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減脂是許多人想要的運動目標跟效果,若是外在有明顯改變,身材曲線體態體格會變更好。屏除營養跟飲食的部分,我們必須在運動上做檢視。然而減脂靠的是運動強度、提高熱量消耗,以及後燃效應的累積,而不是運動當下燃燒脂肪多少,因此不是靠有氧運動最好(較輕鬆能維持長時間方式)而是要做無氧運動(強度較高的運動)。這部分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練啞鈴沒長肌肉、跳有氧沒消到脂肪?健身教練:想要運動有效有兩個關鍵!(當下能燃燒脂肪的方式,是身體處於穩定狀態維持長時間,因此強度不高,總消耗量較少,比如坐著不動時候,身體可以用很高比例的脂肪當能量,但總消耗量少,因此坐著不會瘦。)
1.增大肌肉:利用重量訓練肌肥大基本原則及訓練法的搭配,每次集中局部訓練,讓肌肉外觀有明顯增大的改變。
2.整體性增加肌肉量:不是著重在每個部位肌肉都要增大讓外表壯碩,而是全身性動作的訓練,整體訓練強度足夠下,讓全身肌肉均衡發展,整體肌肉量也能提升。
重量訓練強度要求可以參考下圖:
肌肉增大的重量訓練方式要以6-12RM為主(只能做6-12下之間就沒力氣得放下休息的重量)。了解重訓的強度在於重量,跟目的在於增大肌肉,那就可以思考,如果你沒有需要外表壯碩的肌肉,運動就不用將強度跟重點放在重量(RM)上面。(注意:如果怕變壯而用很輕做很多下,也不會瘦身喔!)
必須知道:
.增肌肉有一般重訓以外的方式,減脂肪有比有氧更好的方式!
.並不是用很重的重量才能瘦比較快,不是有氧才是瘦身關鍵,也不是只有重訓加有氧才能最有效瘦身!
.輕鬆的肌耐力次數做較多的重訓,也無法瘦身,對於肌肉改變也不明顯。
.只訓練局部或是輕鬆隨意做幾下的重訓,無法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
.飲食熱量及營養有良好掌控下,做重訓也能瘦,只有有氧運動也能瘦,但這些方式都不是針對瘦身最快的!
先解釋運動減脂最佳方式,飲食基本有做到後,到底何種運動方式才能最快瘦身呢?間歇運動是最好的方式,強度高低穿插方式。而且要將強度勁量拉高,強度高的部分勁量做到自己體能的極限,強度低的時候做輕鬆方式當作休息恢復。再明確地說明,強度是建立在心肺負荷上,也就是要喘,強度較高的主運動是無氧強度(無法持續太久),強度低的時候身體是處於是有氧程度當作恢復(身體利用這個時候做有氧恢復,恢復呼吸,恢復體能) 累的程度簡單表明,用RPE最能表達,1~10個累的等級,對於自己而言,高強度的主運動是RPE 7以上,低強度的恢復動作是RPE 3~4。主運動強度在RPE7時候,呼吸喘氣狀態約為講兩三個字就得急速換氣,恢復狀態RPE3~4時候為微喘。
.有氧間歇:有氧間歇是最簡單的方式,用常見的有氧運動型態來進行,比如快慢跑交錯,快跑時候因為較累,能維持時間較短,為了讓運動還能連續進行,用較輕鬆的慢跑當作恢復休息,通常安排方式是快跑時間短,慢跑時間長,或依照個人調整,交錯進行(比如快跑2分鐘慢跑5分鐘)。 體能尚未很好的人,慢跑可能就很累,也可慢跑跟快走交錯進行。
.無氧間歇(高強度間歇):
1.將強度提高,做衝刺間歇:快跑時是用體能極限做衝刺,衝刺速度要非常快,可能只能維持20秒不到,接著做慢跑恢復,恢復時間可以依照個人體能做調整,可以1:1到1:3等,也就是慢跑恢復時間可以20~60秒,或是更久。2.用阻力訓練動作來做間歇: 一般來說阻力訓練動作是無氧強度的,也就是一個動作無法維持長時間,比如伏地挺身、深蹲、波比跳等,如果一個動作對你很輕鬆(不喘),那你就得增加難度,比如增強式的伏地挺身、深蹲跳、強化版波比跳。 選擇對你而言較累的阻力訓練動作當作主運動,選擇較輕鬆的的阻力訓練動作當作恢復。 即使不特別做輕鬆動作當作恢復,也應該來回走動,而不是靜止休息,(做動態恢復幫助能量代謝循環,調整呼吸,讓身體休息卻又不至於太過安靜冷卻,以利進行下一次激烈的主運動。)
因此方式有以下:
.有氧間歇:一般快慢速自由交錯連續進行即可
.無氧間歇:
1.衝刺間歇將速度提高,做極限衝刺方式
2.阻力訓練動作構成的方式,做”費力強度動作”以及”輕鬆低強度動作”穿插的安排,這種方式稱為代謝阻力訓練。用下面兩個動作做簡單的代謝阻力訓練行即可
.無氧間歇:
1.衝刺間歇,將速度提高,做極限衝刺方式
2.阻力訓練動作構成的方式,做”費力強度動作”以及”輕鬆低強度動作”穿插的安排,這種方式稱為代謝阻力訓練。
用下面兩個動作做簡單的代謝阻力訓練:
1.長期的運動只有有氧,強度不夠,對身體的改變不明顯,甚至因為影響賀爾蒙關係,停滯或是反效果。
2.因此長期來看,體能有了基礎,建議將運動強度提高到無氧強度,除了重訓及許多阻力訓練方式,高強度間歇訓練中的代謝阻力訓練就是很好的方式。
3.目標不是肌肉壯碩,那肌力訓練就不用侷限在使用重量做局部訓練或是肌肥大訓練,因為並沒有局部減脂,不是動哪裡就瘦哪裡,也不是使用愈重的重量或是局部做很多次數就是瘦愈快。
4.將強度建立在較高的心肺負荷,使用代謝阻力訓練是一個增肌減脂的好方式,這樣方式依然能透過阻力訓練鍛鍊全身肌肉發展,強化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全面加強。
1.提升體能,包含肌力肌耐力、心肺能力、爆發力。
2.卡路里消耗多,幫助減脂瘦身。
3.鍛鍊肌肉,平均提升整體肌肉量,提高代謝。
4.後燃效應:運動結束後身體的安靜代謝提高,熱量消耗增多,幫助瘦身。
5.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血糖控制跟肌肉成長。
6.省時,強度較高的運動無法維持長時間,但短時間內徹底消耗體能,又有以上多種好處,因此效率是高的。
1.不要再選重訓後加上有氧這道菜了。重訓後接著加有氧,並不是增肌減脂最好方式!有強度的重訓或是阻力訓練完接著有氧其實會增加可體松的分泌,其實不利於增加肌肉!同樣,做了確實的代謝阻力訓練,後面也不用加上有氧。
2.沒有強度的重訓完接著有氧,效益不大,只是花時間。
3.長期運動下來都只有做有氧,也無法提升身體總體能跟代謝能力,對身體正向改變的效益也不高。
4.有氧運動有其好處,對於初學者的體能建立是容易的,但長期來看,不應該是你運動內容的唯一或是主菜單。
5.你的一次運動只做強度足夠的重訓或是間歇訓練即可,有氧可以另外找時間做!
6.肌肉鍛鍊對於身體健康很重要,只是鍛鍊肌肉方式很多,不是只有重訓! 而是有各種方式的阻力訓練。
7.沒有要變很壯,運動也就不用侷限在做重訓,局限一次只練一兩個部位。要有運動強度可以做代謝阻力訓練,更有功能性、全身性的訓練動作方式,具有全面性,依然能提升肌肉,鍛鍊心肺,也附帶上述各種好處。
不論是衝刺方式或是代謝阻力訓練,這種形式就是常聽到的高強度間歇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仔細來看,有HIIT(表現)、HVIT(高量)、VIIT(多變)大分類。HIIT很嚴格,需要很好表現能力(如高難度動作及爆發力),一般人難以做到,也並非徒手動作。HVIT需要很好的體能基礎,非常費力。VIIT則形式自由,是入門的好方式。 也就是說,一般常見的高強度間歇形式大多是VIIT或是HVIT,參考上面RPE的建議要求,只要強度對於自己是足夠,強度高低的穿插時間長短是可以自由調整的!
只是還需要注意的是:強度高的部分則要提醒自己做到最好,也就是做到最盡力的累,不是一般程度而已,不然就失去高強度間歇訓練的意義了,同時也要注意休息不能太少或是太久,這需要一點經驗去安排,以及整個過程的動作品質都要良好,不能因為累而讓動作姿勢變得太差,而增加受傷風險。
.常聽到的Tabata是屬於HVIT,高強度做的時間比休息恢復時間來得長,極累方式做20秒休息秒10後再繼續,做八回共4分鐘。原始設定的Tabata,20秒的高強度RPE應該為10,休息10秒降為3~4,10秒後很快地又要進入極度累得20秒直到4分鐘後結束。
.因此一般常見的Tabata示範影片其實都不是標準的Tabata,別忘了強度還是建立在心肺負荷上,不論所做動作為何,無法讓心肺反映出負荷(心跳極快呼吸極喘),都不是這種高量高強度間歇訓練的要求,也就達不到其效果。
.當然我們可以改良,20秒高強度時要求至少有RPE7,要知道休息10秒是非常短暫的,既使改良將強度要求減低,這樣仍然是超級累的!
.因此20秒的動作只做捲腹或是慢速深蹲,就不是Tabata的真意了,也不算是一種高強度間歇訓練了,當然有運動還是對身體有幫助,只是忽略強度的意義,是一般人運動最常沒效果的原因之一! 這裡有個高強度間歇的進階代謝阻力訓練安排範例:
主運動~增強式伏地挺身、動態恢復~鳥狗式、主運動~強化版波比跳、動態恢復~蟲爬。主運動必須跳最高,最到最大努力,姿勢維持,可以這樣方式重複20分鐘,可自行增加不同訓練動作進去。總結,減脂靠較高強度的運動比較有幫助,間歇訓練是最佳選擇,有氧運動長期對身體幫助不大,因此進程建議為:
1.建立有氧基礎、基本肌力肌耐力、動作訓練
2.接著嘗試提高運動時間
3.運動效率足夠後,導入有氧間歇
4.接著長期下來可以提高強度做任何一種高強度間歇訓練
5.用全身阻力訓練方式的代謝阻力訓練對身體助益最大
6.注意動作品質(姿勢),安全第一! 當然重訓、有氧依然可以是你運動的內容,因為每天都做高強度間歇訓練是很累的,可以每天穿插不同形式的運動,只是建議長時間中低強度的有氧不應該是你運動內容的主角。
最後是增肌:代謝阻力訓練長期來說,可以提升肌肉量,但不是肌肥大那樣的壯碩肌肉效果,但全身平均來說肌肉仍然有增長,也看個人基因跟飲食表現肌肉的成長效果。這邊有個女學員的例子,目標為減重瘦身,一週兩次代謝阻力訓練,而不是負重訓練,內容多以徒手動作為主,其他時間一週一到兩次有氧,半年下來是減少脂肪10公斤,肌肉量增加2公斤。身形沒有肌肉發達,是看起來更瘦,達到在不節食,控制飲食熱量掌握明確運動方向下,健康有效地達成增肌減脂。
1.如果你有印象,器材上輕鬆做幾下不累,看著手機休息很久再繼續做,或是跑步機腳踏車上慢速看電視,或是一台稍微輕鬆踩一下就換一台,這樣都是強度不夠的運動典型例子。
2.輕鬆地舉啞鈴或是做重訓機器,達不到肌肥大也達不到瘦身!舉很重的方式訓練肌肉,主要是肌肉發達效果,並非針對瘦身最快!輕鬆方式的有氧運動,也不是幫助瘦身最大,長期下來對身體沒有顯著效果。
3.你試著很認真健身房做了一圈器材,每一台都盡力做了幾組,花了30-60分鐘,接著去做有氧20-30分鐘或更久,初期這對於你有幫助,但長久下來這不是讓你瘦身最好方式。你可以在60分鐘內徹底消耗體力最到最好的重訓或是代謝阻力訓練,而不是這60分鐘有所保留,為了留體力去做有氧,這樣並不會更有效果!60分鐘的訓練後沒體力是好事,代表有徹底訓練!
4.RPE是針對個人的,對於自己只要強度足夠,時間不長,也能夠達到很好效果。強度夠的重訓或是代謝阻力訓練都是有幫助的,看自己的目標而定,阻力(肌力)訓練是健康必要的(重訓也是一種阻力訓練),因為鍛鍊肌肉有幫助血液循環、提高代謝、避免骨質流失等好處。
5.知道自己的目標,選擇正確的訓練方向,強度足夠都能達到效果,細節是需要學習的,因此教練很重要,也別忘了飲食更重要,飲食是自己的,教練可以給予建議,但能不能做到就要看自己的思維了!
6.一週七天每天都運動2小時,一週就運動14小時,一週有168小時,扣除運動的時間,還剩154小時是你的生活型態,作息睡眠飲食等,運動只佔很少時間。也就是你得很清楚認真地去思考,一般人很少有這麼多時間運動,其餘不運動的時間才是最重要的。 思考你的目標要如何在有限時間下去運動最省時有效,你的生活應該怎麼過才能健康:飲食技巧、睡眠、少坐多動!這樣的改觀思考才是運動附帶給你的最大好處。
Father/IFBB MenPhysiqueAthlete
2016香港奧賽本地第1/國際賽第3
2017HKFBF第3
2018府城盃第一
2018國家代表選手
2018青年盃分組第一及全場總冠
ACE CPT,FitAsia講師。
老生常談,到底要做什麼氧?首先可以先思考下面幾個問題:使用跑步機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呢?慢跑是有氧還是無氧呢?拿啞鈴運動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呢?減脂瘦身是靠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呢?搞懂了就能解決平常困擾你許久的運動安排,針對自己的目標來達到最好的效率。
利用大肌群,從事長時間、具有節奏性的動作。大肌群指身體肌肉較大部位,通常做有氧運動會用下半身肌肉群,像是臀部、腿部。長時間具有節奏性意思為,一般來說通常會進行15-20分鐘以上不間斷,身體處於一個穩定的心跳狀態(心跳不會做急劇的起伏變化)以及做重複性的動作,因此常見方式有慢跑或是單車等方式做長時間的穩定模式運動,你的心率維持一定,同樣的動作模式不間斷,維持超過15-20分鐘。
有氧進展:隨著體能提升,有氧時間可以拉長,增加運動量,時間拉長後,再逐漸增加速度或是阻力。有時候發現速度增加後比較難一直維持長時間,因此可以變成快慢交錯,不至於因為增加了速度,很快就疲勞而做的時間變短很多,也不會因為都是固定的速度維持很長時間而無聊或是感到習慣適應,因此在速度以及時間互相妥協下,依照自己體能調整成了有氧間歇。有氧間歇時,雖然有了快慢交錯,但身體大致上還是處於有氧能量狀態,心跳有起伏但沒有太大,身體的動作模式也維持一樣,動作也不中斷。然而有氧間歇好處是可以提昇進一步體能,以及增加熱量消耗、避免無聊。
在瞭解有氧運動後,以下六點讓你更了解如何運動有氧運動達到目的:
1.從上面了解,能夠維持長時間讓你運作不間斷的動作方式,這樣的強度下就讓身體產生了有氧能量環境。
2.因此有氧運動不是看你做了什麼項目,是看何種運動強度,身體是否在有氧狀況下。
3.醣跟脂肪藉由氧氣產生能量,因此就是有氧運動。(醣及脂肪都在消耗喔,因此不是只有燃燒脂肪那麼簡單而已,脂肪用再多,比例也不會超過一半。)
4.穩定、起伏不大的模式,隨著維持時間夠長了,身體判定能量是可以利用有氧路徑產生,才會進入有氧狀態的能量環境,因此為什麼你常會聽到有氧運動要做30 分鐘。
5.你得有一個聰明的思考,你不會因為做29分鐘就沒效果,也不一定做40分鐘就一定特別有效!(如果很輕鬆的程度明明可以維持很久,但只做五分鐘不到就休息,不要跟我說你做了扎實的有氧運動哦!)
調整:強度提高,比較累一些,所以時間可能沒那麼長。也可能今天體力沒那麼好,因此沒有太激烈,強度較低,時間維持長一點。沒有哪個好或不好,看個人狀況調整。
6.有氧運動形式很多,任何可以讓你動來動去維持長時間不間斷的方式,都能稱為有氧運動,不是只有跑步腳踏車而已。
無氧運動也跟有氧運動一樣:不是看做了什麼項目用什麼器材,是看運動強度以及身體狀態。強度較高,讓身體做該動作只能維持短暫時間就得休息的方式就是無氧運動,短暫時間通常指3分鐘以內。重訓就是一種無氧運動,強度建立在肌力負荷上!使用足夠的重量,出力下在短時間或是少次數下,就舉不動得休息。(重量訓練的少次數通常是在20下以內。) 如果沒有重量,自身體重的方式做動作,也只能維持少次數或是短時間,那一樣也是無氧運動。(你能做伏地挺身超過三分鐘嗎?) 衝刺跑步只能維持短時間也是無氧運動,因為強度高!強度建立在肌力負荷以及心肺負荷。因此無氧運動的形式很多,不是只有重訓,任何吃力動作,讓身體短時間疲勞,都是無氧運動。如衝刺、搬輪胎、單車衝刺上坡等。
1.許多人覺得只有拿重量運動是無氧,無重量的運動像跑步就是有氧,這其實是被運動典型範例給影響,事實上我們要看的是運動強度。
2.也有人認為只有有氧運動能鍛鍊心肺,一般的有氧是讓心肺維持在穩定中等程度的負荷做訓練。其實透過無氧訓練,如衝刺、爆發跳躍、複合式全身性動作、連續多個肌力訓練動作組合等這些方式,也會讓心肺負荷很大,鍛鍊心肺能力。
3.也有人認為有氧運動無法鍛鍊肌力,其實有氧運動也仰賴肌力,是肌耐力為主。考量有氧運動的動作形式,可能大都以下肢為主,比如運動習慣裡只有跑步的人,下肢運動較多,上半身則比較少,因此長期下來以總體適能考量,建議也做全身肌力訓練,達到全身均衡鍛鍊。
4.因此無氧運動能鍛鍊心肺、鍛鍊肌力,雖然強度較高,動作只能維持短時間,其實也能安排成連續性不間斷的運動,如無氧間歇訓練的方式,甚至高強度間歇,並不是有氧間歇了。有氧間歇的高低強度穿插下礽然維持在有氧的強度範圍,而無氧間歇高低強度穿插下,高強度維持時間較短,是無氧狀態,低強度作為恢復,為有氧狀態。
5.無氧間歇下,雖然恢復時是有氧強度而且通常恢復時間比高強度動作時間長,但身體不是處於穩定狀態,主訓練是無氧強度的動作,整體而言是無氧運動
6.無氧間歇方式舉例如:20秒衝刺以及60秒的慢速恢復(20秒為無氧強度,60秒為有氧強度,速度設定則看個人體能調整),或是30秒深蹲跳配上90秒輕鬆動作如平板式加上鳥狗式(30秒為無氧強度,90秒為有氧強度的恢復動作,動作選擇則看個人體能調整)
7.重訓方式目的為局部動作使用足夠重量增加肌肉尺寸,因此常會以部位分開訓練。而其他無氧形式訓練目的則為全身肌群加強,整體體能提升(心肺、肌力肌耐力)、身體功能,只要強度足夠當然能強化肌肉提升整體肌肉量,但不是重訓那樣的最大化增加肌肉尺寸。
8.有名的Tabata其實是20秒內要做超級累,10秒休息,接著再超累的20秒如此重複下去。
因此要做何種方式的訓練,就看自己的訓練目的以及程度,最重要條件為強度適合,安排你要的有氧或是無氧運動。有氧時間太短隨意做做,做重訓不夠重隨意做擠下,例如中低強度的有氧強度,本身體力其實可以做30分鐘卻只做了5分鐘;重訓時某個動作可以用10公斤,卻只用5公斤隨意做幾下,或是可以做12下,卻隨意做5-6下就停止;做Tabata,20秒是很輕鬆接著休息10秒,呼吸不夠劇烈,上述例子都無法達到效果。
也就是有氧運動時間要足夠,無氧強度下則是肌力或是動作負荷要足夠,或是心肺負荷要足夠,這樣才能達到運動效果。無氧強度下的運動能消耗較多熱量(但運動當下脂肪用的不多),以及帶有後燃效應。減脂肪靠的其實不是運動當下消耗的“不多量脂肪”,而是靠足夠強度下消耗的較多熱量,以及飲食控制的熱量,每天消耗熱量多於攝入熱量才能減脂,消耗熱量多的運動才能幫助你較多!對於減重而言最有效的運動是間歇運動,甚至體能程度足夠,可以做無氧間歇甚至高強度間歇訓練。長期下來,隨著體能提升,建議將運動強度從有氧提升到無氧,不是說你不能再做有氧,而是不要將訓練只侷限在有氧程度,並且注意所做各項運動的強度,強度足夠才能給你身體實際效益。然而做幾分鐘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強度足夠下,你能維持多久看體能。強度高只能做20分鐘,或是中高強度做35分鐘。如同上一次文章提到的,不要冀望傳說中的四分鐘運動就有效,也不是剛好30分鐘才會有用29就無效,你的強度是安排了什麼氧呢?不要忘了飲食熱量才是減脂瘦身基礎,如果一週運動7天,一天運動2小時,每週扣除運動還有154小時是沒運動的,那沒運動的154小時下的生活型態、飲食、睡眠才是你最重要的基本!
最後回答一開始的問題。在跑步機上是看運動強度,衝刺是無氧,40分鐘不間斷慢跑是有氧。(在跑步機上都不動看電視呢?) 如果一個人慢跑起來很吃力只能五分鐘不到就得休息,對他而言就是無氧,他可能是腿很酸,或是喘不過氣來。反之一個人可以慢跑20分鐘都不停,那對他而言就是有氧運動。不要被啞鈴給騙了,有氧無氧不是看器材或是動作,是看身體狀態,拿啞鈴快走30分鐘或是做一個可以維持長時間的一些動作,那就是有氧運動。減脂瘦身是飲食及作息最重要,其次就是無氧強度的運動。
若是都維持在2做運動,那就不能期望有什麼效果了,快把墨鏡拿下來吧!
如果你沒有要變很壯,那訓練方式一定要拿重量,只有重訓嗎
沒有使用重量,訓練肌肉就會沒效果嗎?運動一定就是先重訓再有氧嗎是因為教練都教你一堂課的重訓然後要你再做有氧,所以運動只有這樣的安排才會有效嗎?
承上,因為重訓能增肌,有氧能減脂,這樣安排最好?增肌的概念是什麼?只有有氧才能減脂嗎?一個小時重訓一個小時有氧,還有更有效率的安排嗎?
肌力訓練組成的無氧間歇訓練似乎是不錯的安排,詳細該怎麼做呢?真正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又是什麼?如果這次的文章有了解,那以上的問題應該可以有一個大概,詳細會在下一篇文章來敘述。
Father/IFBB MenPhysiqueAthlete
2016香港奧賽本地第1/國際賽第3
2017HKFBF第3
2018府城盃第一
2018國家代表選手
2018青年盃分組第一及全場總冠
ACE CPT,FitAsia講師。
防彈咖啡(Bulletproof Coffee)在生酮飲食與名人加持的雙重效應推波助瀾之下,近日已經越來越受大眾了解,不過,它可不只是泡一杯黑咖啡再加入奶油與椰子油拌勻或打到發泡而已。究竟要怎樣沖泡出一杯正確的防彈咖啡?創始者Dave Asprey親自說明了他的研發過程並說明:要調製好一杯真正有效的防彈咖啡,若沒有使用對的材料,就算泡出來再好喝也沒用。
我第一次認識到混合奶油的威力,是因為一位西藏的嬌小女性。她住在海拔將近五千六百公尺、靠近岡仁波齊峰(Mt. Kailash)的西藏偏遠山區。二○○四年,我搖搖晃晃地走進她的民宿,外頭約攝氏零下二十三度的稀薄空氣令我全身發冷,而她便用一杯香濃滑順的傳統犛牛酥油茶提振了我的精神──我對那杯飲品愛不釋手。我內心的生物駭客則發問了︰「為什麼在空氣如此稀薄的地方,喝了這杯東西能讓我感覺那麼棒?為什麼一個住在帳篷裡還得輕裝旅行的遊牧民族,會找自己麻煩,攜帶笨重的果汁機或手動攪拌器?」這些問題成了我發明防彈咖啡配方的部分原因。
回家後,我泡了茶,把茶和奶油放進果汁機裡打勻,但卻只喝到一杯油膩的茶。顯然有些東西和當時在西藏喝的不太一樣。我從中國當地的商人那裡買了一些高檔茶葉,但還是沒有我記憶中那神奇的效果,因此,我去了我家附近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以及另一間食品專賣店,將來自世界各地每一種品牌的高級奶油都買回家試,看看奶油是不是關鍵的變因──確實沒錯。
試過每種奶油後,我發現秘訣就在於使用來自草飼牛的無鹽奶油。幸運的人可以跟在地農夫買,至於我們其他人,在美國和歐盟可以買金凱利愛爾蘭奶油(Kerrygold Pure Irish Butter),在大部分亞洲地區和澳洲,則可以買來自紐西蘭的安佳奶油(Anchor Butter),這些是草飼奶油以外最好的選擇。
我從自己的抗老研究中,得知椰子油對健康有莫大好處,所以我開始實驗在茶裡面添加椰奶和椰子油,但味道太重蓋過了茶。所以我就把茶換成咖啡,這是我的另一個最愛(當然是除了奶油之外)。咖啡和椰子油比茶還更搭,而畫龍點睛的最後一步,是在咖啡裡再加上一、二小匙的MCT油(椰子的萃取液),以及一、二小匙的無鹽草飼奶油或酥油。全部加起來,這些成分就創造出我所喝過最濃郁、美味也最能提升表現的咖啡──這就是防彈咖啡。超過七年以來,我每天早上都用一杯防彈咖啡來展開我的一天,用咖啡提供的多餘精力和腦力破解我自己的身體,同時讓我的事業蒸蒸日上,甚至在生活各個方面都一一取得成功。防彈咖啡讓我的大腦恢復正常運作,將我從飲食衝動中解救出來,也讓其他成千上萬的人獲得了相同的結果。
完整的防彈咖啡配方,即便在我想要用每天吃超過四千大卡也不運動的情況下增胖時,仍然讓我維持著纖瘦的身材。我決心要徹底瞭解背後的原因。第一個咖啡的有益成分是咖啡因,而不論來自何處的咖啡因都不是只有「提振精神」這麼簡單。由於咖啡因會阻止腦中出現發炎的情形,因此可能會幫助減緩認知功能衰退,和降低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伊利諾大學醫學博士格列果里.弗倫特(Gregory Freund)表示︰「我們發現了一種新的信號,會活化腦中和神經退化疾病相關的發炎症狀,而咖啡因似乎能阻擋這種活化現象。」咖啡因也能增加健康人體的胰島素敏感度 ,這對能不能持續減重十分重要。
飲用任何一種咖啡,對大腦都會有短期和長期的影響。咖啡對情緒造成的短期影響,可能是由於血清素(serotonin)和多巴胺(dopamine)的活性改變,而潛在的長期影響背後則可能和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特性有關。不過你先前也讀到了,你喝的咖啡是哪一種, 至關重要。喝下有黴菌的咖啡時,我可以感受到有東西正在對大腦的正常運作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讓我開始研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得到了預期的結果。
我開始試驗各種咖啡,想找出哪種農法才能產出完全無汙染的咖啡豆,才能讓我每次喝都能有最佳表現。我整整花了十年的時間, 一一找出會讓人表現下降的毒素有機會在咖啡裡形成的每個步驟,檢視了咖啡豆栽種、採收、運輸的各個過程,才打造出可靠又完美的咖啡豆來源,讓你每次喝都能感到精力充沛,反觀「普通」的咖啡則會讓你頭痛、神經緊張、暴躁不安。
我將自己的咖啡豆拿去做過毒素檢測後,請自願者來試喝,看看是不是會明顯的改變。他們的回應都相當正面,但我知道這可能是因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也就是說他們感覺到的差異,可能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期待會感覺到有差異。為了弄清楚事實,我設計出一個研究,比較我經過毒素檢驗的咖啡豆和在地咖啡店的咖啡,來判斷兩者的影響有沒有(如果有的話)差異。這個實驗的結果確認了我自己的發現,也證實了我請幾位朋友當白老鼠的結果。
為了做這個實驗,我先向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提出申請,這個單位負責審核在人類身上進行的實驗,確保實驗對人體安全無害。我和一位史丹佛的研究員合作,設計出一套符合統計學原則且嚴謹到不行的檢驗方法。我們從防彈飲食法(Bulletproof Executive)的臉書專頁招募了五十四人,請他們持續四週每天都進行兩組的認知功能測驗,同時飲用奶油和咖啡的不同組合︰
經實驗檢測的升級咖啡(黑)(Lab-tested Upgraded Coffee (black))
在地店家咖啡豆沖泡的咖啡(黑)(Coffee made with beans from a local shop (black) )
經實驗檢測的升級咖啡加奶油(Lab-tested Upgraded Coffee with butter)
在地店家咖啡豆沖泡的咖啡加奶油(Coffee made with beans from a local shop with butter)
我們沒有測試MCT油、短鏈C8 MCT油或椰子油,因為原本的實驗就已經太長,中途離開(未能完成實驗的受試者)的人數也是個問題。儘管如此,實驗最終仍得出非常確定的結果︰無論有沒有添加奶油,在地咖啡店的咖啡和經實驗檢測的升級咖啡比起來,在認知功能測驗上的得分都較低,也達到了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我們用標準心理測驗檢測了七種不同的大腦執行功能,包括逆向空間記憶廣度、編碼、分類、色字、手指輕敲、視覺配對、3-back 任務(註)。經實驗檢測的升級咖啡和來自美國各地的一般咖啡比起來, 七個測驗中有六個都顯示出大腦的執行功能提升了。讓人驚訝的是,其中一項測驗的結果顯示,加了奶油只有一點幫助,甚至是讓執行功能退步,連咖啡的種類也沒有呈現出太大差異。奶油有效是因為奶油消除了飢餓感,讓意志力得以自由運作, 雖然奶油並不像咖啡能直接給予大腦刺激,但幸好也不會降低你的表現。
顯然使用正確的食材很重要,但泡製防彈咖啡的方法也會影響健康和表現。像咖啡白醇(kahweol)和咖啡醇(cafestol)這種咖啡特有的某些油脂,是有效的神經性抗發炎物質,能夠保護身體不受氧化壓力影響、也不讓DNA損害8。使用金屬濾器沖泡咖啡,像是法式壓濾機、黃金濾網、義式咖啡機,可以在沖泡時保留上述珍貴的咖啡油脂,才能在你喝進體內後發揮作用。
用果汁機將奶油和MCT油混合進咖啡裡,而不是只用湯匙攪拌,這點也很重要,因為用果汁機可以將奶油打碎成一種叫作微胞(micelle)的東西,讓身體可以輕鬆使用脂肪作為能量。你的膽汁也會製造微胞,不過有越多微胞,身體就會有越多脂肪可以利用。這表示用果汁機混合奶油到咖啡裡,可幫助身體將脂肪當作能量來源。如果你剝開一條奶油的包裝紙,只是像吃士力架巧克力一樣配著咖啡吃,產生的結果不會一樣。我知道,是因為我真的試過!
一旦知道了用我經實驗檢測的低毒素咖啡豆以正確方式沖泡的咖啡多有益處,接著就要更進一步看看防彈咖啡的其他要素,瞭解為什麼會有提振精力、燃燒脂肪的結果。
想像你是一個電腦駭客,駭入了一台新電腦,卻發現已經有另一名駭客先得手,還控制了系統。你就會想要設置好自己的控制系統,採取行動防止另一名駭客來搗亂。你的腸道細菌就是那「另一名駭客」,而腸道細菌控制的系統讓你產生飲食衝動,並讓你的身體儲存比平常還要多的脂肪。
你的身體有一套控制脂肪燃燒和儲存的精密系統。肝臟會製造一種稱作禁食誘導脂肪因子(fasting induced adipose factor,以下簡稱FIAF)的蛋白質。FIAF的一個功能是抑制叫作脂肪蛋白酶(lipoprotein lipase,簡稱LPL)的酵素,這種酵素會讓身體開始儲存脂肪。這就表示當FIAF很多時,身體會燃燒更多脂肪,而你的肝臟也會根據身體需求,製造適量的FIAF。問題在於腸道細菌也會製造FIAF,不過細菌會操控FIAF達成牠們想要的結果。當你的飲食高脂又高糖,腸道細菌被認為實際上會抑制FIAF的作用,因此導致你的身體儲存而不是燃燒飲食裡的脂肪。這並不是說所有的腸道細菌都不好,對的細菌只要出現在對的位置就會對你有益,但太多或不對的細菌則會造成肥胖。
幸運的是,有一些方法能「反駭」其他駭客。當腸道細菌因缺乏澱粉或糖時,牠們就餓了。肚子餓的細菌會製造FIAF,讓你燃燒脂肪;當腸道細菌有充足的糖或澱粉,就不再製造FIAF,你就會開始儲存脂肪。MCT油以及特別是最短的中鏈脂肪,會給予整體腸道細菌壓力,如果你配合禁食服用這些油脂,就是主動干擾腸道細菌想讓你儲存額外脂肪的意圖。咖啡中的多酚類也像是擬桿菌的益生菌,擬桿菌門的細菌較常出現在瘦子的腸道。你無法靠補充品增加這種細菌,得用好東西餵養才行。
喝加了脂肪的咖啡,可暫時抑制所有腸道細菌的活動,然後為「瘦子」細菌提供食物,讓牠們得以繁衍──這是我可以實際從自己腸道檢測報告上看到的結果,其他防彈飲食者跟我分享的uBiome檢測報告也是同樣的結果。他們有高於平均值的擬桿菌數量(這種細菌和維持苗條身材有關),以及較少的厚壁菌門細菌(和變胖有關)。要有理想的健康狀態,你應該兩種細菌各有一些,因為兩者的比例一改變,就會影響你擁有多少精力以及調節體重的能力。
有項以老鼠為實驗對象的研究顯示,咖啡加上高脂肪︵即使有不健康的脂肪︶的飲食,可能會減少體重、肥胖症發生率、肝臟三酸甘油脂和熱量攝取量。此外,咖啡對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更有利,也讓厚壁菌和擬桿菌的關鍵比例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咖啡也改善了短鏈脂肪酸的循環,這對腸道也有好處。在這個研究中,老鼠變得有胰島素抗性,長期進行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的人也會有這種情形。(防彈飲食法用一週至少一次吃有意義分量的碳水化合物破解了這個問題。)
將咖啡中的牛奶換成奶油有很多好處。咖啡中有一種能提升表現的抗氧化多酚,叫作漂木酸(chlorogenic acid)。當你在咖啡裡加入牛奶、半脂奶油、鮮奶油和多數人造奶精,就是在加入酪蛋白這種乳蛋白,這時多酚的生體可用率(bioavailability)就減少三·四倍。發酵奶油所含的酪蛋白非常少, 而酥油則完全沒有,這代表當你把牛奶或鮮奶油換成奶油,就可以從咖啡裡得到三·四倍的抗氧化物! 你已經知道了奶油裡也含有酪酸,能幫腸道恢復健康,並直接減少大腦的發炎症狀。
防彈咖啡中的椰子萃取液或MCT 油,則為這個配方增添了更加獨特的好處。只是要記得使用MCT 油時,量要一點一點增加,一下子加太多可能會造成許多防彈飲食者戲稱的「褲底之災」。比褲底之災情形要好太多的則是酮症(ketosis),這種有益狀態能讓身體燃燒脂肪而不是糖作為能量。一般情況下,身體是燃燒碳水化合物作為燃料,碳水化合物用完了,就會開始將脂肪轉換成甘油︵glycerol︶ 當作能量。
在這個脂肪代謝的過程中,肝臟會製造出酮類(ketones)的副產品,而當你的血液裡有很多酮類, 身體的狀態就是酮症,這時會燃燒更多脂肪。如果你的飲食含有極少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和大量健康脂肪,就有可能進入酮症狀態,但這是一個很難達到並維持下去的狀態。
防彈咖啡破解酮症的方式,是用最短的中鏈三酸甘油脂油(C8 MCT),讓身體更容易製造酮類。有項研究發現,只要在健康年輕男性的飲食中添加兩大匙這種油脂,其大腦的新陳代謝就有九%是燃燒酮類進行的,即使這些男性吃了碳水化合物也一樣!一般情況下,吃了碳水化合物,就不會有任何的大腦新陳代謝是透過酮類產生,換句話說,使用正確的C8萃取椰子油而不是一般椰子油,能讓你更輕鬆燃燒更多脂肪,同時感到更有活力。
多數人可以靠不吃碳水化合物來進入酮症狀態,但只要早上飲用防彈咖啡,就不需要這樣。我親身測試過這件事︰我吃了總共兩杯米的全壽司晚餐,早上再用和血糖計類似的血酮計測量血中有多少酮類。結果顯示我的血酮濃度是○·一,如果濃度是○·六或更高,就代表你正式進入酮症狀態。我喝了一杯加了C8 MCT油的防彈咖啡,我的血酮濃度在三十分鐘內飆到○·七。空腹時飲用防彈咖啡是進入輕微酮症狀態的捷徑,也有提高精神集中力的好處,並可降低飲食衝動。如果是採用一般椰子油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則需要非常小心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至少三天,才能達到相同程度的酮症狀態。
很多人想試試用從在地咖啡店買來的咖啡豆製作防彈咖啡。這其實可行,而雖然結果不一定會有效,但我還是提供能找到高品質、低毒素咖啡豆的一些基本原則。第一個步驟是去你家附近最高檔的咖啡店,希望他們有自己的烘豆機。如果你不知道哪間店最高檔,就用網路瀏覽器搜尋你城市哪裡有烘豆機,再仔細看看店家的網頁,感受一下那間店的經營者是很懂咖啡的咖啡狂熱份子(這是好事),或只是無聊的大學生(這不太好)。另外,聽起來可能會很怪,但在我出差拜訪過的幾百個城市中, 最好的咖啡店通常都有異常多的刺青和各種穿洞(在服務生身上,不是咖啡)。所以找一間咖啡店, 最好有著烘培咖啡香氣和有些看起來非常「有個性」的員工。
一間會花時間嚴選出好喝咖啡的店,通常至少會選到一種能幫你提升表現且美味的咖啡豆,但店家自己大概不會知道哪一種咖啡豆才最安全。你如果開口詢問,店家通常會跟你說他們的咖啡豆都沒有黴菌毒素,但由於黴菌毒素得用十億分之一為單位測量,沒有人能用肉眼就看出來到底有沒有(這也是我為什麼要用實驗檢測!)堅持使用單一來源的咖啡,而不要喝混合了多個產地的咖啡,能讓你減少咖啡中的毒素含量。中美洲地區所產的咖啡豆通常汙染程度低於其他地區,但並不是絕對。
這樣反覆嘗試會耗掉許多時間,也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所以我旅行時總是帶上自己實驗檢測過的咖啡豆,因為我知道我可以確信這種咖啡豆幾乎沒有毒素,還比我找到的其他任何咖啡,能讓我提升更多並維持更久的好表現。我將簡單和懶惰奉為美德,所以我不浪費時間。這不是什麼自命不凡的咖啡經,只是對我來說,隨時保持最佳狀態就是那麼重要!
責任編輯/Oliv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