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你有「運動障礙症候群」嗎?
1
你有「運動障礙症候群」嗎?
2
科學實證催眠對身體的益處意外多!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控制疼痛,還有這個超實用
科學實證催眠對身體的益處意外多!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控制疼痛,還有這個超實用
3
6個運動減輕下背疼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有「運動障礙症候群」嗎?

2019-10-01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生活

我們的身體是由關節、肌肉、骨骼相互連動而產生動作;這些與動作產生相關的身體部位統稱為運動器官。若是因運動器官衰弱而造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狀態即稱為「運動障礙症候群」(Locomotive Syndrome) 。 然而關節、肌肉、骨骼的衰弱和障礙持續惡化,可能將來需要人照護或臥床不起的風險可是會大幅提升。

你有「運動障礙症候群」嗎?

腿部為「運動障礙症候群」主要徵兆

「運動障礙症候群」主要徵兆先從腿部開始,然而最容易判斷腿部老化的依據就是步行速度。運動器官的衰退開始於絆倒、膝蓋痛等腿部肌力下降或關節疼痛的相關症狀,然而步行速度會隨年紀增長漸漸變慢,也表示「運動障礙症候群」正加速朝你靠近。「運動障礙症候群」的一開始,運動器官障礙情況也許都很輕微,經常被忽略,但多重累積的結果卻令人擔憂。腿部被稱為第二心臟的下半身肌肉,與心臟間有著密切關聯,卻會隨年紀增長會日漸衰退。一般走路的時候,下半身血液靠肌肉收縮擠壓而回到心臟;一旦減少步行頻率,下半身肌肉得不到充分的鍛鍊,漸漸無力將血液送回到心臟,心臟的運作隨之衰退,導致血液無法順利到達全身各處,各個器官也會接連受到影響。

腿部肌肉是掌握「運動障礙症候群」的關鍵

我們都以為只有老人家才會時常站不久或是走不遠,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時,你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時,別懷疑,你的腿部肌力完全不足!然而當腿部肌力不足時,對我們身體的影響非常大。「運動障礙症候群」的特徵是以腿部為中心的運動器官逐漸衰退,會使患者成為照護高風險族群,因此,需要以加強及維持腿部肌力來預防。隨年紀增長腿部肌力退化,不僅造成步伐緩慢,更會對全身健康有重大影響

隨年紀增長腿部肌力退化,不僅造成步伐緩慢,更會對全身健康有重大影響 ©worldofwonder.net

腿部肌群的重要性

腿部主要的兩大塊肌群「股四頭肌」與「後腿肌」不但可以幫助我們的走動,更可以幫助人體的血液循環、保護膝蓋與瘦身。然而在減肥瘦身上,腿部的肌肉其實就像是一個默默的脂肪燃燒器,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是在一天中你至少會消耗多少的卡洛里,然而脂肪的消耗會因為「身體肌肉的多寡」而增減,肌肉越多就越能夠增加基礎代謝率,增加對於脂肪的消耗。因為腿部的肌肉群所有肌肉群中最大的,藉由增加這區塊的的肌肉量,可以增加更多的脂肪消耗,默默的產生了瘦身效果。

腿部肌群的重要性 ©muscleandfitness.com

如何預防「運動障礙症候群」

一旦成為「運動障礙症候群」的一員,照護生活的危機就會漸漸逼進,但只要現在開始努力對抗身體的老化,就能向健康生活大步邁進。為了找回健康步行的力量,日常生活中的運動與營養攝取非常重要,即使肌肉會在中年以後漸漸衰弱,但只要加以鍛鍊就能獲得大幅改善。因此,每天做一些強化下半身的運動,可以減緩肌肉、軟骨、骨骼退化,同時也要攝取蛋白質與其他營養素,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資料來源/日本健康最前線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科學實證催眠對身體的益處意外多!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控制疼痛,還有這個超實用

2024-11-14
書摘知識庫保健

大家都知道催眠這種療癒方法,但你知道除了改變心理狀態,催眠對生理其實有非常多好處嗎? 本文由《與潛意識對話:透視催眠師如何解開真實人生課題》作者歐陽芷妍(Asa),為你介紹經科學實證催眠對身體的好處。

科學實證催眠對身體的益處意外多!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控制疼痛,還有這個超實用
科學實證催眠對身體的益處意外多!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控制疼痛,還有這個超實用

催眠是一種有用的行為矯正工具,也是一種自然放鬆狀態,人在這樣的狀態下可以進行最佳學習,並且感知一個人的精神及內心生活中的微妙層次。催眠已經被證實可用於增強創造力、減輕體重、控制疼痛,並且在改善運動、加速癒合、無痛牙科、自然分娩、改善學習習慣與減輕壓力等方面都有顯著成效,更可幫助被催眠者設定與實現目標,並進一步克服心理和情緒障礙。

現代人生活與工作壓力大,不少人出現白天異常焦慮,晚上無法入眠,嚴重甚 至會有脹氣、頭痛、疲倦、便秘等症況,這些都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致。自律神經的組成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類似油門,副交感神經則類似煞車。

在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會互相調節維持平衡狀態,然而因為壓力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躍,就可能會出現睡眠障礙。

傳統催眠現場
傳統催眠現場

藉由催眠調整呼吸規律,漸漸放鬆,啓動體神經來抑制交感神經,讓身體神經 回到自然的睡眠機制,對於協助睡眠的效果非常明顯。尤其如果個案長期服用安眠藥等藥物,時間久了藥物效果明顯下降,卻又不想加重藥量,催眠可以是藥物之外的另一種替代方案。

透過催眠與潛意識進行溝通,在催眠師的幫助下,從困擾已久的事件、情緒、 心理反應等因素中釋放出來,達到內心的解脫,連帶地緩解睡眠障礙。

資訊

• 文章摘自莫課文化, 歐陽芷妍Asa 著《與潛意識對話:透視催眠師如何解開真實人生課題》一書。

【本書特色】

本書架構以真實個案故事為主軸,陪伴您撥開催眠師診間的神秘面紗。
我們可以完整洞悉一個人生課題背後的根本原因,以及這些傷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生活與人生。更進一步觀察個案在接受催眠過程中,如何解開自己的人生課題。

• 更多《與潛意識對話:透視催眠師如何解開真實人生課題》資訊 請點此 

與潛意識對話:透視催眠師如何解開真實人生課題
與潛意識對話:透視催眠師如何解開真實人生課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6個運動減輕下背疼痛

2017-03-02
知識庫肌肉痠痛背部肌群運動傷害運動恢復訓練動作保健跑步

核心肌群支撐著我們的脊椎和腰背,一直延伸到臀部與腿部,整體來說,就如同一台大型的穩定器,所以若核心沒有足夠力量的話,我們的身體便會去呼喚其他部位的肌肉來承擔。例如,如果你的臀部肌肉較弱,在跑步過程中因為疲勞,導致你需要打直的下背部被迫更努力地維持直立和穩定,在跑步過程中或許你不感覺下背部有任何作用,但實際上,下背部很容易因此受傷。

6個運動減輕下背疼痛

大部分跑者的下背部,最常遇到的三個問題如下:
 

  1. 下背部突然出現的肌肉疼痛,也就是所謂的肌肉痙攣。他不是坐骨神經痛或是椎間盤突出,而是感覺肌肉有一種被鎖定的感覺,甚至嚴重到無法站立。
     
  2. 如果你的下背部疼痛是反應在兩腿後面,這才表示可能是坐骨神經痛或椎間盤突出。若是這樣的疼痛感,你反而不會感受到有肌肉痙攣的感覺。
     
  3. 如果你感覺到整個下背部都在疼痛,那表示你可能患有關節炎。

為了防止背痛,你需要通過核心訓練來努力鍛練力量與靈活性。因為核心就是支助你的脊椎和與肌肉的重點。此外,這些肌群也包含了你的臀部、四肢及腿部,如果平時沒有鍛鍊,當他們感到壓力之時,便更容易變成肌肉痙攣。

如果想要修復以上的背痛問題,以下六種不同面向的肌力練習,一定要嘗試看看。

 1   棒式側棒式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雙腳與肩同寬放置地面預備,用肚子和腿部的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用雙手肘和腳趾支撐身體重量並保持呼吸,維持10秒。
步驟2:利用側腹的力量將身體向右側,變成側棒式,穩定身體,將臀部抬離地面,至頭部和脊椎成一直線,保持呼吸約20秒。

©BETH BISCHOFF

 2   背部伸展

將腹部靠至椅墊上,並將雙腳頂在腳墊兩側,讓背部自然垂下呈弧型,雙手交叉放於前胸,利用腹部與背肌的力量慢慢將上半身打直,停留20秒,再慢慢放鬆回到起始位置。

©BETH BISCHOFF

 3   瑜珈球伸展

雙手掌撐,雙腳打開置於瑜珈球上,肚子收緊預備,腰部拱起,使身體呈三角形,停留10秒,重複動作,做1分鐘。

©BETH BISCHOF

 4   反向背部伸展

調整羅馬椅,確保將大腿墊調至腰線下方,腳踝勾住勾腳管雙手交叉,上半身從腰部往前傾。繃緊核心肌群並挺直身軀,讓身體從頭到腳踝成一直線。停頓,然後慢慢將身體放下,回至起始位置,重複動作,做1分鐘。

©BETH BISCHOF

 5   橋式

橋式是穩定臀部肌群最有效又簡單的動作,針對長期坐著的人而言,此動作能有效改善姿勢,對脊椎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動作。

雙腳與肩同寬,接著雙腿屈膝,雙腳踩地,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臀部夾緊,慢慢將下背及骨盆離開地面,抬起身體後,保持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呈現一直線,維持10秒,再回到平躺姿勢,共做3組。

©BETH BISCHOFF

 6   脊椎伸展

趴在地板上,雙臂放在身體兩側,雙腿伸直,腳掌彎起。掌心應朝下。夾緊下背部,將胸部向上抬離地面幾公分。同時,將雙手向內轉,直到掌心朝上。將雙腿稍微抬離地面,腳尖伸直。在身體到達最高點時停頓 5 秒。放鬆並回到起始位置。

©BETH BISCHOFF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