達成。

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並未涉及運動傷害和過度訓練的增加曲線,以及對於長期進步的影響。但以往許多研究和實際案例已證實,訓練強度增加與傷害風險提升有關,也就是說,訓練越硬(越快),越有可能受傷。

Runners Connect總教練Jeff Gaudette指出﹕「他遇到許多跑者在傷病週期間訓練過度,這反而會阻礙長期進步,因為每向前兩步,你就會退後一步。」正如下圖所見,高強度跑者在幾週之內,VO2 max進步幅度遠遠領先於中強度跑者,但不久之後,高強度跑者遭受了他第一次受傷,影響長達1-2週。雖然高強度跑者在幾週的高強度訓練後就能追上慢慢跑的中強度跑者,但是,受傷的循環很可能繼續重演,直到高強度跑者遠遠落後於穩定進步的中強度跑者。

圖表翻譯來源:Runners Connect / 數據來源: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

更讓人惋惜的是,在訓練42週後,高強度跑者再也無法透過幾週的艱苦訓練,來彌補與中強度跑者的這段差異,他們將繼續用盡全力激發潛能,直到終於學會用適度的強度訓練為止。

資料來源/Runners Connect, 運動生理學網站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該做多少的肌力訓練?

2017-08-10
跑者肌力核心肌群核心訓練重量訓練健身跑步知識庫

跑者也需要做肌力訓練已是耳熟能詳的觀念。但到底要做多久、多少量、強度為何?各界的說法更是議論紛紜,莫衷一是。最近,知名跑步雜誌Womens Running請到了美國知名的健身教練,同時也是Adidas運動員的Darien Hawkins來與大家談談關於跑者從事肌力訓練的強度及長度。

跑者該做多少的肌力訓練?

什麼時候是加強訓練的最佳時機?

跑者們平均每週該花長的時間做重量訓練呢?這一切都取決於運動員的目標。如果目標是提高成績,那麼三到五天是最佳的訓練時間。如果你的目標是維持當前的身體、生理和性能水平,那麼一周約訓練兩天就可以了。

然而,重量訓練是指調節神經肌肉系統,以動態和重複創造一種克服外部力量的內部張力,因此,才需要多種類型的肌力訓練來提高運動成績。一些對於性能提高的肌力訓練中,最重要的類型是靈活性訓練、SAQ訓練、增強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平衡訓練、綜合性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利用以上這些綜合,來組成一個完整的訓練計劃以提高你的表現。話雖如此,但加強訓練的最好時間,應是你在進行專項耐力訓練訓練 (跑步計劃)之前。

肌力不單是某個部位,而是全身訓練

給我們你的最佳實力(整個身體),每個跑者都應該納入他們的訓練之中。

跑步時,身體會用上幾個主要肌肉群: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肌群、臀肌和腰肌。
橋式是穩定神經肌肉間效能化的好動作。單腿深蹲則是練習是平衡和增強的好方法、敏捷階梯訓練對於SAQ(速度,敏捷度,反應)的訓練非常有效。蹲跳是非常穩固的爆發式訓練。而對於全身力量,建議可以使用像波比跳與伏地挺身的動作結合訓練。保持以上動作適當的平衡,是預防受傷和提高運動能力的關鍵。

穩定、強化、營養打造堅實的核心

擁有強大的核心是如此重要。對於堅實的核心,以下是最好的建議。

堅實的核心需要一種漸進和系統性的方法來強化。核心訓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核心穩定性:這個階段的目的是發展最大的神經肌肉效率和骨盆穩定性。這些練習的目的是在脊柱和骨盆區域間提供少量的運動,主要還是先學會穩定的感覺。

第二階段是強化核心:這個練習同時結合第一階段的訓練,透過更多的全方位的運動;像仰臥起坐、穩定球仰臥起坐、背部伸展等來強化核心。

第三階段是核心力量:核心力量練習意旨提高核心肌肉而產生的力量,這些能使跑者們穩定比賽時速度以及產生力量。這一階段的訓練包括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盡可能地進行藥球拋接訓練。

堅實核心的最後一個組成部分是適當的營養。市面上的加工食品大多對身體沒有益處,所以最根本的方式是每日均衡的飲食,以促進最佳的核心發展。

重量取決於個人目標

許多女性需要學習一個觀念,就是舉重不會使你變成大肌肉,還可以給你很多的力量,讓你變瘦,線條變美。 

重量決定於個人目標。如前所述,如果目標是提高成績,那麼一周訓練需要三到五天,若目標是維持目前的狀況,那麼一兩天就足夠了。至於長跑運動員應該舉起多重的重量,這取決於目標是什麼。如果目標是發展肌肉的穩定性和耐力,那麼次數應該做12到20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50到70%。如果目標是增加肌肉的大小,那麼次數應該在6到12下之間,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75%到85%之間。如果制定的目標是盡可能的強大,次數應該在1到5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85%到100%。如果目標是發展更多的爆發力,次數應該在1到10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30%到45%。

避免體重增加的唯一方法

在訓練過程中避免體重增加的一種方法就是一天之中都吃更有目的的食物,意思就是少量多餐。你可以每隔三到四小時吃一餐,平均一天吃五到六頓。另外,在完成訓練後的30分鐘內,可以安排一鍛鍊後的營養補給餐,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你的身體會有一個小窗口,可以接受恢復所需的營養和肌肉燃料。
 
肌力訓練不會讓你感到飢餓,反而讓你更有力量。此外,肌力訓練需要更多的卡路里;訓練強度越大,消耗的卡路里越多。這就是為什麼均衡飲食與適當的營養如此重要。

資料來源/Womens Running、《跑步肌耐力訓練解剖全書》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也需要教練?7個建議告訴你

2016-11-28
觀念跑步訓練初階訓練跑步知識庫

身為一位新手跑者,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開始跑步,為什麼會需要一個教練呢?難道跑步也要像讀書一樣,需要有老師在旁督促、設定考試目標,才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嗎?
 
其實,尋找一個跑步教練就像是一場約會。他們能夠給跑者的不單只有技術指導,因為學習就本身就是一種收穫,若願意去嘗試,它就和約會一樣,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以下的七個尋找跑步教練的建議,或許能夠幫助你對於跑步以及尋找跑步教練的看法。

身為一位新手,你需要一位跑步教練

 1  樂趣

或許你已經習慣開始一個人跑步,但是有一位跑步教練就如同多了一位跑步夥伴一樣,當你在進步的過程之中,會有一位一路看著你進步的鼓勵者,他能夠適時的給你樂趣和建議,當你每個想放棄的時刻,總不厭其煩地把你拉回跑道上,這樣的幸福哪裡找。

 2  資格

當然,一個跑步教練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資格。當你在尋找的過程中,也會希望他是一位擁有相關證照的教練,因為這樣對於教學的品質、正確度、公信力等各方面來說,也較能有說服力,同時我們也更能安心地跑步,而不需質疑教練的建議是否完全正確。

©articles.bplans.com

 3  目標

在跑步一段時間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能越來越進步。例如:我想要在某個期限內,將10K的成績從1小時10分進步到1小時。10分鐘看似一個短暫的時間,但別說10分鐘,想要進步1分鐘都須付出好多的努力,才能達到。所以這時,你就需要一位跑步教練,有了他的指導與建議,或許就更能抓到訣竅,進而在時間內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runnersworld.com

 4  督促

教練同時也有督促之作用,並加強堅定你的目標。例如:教練跟你說,請試試看在1小時2分內跑完10K,如果只是一般朋友這樣說,我們往往會直接回答,「怎麼可能,我辦不到!」但若是教練這樣說,或許我們會為了不讓他們失望,抑或是以一個尊重的心態出發而回答說:「好,我試試看!」聽上去雖然有些勉強,但最起碼進步的空間與速度在無形間加快了!

 5  溝通

當有了跑步教練後,或許我們就能擁有一套很棒的培訓計劃。但在練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障礙或是疑問,這時,若有一個跑步教練,他就能夠時常的回答問題,並從中給你該有的建議和鼓勵,這些總比一個人埋頭苦幹來的實際太多了。

©womensrunning.competitor.com

 6  一起變強

當我有人在你身邊時,你會變得更強壯,否則便很容易失去自我目標。無論是跟一個人或一群人跑步,那種一起跑步的節奏感和教練的加油聲,能更加激勵跑者一直跑下去的心情,當想放棄時,也會因為這些回聲和其他與你一樣一起努力的人而告訴自己:不要放棄,要一直努力下去。

 7  減低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對於跑者來說是常見的問題,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跑姿、肌肉量等各式問題而造成。這時若有一個跑步教練,便能視你的個人情況而適度幫你做一些不同的調整,減低運動傷害,讓你能跑得更長更遠。

©wisegeek.com

有時候,適時的督促自己,其實會從中發現很多驚喜的樂趣。如果可以的話,從現在開始,找一個教練,為自己增添生命中能助你成長的壓力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