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坐越久心理越不健康! 研究每天坐低於8小時較不憂鬱
1
久坐與憂鬱
坐越久心理越不健康! 研究每天坐低於8小時較不憂鬱
2
研究﹕青少年時期少運動  成年後較易有心理健康問題
3
物理治療進階課程:FR®功能性活動釋放課程®等你來報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坐越久心理越不健康! 研究每天坐低於8小時較不憂鬱

2019-12-26
話題 保健 觀念 新知

你一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現在上班族、學生,早已習慣整天屁股黏在椅子上超過8小時,然而根據一篇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出,平日每天久坐時間少於8小時,比久坐時間超過8小時者的憂鬱及焦慮程度低。

久坐與憂鬱
越坐心理越不健康! 研究每天坐低於8小時較不憂鬱

該研究為一系統回顧研究,研究者針對42名每週工作30個小時以上的成年人,讓他們佩戴身體活動測量器(activPAL)持續1週。為了減少實驗誤差,以身體活動步數作為共變量,並依參與者每天坐著的平均時間,分為「低於8小時」、「8-10小時」、「10小時以上」 3組;進一步將參與者完成的焦慮和憂鬱量表(HADS)及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12),採共變數分析進行檢測。

結果顯示,平日的久坐時間對焦慮和憂鬱以及心理健康和活力有顯著影響,但在週末則無明顯差異。以平日坐著的時間分組比較,「低於8小時」組別成員的焦慮和憂鬱程度低於另外兩組,且心理健康和活力的得分較高,而「8-10小時」與「10小時以上」兩個組別沒有顯著差異。

久坐憂鬱
坐著的時間越久,情緒低落情形就越明顯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上述研究結果與大眾認知相同,坐著的時間越久,情緒低落情形就越明顯。例如上班族工作時久坐,回到家又選擇靜態的看電視,就比較容易有情緒低落和焦慮感;相反地,如果進行一些有氧活動,當活動的時間夠久、強度夠高,會分泌腦內啡、多巴胺等激素,讓人產生愉悅感。

此外,研究中久坐時間在周末與周間的差異不大,徐錦興說明,可能原因是不喜歡動的人假日仍會選擇靜態的生活型態,而久坐對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程度高於每天運動的效果。由此可知,減少久坐的時間比建立運動習慣對身心健康的幫助更大!建議民眾可透過現代化工具,像是手機APP、運動手環、智慧手錶…等,設定一天坐著的時間不超過8小時,提醒自己定時起來走動,可降低久坐對身心健康產生的危害。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提醒了我們,無論坐著的時間多長,都該增加身體的活動力。「坐」會影響身體與心理,常見因為坐的時間拉長或是只專注於電腦作業,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肩頸腰痠痛、減少與他人的互動,焦慮與憂鬱等各種負向情緒無法轉換。

坐著伸展
如果無法改變久坐時間,可先在坐著時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

如果現在無法改變久坐時間,可先從調整坐姿著手,坐著時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例如身體扭動、轉動、伸展擴胸、腳伸直擺動、提肛…等,避免久坐造成身體僵化及專注力下降、加重鬱悶。另外建議計算自己一天起身的次數,發現坐著的時間實在太長就應調整。

而企業端不妨增設每天15-20分鐘的休息時間,鼓勵員工起身活動或搭配音樂做操,增加員工福利的同時也能提升工作效能。

你每天「坐」超過8小時以上嗎?即將邁入新的一年,在迎接2020年的前夕,為自己訂定每天「坐」不超過小時的目標吧!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研究﹕青少年時期少運動  成年後較易有心理健康問題

2018-12-11
保健話題運動心理兒童觀念新知

一項發表於《精神病學研究》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時期缺乏運動,將影響21歲成年後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顯示14歲時不運動,21歲時情感障礙、視覺感知障礙和妄想意念的可能性增加;其中男性21歲時焦慮症發生率增加,也跟青少年時不運動有關。這個研究提醒了孩子和家長,無論課業多重,也別忽略了運動!

研究﹕青少年時期少運動 成年後較易有心理健康問題

該研究在2017年11月發表於《精神病學研究》雜誌,為一大型的出生世代研究數據來自澳洲昆士蘭大學妊娠研究,以1981-1983年昆士蘭州一家大型公立醫院接受產前保健的母親及其孩子為對象,分別在孩子6個月、5歲、14歲和21歲時進行追蹤。
 
研究團隊將這3,493名年輕人14歲時完成的體能活動問卷,分為「經常運動」、「不常運動」、「不運動」3個組別;到21歲時填寫的「年輕成人自我報告(YASR)」的心理健康狀況資料,包含「常見的精神疾病」、「與思覺失調有關的疾病」、「情緒和行為問題」。上述以邏輯廻歸分析,檢驗青春期的體能活動情形與成人階段心理健康狀況的關聯,並考量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和青少年精神病理學等因素。
 
結果顯示,14歲時「不運動」組,在21歲時出現「與任何情感障礙有關的終身診斷」、「妄想意念」以及「視覺感知障礙」的可能性增加。此外,男性在14歲時「不運動」,與21歲時焦慮症發生率增加有關。結果指出,青少年時期缺乏體能活動,會影響之後一些、但非全部的心理健康狀況。

研究指出,青少年時期缺乏體能活動,會影響之後一些、但非全部的心理健康狀況

針對這項研究,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這是超過20年的長期研究,研究結果具有相當的說服力。國內外亦有相關實證研究指出,運動對個體的情緒穩定有一定的效益,無論是青少年期、中年期,甚至是老年期,運動都有同樣的效果。
 
這項研究可貴之處是發現「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益處」不僅會出現在「運動當下」,還證實這個效果會「持續發生」,再度證實了運動讓心情變美麗的論點。徐錦興呼籲,師長應多鼓勵學童參與運動,提高學童的身體活動量,不僅可改善體適能、促進身體機能,對情緒的穩定、成年後的心理健康也有絕佳效益。他也建議家長與老師可設計合宜的正增強或鼓勵機制,讓學童從運動中獲得樂趣,進而將運動融入生活,培養終生運動習慣。

家長與老師可設計合宜的正增強或鼓勵機制,讓學童從運動中獲得樂趣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運動與否,與成年初期部分的心理健康狀況(情感障礙、妄想意念、視覺感知障礙)有關,這證實了心理健康的可預防性,以及青少年階段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
 
董氏基金會歷年來的調查發現,「覺得很累」、「沒時間」、「沒有伴」是多數學生不運動的藉口。葉雅馨說明,青少年時期同儕是他們的重要他人,建議學校多設計「揪團」性的體育活動,透過夥伴彼此邀約運動,是幫助建立運動習慣的有效方式;同時觀念性的傳遞,例如累了更要運動、運動需要找時間等認知的建立也不可或缺。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物理治療進階課程:FR®功能性活動釋放課程®等你來報名

2016-09-22
賽事運動生理保健話題講座活動

功能性活動釋放課程包含三個部分(上肢、下肢、脊椎),分別為三天徒手實作課程、以及一份必需的線上資料課程(觀念闡述以及科學背景),每個認證都要求使用者以課程概念完整呈現各個部位的評估治療以及復健技術。

課程介紹
章節 1:介紹
章節 2:功能性解剖觸診系統的評估
   * 針對性觸診技術在診斷及治療的重要性
   * 功能性解剖觸診的觀念及原則
章節 3:BioFLOW ANATOMY 
   * 一種全新觀念,把人體組織各個細胞階層的連結完整闡述以及概念化的方式
章節 4:目標組織
   * 深入了解人體結締組織系統
   * 如何透過不同的徒手技術來改變組織結構
章節 5:功能性活動釋放系統的理論架構
   * 關於此系統的科學文獻背景及對軟組織處理的發展方向
章節 6:功能性解剖釋放的原則
   * 軟組織徒手處理的時間跟目的
   * 分層技術(Layering Technique)
   * 肌外膜渠道(Epimysial Groove)
章節 7:漸進漸退-角度化等長負荷Progressive & Regressive Angular Isometric Loading (PAILs/RAILs)
章節 8:漸進漸退-角度化等長負荷使用原則

只要成功完成此課程,參與者將有功能性解剖課程的認證,使可以此宣稱成為FR® or FRC®課程的合格使用者。

Functional Range Release™ 功能性活動度釋放課程™講師介紹
DR. JOHN SARATSIOTIS
學歷
物理治療師 (Technical Educational Institute,TEI) 當代醫療性針灸執照(McMaster University)
脊骨神經醫學博士(New York Chiropractic College)
文學士 _ 理學士 (McMaster University) 

證照-繼續教育
Functional Anatomy Palpation™ (FAP)講師
Functional Range Release™講師
Motus Taping Methods 講師 當代醫療性針灸執照 
Graston Technique™認證
Activator™ Methods Technique 認證 舉重傷害專業學程

著作
尺神經壓迫性神經病變: 肘隧道症候群 ---JMPT, June 2005
筋膜: 人類健康表現上的臨床應用---共同 作者 後骨膜間神經症候群的軟組織操作術,應 用與治療---JBMT Oct 2010

美國職籃NBA 及 美國職棒MLB等10多個職業隊伍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指定合作證照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學分認證申請中

課程目的
將世界最新資訊引進臺灣並給予參加人員提升專業知識,使之提高競爭力,將臺灣向前推進。

FR®功能性活動釋放課程®
主辦單位
陽明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轉動運動顧問有限公司

課程日期
11月19、20、21日
上課時間
每日9:00-17:00
課程地點
陽明醫學院 臺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 研究大樓6樓,物理治療學系 601室
教材
課程學科教材一份

報名費用
三日(六、日、一)課程
8月25號起至11月10號前報名
費用:新台幣4萬或1200美元
(取前30位報名,以匯完款郵件通知為順序先後排列)
-------------------------------------------------------------------------
報名條件
優先對象:物理治療師及運動防護員
競技運動員、教練健身房教練、工作室教練等亦可報名參加。

課程報名網址連結

課程報名最後處請加註:*Referral Info: Who referred you?*< Sam Tseng

以上連結為PayPer付款,若是沒有上述連結付款方式也可以選擇下列方式,可將費用轉入以下資訊並填妥資料,會有專人為你服務:

ATM轉帳或跨行匯款
銀行代號 822
分行名稱 中國信託江翠分行
帳號 576540252059 (12碼)
戶名 轉動運動顧問有限公司
-------------------------------------------------------------------------
招收名額
總上限人數40名

先後錄取順序以完成匯款手續時間為憑。填妥基本資料如下:
1.中 / 英文姓名<須與護照相同>。
2.聯絡電話。
3.郵遞區號及中文地址。
4.電子郵件。
5.服務單位。
6.職稱。
填妥資料寄送到:turnfitness@gmail.com
-------------------------------------------------------------------------
本次課程候補2人,開課前若正取學員報名後因故不克參加則遞補之,若該梯次無缺額可供遞補,則無息退還報名費。

注意事項
研習期間請穿著運動服裝、運動鞋以利實踐動作執行。
如有天災、氣候或不可抗拒的因素,主辦單位有權臨時修正或變更課程之權利。

退費辦法
若是繳交報名費用後不克參加者,依下列規定退費:
(11/15)以前提出退費申請者,退費過程產生手續費故扣除一成,9折退費。
參加名單寄出美國FR協會後恕不退費。

如有疑問,請電洽王慧琳小姐(02)2253-1386或是電子信箱turnfitness@gmail.com。

活動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46009359075251/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