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PG3:保羅 · 喬治第三雙簽名鞋探測報告
1
PG3:保羅 · 喬治第三雙簽名鞋探測報告
2
LeBron James 2018 耐克籃球之旅首日紀實
3
金牌搖籃──高雄市三民高中網球隊林耿儀教練與他的冠軍女孩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G3:保羅 · 喬治第三雙簽名鞋探測報告

2019-01-11
配備館 球類 籃球 NIKE 鞋子

在NBA征戰的九個賽季和加州帕姆代爾市的成長歲月,一起成就了保羅·喬治今天在聯盟當中的地位。人們或許難以想像,喬治也曾在艱難中前行——在泳池中,手持啞鈴,隨著自己加速跳動的脈搏,在池底一步一步往最深處邁進。

PG3:保羅 · 喬治第三雙簽名鞋探測報告

隨著在聯盟中經歷的增長,我常常會問自己:如何成為一名更高效的球員?我需要讓自己在不浪費多餘精力的情況下,繼續保持高水準的競技狀態。”喬治說, “上個賽季結束時,我意識到自己需要在打球時更好地控制呼吸,所以在休賽期的訓練中加入了水下行走。”從PG1開始,而後升級到PG2,並在其基礎上演變出PG2.5,喬治的簽名鞋系列講述了一個全方位提升自我意識,精益求精的故事。系列產品的持續進化,如變得更加成熟的喬治本人,他更加相信自己的同時也越來越清楚自己渴望突破的極限。

來看看保羅·喬治與耐克籃球鞋設計師托尼·哈德曼(Tony Hardman)在打造PG3的過程中遵循的三條重要原則:

化繁為簡

對自己的第三代簽名鞋,喬治給哈德曼提出的核心課題是:更快。球鞋所能支持的速度必須要跟上當今比賽的高速節奏,更不用說喬治身邊還有那位把比賽速度提到另一個檔位的隊友了。哈德曼給予的回應則是:刨去繁複的部分,只在PG3上留下最關鍵的元素,從而為喬治的比賽提速。卸下了多餘的部件(例如過多的TPU),將鞋舌與鞋領一體化,並在中底使用了一種更軟、更輕的泡棉(喬治表示自己更能夠感受到來自前掌Zoom氣墊的反饋,這正是Zoom氣墊受到擠壓以後與更輕質的泡棉所產生的共同作用),再加上鞋面網眼材質的運用,使得PG3完美實現了輕量化這一目標。

“輕量化契合了喬治的比賽風格。他在三分線外站定投籃時的起跳方式,以及在攻防兩端大量的切入和急起急停都會運用到前腳掌發力,”哈德曼說,“更輕質的中底泡棉和前掌Zoom氣墊可以令他更快速地啟動。”

相較於PG2.5,全新的PG3實現了進一步的輕量化,這都得利於中底所採用的更輕質泡棉和重新升級的鞋領設計。

步步為營

喬治明確表示,自己現在的跑動比職業生涯的任何時候都多。其中的一個原因便是他在俄克拉荷馬雷霆隊中所擔當的全能角色。進攻端的持球擋拆、低位掩護、交叉跑位使得喬治必須更懂得利用空間,保持高效的移動;在防守端,作為一名攻防一體的球員,他還需要去盯防對方的箭頭球員。整場比賽,喬治都要在球場的兩端保持主動,盡力在每一個回合都為球隊創造積極的影響。

為了滿足這樣的移動,PG3採用的環形排列底紋設計可以幫助喬治更犀利地切入,準確迅速地完成急停以及得分。同時,從PG2延續而來的前掌“動態翅膀”,給喬治提供了更好的包裹。

 “當你刨去鞋面裡面多餘的支撐疊層以後,就可以獲得更柔軟更整體的貼合。”哈德曼解釋道,“這就是前掌動態綁帶的作用。鞋面提供下層的包裹,'翅膀'則穩穩地鎖住雙腳。”

PG3

不忘故土

 “在與托尼合作的時候,他很清楚我需要什麼。”喬治說,“隨著這個系列的延續,我變得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他為我們創造了很好的交流環境,也讓我很舒服地參與到了整個設計過程當中。”

喬治晉升為聯盟頂尖球員的同時,並沒有忘記自己出發的地方。PG1與PG2兩代球鞋演繹了喬治對於電子遊戲的熱愛。而這次的PG3則用來源於NASA研究中心的配色靈感,致敬了他的家鄉帕姆代爾(NASA研究中心所在地)。印在鞋後跟處的文字來源於人類對月球的探索,也是喬治最愛的格言之一:如果月球上都有人類的腳印,那天空還算什麼極限。(Don't tell me the sky's the limit when there are footprints on the moon.)

paul georoge

這些個人情結被植入到了整雙鞋的基因內。鞋底的環形防滑紋路里,刻有代表著喬治過往的數字:生日,曾穿過的球衣號碼,還有他身上紋身的數量。哈德曼對於設計細節的極致追求,體現了他與喬治之間隨著合作的深入而變得更加緊密的聯結。

PG3集合了喬治九年職業生涯所累積的智慧,匯聚了這些年帶給喬治每一晚比賽最佳表現的球鞋性能,支持著他向下一階段的提升邁進。
“我一直相信,還有更高的極限等著我去突破。”喬治說,“我實現了進入NBA打球這個曾經的夢想,但那並不能讓我感到滿足。我總是對自己有著更高的期望,我想要贏得總冠軍,這才是我現在的夢想。我一直相信我還有提升的空間。”

PG3 NASA特別版配色將於1月19日起在Nike SNKRS APP(Nike 獨門鞋會)及耐克天貓旗艦店、耐克指定門店發售。更多詳情敬請關注Nike Basketball官方微博微信。

PG3發布期間還推出限定服飾套裝,靈感來自於NASA的運動套裝、雙肩背包以及更多其他產品。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LeBron James 2018 耐克籃球之旅首日紀實

2018-08-28
籃球新聞球類話題

在萬千期待之下,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到訪上海,開啟了他的2018耐克籃球之旅。第14次來到中國,進入聯盟15年,即將迎來自己第16個賽季的詹姆斯作為歷史最佳球員之一的影響力已毋庸置疑。但實際上,他不僅僅是一名運動員。

LeBron James 2018 耐克籃球之旅首日紀實

詹姆斯一直希望以籃球為起點,將運動的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以自己的經歷去啟發和鼓勵年輕一代敢於承擔更多的責任,在追求偉大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在上海戲劇學院,詹姆斯向到場的百餘名學生們分享了自己如何從運動員出發,一步步走向更廣闊的世界。當談及他參與以及創作的運動主題故事及內容時,詹姆斯說道:“我始終感激籃球給我帶來的一切,讓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需要守護的事。我想與所有人分享我的成長歷程,我所堅信的事物,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運動精神的力量,為明天不懈努力。”

LeBron James

在對話中,他最常提及的一個詞便是“責任”。詹姆斯表示他深知自己如今的影響力,因此更要為年輕一代運動員及球迷起到積極的表率作用。他這樣激勵現場的所有人:“當我進入聯盟之後,我就意識到不僅需要在球場上保持專注,而在球場之外,也還有更多的責任需要我去承擔。我希望你們記住:在保持謙遜和踏實的同時,重要的是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敢於去引領,敢於追尋真理,敢於去改變,主導自己的人生。”

詹姆斯講述從運動員到“不僅僅是運動員”的歷程

詹姆斯的成就偉大之路也同樣激勵著許多年輕人。活動現場,由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副教授洪彬老師等人指導的四組來自不同學校的青年藝術領袖們,向詹姆斯以及同樣來到現場的詹姆斯好友Maverick Carter闡述了自己團隊未來計劃創作的籃球短片。其中第三組Witness以及第二組都由女生組成的Girls Power的精彩演繹更是贏得了詹姆斯的青睞與肯定。詹姆斯也鼓勵他們要繼續將運動的真實傳遞下去,要勇敢與自信,為了熱愛傾其所有。

詹姆斯、Maverick Carter與現場觀眾合影留念

隨後,詹姆斯踏上街球場,感受富有本地特色的籃球文化,為夏日街頭再添熱度。儘管外面下起了驟雨,但絲毫沒有澆滅球迷們高漲的熱情,歡呼聲與掌聲幾乎從未停止。詹姆斯也繞場向場內外所有來到現場的球迷揮手致意,並與他們親切合影。

只要踏上球場,詹姆斯就成為了那個在比賽中認真專注的球隊領袖。在之後的分組對抗環節,他親自上場為球手們互動,指揮他們的步法與跑位。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活動中也有女生球員參與其中,女球員們的精彩表現也得到詹姆斯的鼓勵。

詹姆斯為球員們示範挑戰環節技術動作
詹姆斯為場邊的小球迷送上簽名籃球

活動最後,詹姆斯向現場的所有球員以及廣大籃球愛好者們表達了最真誠的祝福,鼓勵他們繼續向著更大的舞台前進:“我希望你們在享受籃球的同時也要心懷夢想,不僅僅在比賽中收穫樂趣,也要去追尋更廣闊的世界。籃球是起點,運動精神是動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去成就偉大,成為真正的贏家。”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金牌搖籃──高雄市三民高中網球隊林耿儀教練與他的冠軍女孩們

2018-01-22
專訪故事福興盃網球球類人物誌

金獅湖畔的體育重點學校

專屬學生的幸福賽事──2018福興盃全國網球錦標賽即將於2月開打,這個為學生舉辦的網球賽事,提供從國小到大專學生一個互相切磋學習的園地,由民間企業台灣福興獨資籌辦,今年已將堂堂邁入第16屆。而這樣的一個賽事有何特別之處,會讓各校教練、老師、學生、家長都豎起大拇指說讚?運動星球編輯特別走訪了其中一個代表性隊伍:高雄市三民高中網球隊,看看這支專為女性成立的網球隊是如何訓練,對於福興盃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高雄市三民高中網球隊是國內少數的高中女子網球隊,成軍十年來已經成為台灣最強的高中女子網球隊伍,不僅在指標賽事全中運兩度三連霸,105年還締造團體、單雙打三冠的金滿貫傲人紀錄,這麼強的一支隊伍究竟是如何打造出來的?網球隊林耿儀主教練現身說法,為您娓娓道來這支勁旅的動人故事。

位於高雄市金獅湖畔的三民高中,佔地廣闊是一大特色,不過,走進校園中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宏大的校舍建築之外,便是佔比極高的綠地和各式運動場,尤其舉辦過許多大型賽事的標準棒球場中,此起彼落的揮棒敲擊聲更是吸引來客的注意;在張起大型帳幕的棒球場旁,有塊加蓋的球場與露天紅土球場,這裡就是女子網球隊的基地。

高雄市三民高中女子網球隊林耿儀教練與隊員們

憑藉無比熱情 林耿儀一手打造菁英團隊

走進球場,迎接編輯的是該隊林耿儀主教練,年輕帥氣的林教練,是一手催生這支優秀隊伍的主要推手。林教練表示,三民高中女子網球隊的成立緣由,是因為高雄市政府想要找一所學校成立女子網球隊,市內最早的女子學校三民家商沒有此意願,便委由當時新創立的三民高中來辦理,於96年成立運作。因為體育班是三民高中的重點發展項目,因此網球和棒球、西洋劍與高爾夫便成為該校體育班四大主修項目之一;而男子網球因為已經有新莊高中辦理,故三民高中便成為女子網球的特色學校。

三民高中網球隊練習情形。

網球專長的林耿儀教練,曾於新莊高中實習,並於隔鄰的正興國中擔任體育代課教師,帶領的就是男子網球隊。後來經考取至三民高中擔任網球隊教練一職,篳路藍縷特別有感觸。他表示,96至100年間,網球隊因為沒有主要教練,也缺乏專屬場地,因此運作起來非常困難。後來學校將當時還是棒球打擊練習場的這塊地來作為網球場之用,不過有了場地之後經營網球隊也沒那麼簡單,因為只有目前水泥網球場一塊小小的場地,資源不足的狀況下無法招收太多成員,每一屆只能收2-3位,全隊加起來也不過10人,林教練不忍有許多有潛力的學生被拒於網球隊門外,在102年便與當時的林文展校長聯手,向市議員籌募補助款來擴增場地,後來終於擴建了紅土球場,讓網球隊可以吸納更多隊員,因為慢慢做出成績,也逐漸獲得家長們的信任與支持,更有能力增聘一位助理教練,成為該校績優模範體育隊伍。

林教練也謙虛表示,自己能站在這個舞台擁有這些環境與資源,非常感謝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貴人相助,包括正興國中的郭哲軒老師、佘志倫老師、楊正怡老師以及新莊高中的陳俊維老師這些鄰近夥伴的合作與支援,還有球隊家長與學校主官們和民間人士的大力推動及體諒,才讓網球隊能有這樣的成績。

林耿儀教練

廣開大門 吸納更多人才

林教練表示,有志從事網球運動,並以為生涯發展目標的學生本來就不多,高雄市高中網球校隊所能吸收的名額有限,女生除了三民之外只有鳳商可去,為了能夠讓有心的學生也可獲得更好的資源,因此他會儘量招收成員,讓有心學習但基礎底子可能不好的學生也可以進來。

提到隊上目前最頂尖的兩位隊員,林教練難掩自豪。排名第二的葛藍·喬安娜去年底剛在美國佛州的橘子盃奪冠,這是20年首次有台灣選手在這個比賽拿冠軍,意義非凡。而排名第一的陳佩萱目前專攻職業賽,也剛在埃及打了五六場獲得四站雙打冠軍,每場都能贏得一千多美元的獎金,傲視群倫。林教練也謙虛表示,兩位選手除了學校的教練之外,各自也有自己的教練,學校很榮幸招收到這麼優秀的選手,各項能力的培育,這些教練的協助更是功不可沒。

2017年橘子盃雙打冠軍-葛藍喬安娜(橘色衣服)。
2017年埃及女子職業賽女雙冠軍-陳佩萱(右邊選手)。

成績優異 傲視群倫

林教練表示,這幾年球隊成績穩定,在國內各大賽事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成績,如前述的全中運,他們是獲得96-98年與104-106年的兩次三連霸,他也樂觀期待今年可以創下四連霸的紀錄。而福興盃紀錄更是驚人,他們100年開始參加,自102年至今已經連續拿下五年冠軍,今年則要挑戰六連霸,令人期待屆時這些女孩們會有怎樣的表現。

高雄市三民高中女子網球隊於106年全中運賽後合影。
高中網球中華代表隊於2015年杜哈世界中學生網球團體錦標賽。

走出台灣  開創另一片天

在選手生涯規劃方面,林教練表示,體育生升學管道有限,念完書一般都是到基層擔任教練工作,而現有學校教練就職市場已顯飽和,幾乎沒有名額給剛畢業的體育生,這些學生的前途其實是有些堪慮的。林教練說,他們目前的做法是鼓勵隊員把網球當作跳板,試辦績優選手到國外(美國)學校就讀並加入校隊,這三年已經推薦五位隊員出去,第一位出國的隊員目前就讀東田納西州立大學,不但拿全額獎學金,吃住都算學校,而且每個月還提供一筆零用錢給予學生運用來減輕家中負擔,可謂條件非常優渥。林教練表示,美國NCAA大學體育聯盟各校非常競爭,參與這樣的頂尖賽事也可給學生不一樣的視野,有了這樣的歷練,以後就可以進入美網打職業賽,比在學校體系當教練出路實在好太多。

林教練進一步表示,現在運動醫療體制健全,訓練方式也越來越科學化,讓運動員的職業生命得以延長。以前30歲之後就不能打職業賽,現在則可以延到34-35歲,能夠發展的空間也更大。

想要出國深造當然要有萬全的準備,語言就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條件。林教練說,申請學校除了你學業成績GPA外,最基本的就是英文能力,因此不管SAT和托福都要考。他也鼓勵學生不一定把目標都放在前50大頂尖名校,每個人能力不同,不見得拼死拼活進入名校一定有很好的發展,選擇排名後面一點的學校不但自己能力比較能勝任,而且給的條件應該也會相對比較好。開拓視野之後,林教練會邀請他們放假回台時抽空來學校跟學妹們交流,分享自己留學打比賽的經驗,也讓學妹們有更寬廣的世界觀。

教練也需要再充電 

回觀台灣,林教練感覺現在台灣大環境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以往中南部學生一定要往台北跑,無論從事訓練或加入球隊,才有可能有更多機會賺國際積分;而今資訊發達,這六七年來有越來越多新世代教練回歸家鄉,也帶來最新的資訊與訓練方法,讓中南部學生在當地學校也可以有比較好的訓練和成長。不過,林教練倒是擔憂政府單位對於現役教練的在職培訓沒有完善的培育機制,其實基層有很多不錯、有熱情的教練,但是他們卻沒有太多資源可以做事。政府單位和中央機關目前還是著重在贊助選手,林教練認為,若能把一樣的錢拿來培育教練會有更大的效益,贊助一個選手,成效只有在一個人身上;而花錢培育教練,這些教練就有機會訓練出更多優秀選手,差異不言而喻。

在這方面,林教練建議政府和網球俱樂部合作,比照國外將教練送往美國或日本的訓練營長期觀摩體驗,比如一個月,絕對會比目前為期兩三天的教練營成效要好,而且影響更為深遠。目前國內許多教練在日復一日重複單調的工作環境之下,對於網球的熱情已經越來越淡薄,若能資助這些教練走出國外,無論自己進修或帶選手出國比賽,對於這些教練都是非常好的刺激與充電。

林耿儀教練

女生與男生大不同 帶人先帶心

林教練這些年來的感想則是,他一直非常熱愛網球,也覺得能在學生身上獲得很多成就感。他表示,當教練不只是帶技術,連做人處事都是他會帶學生一起成長的層面。他說,教練不只是教導打球,一些生活常規、人際禮儀,往往是看出這支球隊強不強的關鍵因素。

三民高中是女生隊,當被問到帶男生和帶女生有什麼不同,林教練說,女生最大的差別就是心思細膩,需要考量她們當下的心情,剛開始的前兩年的確運作得很辛苦,不知道怎麼跟她們達成默契,互相有很多拉扯,後來藉由多聆聽、多溝通,情況才慢慢改善。女生比較細心,不能用訓練男生的主觀命令方式指導,林教練說,付出耐心讓她們理解要求之後,反而執行率會比男生高,時間到該做什麼就會達到;女生也會有一些寫小卡片的傳達方式,常令林教練感到窩心與溫暖。

國內賽事最愛福興盃 溫馨歡樂凝聚向心力

對於國內的學生賽事,林教練表示非常喜歡福興盃,他從賽事第七屆自己在新莊高中時就開始接觸,每年參與都可以看到改變,對於主辦單位如此用心辦比賽表示萬分感激,像去年開始做直播,讓美國唸書的學姐也可以看得到,還紛紛拍照分享紀念,很是感人。林教練說,福興盃與其他賽事不同之處就是比較像一個同樂會、家族年度聚會一樣,除了參賽者逐年參加漸漸熟識,大會都會找學長姐來當裁判,有著非常不一樣的氛圍,不會有太多負面情緒,與全中運這類賽事的嚴肅氣氛完全不同,可說福興盃的代名詞就是溫馨和歡樂。

觀看106年福興盃網路直播的海外學姐們:就讀東田納西州立大學的馬奕琦同學(左)與就讀拉斯維加斯州立大學的黃恩沛同學。

再者,林教練覺得台灣福興雖然不是專門在辦賽事的單位,但是對於賽制、規劃、設備和概念都很先進,全面電腦化作業,出場名單這些紀錄即時呈現,比人工塗塗寫寫要來得迅速、可靠得多。另外,對於大專學生來說更是可貴,以高中而言,每個月都有1-2場比賽可打,但是大專學生除了大專盃全國排名賽之外就沒有多少場比賽可以參加,福興盃可說是大專學生每年歡聚切磋球藝的最佳時機,因此只要有大專學生在場,往往場內的氣氛都非常嗨,也成為此賽事的一大特色。對於即將到來的二月份賽事,林教練也信心滿滿地說:「我們準備好了!」

三民高中網球隊於106福興盃。

訪問完向林教練告辭,在場幾位隊員們非常有禮地問候道再見,往校門走去的同時,深深感受到這支隊伍成功的不僅僅是在場上的競技,成功的人生教育才是他們終生都受用的無盡寶藏。

採訪撰稿/Oliver Wu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