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懷孕期掌握11個飲食規劃原則 教妳如何成功養胎不養肉!
1
懷孕期掌握11個飲食規劃原則 教妳如何成功養胎不養肉!
2
進行增強式訓練的9個動作
正確運用9種增強式訓練動作突破體能極限
3
每天做這6個動作,保持膝蓋健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懷孕期掌握11個飲食規劃原則 教妳如何成功養胎不養肉!

2019-01-10
知識庫 健身 飲食 孕婦 書摘 飲食方式 觀念

妳是否覺得懷孕期就應該要多吃,才能讓肚子內的寶寶有充足的營養成長!但生產完身型體重卻完全破表,有種已經回不到懷孕前的樣子?其實,在懷孕時你都遺忘了肚子裡的小寶寶在初期甚至只有草莓般的大小而已,但我們卻認為因該要多吃一點才有足夠的營養供給,然而,一般來說在懷孕12週前體內的卵黃囊可以充分提供胎兒營養;在12週之後胎盤才會成形轉由母體來供應胎兒營養。

懷孕期的11個飲食規劃原則 教妳如何成功養胎不養肉!

要記住!我們一生最容易生成脂肪細胞的時期,除了嬰兒期外就屬懷孕期了,因此,在懷孕時只要維持均衡的營養加上熱量攝取維持在懷孕前的分量即可,切勿有一人吃兩人補的心態,否則一但脂肪細胞增加之後就無法減少,頂多只能靠減脂縮小細胞而已,這也就是產後很難回到產前的體態與體脂率的原因。然而,​我們只要把握好以下這幾個原則,就能讓我們養胎不養肉!

 原則  1 均衡飲食
不要因為怕胖就完全不吃澱粉,不要因為怕熱量高就不吃脂肪,也不要因為孕期不適就拒吃所有蛋白質,整日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都要均衡攝取,才能確保胎兒的健康,以及避免營養不均而影響賀爾蒙失調而發胖。

 原則  2 適量攝取全榖根莖類
全穀根莖類就是所謂的低GI 值優質澱粉,雖然他們屬於澱粉,但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吃下肚之後,身體無法立即消化吸收,因此血糖也不會急速上升、胰島素也不會急速大量分泌,造成脂肪囤積。所以孕期可以多多用全榖根莖類取代精緻澱粉,不過注意還是不要過量,平均每天吃2-3 碗的量就已足夠,千萬不要一旦餓了就隨時以麵包或餅乾來充飢,攝取過多、身體消耗不掉的澱粉,最終都會轉為脂肪囤積在自己身上,養肉不養胎。

孕期可以多多用全榖根莖類取代精緻澱粉,不過注意還是不要過量。

 原則  3 蛋白質是養胎的重點
蛋白質是建構身體重要的基石,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可以使胎兒健康穩定地成長。如果你在懷孕時特別想吃甜食,也很有可能是因為蛋白質攝取不足,在吃甜食之前,不妨補充一些蛋白質,可能就會發現沒有那麼嗜甜食了。低脂起司、堅果、牛奶、雞蛋以及豆類和肉類,都是很適合孕期補充的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但注意切勿過量攝取,因為過多多餘的熱量一樣會養出自己身上的肥肉喔! 攝取過量的蛋白質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也會提高鈣質流失,所以記得適量即可。也要注意盡量攝取優質蛋白質,盡量挑選非加工、油脂少、精肉多的部位,像是雞胸肉優於雞腿肉,瘦豬肉優於肥五花,生肉及深海魚盡量少吃,可以讓身體補充到蛋白質卻不會吸收到太多比較不健康的脂肪。

 原則  4 吃健康脂肪
上面說少吃豬油雞油的肉不代表不要吃油脂,而是少攝取不健康脂肪,另外再攝取健康脂肪,例如酪梨、堅果類、橄欖油等等,吃足夠的油脂可以讓身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不吃油會掉頭髮皮膚乾燥指甲粗糙,對胎兒的營養吸收也非常的不好,所以千萬不要怕胖就完全不吃油喔!

 原則  5 多吃蔬菜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可以幫助我們孕期時預防便祕,建議每天可以吃3 到5 盤蔬菜、2 份水果,並且最好多更換不同種類的蔬果,也要記得喝水,幫助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

 原則  6 吃適量且較不甜的水果
幫助排便、讓身體吸收維生素,水果也含有很多維生素,但是如果是很甜的水果就要避免吃太多,因為也是高糖碳水化合物,吃過多也會長脂肪,可以挑選像是小番茄、橘子柳橙、藍莓、等甜份較低的水果,高糖的瓜類少吃。

 原則  7 熱量的計算
首先了解自己一整天大約吃幾大卡不會胖不會瘦,那就是維持妳一天代謝與日常活動量的TDEE(每日消耗總熱量),一般女性大約在1500-1800 之間。在第一孕期的時候吃大約孕前TDEE 的熱量是ok 的,寶寶自己有帶便當,不需額外攝取太多熱量,到第二三孕期時寶寶開始依賴母體的營養,所以要比第一孕期多攝取300 大卡,千萬不要有一人吃兩人補的想法而狂吃!絕對長肉不長胎。

 原則  8 三大營養素比例也很重要
根據衛福部建議,合宜的三大營養素比例蛋白質10-20%,脂肪20-30%,醣類50-60%,我覺得沒有需要特別減脂增肌的孕媽咪們,配合這樣的比例飲食就很能達到飲食均衡,提供自己身體所需及寶寶營養目的囉。

衛福部建議合宜的三大營養素比例。

 原則  9 多喝水、少喝含糖及咖啡因的飲料
一天一杯咖啡是ok 的,但超過了對寶寶可能有比較不好的影響,另外也不要加太多糖,糖是會長脂肪的毒藥,不想產後減得辛苦,孕期就要多多克制囉!水要多喝,懷孕的時候寶寶、羊水都需要很多水分,我們自己身體也需要更多水分來維持提高的代謝,所以喝水超重要!喝水不會讓妳水腫,不喝水身體失衡才會水腫喔!

 原則  10 盡量避免甜食與含糖飲料
甜食對於非懷孕的人來說,本來就是肥胖的主因、減肥的敵人,我知道在我們懷孕時,有時會無法克制地想要吃甜食,但是為了養胎不養肉、為了寶寶的健康,還是盡可能的克制比較好,甜食吃多不但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也容易使孕婦變胖。除了甜食之外,也要記得減少果汁及含糖飲料的攝取,即使是新鮮果汁也含有較多的糖分,比起果汁,新鮮水果有較低的熱量以及較高的纖維含量。

 原則  11 注意飲食的分量
就算吃得食物都很健康,但是吃得過多、總卡路里攝取過量,還是可能造成額外的體重與體脂增加喔。如果你像我一樣,會突然想吃這個想吃那個,沒有吃到會很不開心,百分之百執行上面那樣飲食妳會有壓力、無法享受在其中也沒有關係,我自己在懷孕期間,大概也只有60-70% 執行上述的飲食原則。

我覺得懷孕期間最不需要的就是多餘的壓力,我自己很不喜歡正義魔人在旁說:「你懷孕耶!不要吃冰啦!」「你懷孕耶!你不要拿剪刀喔!」「你懷孕了,不要去舉重啦!」這時候我都會心想⋯⋯我是懷孕還是生病啊?可以放過孕妹嗎?懷孕已經夠不舒服了,為什麼還要被一些沒有科學根據的規定限制呢?這種時候我都會很開心我的孕期幾乎都待在美國,美國人對於孕婦的態度跟台灣真的差很多,大著肚子去星巴克買咖啡冰沙,穿著比基尼躺在泳池邊曬肚子、喝冰沙也沒有人會管我,有的老外還會跑來恭喜我要當媽媽了。我有台灣懷孕的朋友只是去早餐店買杯不去糖的冰豆漿,就被好意的老闆娘逼著去冰去糖⋯⋯孕婦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啊?

懷孕已經夠不舒服了,為什麼還要被一些沒有科學根據的規定限制呢?

上述那些飲食概念,執行的前提是:「這樣吃我很開心,為了寶寶這樣飲食可以既營養又不讓我胖,所以準備食物和吃飯的時候我都心情很愉悅!」如果妳那樣飲食覺得壓力很大,那我強烈建議妳這段孕期就放鬆心情的吃想吃的食物吧。(但是還是可以默默的把上面的飲食概念埋在心裡,吃想吃食物的時候可以盡量不要走鐘太多啦。)

書籍資訊
《好孕動STAY FIT WITH MI:超人氣健身教練的孕期健康動‧營養吃‧養胎不養肉全計畫》/ Michelle著

醫生說懷孕可以運動,但該做什麼運動?可以做到什麼強度?
孕媽咪們該怎麼運動才不會受傷?
 

身為專業美女健身教練/超人氣部落客/二寶媽的Michelle,以兩胎孕期的親身實證,為「預備懷孕」、「正在懷孕」、「產後恢復」的媽咪,全階段量身打造的健康好孕動計劃!
 
「跑步對寶寶不好?」
「懷孕就是要多休息?」
「孕期運動可幫助減重?」
這些孕妹們在腦袋中千迴百轉的問題就由Mi來幫忙解答吧!
運動,所得的不只是緊緻的身段,更是建立自信與維持自我的一種方式,而運動帶來的快樂因子,更是孕媽咪及寶寶最珍貴的養份。
跟著Michelle一起動起來,Happy Mom, Happy Life!
【獨家設計】
◎老公可陪做的好隊友運動!
◎附有好孕動手冊,隨著懷孕周期列出適合運動、飲食及注意事項,是媽咪的貼心小本本。
◎不只孕妹需要,一般人也能輕鬆上手的居家運動,必備!
◎養胎不養肉食譜,讓孕妹及寶寶們吃得好、吃得飽、吃得更健康!
【名人推薦】
孕婦教練Akemi(香月明美)
康柏體能訓練中心創辦人 江蕙妤
禾馨醫療營運長  林思宏
體適能教育機構創辦人  周博陽
ViaSweat創辦人  許安璿
前新光醫院營養師/台大公衛學院博士生/營養師的餐桌營養顧問 梁家瑋
飛創國際課程講師  筋肉媽媽
營養顧問  楊哲雄(好食課)
人氣多功能家管  隱藏角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正確運用9種增強式訓練動作突破體能極限

2021-02-08
書摘體適能路跑爆發力減脂增肌徒手訓練健身動學堂

在運動或訓練一段時間之後,是否也發現自己的體能似乎好像已經遇到瓶頸,但卻又找不出該如何才能突破這樣的狀態。然而,想要讓體能往更高的階段邁進,就必須要在訓練課表中添加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簡稱Plyos),這也是許多運動員必練的項目之一,增強式訓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段時間內發會出最大的力量,進而幫助你提高速度以及力量,接下來我們將針對這樣的訓練方式來進行好處與9個推薦動作來介紹,也希望體能遇到瓶頸的你能找到突破的方向。

進行增強式訓練的9個動作
一直無法提升訓練成效或體能狀態?這9個增強式訓練動作不妨練起來!

安排增強式訓練的好處

1.快速提升心率

高強度間歇訓練其中一項好處就是能快速提升心率,只要透過定期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就能擁有一顆強壯健康的心臟,這對於日常生活或運動訓練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現象。

2.增強後燃效應

想要快速或有效燃脂的你,透過增強式訓練除了可以燃燒更多脂肪之外,還能讓運動後的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持續24-48小時,讓身體變身為超強的燃脂機器。

3.提高運動表現

無論從事任何運動訓練,例如籃球、拳擊或是格鬥都能在增強式訓練中獲得速度與爆發力的好處,另外,長跑型運動員通常在比賽的最後階段,都必須要衝刺壓線,也可以透過增強式訓練獲得更大的肌力反應,讓比賽的成績更好。

4.打造肌力與爆發力

持續並定期的進行增強式訓練,確實可以幫助運動員增強爆發力的反應,再加上這樣的訓練方式只需要透過自身體重,就可以達到強化肌力與包發力的目的。

5.訓練時間短

當你要進行增強式訓練之前,你一定可以知道這樣的訓練方式就是高強度短時間,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會大量的消耗體能,但在你身體有感覺之前就已經結束訓練,這樣的訓練方式非常適合想要短時間獲得力量、結實身材以及更強大的目標族群運用。

9個增強式訓練動作

1.跳箱 BOX JUMPS

動作步驟

1.站在彈跳箱或堅固的高架平面前,稍微彎 曲膝蓋,然後跳到箱子上。

2.確實用雙腳落在箱體的上方,然後稍微伸直雙腿再踩下或跳回地面。

跳箱 BOX JUMPS
跳箱是最基本也常見的爆發力訓練動作。

2.高提腿 HIGH KNEES

動作步驟

1.將單腿膝蓋盡可能地向胸部提高。

2.立即將其放在地面上,並用另一腿膝蓋替換它。

高提腿 HIGH KNEES
有在跑步的人一定都有用這個動作熱身過!

注意事項

膝蓋提高時,應於保持身體盡可能緊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收緊核心並將肩膀向下和向後放(而不是將肩膀聳到快接近耳朵)。就像跑步衝刺時一樣,用手臂帶動你前進,並盡量以最快的速度交叉抬腿,同時保持身體挺直的姿勢。

3.滾背跳躍 CANDLESTICK JUMP-UPS

動作步驟

1.從站立狀態開始,往下蹲再順勢向後滾動,然後將雙腿抬離地面,垂直立於上方像一個燭台的樣子。

2.盡量使膝蓋保持筆直,並在收腹時將腳趾尖下壓。

3.彎曲膝蓋並迅速將下半身放低,臀部碰到或幾乎碰到地面。

4.利用翻滾的動力讓上半身向前傾斜,並順勢站起來。

5.立即跳躍空中並將手臂伸向天空,然後重複上述步驟。

這個動作比較難用圖片理解,你可以透過影片來練習!

4.弓箭步交互跳 JUMP LUNGES

動作步驟

1.以弓步姿勢開始,蹲下時後腿的膝蓋距地板約數英寸。

2.運用爆發力跳起同時交換腿部位置,讓後腿往前,前腿往後。

3.重複跳躍及換腿做弓箭步。

弓箭步交互跳 JUMP LUNGES
弓箭步交互跳也是常見的訓練動作。

5.深蹲跳躍式弓箭步 JUMP LUNGE SQUAT COMBO

動作步驟

1.以弓箭步姿勢開始,蹲下時後腿的膝蓋距地板約數英寸。

2.運用爆發力跳起同時交換腿部位置。

3.接著弓箭步交互蹲跳各一次後再跳起來,但這次雙腳左右平放,順著跳躍的動力進行深蹲動作。

4.再次跳躍起來,重複上述步驟的弓箭步蹲跳。

深蹲跳躍式弓箭步 JUMP LUNGE SQUAT COMBO
這個動作不難理解,就是將弓箭步與深蹲兩個動作連貫起來操作。

6.跳遠 LONG JUMPS

動作步驟

1.雙腳站立與臀部同寬。

2.彎曲膝蓋並用手臂擺動產生動力,接著以爆發力往前跳躍。

跳遠 LONG JUMPS
跳遠也是增強式訓練的其中一項動作,不彷可以試試看!

7.深蹲跳躍轉體 SNOWBOARDER JUMPS

動作步驟

1.雙腳站立與臀部同寬。

2.接著採用深蹲姿勢,讓大腿與地面約略平行。

3.運用爆發力跳起並於空中旋轉180度。

4.落地時雙腳站穩,並做一個深蹲的動作。

5.重複執行跳躍及轉體的連續動作。

深蹲跳躍轉體 SNOWBOARDER JUMPS
運用一般常見的深蹲動作加上跳躍與轉體,將三個訓練動作合而為一。

8.深蹲跳 SQUAT JUMPS

動作步驟

1.雙腳站立與臀部同寬。

2.接著採用深蹲姿勢,讓大腿與地面約略平行。

3.運用手臂擺動的力量,進可能的往上垂直跳起,落地時回至深蹲姿勢。

4.落地後不要停頓,立即再運用爆發力跳起,重複進行步驟2跟3。

深蹲跳 SQUAT JUMPS
深蹲跳也是將兩個訓練動作合在一起,也是常見的增強式訓練技巧。

9.提膝跳 TUCK JUMPS

動作步驟

1.雙腳站立與臀部同寬。

2.運用爆發力往上垂直跳起,同時雙腳膝蓋往上彎曲靠近胸前。

3.接著雙腳微彎著地,著地時不停頓立即再進行步驟2。

提膝跳 TUCK JUMPS
看式簡單的垂直跳躍動作,加上提膝就會增加爆發力與肌力的訓練成效。

• 本文摘自莫克文化,克麗絲塔•斯特雷克著

《十二分鐘徒手高效健身訓練》一書。

本書簡介

如果你曾經認為不花數小時在健身房就無法獲得效果,那你也永遠無法做到引體向上或者被自己耗到為時已晚。只要你想達到最佳狀態,NSCA認證的私人教練斯特雷克(Krista Stryker)這本《十二分鐘徒手高效健身訓練》將改變你的想法、身體和生活。

在《十二分鐘徒手高效健身訓練》中還會找到:

1.適用於任何健身水平的基本健美操和體重及訓練指南,像是進行漸進式訓練實現看似「不可能」的壯舉,例如單腳深蹲,單臂伏地挺身,引體向上和倒立等。

2.十多種簡單健康的食譜,將助你一臂之力。

3.兩個8週的訓練計劃,使你變得更健康更快更強壯。

4. Bonus Tabata訓練

• 更多《十二分鐘徒手高效健身訓練》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天做這6個動作,保持膝蓋健康

2017-02-22
痠痛對策健身保健徒手訓練訓練動作下半身肌群知識庫

雙腳、小腿、膝蓋、大腿、臀部、下背、核心以及雙臂都是跑步動力學的組成部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整個鏈條的正常運行。強壯的四肢有助於穩定膝蓋,因為膝蓋是跑者身體中最容易出現病痛的部位,而強壯的股四頭肌、臀大肌和核心肌肉都能夠讓膝蓋遠離傷病。以下的6項運動每周至少訓練2次,可保持膝蓋健康。

 1   深蹲跳

深蹲跳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想像屁股要往斜後方做下的姿勢,膝蓋自然就會跟著彎曲,而非先啟動膝關節。跳耀落地後所要維持的平衡才是此一動作的要點。
雙腳打開,略比肩寬,雙腳跳起來,回到深蹲姿勢,連續動作,每次10下,做3-5組。

©MITCH MANDEL

 2   行走弓箭步

一腳向前跨一步,然後下蹲。將重心擺在軀幹及後腳上,身體保持中立,不要過度前傾或後仰,後腳盡量不要跪地,在利用後腳及核心力量,把身體及前腳推回到起始位置,換邊,做3-5組。

©MITCH MANDEL

 3   側弓箭步

相較於前後,側邊運動更常被忽略,但它同樣需要鍛鍊。起始姿勢皆相同,但此動作是右腳向右邊跨步,下蹲,背部仍保持打直,身體不過度前傾,左邊亦是如此,做3-5組。

©MITCH MANDEL

 4   登山式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呈棒式的姿勢預備。左腳彎曲觸碰左肘,背部仍保持水平,右腳彎曲觸碰右肘,以類似奔跑的方式快速替換左右腳,越快越能訓練爆發性,做30秒。

©MITCH MANDEL

 5   彈力帶行走練習

將彈力帶套至大腿,雙腳打開至彈力帶微繃狀態,雙手插腰,用臀部的力量將左腳抬起,維持20秒,再換右邊,這個動作非常有助於穩定骨盆以及臀大肌的力量,再彈力帶的幫忙之下,讓你感知道臀部肌群該如何用力。

©MITCH MANDEL

 6   髖關節反向練習

找一個瑜珈球或是長椅,讓身體趴在上面,雙手掌撐於地面,肚子收緊,抬起臀部與雙腿,支撐30秒,休息10秒,作3-5組。

©MITCH MANDEL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