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癌症病人運動好處多! 有氧運動降低化療副作用、增加生活品質
1
癌症病人運動
癌症病人運動好處多! 有氧運動降低化療副作用、增加生活品質
2
2018看見臺灣杉-棲蘭100林道越野賽 成功將臺灣之美推向國際
3
英國雙腿截肢軍人,6天跑完6個馬拉松
陳柏長
陳柏長

癌症病人運動好處多! 有氧運動降低化療副作用、增加生活品質

2020-03-11
運動部落 跑步 保健 陳柏長醫師 體適能 知識 有氧運動

癌症目前為國人10大死因第一名。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在傳統醫學治療過後,病人如果有長期規律運動,可以有增進生活品質、減少癌症的復發機率等好處。而耐力運動被認為可降低所有人癌症死亡1/4的機會。

癌症病人運動
癌症病人運動好處多! 有氧運動降低化療副作用、增加生活品質

重點整理

■ 癌症病人運動被認為可以降低焦慮、增加存活時間、減低復發機率,但是每個癌症病人狀況不同,需要醫療專業評估。

■ 如果病人在化療期間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體能測驗表現明顯較好、更能獨立照顧自己、較不會噁心腹瀉,也較不容易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的狀況。

■ 貿然將癌症病人當作健康人操,是很容易產生問題的!

■ 除了開刀、化療放療等常規治療外,運動可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與術後生活品質。作者認為運動應該被納入標準治療的一環。

癌症與耐力運動

癌症病人運動被認為可以降低焦慮、增加存活時間、減低復發機率,但是每個癌症病人有不同狀況,是否除了癌症以外合併其他疾病?是否有其他器官的癌細胞轉移?病人所接受的手術方式為何?都需要醫師及運動專家共同討論如何制定專門的運動計畫。不只是醫師叫病人去跑步、爬山、游泳、騎腳踏車這麼簡單,如果進行運動的強度不足,效果就會不好,但強度過高可能會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坊間有些健身房在教導癌症病人運動,但是癌症病人手術的方式及其可能轉移部位,需要醫療專業評估,比一般人相對複雜。也曾聽說過熱愛跑步的癌症患者,在骨頭轉移後仍然自主訓練,長期進行長跑練習,這都有較高的風險性。

馬拉松賽道上選手努力奔跑

化療期間規律運動的好處

越來越多的研究,針對化療期間運動的安全等議題進行討論。在化療期間運動可以降低神經毒性、減低病患的疲勞感,也有研究發現有運動的病人,他們的血管密度較高,化療效果較好,也能有較低的藥物抗藥性。同時比較不需要因為身體無法負荷,而調整降低化療的劑量。

化療期間病人,可能因為藥物關係導致造血功能變差,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因而外觀上以及自身感覺比較疲倦。病患也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狀況。

在化療期間,如果病人有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明顯發現有運動的癌症病人明顯體能測驗表現較好,也更能獨立自主的照顧自己,不需要靠家人幫忙照顧,進而造成一人生病拖垮全家的狀況。

有進行有氧運動的病患,使用止吐藥的比例較小,也可能比較不會有噁心腹瀉的狀況。最重要的是,醫生最害怕化療病人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Febrile Neutropenia),這些病人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可能會造成死亡,而有在運動的病人,比較不容易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的情況。

化療期間的病人

許多病人因為白血球低下,而需要調整化療藥物的劑量,甚至延長化療間隔的時間。對於有在做運動(有氧或是重訓效果相類似)的病人,比較不會因為白血球低下而需要調整劑量,如果需要調整化療劑量,需要調整的程度也較小,同時比較不容易因為較低的白血球數量,要多休息而暫停化療療程。

有運動的病人,可能身體狀況或醫囑順從性較佳,因此整體完成化學治療療程的比例明顯高上不少。能有效完成治療,並且不太需要調整化療劑量,也讓有運動的癌症病人的整體無病存活率,比起沒運動的病人高上一些。

癌症病人該怎麼運動?

化療期間跑步等耐力運動,可以維持或增強體能,同時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讓病人能更快速回到職場。同時,運動可以減少化療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一般認為適合癌症病人的耐力運動強度,在RPE 5-7/10左右,或是最大心律的70-80%(然而多數沒運動習慣的最大心律是測不出來的,PRE 雖然主觀但更實用)。但是還是要事先評估病人是否適合運動,例如骨轉移、發燒、貧血、白血球低下等狀況都需要專業醫師的評估是否適合運動,或是運動強度該如何調整。貿然將癌症病人當作健康人操,是很容易產生問題的。

癌症病人運動

運動可以讓化療較易維持治療準則建議給藥的頻率,也比較不需要減少給藥劑量,因此對於有運動的化療病人,可能會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及較低的抗藥性。所以,治療癌症的醫師應該多多建議病患從事運動,當然有氧運動的入門門檻較低,相對比較好上手。

癌症病人的狀況較為特殊,化療期間的跑步課表要如何安排?一般人會出現的痠痛、身體熱等狀況,都要比一般人更為警覺,很可能需要天天調整課表的準備及能力。化療後幾天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等情況,課表的強度如何調整?化療前的運動強度是否需要減低?都需要醫學及運動專家共同去依照個別病人狀況去做調整設計。

如果病人狀況較為虛弱,就不須勉強他們去運動,但對於多數病人應該鼓勵他們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去做運動。尤其當病人被診斷初期,更應鼓勵他們在這段期間運動,可以減輕焦慮感,以面對後續的手術、化療等常規治療;同時因為初期打下較好的基礎,較能知道病人的身體狀況可以進行怎樣強度的運動,設計運動課表時也能避免過量或過低而刺激不足。

運動對於人們整體健康有很多好處,可以減少慢性病的產生、延長壽命、增進生活品質。事實上,在醫學教科書就常常提到運動對於癌症病患是需要的,但是如何去做、怎麼做安全有效卻絕少被提到。除了開刀、化療放療等常規治療外,我們是否能夠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加強現有的治療效果,並且強化病患治療期間與之後的生活品質,讓病患及早回到工作岡位,減少家庭及國家的經濟損失,我想運動是一帖良方。

以最近流行的免疫療法來說,讓自身產生更強攻擊癌細胞的能力,他們刺激出來的免疫細胞或是激素,利用運動也可以產生類似的效果,但是對於病人的花費卻是在不同級數上。是的,我認為運動應該被納入標準治療的一環裡。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看見臺灣杉-棲蘭100林道越野賽 成功將臺灣之美推向國際

2018-03-11
賽事越野跑跑步話題

臺灣首次由官方推動的2018看見臺灣杉-棲蘭100林道越野賽,3月10日凌晨五點在宜蘭縣棲蘭森林園區100線林道口拂曉開賽。跑者們戴著燈具輝映星空穿梭在山林秘境點亮了賽道,為森林的清晨展開最美麗的一幕。100公里組,經過八小時芬多精經洗禮,由日本的小川壮太Sota OGAWA在眾人引頸期盼下抵達終點奪冠(8:27:57),臺灣越野新秀星-周青也緊隨到達(8:29:59),第三名臺灣黃國倫(8:52:25)。53公里男子組由越野達人鄧維富拔得頭籌(4:41;57),孫柏元(4:42:41)、戴光榮(5:09:27)分居二、三名。53公里女子組前三名為宋秀玲(6:00:09)、侯欣妤(6:04:22)、李碧茜(6:19:47)。100公里女子組冠軍星野由香理Yukari HOSHINO (10:19:41)帶著日本國旗衝線,在終點線留下甜美的勝利笑容。 本賽事成績將是五月於西班牙彭亞戈洛薩山舉辦的2018山徑越野世界盃錦標賽的選拔依據,這將會是是臺灣首次參加越野的國際錦標賽,為未來臺灣越野賽事開拓國際新視野與延伸空間。

2018看見臺灣杉-棲蘭100林道越野賽,經過八小時芬多精經洗禮,日本小川壮太Sota OGAWA(右)在眾人引頸期盼下抵達終點奪冠,臺灣越野新秀星-周青(左)也緊隨到達。

這場賽事由體育署大力推動,感謝林務局與森保處的支持,首度開放棲蘭森林秘境作為賽事場域,以臺灣高山森林生態指標的臺灣杉三姐妹為賽事亮點,賽道美景美不勝收,許多跑者也自備攝影機手機沿途拍照留下難忘的回憶,唯有親自參賽才能親眼目睹臺灣檜林奇景。賽道路線坐落於森林保育區林道中,中華民國超級馬拉運動協會也嚴格要求跑者遵守賽事環保規範,落實無痕山林及友善環境之賽事倫理。雖然已是三月春曉,迷濛的賽道,仍可見殘雪、冰柱,加上路面溼滑,高海拔坡度落差甚至有冰雨掉落,對跑者們都是極大的挑戰。

53公里跑者們凌晨天微亮開跑,穿梭在棲蘭神木園區,為森林的清晨展開最美麗的一幕。

100公里冠軍,來自日本的小川壮太Sota OGAWA原是國小教師,後來轉換跑道成為專業跑者,曾獲得2017日本山岳耐力賽65.4公里第三名及2016江山100國際越野跑60公里第三名等殊榮,他盛贊本賽事美麗林道,一路欣賞到許多未曾見過的植物和風景。緊接著到達的臺灣好手周青,他表示這次成績意外的快了許多,要歸功於前面有很強的跑者讓他急起直追。越野達人鄧維富出戰50公里賽事奪冠,鍾情於越野跑同時也以家庭為先的他經常帶着家人到各地參加越野賽,這次還出現他與太太一起衝線進場的溫馨埸面。

50K冠軍鄧維富

教育部體育署林德福署長表示,為推廣全民越野跑運動風氣,經過9個月縝密研議籌劃,選定棲蘭100線林道,作為屬於臺灣品牌的越野賽事,目前取得國際認證國際越野跑協會ITRA五點積分、國際超馬協會IAU年度賽事,未來展望成為國際越野經典賽事之一,吸引國內外越野愛好者參賽,同時將賽事活動結合在地觀光產業。經過這次各單位辛苦籌備舉辦,動員上千工作人員、裁判、志工的努力,及天公作美賽道放晴,每位跑者皆異口同聲表示明天三月九日一定要再來。

100K女子冠軍,由來自日本的星野由香理Yukari HOSHINO (10:19:41)獲得,她衝線時帶著日本國旗衝線,在終點線留下甜美的勝利笑容。

棲蘭100林道越野賽特別與在地文化產業元素結合,用臺灣扁柏原木製作獎盃,採購大同鄉泰雅手作織布披肩與頭帶,作為優勝獎品與完跑紀念品。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感謝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退輔會森保處、力麗觀光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及賽事冠名贊助的Columbia俊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贊助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協力贊助台灣味之素股份有限公司、SLASTIK哈樂維創意休閒有限公司、RUNIVORE台灣奇亞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力麗觀光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完善場地、住宿與交通運輸等協助協助,一起造就帶動台灣運動與觀光結合新產業能量的典範賽事。

資訊、圖片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雙腿截肢軍人,6天跑完6個馬拉松

2017-05-05
故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一位名叫當肯·斯萊特(Duncan Slater)的雙腿截肢英國退伍軍人,在4月份的時候完成了號稱地球上最艱難賽事的撒哈拉沙漠超級馬拉松,他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徒步251公里,穿越了撒哈拉沙漠,成為史上第一個完成這項賽事的雙腿截肢者。

當肯·斯萊特(Duncan Slater)完成撒哈拉沙漠超級馬拉松 ©dailystar.co.uk

即便截肢,依然能有自己的生活

現年38歲的斯萊特,曾在英國空軍服役,2009年7月,他在阿富汗的一次爆炸讓他全身除了右臂以外都發生了骨折。醫生原本跟他說,他再也沒有辦法繼續走路了。不過,後來他選擇讓醫生截去了他的雙腿,使他可以安裝義肢走路,他也欣然接受。
 
會勇於挑戰此賽事,斯萊特表示:「我非常希望通過我的努力激勵其他受傷和生病的軍人以及其他人,出來尋求幫助,同時也想證明,即便雙腿截肢,依然能有自己的生活。」並且為與殘障者同行的組織募捐,在完成比賽的同時,他也完成了為殘疾軍人募集2萬英鎊的目標。

即便截肢,依然能有自己的生活 ©ITV.com

挑戰即現另一個意義:與自己對話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在炎熱乾燥的天氣條件下,主辦單位要求選手6天內,必須完成251公里,不只他們,對任何一位選手來說,都是體力極限的挑戰。此場比賽共有1200位競爭對手,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英國。幾乎所有人都為慈善籌集資金而來,且也都有自己的動機和感人的故事。
 
他與他最好的朋友Christopher  Moore在4月9日出發的,途中必須自己背著大約10-15公斤的食物和裝備穿越摩洛哥的沙漠,相當於在六天時間裡跑完六個全程馬拉松。

©Daily Star_SWNS

不過斯萊特表示,雖然過程相當艱辛,但風景卻美的令人驚嘆。每當風一吹起讓沙子飛舞,他就好像又被拉了好幾英里。而在那個無人的環境下,他也能夠一邊挑戰,一邊靜下心來與自己思考和對談,而這也是吸引他參加的其中一部份原因。

這是斯萊特第二次參加撒哈拉沙漠極限馬拉松賽,去年他第一次參賽時,由於義肢受損,他不得不退出了比賽。此前,他還成為了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雙腿截肢者。

斯萊特在南極挑戰時 ©walkingwiththewounded.org.uk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