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吃對了才會瘦!專家:脂肪最怕這6種食物
1
吃對了才會瘦!專家:脂肪最怕這6種食物
2
造成運動疲勞的2個關鍵點
重量訓練無法堅持到最後?你一定忽略這兩樣飲食補給重點
3
營養師不建議碰的14種食物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吃對了才會瘦!專家:脂肪最怕這6種食物

2019-07-04
話題 飲食 減脂 飲食方式 生活

談到減重,首先,飲食先需要計畫的就是減少卡路里、低糖以及遠離精緻澱粉等,那麼,有哪些食物是可以達到限制熱量的目標,同時還能增進整體健康的呢?根據國外網站《THealth》的報導,以下幾種食物最有助於控制熱量、減少肥胖機率,長期吃下來更能預防心臟病和中風等健康問題!

吃對了才會瘦!專家:脂肪最怕這6種食物

綠花椰菜

綠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類的蔬菜,跟其它的蔬菜相比,這類的蔬菜中含有更為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在相關的研究上表明,綠花椰菜中含有的蘿蔔硫素以及黑芥子酶,它們都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質,對於我們機體抗氧化以及抗衰老會有一定的幫助。同時,綠花椰菜中含有的維生素C含量也是相當的豐富,不僅如此,它們熱量低且擁有高纖維與高水分含量,是一種可以幫助你感到有飽足感,而且是能夠增加燃燒脂肪能力的食物。然而綠花椰菜最好的烹飪方法是蒸,份量以每天吃一杯為佳。

綠花椰菜 ©WordPress.com

綠茶

綠茶中含有的多酚類、氨基酸類、維他命類等綜合物質,在協調之下,能幫助降低人體血液脂肪含量,以及幫助燃燒體內多餘脂肪,特別是茶多酚和維他命C,是促進脂肪氧化、幫助消化和降脂減肥的關鍵。此外,對提升體內優良膽固醇也很有幫助,日本研究發現每天攝取500mg兒茶素(Catechin),經過3個月後雖然總膽固醇濃度無變化,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有明顯增加。然而茶葉中都有很強的抗氧化物質(EGCG),可中和體內自由基來幫助延緩老化。根據研究顯示,EGCG抗氧化作用比維他命E強10倍,也比紅酒的抗氧化程度高2倍,可說是幫助延緩衰老的重要物質。

綠茶 ©romper.com

菠菜

菠菜屬低熱量的食物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特別能提供飽足感。在飲食中加入菠菜可有效減少身體攝取的熱量,對健康相當有益。然而菠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可以促進生長發育,使氣血旺盛、精力充沛、頭髮亮澤、皮膚白凈等。菠菜的赤根含有一般蔬果缺乏的維生素K,有助於繁殖皮膚、內臟的出血傾向,其所含鐵對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菠菜 ©organicfacts.net

酪梨

酪梨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優質脂肪來源。酪梨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能夠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然而臨床試驗不斷發現,吃酪梨可以降低人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改善體內脂質和脂蛋白組成等等,更重要的是,酪梨比其他食物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纖維,可以延長飽足感以達到幫助體重的控制。每天食用酪梨不僅對健康有益,同時也有助於減肥、促進新陳代謝和預防心臟病。

酪梨 ©foodrevolution.org

奇亞籽

奇亞籽在近20年來成為養身食品界的新寵,它曾經是千年前南美阿茲特克人的主食之一,由於富含多種養分,因此被視為超級食物,另外還具有吸水後膨可達15倍的種子重量,以及高纖維的特性,因此能在腸胃中減緩澱粉轉換成糖的速度,被視為減肥聖品。奇亞籽富含蛋白質、Omega-3脂肪酸和纖維,常吃有助於燃燒脂肪並增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奇亞籽 ©charliefoundation.org

芹菜

很多人不知道芹菜也有豐富的健康好處,包括芹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它可以降低身體中的膽固醇、預防癌症,還有關節炎疼痛管理、排毒養顏、減少血壓高並促進整體健康。芹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更由於富含纖維質,被當作是理想的減肥食譜然,它富含許多纖維與水分,因此每天吃三根芹菜可有效降低熱量的攝取。

芹菜 ©thespruceeats.com

資料來源/《THealth》、元氣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重量訓練無法堅持到最後?你一定忽略這兩樣飲食補給重點

2020-01-31
飲食知識庫運動補給觀念運動恢復

會持續讓你想進入健身房或是進行某項運動,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是「我變瘦了」或是「我長肌肉了」等等,這些簡單又通俗到不行的想法!也正因為這樣的想法,讓你覺得進健身房跟從事某項運動是有成效的。然而,就運動科學的觀點來說,運動所帶來的效果可區分為身體組織的變化以及運動能力的提升這兩點,所謂的身體組織變化包含有脂肪減少或肌肉增加等等;而運動能力的提升就比如肌耐力變強或是最大攝氧量的提升等等,以上這兩點都是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運動和體能訓練後,我們的身體所會產生的變化。

重量訓練無法堅持到最後
是否進入健身房後讓你體態改變,但隨著訓練強度增加卻無法堅持到最後?

然而,運動的過程中營養和飲食將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它們是每次在運動或體能訓練過程中,提供適當的營養素以利刺激肌肉成長與恢復的重大功臣,所以,營養與飲食對於運動的成效有著時分重要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將針對「水份」以及「能量」補給這兩大點來做說明,讓你在最基礎的運動飲食中建立良好的觀念。

水分補給

在運動過程中為何會需要進行水份的補給?因為,當我們消耗較多能量的時後,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上升,這與汽車引擎在運轉的過程中溫度升高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我們身體的溫度提升到一個狀態的時後,身體就會無法繼續運動,因此,為了讓體溫不要過度的升高身體就會出現流汗的機制,而當我們身體持續流汗卻又不補充水份的同時,就會出現水分不足的現象。

根據Hamilton MT等學者於1991年進行「水分補給能抑制運動過程中體溫上升」的實驗結果,發現在運動時間超過60分鐘之後,不補充水份及補充水份的身體溫度將會出現明顯的差距。所以,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必須要適當的補充水份,讓體溫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這樣的好處除了能避免體溫過高之外,還能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

運動時補充水份十分重要
在運動過程中為何會需要進行水份的補給?主要是能將體溫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能量補給

能量這個名詞以運動營養學來說,就是血液裡的「葡萄糖(Glucose)」與肌肉、肝臟裡的肝醣是重要的能量來源;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又被稱為血糖值,這也是體內所保存下來的碳水化合物,它相較於體內不易消耗的脂肪來說碳水化合物儲存量較少,一般來說體內大約含有300-350克的肝醣,其中100克儲存於肝臟之中,其於200-250克則存放在心肌、平滑肌與骨骼肌裡,另外有15克則在血液及細胞外液中。

而我們的血糖幾乎是大腦唯一的能量來源,如果在運動的過程中不補充碳水化合物,身體的血糖值便會開始下降,三小時之後即無法繼續運動下去,相對之下,一旦補充適度的碳水化合物,便能避免血糖質降低的問題,讓身體運動至少四個小時。

根據Bergstrom等學者於1967年針對「運動前肌肉的肝醣含量對身體疲勞程度有何影響」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運動前肌肉的肝糖含量越高,身體能運動到筋疲力竭的時間將會越長,依據這項研究報告,改變運動前的飲食組合將會使得肌肉中的肝醣含量跟著改變。

運動前中後的能量補充
通常我們在運動之前與之後都需要補充碳水化合物,讓肌肉儲存足夠的肝醣含量。

持續運動的重點

然而,肝醣是碳水化合物在體內所呈現的儲存狀態,因此,只要在運動前食用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就能讓體內的肝醣含量增加;相對來說,若攝取較低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我們的肌肉內肝糖含量也會相對降低。這也根據Karlsson等學者於1971年針對肝醣含量與運動效能研究報告得知,運動前每1kg肌肉中的肝醣含量為3.5g和1.7kg的人,同時進行30公里的跑步訓練,在半途肌肉肝醣含量較低的人將會延遲運動的時間。

由此實驗得知,當運動前肌肉肝醣含量較高的人,道了運動後期仍然能維持高強度的訓練;因此,當我們每日在進行體能訓練之前,就必需要先補充肝醣含量後再進行訓練,這樣即便在當日的訓練後期,依然可以好好的完成一開始所設定的訓練計劃。

碳水化合物能讓體內的肝醣含量增加
在運動前食用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能讓體內的肝醣含量增加,有助提升運動的表現與持續時間!

運動後肌肉恢復

在常規性的訓練之下,我們肌肉中的肝醣將會適度性的減少,因此,只需要在每次的訓練過後補充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就能讓身體在隔日訓練之前獲得恢復。但如果你在訓練後補充碳水化合物較低的食物,肌肉中的肝醣將因為無法補充而更加疲累,同時,到第三天訓練之前,肌肉的肝醣量將會比第一天來的更少,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維持血液中的葡萄糖與肌肉肝醣濃度,除了能有助於提高訓練的強度之外,還能幫助訓練後的恢復;並讓整體的訓練計劃能更順利的完成。

參考資料/verywellfit、issaonlin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營養師不建議碰的14種食物

2016-10-24
飲食知識庫新知飲食方式觀念

飲食是對身體健康的一個非常重要環節,所謂健康的飲食應以衛生為前提,達到奶類、五穀根莖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且其攝取量是符合個人一日之營養需求。但是現在人為了訴求方便,常常攝取一些合成的食品或是只吃單一類的食物,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不良,導致身體出狀況。以下14種食物由營養師建議盡量避免接觸,以免健康一步一步遠離我們。

想要健康嗎?營養師說這14種食物別碰!

 1  纖維營養棒

膳食纖維好處多多除了預防與改善便祕問題之外,還有助於維持體內腸道環境的健康、維持腸道內好菌的生長及提升免疫能力。一天攝取25~35克的膳食纖維對人體還有許多幫助。但是營養師建議,身體所需的營養不應該從營養棒去攝取,因為營養棒中添加了許多人工物,多餘的東西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應該從天然的食物攝取以達到均衡攝的營養。

纖維營養棒 ©livestrong.com

 2  加工的肉類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最新研究報告,證實吃加工肉品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像是香腸、培根、熱狗等等,都會引發大腸癌。對此專家表示,加工肉品毫無疑問可列為致癌物。至於紅肉它不僅天然還富含許多營養素,適量攝取可以補充身體許多營養。

加工肉品 ©livestrong.com

 3  高脂肪食物

脂肪是人體必需的一類營養素,它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脂肪酸。適當攝取健康的油脂能幫助我們維持腦部及神經系統,增加肌膚彈性以及骨骼發展和指甲的健康。但是,攝取過多的油脂會造成我們血管內的油脂變高,增加中風的機率以及罹患其他疾病的危險。

高脂肪 ©livestrong.com

 4  含糖穀片

一碗經過調味的綜合穀片,它的含糖量可能比一罐可樂還要高,飽和脂肪甚至比一包薯條還多。英國營養師研究指出:有些穀片使用大量糖漿、蜂蜜調味,或使用較多椰子油,脂肪含量相當可觀,建議購買前多留意營養成分標示。當我們攝取過多的糖分不僅會對身體器官造成負荷,還會導致肥胖。

含糖穀片 ©livestrong.com

 5  糖果

糖果、巧克力是現代人愛不釋口的食物,不過,我們都知道吃下過多的甜食會發胖,但除了體重變重以外,你們知道長期吃這些甜食還會引發許多皮膚問題,嚴重時更會帶來諸多疾病嗎?吃太多加工甜食會造成我們骨質疏鬆、營養不良、貧血,甚至會讓我們情緒變得暴躁,建議你儘可能還是遠離這些甜食吧。

糖果 ©livestrong.com

 6  食用明膠

明膠是食品中一種不完全蛋白質,而人體對它吸收利用率非常低。果凍和龜苓膏中的食用明膠除了佔胃的空間以外,完全沒有任何營養成分。因此,盡量不要攝取含食用明膠的食品,尤其是兒童,它會影響其他營養食品的攝入,還可能導致兒童營養不良。

食用明膠 ©livestrong.com

 7  速食食物

速食中多數含有高油油炸品,經常吃漢堡、炸雞等速食餐點,容易影響正常發育成長,除了熱量、油脂高易造成肥胖問題,對腦部發育也有不良影響。許多營養學家研究出:為了縮短發育時間,飼料雞會被施打生長賀爾蒙,做成炸雞之後,在賀爾蒙還未代謝掉之前,就被人吃下肚,如果發育中的孩童攝取過多,也可能讓生長板提前關閉,不容易長高,另外,女孩若吃太多炸雞,會造成生理太早熟,影響發育。

速食 ©livestrong.com

 8  特調咖啡

一般來說,黑咖啡中不僅含有咖啡因,還富含蛋白質、脂肪、菸鹼酸、單寧酸、生物鹼、鉀、膳食纖維等各種營養成分,可以保護心臟,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可以達到減重瘦身效果。但是現在許多飲品店為了要吸引客源,常在飲品中加了許多東西,像是在咖啡上擠上一層很厚重的鮮奶油,或是在裡面加上濃厚的焦糖。這些加工食材會導致原本咖啡的營養成分被淡化或產生質變,還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特條咖啡 ©livestrong.com

 9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幾乎是人人都愛食用的食物,像是:炸薯條、炸雞翅、洋芋片、炸甜甜圈這些食物都酥脆可口、香氣撲鼻,但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卻極為不利。油炸食品經高溫處理容易產生亞硝酸鹽類物質,這個物質經常攝取容易致癌,油炸食品也不易消化又比較油膩,容易引起胃的疾病。油炸食品熱量極高,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食用不僅易導致肥胖,也會導致高血脂和心臟病。

油炸食品 ©livestrong.com

 10  冷凍食品

冷凍食品在冷凍的過程中會失去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如果食物加工的程序愈繁複,會導致原本的食材變得不新鮮以及沒有營養價值。根據冷凍食品發展協會的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吃掉冷凍食品16公斤,在全世界排名第15。雖然,冷凍食品雖然解決了烹調手續的繁瑣不便,但從健康的角度看,得要多吃新鮮的食材才能真正吃出健康。

冷凍食品 ©livestrong.com

 11  人造奶油

每當我們早餐吃吐司時總不忘塗上一層奶油來添加風味,但長期攝取人造奶油不僅會讓身材走樣,還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人造奶油大多由複雜的混合油脂、色素、香料、防腐劑等添加物來混合而成,且幾乎不含任何牛乳成分,奶油的色澤來自食用色素,奶香風味則來自人工香料,都不是純天然。人造奶油在加工油脂過程中,會產生人工反式脂肪酸,對我們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人造奶油 ©livestrong.com

 12  烘焙食品

每當經過麵包店或蛋糕店時,剛從烤箱出爐的麵包以及蛋糕香氣總是讓人無法招架。據德國的研究報告指出,這些組織裡的乳酸與醋酸大約在出爐2個小時後,才會揮發完全,因剛出爐的麵包在高溫的狀態下,酵素的作用仍然持續進行,這時會含有許多二氧化碳,如果立即食用會造成我們胃部膨脹以及胃酸變多,長期食用下來會導致胃的疾病慢慢浮出。

烘焙食品 ©hfood.be

 13  糖霜

為了吸引消費者,許多糕點店會將一般的蛋糕以及餅乾製造出許多不一樣的造型,以及在上面添加許多配料,例如:奶油、糖霜、巧克力⋯等等。但是市面上許多添加白色的人工糖霜,有些是麵粉,有些是滑石粉更有甚者是鈦白粉,當這些工業原料吃多了就會對人體的肝腎有很大的傷害。

奶油糖霜 ©livestrong.com

 14  玉米澱粉 Corn Starch

玉米被加工製成玉米澱粉後,原有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會容易隨著高溫烹煮而流失,偶爾吃不至於對人體造成重大影響,但若吃得太多影響主食,恐會因營養攝取不均而出現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等問題。玉米澱粉通常被使用作為甜點以及一些零食的材料,購買時應該多注意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

玉米粉 ©livestrong.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