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時維持燃脂區間真的能有效燃脂?別再陷入數字的迷思
1
運動時維持燃脂區間真的能有效燃脂?別再陷入數字的迷思
2
利用滾筒按摩就能減少脂肪的真相是?
3
美國知名教練拿自己做實驗,增肥33公斤後半年瘦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時維持燃脂區間真的能有效燃脂?別再陷入數字的迷思

2019-07-11
話題 瘦身 間歇訓練 減脂 觀念

無論你是經驗豐富的健身老手或是新手,經常追踪身體狀況都是訓練的一個常見因素,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你可運用智慧型穿戴式裝備搭配APP軟體,了解自己目前每分鐘心跳(BPM)是什麼,以及它帶給你什麼樣的身體好處,其中有一塊被稱之為「脂肪燃燒區」又稱為燃脂區間,是大多數人使用這個工具最終的目的,但你有想過為何運用心跳就能知道哪個速度最能燃燒脂肪?

運動時維持燃脂區間真的能有效燃脂?別再陷入數字的迷思

在華盛頓郵報引用的一項研究「休息與活動期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運用」中說道,休息和身體活動期間在餐後狀態中,使用的能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CHO)和脂肪的氧化;雖然蛋白質也可以作為能量來源,但氨基酸氧化通常嚴格調整為氨基酸攝入量,並且它們對總能量消耗的貢獻在健康受試者中是相當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血糖、糖原、血漿脂肪酸和肌肉內甘油三酯,是能量產生的主要來源,以脂肪形式儲存的能量大約佔所有內源儲存能量的92-98%,碳水化合物(CHO)僅貢獻約2-8%,脂肪位於決定燃料選擇的氧化層次的底部,其氧化由其他常量營養素的存在與否決定;此外,它可以被氧化的速率取決於能量消耗的強度,相比之下,碳水化合物(CHO)引發了強烈的自我調節氧化調節。

簡單來說,每當你開始活動時,你會燃燒一定比例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你的活動越強烈,你身體所燃燒的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比例就越大,然而,當談到整體減肥燃脂時,考慮純粹以這個方式減掉脂肪並不是最理想的方式,特別是當你開始將卡路里計入公式時。

當你開始活動時,你會燃燒一定比例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長島運動生理學家克里斯托弗布林(Christopher Breen)說,當你用一個十分簡單的想法,認為在這個心率區間就能燃燒掉多餘的熱量與脂肪,這完全忽略了減去或保持體重這個問題,基本上是攝入卡路里相對於卡路里消耗之間的赤字問題。簡單來說,要能有效燃脂是必需要消耗掉卡路里的總量,而不是純粹攝取脂肪的減少。

美國田徑教練科學協調員Christine Brooks(克莉絲汀布魯克斯)補充說,運動訓練的強度關係著卡路里的消耗狀態,因為,運動能消耗的熱量沒有絕對的數據,只能用運動強度、時間及個人體重與肌肉量去做推估計算,其中,變動最大的應該是運動訓練強度,比如深蹲你可以用較輕的重量或徒手蹲的不費力氣,也可以用6RM的負重來蹲的氣喘吁吁,同樣是做深蹲這樣的動作,不同的訓練強度所造成的熱量消耗就會有所差異。簡單地說,考慮到體重和減脂方面的總體熱量缺口,比僅僅關注這個如同神話般的脂肪燃燒區間更有效。

減去或保持體重這個問題,基本上是攝入卡路里相對於卡路里消耗之間的赤字問題。

克里斯托弗布林與克莉絲汀布魯克斯,對於大家常見的燃脂區間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何它會很受歡迎?只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很容易理解這個名詞,這也是一個讓大家更想要去運動並調整運動效率的方式,此外,偶爾採用HIIT訓練對於整體健康與提升新陳代謝方面有更大的好處,布魯克斯指出,在從事高強度運動之後,身體內部的各項組織都會受到一些刺激與破壞,因此,在身體進行修復的期間,你的心率也會隨之增加並保持更高的新陳代謝率,這對於燃脂也是有絕佳的幫助。

話雖如此,但適時的將一些較低強度的訓練課程融入訓練內並不見得是壞事,並不是每一次訓練都需要讓身體全速的前進,這樣只會讓自己的受傷風險增加,因此,將訓練強度融合起來才是最正確的做法,布魯克斯說,在高強度的訓練日之後,可以搭配較低強度的訓練時間,讓身體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修復與成長。如果你真的想看到結果,你只需要投入規律的訓練步驟來獲得你想要的身體狀況,雖然,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它仍然保持在低強度的脂肪燃燒區域,只是無法與提高強度進行更全面和有益的訓練相比,但同樣有效。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運動生裡週訊、臨床營養學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利用滾筒按摩就能減少脂肪的真相是?

2017-07-31
運動恢復減脂瘦身知識庫

在《滾一滾鬆筋膜》一書中提到;所謂的滾筒按摩,除了是按摩打結的筋膜外,亦是藉由放鬆來消除壓力。此外,血液循環也會跟著變好,提高體溫,體溫一但升高,就能促進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更容易排出,體脂肪也不會一直堆積在體內,打造循環、消除壓力,身體自然能培養成易瘦體質。

利用滾筒按摩就能減少脂肪的真相 ©foam-roller.com

滾筒按摩僅止於當下

不過,要了解滾筒實際能消耗你體內的多少脂肪是相當困難的,且雖有助於消除體脂肪,但是它並沒有辦法長期地確實消除那些表面的橘皮組織,也就是說,如果持續使用滾筒作為消除脂肪的方式,它只能在當下滾動的時間減少橘皮組織的出現,沒有辦法達到長期的效果。
 
脂肪位於皮膚的真皮下方層,是體內主要儲存脂肪的部位。脂肪層可防止體熱過度散失,並可緩衝外來的機械傷害。想想用你的手在天鵝絨墊子上捏起的凸起部分,並用滾筒來回滾動30分鐘後,或許當下,它能夠平坦一些,但待一些時間後,它們仍會膨脹回去。而這之中最大的問題是,你必須要滾動才能看到變化,也是最小的變化。所以,要真正消除脂肪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一些侵入性的操作程序,來打破這些彈性。

運動才是最有效的減脂方式

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皮膚科醫師Mona Gohara說:「就像按摩一樣,滾筒確實會增加血液流動,促進血液流量的增加會使皮膚變得飽和。」但是除非你每次按摩的長度是60分鐘以上,否則效果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事實上,最近在國際皮膚學病理雜誌中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患者經過2週的10次淋巴按摩的療程後,其減少脂肪組織的比例是與利用滾筒按摩非常相似的。但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患者對於這個淋巴按摩的療程每天必須持續4小時。所以,滾筒按摩雖然不能確實減少脂肪,但它至少能夠讓你在短時間內快速恢復。

想要減少脂肪最好的辦法還是透過運動。因著遺傳的因素,即使是一位超瘦的女性也可以有體脂肪過高的問題。美國肌力體能訓練專家認證的私人教練Pete McCall說:「脂肪的用途是在身體中儲存能量,所以必須消耗能量才能從體內去除脂肪。」

運動才是最有效的減脂方式

即使今天不是該鍛鍊的日子,但也要注意讓自己固定每小時走動幾分鐘。這些小小的運動會幫助你提升體內的脂蛋白脂解酶,這是一種有助於在身體活動期間將脂肪轉化為能量的酶,因此你的體內便可以很勇猛的代謝脂肪。

知識便利貼|脂蛋白脂解酶(lipoprteinlipase,LPL)
LPL主要有肝外脂肪酶和HTGL都是細胞溶酶體中的一種水解酶,在血管內皮表面發生作用,二者結構相似,屬甘油三酯酶,與胰脂肪酶有同源酶,參與體內脂肪代謝功能。(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滾一滾鬆筋膜,2016》、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知名教練拿自己做實驗,增肥33公斤後半年瘦回!

2016-11-23
飲食方式減脂瘦身健身話題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一位知名的健身教練Drew Manning原本擁有厚實的六塊肌,34吋腰圍與87公斤的結實身材,然而他為了瞭解前來健身以及體積較為肥胖的學員痛苦處境,以自己的身體做實驗,首先他花了半年時間增肥了33公斤,再花半年的時間將身體瘦回來,隨後Drew Manning將他一路增肥到變瘦的過程寫書出版,這樣的舉動造成了媒體的一陣旋風,也影響了許多想減重的人。

國外知名健身教練——DREW MANNING ©heidipowell.net

美國猶他州的一位知名的健身教練曼寧(Drew Manning),現年30歲,由於他進行了增胖又瘦身的過程被公開後引起譁然,曼寧教練於是出版《從瘦變胖,再復瘦》(Fit 2 Fat 2 Fit)一書,而書中揭露自己為了要體驗身型較大以及體重較為笨重的健身學員所遇到的困境,從2011年5月開始刻意放縱的大吃,瘋狂的吃漢堡、甜品以及飲料跟一些垃圾食物等瘋狂舉動,並讓他在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半年後,體重從87飆至120公斤。

Drew Manning 開始增肥 ©Youtube

從增胖的過程中,曼寧體驗到大部分人放任自己持續變胖的原因:

1  依賴食物帶給自己愉悅的心情
2  經常在節食和暴飲暴食之間徘徊
3  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
4  自制力不夠強
5  經常列減肥計劃,但也經常失敗

基於以上五種變胖原因,對於不忌口的人來說是否都中了呢?

在增胖的實驗過程中,曼寧也有驚人的發現,就是身型變胖後,不僅人會變得又懶又憂鬱,連睡覺時原本不會打鼾的自己卻打鼾了,整個人的精神一整天下來也大都無精打采。對於另一半來說,感情都會有影響,連最重要的自信心也會喪失。他的妻子說:「他開始變懶,還不幫忙整理家務,也不再當好爸爸,整天坐在那邊發懶,又不停地睡覺,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他變得很憂鬱,不管大小事情都不停抱怨。」

Drew Manning ©goodfatty.tumblr.com

曼寧增胖到一個時間點後,開始利用後半年內的時間,透過飲食以及運動,恢復原本健壯的身材。隨後他將之前增胖到瘦身的過程完整記錄並出書,透過這本書分享給許多想要減重的人,希望藉此實驗能激勵更多想減重也關心健康的朋友。

Drew Manning 從胖變瘦 ©trimmedandtoned.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