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肌群又被稱作三角肌,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手臂能朝向各方向進行活動,因此,在許多的運動或訓練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肩部關節與其它關節處相比,也特別容易發生各種痠痛及運動傷害的情形,並侷限我們的訓練成果和肌力的提升。為了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產生,這篇文章將列舉7項常見的訓練錯誤動作及觀念,請仔細看看自己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並盡快改正。
1.肩推請貼緊背部
肩推是訓練三角肌群十分常見的基礎動作,有許多的人為了能推起更大的重量,在坐姿肩推時都會不經意的將下背離開靠墊,這樣的動作是身體在為自己尋找一個好發力的位置,但同時也將下背推向受高風險的位置上;並且這樣的姿勢不僅僅會降低三角肌前束的刺激度,還會因為胸椎及腰椎的超伸和大重量的負荷,進而導致椎間盤突出的後遺症。所以,在坐姿肩推時請全程保持背部緊貼座椅;站姿肩推時請避免腰部的過度反弓。
2.頸後推舉輕重量
頸後推舉也是許多健身人常做的動作,但同時這也是肩膀肌肉在解剖學上最容易受傷的動作,尤其是想要運用大重量進行訓練的時後,很容易因為過低的角度及重量讓肩膀受到拉扯而受傷,這是由於這樣的訓練動作會限制肩關節的活動度,因此,如果你肩關節活動較差的人請盡量避免槓鈴頸後推舉,可以採用槓鈴頸前推舉或啞鈴頸後推舉。
3.直立上提握距要寬
直立式上提主要是訓練三角肌的前束和中束,可以採用啞鈴、W槓鈴或是低位滑輪來進行訓練,這些器材的訓練動作都相同,差別就在於對肩關節的衝擊性有所不同,另外,如果想針對三角肌做訓練,就必需要將雙手的握距放寬,過窄的握距除了會引發斜方肌的代償動作之外,還會引起肩關節內旋的問題,同時,若你肩關節旋轉角度較差時,也不一定要將雙手高度舉至下巴處,可以把高度下放至胸前即可,以避免過度的高度造成肩關節夾擠的問題。
4.手肘應該處於微彎
在做側平舉前平舉和俯身飛鳥這類單關節練習時,我們因該要保持手臂微微彎曲,一但打開或是收手肘三頭肌就會開始參與施力,而減少了我們要孤立訓練三角肌的目的,另外,在側平舉和反向站姿飛鳥這類練習中,許多練習者錯誤的在動作最後完全把他們的手肘伸直到180°,接著在下落重量時手肘夾角又回到了90°。一般來說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都是過大的重量,所以,在進行這幾個動作訓練時,要注意手肘全程保持微彎以避免增加肩關節的壓力。
5.三角肌後束調換訓練
我們都知道三角肌又可分為前中後這三塊肌肉,大多數的人都會依循前中後的順序進行訓練,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原因在於有的人熱衷於胸肌訓練,因而帶動三角肌前束肌肉發展,或是你忽略了背肌的訓練,進而引起三角肌後束比另外兩束要來的薄弱,這也就會導致現在常見的圓肩問題。因此,如果你的後束較為薄弱的話,請不要將它放至在訓練的後段,否則這樣的情況將會更加嚴重。
6.別移忘肩袖肌訓練
肩袖肌群是由岡上肌、岡下肌、大小圓肌與肩胛下肌這四塊肌肉所組成,是與三角肌合作幫助穩定肩關節,然而,這樣的小肌群組合一般來說都屬於較看不見的部位,因此,有很多人都會直接跳過它的訓練動作,甚至於根本不知道有這個肌群。如果跳過了肩袖肌訓練動作,將有能讓這兩個肌群的比例失衡,那就增加了你肩袖肌受傷的機率,所以,偶爾做做肩關節內旋和外旋,可幫助你保持肩關節的健康。
7.肩不要排在練胸後
三角肌前束經常會在練胸時被徵招到,同時,三頭肌在推舉過程中也起到輔助作用,因此如何安排訓練的分化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在同一天訓練胸、三角肌和三頭肌的話,就很容易造成過度的使用讓訓練成效下降,因此,我們可以在練胸日之後安排背肌與二頭肌的訓練,以避免三角肌和三頭肌過度訓練,千萬不要週一練胸、週二練肩緊接著週三練三頭肌。
資料參考/draxe、nutribal
責任編輯/David
Instagram上擁有超過22萬粉絲的健身網紅May,大二時為了減重而接觸健身,不只體重機上數字下降,身形、體態變得更好,健身所帶來的成就感,讓她一頭栽進這個領域,希望把運動的美好,分享給大家。「以前我的體脂高達30%,內臟脂肪也偏高,是標準泡芙人,因為愛美和為健康著想,才開始訓練,享受在健身房裡舉起重量的感覺,讓我能持之以恆地繼續挑戰自己。」
May提到,她和多數女生一樣,起初訓練時很擔心練得太壯或變成自己不喜歡的體態,但她強調這些只是迷思,「女生沒有那麼多激素,沒辦法把肌肉練到太大塊,通常有變壯的感覺,是一種『脂包肌』的過程。」她解釋,通常這個階段是本身體脂不夠低,肌肉長出來但脂肪還沒消,男生訓練也有這樣的時期,這只是一個過程;她認為,訓練還是要以「年」為單位,盡量保持每天鍛鍊的習慣。
平常較少運動的女生想要開始健身,可以怎麼安排菜單?May建議,若是新手可以從一週三次全身性的訓練開始,「剛開始訓練的女生,肌耐力比較不夠,可能沒辦法同一個部位短時間內重複的鍛鍊,比如第一天練腿加背,第二天腿加胸肩,第三天則是有氧,如果後期越練越投入,某些部位想要特別雕塑的可以再加強。」
至於May自己的健身菜單為何?她表示,現階段是以維持為主,另外會特別鍛鍊想加強的地方,一天平均花一小時在運動上,「像我特別重視臀肌的部分, 一週有三到四天都以臀腿訓練為主,另外一到兩天搭配上半身、全身性的運動。」她透露,自己以前是平板身材,臀部很扁,透過持之以恆的鍛鍊,才達到理想的曲線。不過她認為運動應該要融入生活,除了上健身房,平時在家也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動作,達到訓練目的。
平常會去健身工廠訓練的May,在熱身完後,通常會先從自由重量的部分開始練起,「我會建議從比較累人的部分開始,先是深蹲、硬舉,接著是臀推或用史密斯訓練機做跨步蹲,接著做腿推跟保加利亞分腿蹲等。」她表示,自己很重視臀腿的訓練,到健身工廠訓練時會使用臀部推舉訓練機,上半身的部分,則是做引體向上、胸推或是啞鈴等;另外她推薦初學者想訓練上半身,可以選用坐姿胸推機、肩推機。
出版過食譜書的May透露,其實自己是個「吃貨」,想要有好身材但不想犧牲品嘗美食的樂趣,健身一陣子後,她開始學習為自己備餐,用簡單的方式煮出美味又不失健康的低脂餐點,她習慣將中英文食譜分享到Instagram上,獲得網友熱烈迴響。
May表示,無論增肌或減脂,食物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且要攝取足夠蛋白質,建議每天攝取的量要達到體重的兩倍,以一個50公斤的女生為例,一天最好能攝取100公克的蛋白質,不過也得看每人每天訓練的菜單做調整。至於在減脂階段,May強調要重視熱量的控制,先計算出每天消耗的卡路里,並達到「熱量赤字」,而所謂熱量赤字就是控制每天攝入熱量得小於消耗熱量。
現在人大多外食,該怎麼選擇食物?May表示,她還是會挑選高蛋白熱量低的食物為主,「早上我會吃兩顆水煮蛋、雞胸肉,如果覺得不夠也可以喝超商的豆漿,中午吃自助餐會挑選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東西,盡量以天然食物為主。」她表示,現在坊間很多高蛋白營養食品,如果健身者認為攝取的蛋白質量不足時,可以適時藉營養品來補充。
May平常會在Instagram上分享和媽媽一起運動的照片,她透露,會踏進健身房是媽媽的建議,「媽媽從小學跳舞,曾是有氧舞蹈老師,對於運動很有概念,雖然中年一度發福,膝蓋出現問題,後來跟著健身房教練訓練,越練體態越好,也更有自信。」May笑說,媽媽在健身後獲得很多成就感,更熱愛拍照分享,和時下年輕人一樣。她強調,健身不分年紀,現在健身房內也有不少銀髮族,她鼓勵大家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來維持體態和健康
從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後,May坦言,曾陷入就業或出國深造的迷惘時期,「我本來想出國念研究所,也曾到父親在東南亞的公司工作半年,那時候才發現,這些並不是我想要的。」經營Instagram有成的May,繞了一圈才發現,自己對於經營社群,向大家分享健身、烹飪最感興趣,讓她下定決心成為全職網紅,除了IG她也開始經營YouTube,自行拍攝健身、美食的影片,「很多女生看完覺得受用,讓我發現這是我的熱忱所在。」現在May不只在網路社群擁有一定的聲量,她也出版了食譜、參與健身APP開發,未來她還想創立自己的品牌或開設結合健身及健康飲食的餐廳,讓更多人體驗運動的美好。
健身網紅May Liu
Instagram:may8572fit
YouTube:May Fit
出版書籍:
《一碗搞定!增肌減脂健身餐》
《May力體態!增肌減脂全攻略》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