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減肥要吃水煮餐﹖ 營養師﹕不吃油小心出問題
1
減肥要吃水煮餐﹖ 營養師﹕不吃油小心出問題
2
間歇性斷食對減肥有效
可以長期執行間歇性斷食嗎?減脂與減重的你該先思考一下
3
專家:常吃「超加工食品」,小心越吃越短命!
陳怡錞
陳怡錞

減肥要吃水煮餐﹖ 營養師﹕不吃油小心出問題

2019-08-13
運動部落 飲食 瘦身 減脂 觀念 營養補給

許多減肥的人會認為油脂熱量高,所以餐餐以水煮餐代替。但Donna營養師非常不建議,她強調「人一定要吃油!」曾在營養諮詢門診中見一些個案三餐都吃水煮餐,造成內分泌失調問題,例如女生月經不來、脂肪攝取不足出現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現象,因而導致許多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中風、過敏、慢性發炎等。

減肥要吃水煮餐﹖ 營養師﹕不吃油小心出問題

想改善這種情況又怕胖,必須從每天吃對好油開始。影片中Donna營養師告訴你平常要如何吃對好油、以及烹調用油和食物的選擇。

/ 關於陳怡錞 /
陳怡錞

Donna營養師,本名陳怡錞,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班畢業,曾任專業減肥中心營養師,並擔任保健食品公司專業講師(營養師)多年,專精保健食品與預防醫學領域。擁有千場演講經驗的營養保健講師,一個致力於預防保健的營養專家。 現職:錞盈生物科技公司執行長、安民家醫診所營養師、知名保健營養講師。

部落格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FB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營養保健專家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可以長期執行間歇性斷食嗎?減脂與減重的你該先思考一下

2020-08-26
觀念體脂肪減脂瘦身話題

無論是在減肥或減脂的你,一定都有聽過間歇性斷食法(Intermittent Fast)吧!這種飲食方式除了可幫助體重減輕及降低罹患疾病外,還有一些研究專家指出,它對於新陳代謝的好處作用,遠比一般的飲食方式要來的健康且有效。在減重與減脂的研究報告中也發現,採用間歇性斷食法與傳統常見控制熱量攝入一樣有效,甚至比它們更加有效率,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間歇性斷食法可以幫助人們在3-24週內減少約3-8%的體重,除此之外,這類的飲食方式還可有助於新陳代謝與代謝健康,如果你有打算嚐試這樣的飲食方式,請務必要仔細的看完這篇文章。

間歇性斷食對減肥有效
在減重與減脂的研究報告中也發現,採用間歇性斷食法與傳統常見控制熱量攝入一樣有效。

增加脂肪燃燒激素

人體內所產生的各項激素,是猶如信使一般的化學物質穿梭於身體內協調各種複雜的功能,例如我們常聽到的生長激素及新陳代謝;另外,這些激素在調節體重這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對於我們的食慾、攝取的卡路里以及儲存和燃燒脂肪有很大的影響;再加上使用間歇性斷食法與下列這3種脂肪燃燒激素平衡有關,這將也是成為體重管理的重要工具。

1.胰島素

胰島素是參與脂肪代謝的主要激素之一,它會告訴你的身體要儲存脂肪外,也會阻止身體來分解脂肪,因此,長期服用高水平的胰島素的人會使減肥變得更加困難,高水平的胰島素還與肥胖、2型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等疾病有關,另外,間歇性斷食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胰島素水平,有研究指出可使空腹胰島素水平降低20-30%左右。

2.生長激素

能促進脂肪減少的生長激素,在空腹時就會隨之提升,有一些研究表示,在男性中採用間歇性斷食法時,會讓生長激素提升約5倍左右,然而,生長激素除了可以促進脂肪的燃燒外,還有保留肌肉量以及其它的好處;那在於女性方面是否也能如同男性一樣提高生長激素?關於這點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這樣的關連。

3.去甲腎上腺素

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有收縮血管以及升高血壓的作用,因此,它也是屬於一種可提高機警度和注意力的壓力型激素,他能參與人類戰鬥或是逃跑的反應能力,除此之外,他對於我們的身體也有多種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告訴你的脂肪細胞釋放出脂肪酸,這是由於血液中的血糖濃度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而腎上腺素則會依身體的代謝需求分泌,當血糖過低時,身體需要更多脂肪酸進行氧化時,升糖素、正腎上腺素與細胞膜上的G蛋白偶合受體結合,生成cAMP,cAMP再活化蛋白激酶A,最後蛋白激酶A磷酸化並活化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分解三酸甘油酯。簡單來說,去甲腎上腺素的增加通常會導致大量脂肪轉化為能量提供身體使用,空腹會導致血液中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增加,可以幫助身體更輕鬆的燃燒脂肪。

短期執行斷食法就好

有許多的人都會認為禁食將會迫使身體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來適應並節省體內的能量消耗,所以,到底間歇性斷食對於身體的新陳代謝是好還是不好?大家都有長時間熱量攝取不足將導致新陳代謝下降的觀念,但是有研究表示,短時間進行間歇性斷食的人,實際上可以增加新陳代謝而不是減緩新陳代謝,這項針對11名健康的男性於84小時所做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執行間歇性斷食的4天內,檢測出靜息能量消耗從第1天的3.97 +/- 0.9 kJ / min顯著增加到第3天的4.53 +/- 0.9 kJ / min(P <0.05)。靜息能量消耗的增加與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從第1天的1716。+ /-574 pmol / L增加到第4天的3728 +/- 1636 pmol / L相關(P <0.05)。血清葡萄糖從4.9 +/- 0.5降至3.5 +/- 0.5 mmol / L(P <0.05),而胰島素沒有明顯變化。簡單來說,執行3天可使得新陳代謝率提高14%;這樣的增加被認為是去甲腎上腺素激素增加,因此,短期的執行會促進脂肪的燃燒效率,太長時間的執行將會導致反效果。

【延伸閱讀】間歇性斷食法會這樣熱門的原因與執行方式

長時間間歇性斷食有反效果
短期的執行間歇性斷食將促進脂肪的燃燒效率,但太長時間的執行將會導致反效果。

新陳代謝與肌肉有關?

我們都有聽過減肥會導致新陳代謝下降,有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減肥的過程讓肌肉減少,因此,新陳代謝率的降低與肌肉量減少有關。然而,體重減輕所導致的新陳代謝率的下降,並不能總是通過僅肌肉量的下降來做為解釋,這是由於隨著身體進入所謂的飢餓模式,長期嚴格限制卡路里會導致代謝率下降,身體會出現這樣的原因是為了能節省能量消耗,自然而然的出現這樣的狀態。

【延伸閱讀】重量訓練的人適合採用間歇性斷食嗎?

減肥後復胖的原因
越減越肥是許多人害怕的原因,這是因為長期嚴格限制卡路里會導致代謝率下降。

一項針對參加減肥節目最終失敗的人所進行的研究證明了這點,相信大家都看過這樣的節目,所有的參加者應遵循限制卡路里的飲食和劇烈運動的計劃,才能達成減去最多體重的目標。但透過這項研究發現,六年後這些參加者中大多數的人都恢復到原本參加前的體重,但他們的新陳代謝率卻沒有回升,其它研究卡路里限制,對減肥影響的報告也出現了類似結果,這樣的減肥方式所引起新陳代謝率下將每天可達幾百大卡路里;這也證實了飢餓模式是真實存在,並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許多減肥者最終都會復胖的原因。

間歇性斷食能保持肌肉量?

肌肉量是代謝最重要的組織,可以保持身體擁有較高的代謝率,同時,也可以幫助燃燒更多的脂肪,即使在休息與睡眠的時候都可以持續消耗。但很不幸的是,有許多的人在減肥減脂的同時也會流失掉寶貴的肌肉組織,那間歇性斷食是否也會出現肌肉大量流失的狀態?2011年的一項審查研究發現,間歇性禁食比傳統的低熱量飲食,在減肥過程中能更有效的保留住我們的肌肉;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評論發現,運用間歇性斷食和持續熱量限制的方式的人,對於肌肉流失的狀態在8週內沒有任何的區別,但在24週之後間歇性斷食的人肌肉量卻明顯的減少,這樣的報告將會需要更多更長時間的研究,才能找出間歇性斷食在維持肌肉量方面是否會出現壞處。

肌肉量是代謝最重要的組織
肌肉量是代謝最重要的組織,可以保持身體擁有較高的代謝率。

結論

儘管有各種的研究報告指出間歇性斷食的好與壞,但對於它與新陳代謝之間的影響仍在研究之中。早期的研究表明,短期禁食可促進新陳代謝多達14%,而多項研究表明,間歇斷食不會使肌肉量下降很多,但如果這樣的研究結果是真的,那麼間歇性斷食相對於傳統持續熱量限制飲食方式而言,具有以上這幾個重要的減重與減脂優勢。歸根結底,對於許多人來說,採用短時間的間歇性進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減肥減脂工具。

資料參考/healthlin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常吃「超加工食品」,小心越吃越短命!

2019-07-17
保健話題觀念飲食方式飲食

現代人生活忙碌,想要好好吃上正餐都非常難,所以就會前往便利超商購買微波料理或即食便當作為每日三餐,不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經常吃這類的「超加工食物」恐提升死亡風險,甚至可能與猝逝有關。

專家:常吃「超加工食品」,小心越吃越短命! ©consumerreports.org

什麼是超加工食物

所謂的超加工食物(ultra-processed foods)是利用各種添加物,維持在隨時可食用的加工食品,大多含有高糖、高鹽與各種食品添加劑。現代人購買食用這種超加工食物的比例愈來愈高,導致各種非傳染性的慢性病增加,包括肥胖、高血壓、癌症等,逐漸讓眾人的身心健康狀況逐漸下降,然而最常見的就是零食洋芋片、冰淇淋、加工肉品、微波飯菜、碳酸飲料、餅乾、蛋糕等。

©BT.com

常吃超加工食品,提升14%死亡率

由於購買這種超加工食物的民眾愈來愈多,因此巴黎大學做了一項有關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研究。首先他們追蹤45,000名且年齡45歲以上成年人,時間長達7年,他們發現幾乎每人都有吃超加工食品的習慣,此外,他們從研究中發現,每增加10%超加工食品的攝取量,就可能提升14% 死亡風險。因為超加工食品往往添加更多的鈉,提供的纖維量偏低,這種營養組合更容易升高心臟病風險,而加工肉類中會產生多環芳烴(PAHs)的化合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為一級致癌物。另外,包裝與儲存加工食品,會使用到雙酚A(BPA)等塑化劑物質,人體攝取過多將導致激素分泌異常。

常吃超加工食品,提升14%死亡率 ©insider.com

常吃超加工食品,族群收入較低

大型食品工業已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超加工食品也提供更多的便利性,然而,這種飲食趨向背後與貧富不均息息相關。此外,他們還從研究中得知,偏好超加工食品的族群,大多偏向低收入、低學歷、少運動、肥胖等特徵,根據劍橋大學流行病學專家福勞希(Nita Forouhi)指出,超加工食品的普及,反映了社會不公,這類食物較便宜又能飽腹,對弱勢族群有吸引力。

常吃超加工食品,族群收入較低 ©pixabay.com

研究人員說明,這不是說這類食物本身提高死亡率,而是長期吃下這些添加物,提升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風險。看完超加工食品帶來的可怕之處,你們還敢吃嗎?

資料來源/The Conversation、INSIDER、元氣網

資料來源/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