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一早起床咖啡不正確?喝錯上癮,喝對讓你燃脂瘦身
1
一早起床咖啡不正確?喝錯上癮,喝對讓你燃脂瘦身
2
吃冰淇淋也能瘦?美國男子吃100天冰淇淋瘦14公斤
3
對抗奪命大腸癌 做對這4件事不怕死於非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早起床咖啡不正確?喝錯上癮,喝對讓你燃脂瘦身

2019-09-17
話題 飲食 保健 觀念 飲食方式

手拿一杯咖啡似乎是現代人的共同特徵,咖啡因能提神醒腦、咖啡香讓人神清氣爽。坊間都有流傳說喝咖啡其實會讓人罹病和死亡風險較低、甚至有燃脂瘦身的效果,但是,引用正確是有助於健康,但喝錯的則可能會咖啡成癮。然而,這邊說的喝咖啡是喝黑咖啡,並不是加上大量奶精與糖的咖啡,過多的添加物會讓原本的功效大幅降低。

一早起床咖啡不正確?喝錯上癮,喝對讓你燃脂瘦身 ©travelandleisure.com

喝咖啡可以預防疾病?

關於咖啡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有報告數據。有研究顯示,一日攝取3杯以內的咖啡可以有效預防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有研究顯示咖啡或許能預防肝臟疾病、腸胃疾病、改善認知能力。雖然現在尚未有研究能斷定咖啡百分之百能預防某類疾病,但綜合目前各派研究結果,以及研究者們達到共識的是,咖啡內含有的天然多酚「綠原酸」,然而這成份具有優越的抗氧化作用,的確多少能降低罹病風險,像是糖尿病、癌症、心臟病、肝應變等。以下是喝咖啡好處:

燃脂減重:咖啡中的綠原酸可以改善消化器官機能,護肝、消水腫、減少體脂肪。飯前喝咖啡可以增加飽足感,飯後喝咖啡則會幫助消化。不過飯前喝咖啡會刺激胃分泌胃液,甚至可能引起胃食道逆流,腸胃不好的人要特別小心。另外,營養師推薦運動前喝咖啡,有加速脂肪燃燒的效果,會讓減肥成效更佳。

舒緩頭痛:咖啡因會抑制磷酸分解酵素,讓血管平滑肌鬆弛、擴張血管、刺激細胞釋出組織胺作用於中樞神經,讓人感到快感。另外可以放鬆導致頭痛的腦血管。不過如果短時間內喝太多咖啡,反而可能引起劇烈頭痛。

美肌護膚:咖啡中的綠原酸可以防止黑色素沉澱,預防黑斑產生,抗氧化功能也讓肌膚可以保持彈性光澤。另外,咖啡因也能抑制發炎。

緩解便秘:咖啡可以促進代謝,活絡消化器官。但要注意如果長期習慣用咖啡來通便,一旦沒有喝咖啡就很有可能便祕,除了咖啡外,也要記得補充適量水分。

©en.tempo.co

不能一早起床喝咖啡?

根據專家表示,人體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本身就有提振精神的效果,通常在早上8~9點、12:00~13:00、17:30~18:30會達到巔峰,如果在這個時間點喝咖啡,反而會干擾身體分泌,長期下來會讓皮質醇分泌量變少,變得更為依賴咖啡、要攝取更多咖啡來補償。建議避免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如果要喝咖啡,盡量選擇皮質醇低峰期:如早上10點、下午2點、5點等等,如果有失眠困擾的人,則建議下午之後就不要再攝取咖啡。

©msn.com

一般來說,一天喝兩杯咖啡就夠了。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一天為咖啡因建議攝取量為三百毫克以下,即每天咖啡飲用量最多兩杯,並且再喝咖啡的時候盡量不加奶精與糖,此外,若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心臟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肝功能不好等症狀的人,建議不要喝咖啡,反而可能會有加重病情風險。咖啡中的咖啡因能活化脂肪分解酵素,讓體脂肪轉化為熱量,因此可以說咖啡因有促進體脂肪燃燒的功用。根據實驗證實,喝完咖啡後休息一下再去運動,運動過程中脂肪被轉化為熱量的比率會增加。

資料來源/日本健康最前線、INDEPENDENT、YAHOO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吃冰淇淋也能瘦?美國男子吃100天冰淇淋瘦14公斤

2019-09-23
飲食人物誌故事趣味飲食方式瘦身

冰淇淋這項食品不管男女老少幾乎都非常喜愛,但是它不僅糖分跟脂肪都高,由於也是冰品的關係,對於女生來說更要退避三舍。但是,在美國有一名YouTuber,他嘗試在3個多月裡每天都吃下約2000卡路里的冰淇淋,沒想到在實驗結束後,他吃然從192磅(約87公斤)瘦到160磅(約72.5公斤),整整瘦了32磅(約14.5公斤),讓人嚴重懷疑冰淇淋到底是不是害人發胖的食物。

©odditycentral.com

根據國外《Men's Health》雜誌報導,這位美國YouTuber名叫安東尼·霍華德-克勞(Anthony Howard-Crow),他不僅熱愛健身,同時也熱愛美食,他之前就做過一些飲食的嘗試。像是連續30天都只吃速食,或者有一半的食物都用冰淇淋替代,而這次,他以冰淇淋做為主食來觀看有如何改變。在過程中,他坦承這是自己從以前到現在嘗試過最痛苦的飲食實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nthony Howard-Crow(@absandicecream)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8 年 10月 月 6 日 下午 4:34 張貼

減肥最重要就是控制卡路里

現年34歲的霍華德認為,如果要減重,目標一定是要強調控制卡路里,這比任何減肥方式都更為重要,這比斤斤計較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攝取更有意義,也超過運動、計算咀嚼次數等等方式。不過霍華德也強調,他這種減肥方式,目的並不是為了健康,如果民眾想要減肥,最好選擇更聰明、健康且有效的方式。 然而,冰淇淋飲食在某方面來說是健康的,因為霍華德在實驗結束後,他去醫院檢查發現的血脂全面下降,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也提高了,被稱為是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則下降,三酸甘油脂也顯著降低。但是在過程中,霍華德為了健康起見,同時也會攝入500大卡的蛋白質補充劑,還有少量調節心情用的酒類飲料來飲用。

控制卡路里示意圖

體重雖然減輕,這都是肌肉流失

霍華德表示,在這項實驗開始之前,自己每天會花4~7小時工作,但實驗開始後,自己漸漸地縮短時間活動,到最後,甚至連去健身房的力氣都沒有,同時覺得精神以及專注力也變得相當差,每天覺得人很懶散。然而雖然體重真的減輕,這都是掉自己的肌肉,這對真正需要減重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健康的飲食方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nthony Howard-Crow(@absandicecream)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5 年 4月 月 7 日 下午 2:41 張貼

根據減肥和肥胖問題專家納多爾斯基(Spencer Nadolsky)對這種現象並不驚訝,他表示:因為當體重減輕了,血液的這些成分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前進。但他認為霍華德在這種減肥方式中顯現出疲累的精神狀態,也許是限制卡路里後讓睪固酮降低,有可能會出現缺乏性慾的現象,因為納多爾斯基在自身減肥經驗中,也曾出現這種情形。

在結束掉冰淇淋的實驗後,過了兩個多月,霍華德又讓自己的身材回復到軌道上,表且開心的表示自己以後再也不實驗那種方法了。但同時他也證明,冰淇淋這項食物的確能幫助瘦身,但只是並不是以最健康的方式。因為攝取過多甜食,精神以及注意力會變得較不集中,不僅會讓自己變懶惰,對於日常生活上的事物也會漫不經心。因此,想減重的人,最好還是遵循健康且控制卡路里的飲食,同時配合運動才能真正達到效果。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nthony Howard-Crow(@absandicecream)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5 年 6月 月 26 日 下午 3:29 張貼

資料來源/INSTAGRAM、自由時報、ODDITYCENTRA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對抗奪命大腸癌 做對這4件事不怕死於非命

2019-06-04
保健話題知識庫飲食觀念

奪走賀一航、豬哥亮、李國修等名人生命的大腸癌,已蟬聯11年國內癌症榜首,台灣大腸癌發生率更是世界第一,每年有超過1.5萬人確診、五千多人死於它的魔爪,且發生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大腸癌雖然可怕,但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二分之一的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搭配定期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超過9成!所以,看完以下4個方法,從現在開始,遠離大腸癌威脅吧!

對抗奪命大腸癌 做對這4件事不怕死於非命 ©Caswell Family Medical Center

1. 少吃紅肉、加工肉品、燒烤

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發生率快速攀升的主因。世界衛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宣布,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紅肉(豬、羊、牛)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也已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

此外,使用超過100゚C高溫烹調肉類,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然而台灣人聚會、中秋節最愛烤肉,當肉類放在烤架上以直火進行燒烤,肉類油脂滴落在火上則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附著在食物表面,吃下肚後將提高大腸癌發生風險。

建議﹕改以魚肉、瘦鷄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多吃蔬菜,以汆燙取代高溫油炸、燒烤。

紅肉及加工肉品已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

2. 肥胖不是病,胖起來奪人命

許多研究指出,肥胖引起的「高胰島素血症」是刺激腫瘤發生的原因之一。據美國癌症協會1960-1972年調查,肥胖者會增加大腸直腸癌、胃癌、子宮頸癌、膽囊癌、腎癌及乳癌風險,若超過理想體重的40%,男性增加33%罹癌機會,女性則增55%罹癌機會。另一項美國癌症研究所的全球癌症調查,發現體重過重和大腸直腸癌、停經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都明顯相關。原來過重和肥胖不只帶來三高、心血管疾病,更會讓自己與大腸癌靠近一大步!

建議﹕均衡飲食、減少脂肪的攝取;平時就應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並以飲食和運動雙重管道控制體重。

3. 規律運動是良藥

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無規律運動。根據2019年1月發表於JNCI Cancer Spectrum的一項研究,每天坐著看電視1-2小時,早發性大腸直腸癌風險增加近12%,且時間越久風險越高,如果每天超過2小時,風險大增近70%。另一方面,華盛頓醫學大學的Wolin醫師研究報告指出,人們持續運動超過10年可減少大腸癌的死亡率,如果超過15年可減少死亡率超過一半。簡單來說,雖然運動與大腸癌發生率的關聯沒有被證實,但可以減少其他癌症的發生,也能減少大腸癌病患的死亡率,運動確實是個簡單、便宜的防癌良藥。

建議﹕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分段累積運動量的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不過每次至少要連續10分鐘。

持續運動超過10年可減少大腸癌的死亡率,如果超過15年可減少死亡率超過一半

4. 定期篩檢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以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此外,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如果能及早發現腺瘤瘜肉並切除,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生。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2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

建議﹕我國政府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免費1次「定量免疫法」的糞便潛血檢查,敏感度高達80%,如果檢查呈陽性,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癌症防治網、亞東院訊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