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懷孕期也想運動嗎?這10個孕期運動常見的迷思妳不能不知道!
1
懷孕期也想運動嗎?這10個孕期運動常見的迷思妳不能不知道!
2
燃脂爆發訓練菜單:能量健身6式
3
17招讓你在2017年更強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懷孕期也想運動嗎?這10個孕期運動常見的迷思妳不能不知道!

2019-01-10
知識庫 健身 孕婦 書摘 觀念

「我懷孕了,還能運動嗎?」、「我本來沒有在運動,我懷孕後是不是也不要運動比較好?」、「我懷孕以後變好胖!可以這時候減肥嗎?」、「我也想要有腹肌的孕肚,我現在懷孕3 個月了,還能做腹肌運動嗎?」以上這些是不是正在懷孕的妳,想要運動卻又怕傷害肚子裡的寶寶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這次將由超人氣健身教練Michelle,整理了10個孕期運動大家常問的迷思與誤解來做講解,讓妳在孕期也能安心運動!

懷孕期也想運動嗎?這10個孕期運動常見的迷思妳不能不知道!

 迷思  1 孕前沒運動是否孕期也不要動
如果妳在懷孕前完全沒有運動習慣,那麼懷孕後的確不是一個好時機「把自己鍛鍊成運動員」,但不代表妳更適合在孕期的這十個月窩在沙發裡當一顆馬鈴薯。孕期其實也是運動的好時機,因為懷孕可能會帶來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等與肥胖有關的疾病,因此在孕期間做好飲食控制及適量的運動,對於孕婦及胎兒都很有益處。

 迷思  2 跑步對寶寶不好
只要妳的韌帶與關節都能負荷,在這樣條件的安全範圍內,跑步是沒有問題的。我們的寶寶在我們的肚子裡面有重重的保護,跑步的時候,寶寶其實正在我們的羊水裡面游泳呢!不過在孕期前3 個月,因為胚胎並不穩定,且每個人體質都不同,一定還是要透過醫生檢查,確認妳的身體與寶寶都很健康,才能開始新的運動計畫。

有時候懷孕初期出血,並不全然是因為運動的原因,受精卵著床就像一顆種子種在我們的子宮內膜中,著床的深度、著床的位置、著床時子宮環境的健康度等各種因素,都影響著胚胎的健康,有些人並不知道自己懷孕了而持續進行運動,出血之後就認定是因為運動的影響,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胚胎本身就不太穩定的緣故造成,若胚胎本身並不健康,子宮環境也不適合懷孕,那麼即使只是打個噴嚏也會容易出血,必須躺著安胎才能確保胚胎安全長大。所以在運動前,務必要先了解自己的身體適不適合在孕期運動唷!

 迷思  3 孕期有任何情況發生表示整個孕期都不能運動
孕媽咪們在運動前的確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且絕對必須要先詢問過醫師,確認寶寶與母體沒有特殊不良狀態才能在醫師的建議下開始運動。當有任何出血、下腹疼痛、頭暈等狀況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要停止運動,以寶寶的安全為第一考量,但並不代表之後妳就不能再運動了。出血、頭暈等狀況的原因有很多,懷孕初期的著床會有正常少量的出血,或是在醫師內診後也會正常性的少量出血,孕期間缺乏水份的攝取也會導致頭暈、宮縮的情況發生,因此當妳有出血、腹痛、任何不適情況,主要還是由專業醫師替妳診斷原因後,在諮詢醫師是否可以繼續運動。

 迷思  4 運動會消耗媽媽身體的營養而影響寶寶吸收
事實上,妳肚子裡的寶寶並不會因為運動消耗了身體的能量,而影響到寶寶對營養的吸收,妳只需要在運動前、中、後都記得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透過少量多餐以確保維持體內血糖的水平;科學研究顯示,孕期有運動的媽咪所生出的寶寶,反而較不易肥胖。

 迷思  5 孕期間做肌力訓練會受傷
懷孕期間的確會分泌一種叫做「鬆弛素」的賀爾蒙,這個賀爾蒙的目的是為了讓孕妹們的韌帶、關節等等都變的較有彈性,讓身體得以因應新生命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慢慢長大,而這個賀爾蒙的確會使我們較懷孕前還要容易受傷(不只是運動,跌倒時扭到腳、拿重物過度使用關節力量等等都較容易受傷)。然而,懷孕期間運動其實並不需要因為這個賀爾蒙這麼膽戰心驚,只需要把握好「循序漸進」的訓練法則,事實證明這對孕婦是無害的。

有一項研究針對32 位懷孕21 至25 週的孕婦們,進行為期12 週的研究,讓她們一週進行兩次肌力訓練,並且每週都比前一週增加36% 的重量,在實驗結束後,沒有一位女性受傷,不過研究有特別指出,強度過高的肌力訓練會導致血壓上升,所以在做肌力訓練的時候必須非常注意強度與自身能負荷的程度,若有感到暈眩或任何不適,必須立即停止運動。若妳在孕前並沒有做過肌力訓練,在懷孕後想要嘗試,請務必請專業教練指導,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地慢慢安全的鍛鍊肌肉唷。

孕期間做肌力訓練會受傷?

 迷思  6 懷孕不能做有氧運動
有許多人認為有氧運動會導致胎兒缺氧,但其實基本上懷孕期間,常見的有氧運動都能做,除了某些較不安全、容易摔倒的運動,例如:越野單車、衝浪、騎馬等,衝擊性較高的運動該避免之外,一般性的游泳、慢跑、快走、橢圓機、室內腳踏車機等運動都可以做。而懷孕期間在做有氧運動的時候,須確保在整個運動過程都要能順暢的談話,切勿過喘、過度換氣而影響寶寶養分的輸送。

 迷思  7 孕期間絕對不能鍛練腹肌
許多孕妹似乎認為寶寶是在我們肚子裡腹肌外側與肚皮之間長大,有的人甚至會以為我們的肚子在懷孕的時候,全部裝滿了寶寶,腹肌可能融進子宮裡了,以至於認為懷孕的時候鍛鍊腹肌,會傷害我們的子宮與寶寶⋯⋯事實上,寶寶在我們的「腹肌下」長大,而我們的腹肌,就像肚皮一樣會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而持續伸展。在孕期間,孕妹們的腹圍可能會增加50 公分之多,而我們的腹部肌肉可以伸展至20 公分之多。由於腹肌位於子宮與皮膚之間,有力量的腹肌反而可以將寶寶安穩地穩固在妳的肚子上。

孕妹們在懷孕期間可以多做「腹橫肌」的運動,腹橫肌就像一條皮帶一樣橫向的圍繞在我們的腹部的深處,有力的腹橫肌可以幫助你更有力量的將大肚子綁在身上,並且有力量的核心肌群也能幫助生產。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孕妹們在第一孕期後,鍛鍊腹肌時必須特別注意會壓迫背部的運動動作,例如仰臥起坐、躺在地面上的捲腹等等,因為長大變重的子宮很可能會壓迫靜脈,使血液回流到心臟,造成頭暈目眩或噁心等症狀,最好利用鍛練基礎核心的方式,或是站立姿式鍛鍊腹肌來取代仰躺的腹肌運動。另一個關於腹肌的問題,就是腹直肌分離的狀況。因為懷孕時肚子會不斷長大、肚皮與腹肌會不斷伸展,導致我們兩條腹直肌逐漸往兩旁分開如圖所示,這是自然的現象,在生產完後會逐漸恢復,但少數女性會無法恢復得很好,必須靠鍛鍊甚至是手術將腹直肌分離的症狀調整回來。因此在孕期間,為了不要讓腹直肌分離的太嚴重,我們可以避免做「腹斜肌」相關的運動,從圖上可以看到,腹斜肌在我們腹直肌的兩側,如果過度鍛鍊腹斜肌,發達緊繃的兩側肌肉,會把我們的腹直肌往兩旁拉去,導致懷孕期間的腹直肌分離越來越嚴重了。

孕期間絕對不能鍛練腹肌?

Tips|孕期做腹肌訓練注意事項: 
1. 第一孕期後,不要讓背部直接仰躺在地面上作運動。
2. 可以站立的方式鍛鍊腹肌,或是多鍛鍊基礎核心取代針對腹部的運動。
3. 盡量避免鍛鍊腹斜肌。
4. 可以多鍛鍊腹橫肌。

 迷思  8 孕期必須降低運動強度
其實若你的醫生認為可行,並且妳的身體感覺維持一樣的運動量與強度並不會不舒服,那麼這樣的運動強度其實是可以維持下去的。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在懷孕初期如果體溫過高,可能會對子宮有不良影響,所以在運動時記得隨時補充水分,也避免穿著不透氣的衣服,在高溫艷陽下運動,注意體溫的調節。

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merican Congress of Obstetriciansand Gynecologists)早在1985 年,就有針對孕產婦的運動健康做指引,該指引有詳細的建議孕婦運動的種類限制、運動時間長度、運動強度等,當時ACOG 建議孕婦運動不要超過15 分鐘,並且心跳率不要超過每分鐘140 下,體溫不應超過38 度C。然而,在1994 年的時候,ACOG 對於孕婦運動的指引做了變更,將對於運動時間長度及心跳率限制的規定移除了。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其實孕婦實際上能做的運動強度比過去認為的還要高,孕妹在運動的時候可以透過「談話測試」來確認當下做的運動是否恰當安全,「談話測試」就是在孕妹運動的時候,依然可以順暢的談話的程度,就表示這樣的運動強度是安全的,而且每個人年齡、心肺功能等狀況都不太一樣,設定一個固定的心跳率做為安全基準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迷思  9 孕期運動強度不高不用做暖身與收操
懷孕期間,肌肉、關節、韌帶已經比孕前更容易受傷了,若沒有足夠的暖身,肌肉、關節、韌帶的溫度不夠高,會更加容易受傷。而運動後至少要有五分鐘的收操也一樣重要,因為在突然停止運動後,會使得肌肉充血,對於孕媽咪與寶寶的血流量有較不好的影響,也較能避免頭暈、虛弱無力、噁心嘔吐等情況發生,所以對孕婦來說,在運動後循序漸進的緩和收操也非常重要。

 迷思  10 並不是每一種運動都適合孕婦
任何需要良好平衡感,像是騎腳踏車、滑雪、溜冰的運動,即使這些運動是妳本來就熟悉的運動,在懷孕後還是盡量避免較安全,因為在懷孕期間,我們的平衡感、穩定度會因為鬆弛素賀爾蒙的分泌,而提高了受傷的風險;其他例如一些高風險的球類運動,例如棒球、排球、籃球等等,高衝擊性且讓孕肚暴露在容易被球擊中風險的運動也應該避免,所以確實並非所有運動都適合孕婦。

書籍資訊
《好孕動STAY FIT WITH MI:超人氣健身教練的孕期健康動‧營養吃‧養胎不養肉全計畫》/ Michelle著

醫生說懷孕可以運動,但該做什麼運動?可以做到什麼強度?
孕媽咪們該怎麼運動才不會受傷?
 

身為專業美女健身教練/超人氣部落客/二寶媽的Michelle,以兩胎孕期的親身實證,為「預備懷孕」、「正在懷孕」、「產後恢復」的媽咪,全階段量身打造的健康好孕動計劃!
 
「跑步對寶寶不好?」
「懷孕就是要多休息?」
「孕期運動可幫助減重?」
這些孕妹們在腦袋中千迴百轉的問題就由Mi來幫忙解答吧!
運動,所得的不只是緊緻的身段,更是建立自信與維持自我的一種方式,而運動帶來的快樂因子,更是孕媽咪及寶寶最珍貴的養份。
跟著Michelle一起動起來,Happy Mom, Happy Life!
【獨家設計】
◎老公可陪做的好隊友運動!
◎附有好孕動手冊,隨著懷孕周期列出適合運動、飲食及注意事項,是媽咪的貼心小本本。
◎不只孕妹需要,一般人也能輕鬆上手的居家運動,必備!
◎養胎不養肉食譜,讓孕妹及寶寶們吃得好、吃得飽、吃得更健康!
【名人推薦】
孕婦教練Akemi(香月明美)
康柏體能訓練中心創辦人 江蕙妤
禾馨醫療營運長  林思宏
體適能教育機構創辦人  周博陽
ViaSweat創辦人  許安璿
前新光醫院營養師/台大公衛學院博士生/營養師的餐桌營養顧問 梁家瑋
飛創國際課程講師  筋肉媽媽
營養顧問  楊哲雄(好食課)
人氣多功能家管  隱藏角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燃脂爆發訓練菜單:能量健身6式

2018-04-27
精實訓練課程上半身肌群有氧運動減脂徒手訓練REEBOK健身動學堂健身菜單爆發力訓練動作下半身肌群

最理想的居家健身運動就是徒手訓練,只要將強度提升,再加上一點簡單的器材如跳繩等等,就可以藉由高強度的訓練方式達到燃脂健身的功效。這裡由資深教練CLAY為大家做的示範,結合跳繩、開合跳、波比跳、高抬腿、踢臀跑等等可以帶來高能量心肺鍛鍊功效的健身訓練,加上適當的收操伸展動作,讓你在家也可以自主訓練,達到燃脂爆發的訓練效果,打造自己的夏日沙灘緊實身材!

在跳繩的選擇上,初學者建議使用基本款即可,可選擇旋動式的把手,搭配可調長度的設計,可根據自己身高來做適當的調整和裁剪,發揮最佳的訓練效果。

跳繩把手不必太過厚重,簡單好握最重要。

CHECK POINTS!

建議配備  跳繩
注意事項  調整節奏配合呼吸,注意動作流暢性。
Level  ★★
★★★
功能  燃脂塑身、強化大肌群肌耐力

 1  跳繩

進行時使用腳尖點地,轉動手腕帶動繩子旋繞,自然呼吸,保持節奏。

想要進階挑戰者可以做「一跳二迴旋」訓練:在一次跳躍的過程,快速的甩動繩子兩次,保持呼吸與節奏感,注意膝蓋不要鎖死。(作法請見最後影片示範)

 2  開合跳

站直身體,雙手放在兩旁,跳起同時雙腳向外跨,雙手往上引,拍手、不拍手皆可。落地時,雙腳合併,雙手放回身體兩側。

 3  波比跳

動作起始時,站姿膝蓋微彎往下蹲,接著雙手撐地雙腿往後跳,成為伏地挺身的預備姿勢,做一下伏地挺身,完成伏地挺身後,縮回雙腿向上跳躍完成一組動作。

 4  高抬腿

原地跑步,將雙腳往上舉起,讓膝蓋盡量提高,可以手掌定位作為基準,以腳掌著地,呼吸保持自然順暢。

 5  踢臀跑

原地跑步,將腳跟往後踢起,以腳掌著地,呼吸保持自然順暢。

 6  伸展3式

小腿伸展
將腳掌斜靠,保持小腿與腳掌有伸展到的張力感,維持20秒。

大腿後側伸展 
將身體保持穩定,抬腳拉開大腿後側,維持20秒,伸展大腿後側肌群。

大腿前側伸展 
將身體保持穩定,手拉腳踝,向後向上提高,維持20秒,藉此伸展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群。

關於示範者陳政裕 Clay教練經歷
World Gym 個人健身教練
iGym 個人健身教練
自由健身教練

專長項目
體態評估與建議
體適能訓練規劃
重量訓練
體能訓練

證照認證
中華民國 健美協會C級教練證照
HFPA 科學健身訓練國際認證
VIPR體能訓練系統認證
BATTLING ROPES 戰繩訓練研習
M.E.T教練訓練課程
PT-X 個人教練認證
SANDBELL訓練課程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7招讓你在2017年更強大

2017-01-03
觀念健身話題

新的一年開始了,你已經訂定運動計畫了嗎?是否想要讓自己在新的一年更加健美、身材更好?那就來參考一下Bodybuilding.com整合了該站眾專家們的意見所做的建議吧!不過,請謹記,這裡要提供的並非一些實際的計畫或訓練菜單,而是一些心理建設與準則。

17招讓你在2017年更強大

 1  打造適合運動的居家環境

美國知名教練與健身模特Alex Silver-Fagan建議,打造一個支持你健身目標的居家空間。不過,這並不表示你必須購置一個昂貴的家庭健身房,而可能只是意味著你在家裡也準備一些能延續你在健身房所作訓練及舒緩恢復的簡單配備。

「準備一些按摩滾筒及筋膜按摩球等等,在你的客廳建立一個移動性的運動防護站。在床邊準備一個瑜伽墊可以幫助你在早上起床時做伸展,或幫你在睡前做一點放鬆的動作。」她說。

Alex Silver-Fagan ©Bodybuilding.com

 2  不要隨便採用現成的健身菜單與計畫

若你決定要開始認真做重訓,你覺得隨便一種菜單都可以照做,對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不要只是隨便看到任何一個健身菜單就照做。「達成健身目標的第一步就是設計出一個真正適合你的訓練計畫,」健身模特Craig Capurso說。「請花點時間研究所有適合的現有計畫,或設計一個你自己的。請確保它符合您的生活模式,這樣就可以真正長期執行它,而非僅是一兩個星期的熱度。」

 3  設定實際可以達成的目標 - 然後實現它!

設定一些夢幻的數據總是很誘人:減一個好幾十公斤的重、多舉個好幾十公斤的重量,或是一些徹頭徹尾的變身。知名教練Ron “The Boss” Everline說,這些當然絕對不是遙不可及的,但只有你從可以達成的近期目標先著手,才有可能完成這麼遠大的目標。

「給自己成功的機會,」他說。「如果你只專注於一些遙不可及的目標,那只會讓你感到沮喪。」

一旦你達到了你現有的目標,您可以隨時設定一個新的、更困難的。先讓簡單一點的目標幫你建立信心,然後再追求更高的成績。

 4  確立各階段目標

「我都會為新客戶設定階段性目標:從30天、三個月到六個月,」私人教練Jen Jewell說。「相對於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我會建議一些小的每月進展計畫來累積出一個大的成績。」

把這些目標分段進行並寫下來,其功效遠超乎你想像!它能隨時提醒你實際的目標,而且你必要時也可以隨時重新評估修正之。

Jen Jewell ©Bodybuilding.com

 5  不要被一些外觀陷阱卡住

設定一些外觀相關的目標是正常的,而且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這些是對你有效的激勵,那就去做吧!不過,請注意不要讓它們主導你的訓練,因為雖然減個5公斤、瘦一個尺碼,或者讓你的二頭肌變大都是一般人所喜愛追求的目標,但這並不能激勵你持續長期地健身。

「當你從事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卻沒有看到明顯的改變,這類型的目標就會讓你感到沮喪,」Jen Jewell說。「當我檢視自己的做法,並決定設定基於運動表現的目標,我便可以紀錄我的進展,而在一週週的訓練中知道我距離目標越來越接近,即使我不總是能看到它。」

 6  捍衛你的健身計畫

你是否在2016年做了很多訓練計畫,不過,卻因為工作與生活的種種需要而不斷被擱置?2017年請不要讓這種事情再度發生在你身上。

「對待你的訓練和膳食準備時間像你的商務會議一樣重要,」Alex Silver-Fagan說。「請把它們放進你的行事曆,這樣你就不太可能取消。如果你不重視這些計畫,沒有人會幫你。你需要為你自己做些取捨,若是一直擱置健身計畫,那麼你將無法達成目標。」

 7  找健身伙伴彼此激勵

健身似乎是一種自我的追求,但它並不一定得獨自進行。如果你很期待達成自己的目標,若是有人能分享這種興奮和過程,與將會使一切更順利。

「找一個有相同健身目標的朋友,」CrossFit運動員Eric Botsford說。「你們的目標並不需要一定是完全相同的,但你要找到一個能夠激勵你、協助你的健身伙伴。」

而且不要忘了,這是一件對彼此都有好處的事。你在和他一起健身時,同時也能夠幫助這個人實現自己的目標。

 8  嘗試去上團體健身課

如果你在執行健身計畫總是遇到困難,那麼也許問題出在計畫本身,而不是器材或時間。這時候,也許一些團體健身課對你來說比較有幫助。

團體健身課程對你來說可能是訓練節奏的變化,並讓你更加投入於健身的生活方式。它也不是只能選邊站的訓練。你可以今天上Zumba課,明天做深蹲和硬舉,後天做瑜伽,大後天上body combat。混搭訓練可以滋養你的身體和靈魂!

 9  獲取關鍵營養

許多人往往只注重於健身鍛鍊,但營養補給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你的目標是燃脂,攝取更多的蛋白質和較少碳水化合物是大多數人的解決方案,」健身模特Jordan Edwards說。「但其比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所不同,你需要花點時間找到適合你的飲食計畫。」

 10  正面看待每個選擇

新手在訓練時往往野心過大。如果你沒有每天都健身,你可能會想要一次做得更重更強。但是,這是錯誤的做法,因為只要一點點失敗就會導致更大的挫折,Eric Botsford說。

「在你所做的一切中尋求正面回饋,把每次訓練都看作是一次勝利,每個健康的一餐都當作是是一個正向的健康選擇。」他說。

 11  嘗試新的訓練強度

Jordan Edwards建議,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現在正是開始的時機。「每隔一天將一個HIIT訓練加到您的日常訓練之中,或者只是一星期兩次也行,這些高強度的訓練將啟動你擺脫你身上累積多年脂肪的能力。」

在HIIT訓練中,你不僅會燃燒卡路里,你還會提高身體的代謝率。這意味著你會繼續以更快的速度在訓練結束後持續燃燒脂肪和熱量。

Jordan Edwards ©Bodybuilding.com

 12  在日常訓練中增加一些樂趣

把踏進健身房當作是一件很認真的正經事當然很好,但是不要忘記在其中放進一些趣味的元素。有時,這意味著在健身房之外的活動。

Ron Everline建議:「在正常的訓練之間尋找一些有趣的運動和活動來做,讓你不會覺得無聊。」每隔一段時間,做一些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即使它不會有最強大的訓練成果。這可以是騎自行車、去郊山健行,甚至放放風箏。

這些聽起來像是你童年時喜愛的活動?這並不是巧合。保持健身習慣就像是給自己一個全新的童年,如果你是認真想讓自己更健美。並且,如果你的健身訓練很有趣,這將更有機會持續下去。

 13  花點錢投資你的新興趣

健身當然不必是昂貴的,但新的配備可以讓你在訓練時感到更舒適、更有自信,甚至可能更有助於防止受傷。

想做更重的臥推或槓鈴肩推?一雙好的護腕帶可以給你需要的支持。想做更重的蹲舉?考慮一些專門有腳跟墊高的重訓鞋吧。如果你正在為備戰某場馬拉松做訓練,穿一雙減震的新跑鞋能夠減輕你的關節衝擊並預防疼痛。

重訓鞋 ©Reebok

 14  一點一滴改變生活方式

當你決定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它可能會讓你和你周圍的人正在做的事情變得不屑一顧。突然間,你或你的朋友所吃一切似乎都變成災難性或徹頭徹尾的邪惡食物。請抗拒這種判斷的衝動,盡量不要馬上把你所熟悉的生活全盤否定與改變。

Eric Botsford建議,「不要讓你的飲食或生活一夕變天。通過一步一步的小改變,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來進行你想達成的變化。當人們試著以全速去進行一場改變往往容易失敗,因為他們通常後來會跟不上步伐。」穩紮穩打才能讓你贏得這場比賽。

 15  把訓練目標印(寫)在每個地方

Ron Everline建議,「把你的目標寫下來,並讓它們無處不在:不管是在浴室的鏡子、冰箱上,還是你的手機上。你每天越容易看到你的目標,你越會記得你為什麼如此努力訓練。」

©Bodybuilding.com

 16  要持之以恆,不過也要保持彈性

如果你已經在進行一個非常嚴格的飲食計畫、一周七天都在健身,並停止與朋友和家人閒晃相處而在健身房做訓練,任何變化都很有可能很快出現。

「對於自己的健身計畫非常嚴格執行當然很好,」Jordan Edwards說,「但是,當你剛好身體不適,還是你前一天不得已喝了許多酒卻還是不得不去健身房,會發生什麼?或者,你不得不捨棄週五健身房訓練,卻變成一整個週末休息。然後呢?」

嚴格的訓練計畫,只要稍稍落後,即使是一天,就可以讓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失敗了。Jordan Edwards認為,你可以不必這樣。「從長遠來看,保持平衡的、符合現實情況的執行方式會比嚴格、無人性地執行計畫更好。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若沒有彈性是走不遠的。」

持之以恆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不容許變化的完美主義。

 17  在變化面前無所畏懼

是的,建立一個健美生活方式會感覺像在與時間作戰。不過,你不會總是在平順地往前進展。是的,你會累、會餓,有時會感到氣餒。不,它不會總是對於你周圍的人、甚至可能是你自己都有意義。

但是,請繼續保持前進。

這不是要讓你成為一個新的自己,而是讓你成為更強的自己。只要繼續向前進,有一天,你會回過頭來,看到自己已經進步了多少而讚歎不已。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