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與健康系列講座-你一定要懂有氧與阻力訓練的運動處方擬定技巧
1
運動與健康系列講座-你一定要懂有氧與阻力訓練的運動處方擬定技巧
2
剷平腰部與小腹的6個瘦身操
3
臥推常見的6種錯誤方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與健康系列講座-你一定要懂有氧與阻力訓練的運動處方擬定技巧

2019-10-07
話題 健身 講座 課程 訓練動作 體適能

有氧與阻力訓練該如何設定才能達成自訂的運動目標?在仿間有許多的人都不太了解該如何設定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因為,每個人體能狀態及訓練目標都不一樣,因此適合的運動處方也都不盡相同。然而,真正的運動處方又是什麼?所謂運動處方裡的「處方(Prescription)」兩個字,在醫學領域裡是指醫生針對病人的症狀輕重,給與適合的醫藥來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就是由運動或復健相關的生、治療師或是教練,特別針對一般大眾、復健病患或是運動員等等,依據他們身體的肌耐力、肌力、年齡、心肺功能、柔軟度以及過去病史等等的身體狀況,來制定適合當下的運動強度、項目、持續時間以及頻率,安排精準的個別化訓練課程。

每個人體能狀態及訓練目標都不一樣,因此適合的運動處方也都不盡相同。

那我們該如何運用科學的方式來制定專屬的運動處方?這裡面將牽扯著風險評估、體適能的量測與運動大數據的分析等等,經由這樣的數據分析與報告,我們才能了解每個人的肌耐力、肌力、年齡、心肺功能與柔軟度等身體狀況,進而安排該如何進行訓練;要用什麼工具訓練以及每個訓練動作該做多久,也能藉由這樣的科學化體適能評估,更快速有效率的達成你所設定的目標,並且減少突如其來的運動傷害。

運動其實有很多潛在的危險因子!

因此,這次運動星球特地邀請到擁有醫學、復健及物理治療背景的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復健科學碩士(博士)班教授-王鐘賢先生親自開班授課,透過簡單又明確的課程內容及最新的體適能健康評估系統,特別針對如何運用科學量測方式,從健康體適能評估到開立正確運動處方籤的觀念及技巧,指導你如何在各項運動訓練之前,優先做好風險與訓練評估,並準確的開立出正確的運動處方籤,讓運動訓練更有效率,這堂課程十分適合想要為學員或自己設定出專屬訓練計劃的人。

主講人: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復健科學研究所-王鐘賢 教授

課程內容簡介

PART1.科學化的體適能評估與數位量測方式。

●由基礎的體適能理論課程,了解何謂健康體適能。

●運用科學儀器的量測,進而評估潛在的運動風險。

PART2.運動風險的評估與設定專屬訓練課表。

●從科學與生理學的角度,設計出更適合每個人的訓練課程。

●如何由體適能評估系統報告,正確做出精準的運動風險評估。

PART3.運動訓練工具的運用及推敲預知訓練階段的能力。

●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該如何搭配,及如何達到更有效的成果。

●如何經由運動數據,設定訓練器材的使用與個人化課表規劃。

●運動恢復的輔助。

運動與健康系列講座一共有四堂課程。

專業講師-王鐘賢 教授

●現職

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復健科學碩士(博士)班/教授

●經歷

長庚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暨復健科學研究所: 教授兼主任

長庚醫療體系 心臟衰竭中心: 心臟復健研究顧問

工業技術研究院 服務系統科技中心: 資深特聘顧問

●專長領域

運動劑量科學化:運動處方與健康促進/疾病預防

結合環境因子之創新復健醫療策略:運動合併低氧介入與健康促進/疾病預防

心臟衰竭之生物/功能指標至臨床治療:轉譯復健醫學之實踐與落實。

●學術成就

第一屆國家科學會委員會 吳大猷 先生紀念獎 國家科學會委員會 [ A 級] 主持人研究獎勵

科技部 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長庚大學 研究優良教師

中山醫學大學 研究傑出校友

發表國際性學術論文共計一百餘篇(SCI)。

論文成果已為復健醫學、運動科學等相關教科書收錄,並獲登載於英國醫學百科全書 [“Exercise and haemostasis in health and disease” on Medical Encyclopaedia]。

擔任二十餘本SCI級國際學術期刊審查或編輯者

研習報名資訊

講座主題   有氧與阻力訓練的運動處方擬定技巧

講座時間   2019年10月19日(六)  09:30~12:30 (請提早半小時報到)

講座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8F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10月18日12:00止

報名費用   

單堂課程:

原價NT$ 3000、早鳥價NT$ 2500 (2019/10/15前購票)

合購二堂課程:

第1+第4堂課/原價NT$ 6000、早鳥價NT$ 4500 (2019/10/18前購票)

合購四堂課程:

原價NT$ 12000、早鳥價NT$ 4500 (2019/10/18前購票)

主辦單位  運動星球

運動處方系列講座

第二堂課程 專屬高血糖與高血壓的運動型態制定。

第三堂課程 運動與血脂控制及體重管理的相關性。

第四堂課程 正確健康老化之運動與營養相關策略。

研習報名請點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剷平腰部與小腹的6個瘦身操

2017-10-13
書摘訓練動作核心訓練健身知識庫

你經常吃泡麵、糖果或餅乾等零食嗎?在高鹽分的食物中, 往往也有極高的鈉含量。所謂的鈉(Natrium),具有讓水分蓄留堆積在體內的特性,容易造成腰部、小腹、下半身浮腫的狀況。 相反地,在蔬菜、水果、海藻中含有的鉀(Kalium)成分,則 是具有幫助身體排出水分的效果。因此,當攝取過多鹽分時,建議可多食用含有鉀成分的天然食物。

除了多注意飲食方式之外,還有一點也希望大家多留意:很意外地,許多人的走路姿勢是錯誤的。例如,老是拖著腳步走路,因為很少使用到腳踝的關節或肌肉,就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及下半身肥胖的結果。 還有一個自己很難察覺的壞習慣,就是姿勢不良。在不知不覺中,歪斜的姿勢越來越嚴重、總是彎腰駝背⋯⋯。最嚴重的是,由於這樣的姿勢不良,導致血液及淋巴系統循環不良,進一步造成體內脂肪與老廢物質堆積。對,就是堆積在你的下半身!現在,總算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自己肥胖了吧?以下6個練習,可以幫助你剷平小腹及腰部的贅肉。

腰圍小一圈,凸肚平下去!

 1  

鍛鍊能夠消除小腹、緊實腰 圍的「腹橫肌」。全神貫注在 這個肌肉群上,用力將肚臍 往身體內部的方向縮緊。

剷平腰部與小腹的6個瘦身操

1. 挺直站立, 腳掌往外側打開,雙腿併攏站立,兩腳跟碰在一起,兩腳掌呈90度向外側打開。兩手放身體兩旁自然垂下。

2. 聚焦於下腹部,全力將力量注入肌群一邊深深吸氣,同時將力量全力注入下腹部的肌群中,持續 6秒。接著,在吐氣的同時,一邊慢慢釋放力量,回到1步驟。

Tips
用力時,感覺將腰部兩側向身體中央的肚臍拉近。很像是用力把肚子和後背拉在一起的感覺。

 2  

只要坐在椅子上,用力扭轉腰部就OK。能夠緊實腰部周圍肌肉,練出漂亮腰線。

把力量注入這裡的肌肉

1. 坐在椅子上, 雙手抓住椅面,坐在椅子上,雙腿併攏, 腳尖也靠在一起。雙手抓住椅面兩側。

2. 扭轉腰部, 腳後跟向上提起 一邊深深吸氣,一邊將腳跟慢慢上提, 同時扭轉腰部、將力量注入下腹肌群, 持續6秒。接著,在吐氣的同時,一邊慢 慢釋放力量,回到1步驟。

Tips
練習時,想像以肚臍來 帶動整個腰部的扭轉。脖子也跟著腰部一起順勢扭轉,效果會更好。

 3  

上半身盡量保持不動。把注意力集中於肋骨、橫向移動腹肌,就能有效雕塑身體曲線。

1. 坐在椅子上, 雙手抓住椅面坐在椅子上,雙腿併攏,腳尖也靠在一起。雙手抓住椅面兩側。

2. 將肋骨往右方平行移動 一邊深深吸氣,一邊將肋骨往右方平行移動,同時將力量注入下腹肌群,持續6秒。 接著,在吐氣的同時,一邊慢慢釋放力量,回到1步驟。

Tips
腰部不歪斜、不扭轉,只有肋骨在平行移動。注入力量時,感覺像是把肚臍上提。

 1  

雖然只是簡單的扭轉動作, 但是只要全神貫注、集中精神去練習,就能有效刺激腹肌,效果更加倍。

把力量注入這裡的肌肉

1. 坐在椅子上, 雙手抓住椅面坐在椅子上,雙腿併攏,腳尖也靠在一起。雙手抓住椅面兩側,保持端正姿勢。

2. 右手手肘向下, 碰觸左腳大腿上方 一邊深深吸氣,將右手手肘向下碰觸左腳大腿,同時全力將力量注入下腹肌群,持續6秒。 接著,在吐氣的同時,一邊慢慢釋放力量,回到1步驟。

Tips
注入力量時,感覺像是 把肚臍向內拉入身體裡面。藉由將身體收起來的動作,更容易將力量注入下腹部。

 2  

運動股關節,具有刺激淋巴及血液循環的效果!透過將腳拉近身體的動作,更容易將力量注入下腹部。

把力量注入這裡的肌肉

1. 挺直站立, 腳尖也靠在一起雙腿併攏呈站姿,兩腳跟及腳尖也併攏收在一起。兩手自然垂下。

2. 將右大腿拉起,往胸部靠近 一邊深深吸氣,將右大腿向上提起,盡量往胸部靠近,同時全力將力量注入下腹肌群,持續6秒。接著,在吐氣的同時,一邊慢慢釋放力量,回到1步驟。

Tips
雙手手指交叉,穩穩地由下方抱住大腿。

NG-身體向前傾斜​
若是上半身向前傾 斜,大腿就無法充分 向上提起。

 3  

向痛苦的肌肉訓練說再見∼!這個動作對於整體腹肌的鍛鍊非常有效,簡單輕鬆讓整個腹部達到緊實、消除贅肉的效果。

把力量注入這裡的肌肉

1. 坐在椅子上, 雙手放在大腿上方坐在椅子上,雙腿併攏,腳尖也靠在一起。雙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方。

2. 上半身向前彎下, 雙手握住雙腳一邊深深吸氣,上半身慢慢彎下, 雙手由下方握住雙腳,同時全力將力量注入下腹肌群,持續6秒。 接著,在吐氣的同時,一邊慢慢釋放力量,回到1步驟。

Tips
雙手由下方握住雙腳、輕輕拿起,將腳跟帶離地面。用盡全力,將力量集中灌入腹部表面的整體肌肉群。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尖端出版,  境貴子 著作《驚人的6秒瞬瘦力:做1休2!最科學的下半身肌力瘦身操》一書。美容研究家。一九七七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實地走訪世界各國的美容沙龍,親身檢證各式美麗保養法,累積獨到的美人心法。參與許多美容書籍與專欄的製作執行,二○一○年,創立美容舒療沙龍「Salon C」,目前擁有東京都港區兩間、大阪一間,共三間沙龍店鋪。二○一一年,參與肌膚保養精油品牌「Hot Modeling Oil」的開發,此外也研發按摩精油、泡澡浴鹽等美容製品,涉獵領域十分廣泛,持續為了探求女性極致之美而努力。著有《6秒肌力訓練瘦身術》(6秒筋トレダイエット)。

※為什麼只需要6秒?

肌肉鍛鍊的原理機制:在人體肌肉裡面的肌纖維,當承受5秒以上的力量時肌肉會受損。而在6秒之後會開始修復肌肉。此時,不只是自然修復損傷而已,還會轉變成比過去更為強韌的肌肉。利用此種肌肉特性,先刻意稍微損害一點、然後變得更強韌一點……這種循環,就是鍛鍊出最強健肌肉的原理機制。

本書適合這樣的你:
  ‧遺傳性下半身肥胖者。
  ‧不能忍受過度的飲食限制者。
  ‧瘦了也會馬上反彈回來的體質。

這是一套不需要爆汗運動,只需要在想瘦的部位,專注地注入6秒的力量!透過瞬時強效的肌肉緞練,就可以達到瘦下來的目的! 

•更多尖端出版《驚人的6秒瞬瘦力:做1休2!最科學的下半身肌力瘦身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臥推常見的6種錯誤方式

2017-07-17
槓鈴上半身肌群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對於想鍛鍊胸肌、上肢肌群的人來說,臥推一直是最常見也是最適合的訓練方式,但是,很多人都會用錯誤的臥推姿勢來進行訓練,不僅達不到訓練效果同時還有增加受傷風險的可能,以下是在臥推時最常見的六種錯誤方式,一起來督促自己來避免降低訓練成果。

臥推常見的6種錯誤方式 ©wikihow.com

 1  肩胛骨不穩定

在臥推的過程中,肩胛骨是在其中扮演是穩定的角色,如果肩胛骨不穩定,會讓肩膀處於一個內旋、聳肩的狀態,這樣在訓練過程中會導致肩部受傷。

 2  錯誤手腕姿勢

手腕的姿勢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視的,錯誤的手腕姿勢會壓迫到腕關節並且導致手腕受傷。正確的握法是將槓鈴與手腕及成一直線,不要向後彎也不要向前彎,正確的姿勢才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錯誤手腕姿勢 ©stack.com

 3  臥推軌跡不正確

許多人以為臥推是直上直下的運動,其實不是。臥推時,胸肌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肩水平內收,而是肩關節水平內收和肩屈曲的結合,則正確的運動軌跡應該是一條斜線,槓鈴的落點應該靠近胸部下。

 4  臀部移開訓練椅上

許多人在進行臥推的訓練時,因為力量不夠就會使用下半身的力量將槓鈴往上推,這樣在訓練過程中,可能會因此傷到脊椎,所以盡量保持臀部在訓練椅上,以免傷害到身體其他部位。

臀部移開訓練椅上 ©thebarbellbattalion.com

 5  肩膀過度外展

肩膀過度外展是指當往上推舉以及往下降的過程中,手臂與軀幹的夾角過大,並超越90度,這樣會導致肩膀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狀態,建議臥推的時候要手臂和軀幹的夾角應該維持在45 度左右,才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以及降低受傷風險。

 6  重量過重

許多在做臥推的訓練時,都渴望快速擁有厚重又結實的胸肌,於是在做訓練時,會突然推上比之前更重的重量,當重量過時,可能會導肌肉受傷,嚴重可能最造成運動傷害,這時肌肉不但會受傷還必須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修復。

重量過重 ©seannal.com

參考資料/stronglift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