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107年體育蒲公英計畫講座 邀請總統教育獎體育類得主分享運動的正向力量
1
107年體育蒲公英計畫講座 邀請總統教育獎體育類得主分享運動的正向力量
2
網球男單奪金 莊吉生:榮耀屬於大家!
3
不愧「戰鬥民族」 俄羅斯武術隊一日雙「銀」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7年體育蒲公英計畫講座 邀請總統教育獎體育類得主分享運動的正向力量

2019-01-04
話題 綜合 新聞

為宣揚生命的意義,散播運動帶給生命健康及積極正向的生活態度,由教育部體育署委託國立體育大學辦理的107年度「體育蒲公英校園座談會」,1/3在臺北市靜心國民小學,邀請四屆亞運國手、現任全國女子鉛球紀錄保持人林家瑩及兩名總統教育獎得主李凱琳以及黃楷軒,分享在攀上巔峰過程中身心所承受的挫敗,以及如何走出低潮轉換成正能量,享受成功果實的親身經驗,期許學生都能培養正向積極的生命活力。

體育蒲公英計畫 主持人李偉清教授(中)與3位講者李凱琳、林家瑩及黃楷軒(左起)合影。

體育署指出,生命是不斷成長的歷程,面對日新月異的生活環境,必須培養生命的活力,而運動則是促進身心健康及培養生命活力的利器。為宣揚生命的意義,散播運動帶給生命健康及積極正向的生活態度,特別委託國立體育大學辦理的體育蒲公英校園座談會,今年已邁入第4年,由總統教育獎體育類的得主與學生舉行座談並分享自身透過運動所帶來了體悟,期許這股正向的力量,如同蒲公英般,散播在各學校的角落。自107年起至108年1月中,共計辦理30場座談會,巡迴全國包括外島澎湖的國、高中。

本次座談會的與談人之一林家瑩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講師,就讀文化大學運動教練博士班,仍堅持選手身份,林家瑩認為36歲對技術為主的投擲選手還不是退休的年紀,雖然自己168公分的身體條件一直不被看好,但只要選得上國手仍將繼續拼下去,深信還有機會再突破。

而榮獲3屆亞帕運的柔道國手李凱琳,雖然因為家族性遺傳病─視神經萎縮症,視力不佳,不過一路走來她沒有上過特殊學校,在大學二年級之前還參加正常人的比賽。來自柔道世家,視力沒有擊倒她,反倒是2010年發生右膝前十字靭帶撕裂的運動傷害,她形容這是人生一次重大打擊,在這受傷、復健過程中,產生無數負面想法,一度想逃避,還失去練習柔道信心,全靠防護員學姊、家人、隊友等鼓勵,走出低潮重新再站起。

林家瑩老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講師)於講座中分享經驗。

和越南媽媽相依為命的「新二代」黃楷軒,媽媽為了讓他能繼續求學,有好的前途發展,籌錢買機票把他從越南送回故鄉台灣,相隔10年再踏上這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全靠老師、朋友的幫忙,才讓他們母子在宜蘭安身。黃楷軒雖然只有19歲,但就讀羅東高中二年級,因為比同儕年紀大,使他在田徑比賽得獎,被同學譏笑立足點不平等,反而承受著異樣的眼光及挫敗,讓他十分沮喪,但身旁的人不放棄他,反而鼓勵他轉換項目開始學習西式划船,在這裡他找到成就感。回想過往一切,他感謝生命中的所有貴人,都是督促他前進的動力,同時為了讓辛苦的媽媽能過上好日子,黃楷軒努力去追逐夢想,不輕言放棄。

2014年總統教育獎體育類得獎者黃楷軒同學陳述其茁壯的成長故事。

體育署表示,總統教育獎獲獎者都能秉持力爭上游的精神、發奮學習的態度,以樂觀面對逆境翻轉原先困苦與橫逆,傳播正向積極的生命活力,足堪學生學習的典範,尤其是體育類的得主,他們揮灑天賦馳騁在競技運動各項場域,更能彰顯不屈不饒,勇往直前的奮勇精神,期望透過舉辦校園座談會的方式,傳遞體育運動正向的力量,讓社會都能看見這群生命的勇士,除給予關懷與肯定,也能帶給社會向上的力量。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網球男單奪金 莊吉生:榮耀屬於大家!

2017-08-30
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新臺灣人、網球選手莊吉生 (Jung Jason) 不負地主球迷期望,29日於世大運男單金牌戰,以6-2、6-4擊敗韓國選手Hong Seongchan,為中華隊奪得本屆男網第一金,也幫助中華隊贏得男團金牌,贏得最後一分那瞬間,莊吉生相當振奮,開心到躺在球場上歡呼,他說:「很開心穿著中華隊的球衣贏得金牌,這份榮耀是屬於隊上所有選手、教練及所有工作人員的。」

中華隊莊吉生獲男單金牌後開心感謝球迷支持。

第一盤,莊吉生在局數1-1、40比30,逮中對手在左邊的大空檔,一記正拍直線得分率先破發,並鼓舞現場球迷幫他加油, 接著Hong在第7局的反拍掛網,讓他再度失去發球局,處於2-5落後,也讓莊吉生先拿下首盤。

第二盤,局數2-2,雙方不斷在底線對抽,最後Hong回球出界,讓莊吉生先取得破發,此時Jason興奮到整個人都跳了起來,第10局,莊吉生局數5-4、40比0領先,手握三個冠軍點的他,用記正拍致勝球來結束這場比賽。

中華隊莊吉生帥氣救球。

賽前因金牌戰壓力倍增的莊吉生,如釋重負,也以更正面的態度來看待網球這項運動,「網球就像生活一樣,無論輸贏都要坦然面對。」

世大運網球男單頒獎(由左至右)韓國Hong Seongchan銀牌、中華隊莊吉生金牌、葡萄牙BORGES Nuno、俄羅斯SAFIULLIN Roman銅牌。

三年前,莊吉生認為網球在臺灣不是很興盛,而且球迷大都只知道盧彥勳,希望藉這次世大運,能帶動網球風氣,也讓更多球迷知道除了盧彥勳,還有許多實力不錯的網球選手。

中華隊莊吉生賽後感謝球迷支持,表示「榮耀是大家的。」

混雙金牌戰則由日本隊Kaito Uesugi/Erina Hayashi以7-5、6-4擊敗斯洛伐克Ivan Kosec/Simnoa Parajova,這是日本在本屆世大運網球的第一金。

中華隊莊吉生獲得2017臺北世大運網球男子單打金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愧「戰鬥民族」 俄羅斯武術隊一日雙「銀」

2017-08-28
台北世大運話題綜合武術競技新聞

2017臺北世大運首度選辦武術,由於武術國際賽事不多,吸引許多選手參賽。除了傳統強權中國、越南、澳門等選手,更有來自歐洲的國家參賽,其中有「戰鬥民族」封號的俄羅斯,表現亮眼,27日在男女長拳各進帳1面銀牌,讓人刮目相看。

武術長拳俄羅斯Pavel Muratov(左)和Sandra Konstantinova(右)分獲男女銀牌。

武術運動發源於中國,但過往傳統強權集中在東亞的觀念,恐怕要有所改變,本屆臺北世大運不只俄羅斯隊成績亮眼,烏克蘭隊也有不錯表現。俄羅斯隊總教練Igor Kreimer就透過翻譯表示,武術運動如今在歐洲很盛行,無論套路或散打,俄羅斯民眾接受程度很高。

俄羅斯好手表現強勢,先靠22歲的Sandra Konstantinova在女子長拳項目以9.35分拿下銀牌,隨後又有23歲的Pavel Muratov在男子長拳以9.45分摘銀,兩人表現相較於其餘亞洲選手毫不遜色,Igor Kreimer說:「本屆俄羅斯隊派出4名套路選手與4名散打選手,目標當然都是金牌。」

Igor Kreimer表示,武術運動大約在1990年代開始在俄羅斯逐漸風行,也開始派出選手參加國際大賽,選手不斷苦練,才能在國際拿下佳績,進而再帶動國內風氣。不同於其他國家都會向發源地中國取經,甚至選手都能說上兩句中文,但俄羅斯隊憑藉自己努力,Igor Kreimer就說:「沒有特意師法中國,都是選手與教練的辛勤訓練。」

中國在武術運動實力強勁,但Igor Kreimer卻勇敢向強權發出挑戰書,原來是俄羅斯喀山將於9月底舉辦武術世界錦標賽,他篤定地說:「要擊敗中國,除了艱苦訓練,別無他法,希望俄羅斯選手在今年世錦賽都能獲勝。」

武術女子長拳俄羅斯Sandra Konstantinova,表現精彩,拿下銀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