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農曆新年到! 營養師親授外賣年菜選擇技巧與健康鍋食譜
1
農曆新年到! 營養師親授外賣年菜選擇技巧與健康鍋食譜
2
增肌者的飲食
增肌者必須攝取的蛋白質來源你該選植物還是肉類好?
3
馬拉松賽前12小時的飲食策略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農曆新年到! 營養師親授外賣年菜選擇技巧與健康鍋食譜

2019-01-28
知識庫 飲食 營養補給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現在家庭為了方便,年菜多以外賣代替自己烹調,各大年菜預購已在網站、便利商店或飯店如火如荼展開。營養師提醒,買市售年菜除了比價錢、比菜色,三高患者更要格外注意食材!她同時提出年菜健康選技巧,以及地中海飲食特色的簡易自製火鍋食譜,讓民眾吃一頓低負擔的健康年夜飯。

農曆新年到!   營養師親授外賣年菜選擇技巧與健康鍋食譜

外賣年菜選擇技巧大公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何宜蓁指出,市售年菜的特色不外乎是肉多、蔬菜少,且採用高油烹調,例如佛跳牆、滷肉、炸魚、白斬雞等,再加上年節高糖點心、零食的攝取,呼籲三高患者過年飲食要格外注意營養均衡。以下是年菜健康選及搭配技巧:
 
 1  注意食品包裝有無成分來源、固型物重量及食品營養標示。
 2   購買通路是否為有品牌及可信度的店家。
 3   單買1-2樣菜色如肉類鍋或海鮮鍋,少挑選高油脂、油炸肉類如控肉、豬腳類,並自行製備蔬菜料理或添加喜歡的蔬菜至鍋物中,以增加蔬菜攝取。
 4  若是套餐式的年菜組合,建議拆半保存、分次料理,添加高纖蔬菜或半葷素料理,以達到營養均衡,減少因反覆加熱的營養素流失。

注意食品包裝有無成分來源、固型物重量及食品營養標示

鮭魚頭圍爐火鍋食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因應過年,設計了一套以地中海飲食為特色的「鮭魚頭圍爐火鍋」。何宜蓁解釋,地中海飲食是可降低失智症及心血管疾病保護的飲食之一,主要特色是以蔬食、全穀雜糧類、豆類為基礎;肉類以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海鮮為主,減少紅肉類的攝取。富含ω-3脂肪酸的魚種以來自寒帶的深海魚居多,台灣在地海鮮可選擇鯖魚、石斑魚、秋刀魚及牡蠣等。
 
「鮭魚頭圍爐火鍋」的特點為鮭魚頭以烤或煎的方式代替以往的炸魚頭,降低湯頭的油膩感,也能避免過多油脂;減少紅肉類,改以豆類豆製品及魚類海鮮代替,可選擇毛豆仁、豆腐、魚片、牡蠣及蝦類海鮮食材;多色蔬菜攝取,可選海帶、菇類、洋蔥、黑木耳、番茄、紅蘿蔔、高麗菜及青花菜、茼蒿等各色蔬菜,如此可獲得不同的植化素並提升抗氧化能力。

鮭魚頭圍爐火鍋

鮭魚頭圍爐火鍋(6人份)
食材
• 鮭魚頭半個
• 鯛魚片100g
• 凍豆腐半盒
• 鳥蛋60g
• 洋蔥80g
• 海帶80g
• 茼蒿120g
• 菇類(香菇、金針菇、鴻喜菇、黑木耳)400g
• 蕃茄100g
• 紅蘿蔔60g
• 高麗菜300g

 

營養成分
• 熱量1095大卡
• 蛋白質120公克
• 脂質29公克
• 碳水化合物88公克

作法
 1  前一晚鮭魚頭半個先以少許醬油、米酒及白胡椒粉醃漬
 2  當日鮭魚頭先乾煎過,再放入蔥、薑、蒜及酒去腥
 3  將步驟2的備料倒入火鍋中,加入水高過魚頭,煮滾再放入洋蔥、海帶及毛豆60公克,熬煮20分鐘至魚頭入味。
 4  再放入凍豆腐半盒、魚片100公克、鳥蛋60公克、茼蒿、菇類、黑木耳、蕃茄、紅蘿蔔、高麗菜煮熟即可。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增肌者必須攝取的蛋白質來源你該選植物還是肉類好?

2020-01-13
運動營養飲食方式飲食話題趨勢觀念營養補給增肌

你也是認為素食者的增肌效率一定比肉食者來的差嗎?通常要增加肌肉我們都知道除了訓練與休息之外,攝取良好且足夠的蛋白質來源,是讓肌肉纖維能更加快速修復的重點營養素。然而,一般來說蛋白質的來源大略分能為兩大區塊,它分別為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前者可以從肉類、蛋類、奶類與海鮮類取得;後者可由豆類、核果類與五穀根莖蔬菜類獲得,對於有在健身或運動的人來說,無論是攝取肉類或植物類來源都能補充我們所需的蛋白質。

增肌者的飲食
素食者的增肌效率一定比肉食者來的差嗎?

傳統的肉食觀念

基於傳統的健身飲食觀念,要攝取好的蛋白質就必需要吃進大量的肉類食物,然而,根據聯合國2019年所發表報告指出「當人類大幅改變飲食與食物生產方式就能降低氣候變遷的破壞與影響」,因此,建議人類可以增加植物的攝取量並降低肉類的食用,除了能維持健康飲食的平衡外,還能環保救地球。

另外,在素食資源組織(Vegetarian Resource Group)所顯示的民調上發現,有高達47%的美國人表示「每週會吃一頓素食餐」以及「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會主動降低肉類的食用量」,這樣的趨勢正顯示著人們在環保意識的抬頭之外,還表示出增加食用素食的量也能補充該有的蛋白質含量。

增肌者的肉類飲食
基於傳統的健身飲食觀念,要攝取好的蛋白質就必需要吃進大量的肉類食物!

然而,肉類在營養成分上主要為蛋白質,蛋白質內富含著基本礦物質與維生素等相關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B、鋅、鐵與硒;雖然,我們常見的乳製品有多種維生素B、硒和大量營養成分,但卻沒有鐵、鋅和維生素B6。

因此,若要選擇少肉又要吃得健康,最重要的關鍵點在於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常見的植物性蛋白質有堅果核仁、豆類和全穀類食物,這些食物雖然不完全如同肉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並缺乏一些重要的氨基酸,但穀物氨基酸可補充堅果與豆類,因此,你只要在一天中攝取多樣化的堅果、豆類和穀物,就可以滿足每天所需的蛋白質含量以及營養成分,當然也包括健康的脂肪、抗氧化物與纖維質等等。

增加預期壽命

根據一項重大的新研究發現,用基於植物的蛋白質代替肉類,能顯著增加了預期壽命。這項研究報告,檢查了不同來源的蛋白質與健康之間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只要使用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加工的紅肉,就可以將早期死亡風險降低34%左右。

美國哈佛醫學院和麻薩諸塞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人員,對13萬人的飲食、生活方式、疾病和死亡率觀察了36年,研究人員發現用植物蛋白(如堅果或豆類)代替15克和19克之間的動物蛋白(相當於一根香腸),就可以大大降低早期死亡的風險,這項研究的動物蛋白的來源包括紅肉、家禽、魚、蛋和奶製品;而植物蛋白的來源包括麵包、意大利麵食、堅果、豆類和豆類。

研究數據顯示出,根據能量百分比進行評估中位數動物蛋白的攝入量為14%(第五至第九十五百分位9%-22%);而植物蛋白的攝入量為4%(第五至第九十五百分位2%-6%),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危險因素後,研究人員們發現動物蛋白的攝入量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當能量增百分比每增加10%,死亡風險就會增加1.08(95% CI, 1.01-1.16; P = .04),而反之植物蛋白攝入量與死亡率降低相關,當能量增百分比每增加3%,人們的死亡風險就會下降0.9(95% CI, 0.86-0.95, P < .001);雖然,這些研究結果僅限於含有吸菸、久坐不動、肥胖或超重、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

最後,研究人員指出「雖然短期隨機臨床試驗已經顯示出高蛋白攝入的有益效果,但蛋白質攝入的長期健康後果仍然存在爭議;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特別是加工過的紅肉可獲得一定的健康效益,因此,建議民眾為了身體健康就應該改變蛋白質的來源」。

均衡的飲食
提高植物蛋白質來代替肉類蛋白質,就能顯著的增加預期壽命。

結論

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並不相同,但是要做為生長肌肉的原料來說,那可以確定動物性蛋白質會比植物性蛋白來的較好,因為從動物的肌肉中所攝取的蛋白質,其氨基酸比較類似人體肌肉所需要的。

一般來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蛋白質,它們其營養價值就比較高,像是動物性蛋白質裡面所含的蛋白含量高於植物性蛋白,因為動物性蛋白質較接近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它所含的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

總而言之,雖然動物性蛋白更適合人體吸收,但是不代表植物性蛋白沒有效果,如果將豆類、肉類、蛋類等蛋白質食物混合來食用,相對的就會相互提高兩者間的營養價值,會比單一吸收動物性蛋白質來得更好。

資料參考/draxe、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賽前12小時的飲食策略

2018-03-21
營養補給飲食跑步知識庫運動補給

一般跑者會為了馬拉松比賽擬定訓練計畫已算相當認真,更不用說絕大多數人不會為此制定一份長期的飲食計畫。但運動和飲食其實息息相關,想像如果在跑步時嘔吐、拉肚子或是異常無力,那絕對是每位跑者的頭號夢魘,想順利完賽甚至破PB,賽前倒數12小時總該乖乖控制飲食了!

馬拉松賽前12小時的飲食策略

前一天晚餐

補充重點:晚餐是賽前能補充身體所需肝醣的最後一餐,所以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食物為主,例如米飯、麵包、馬鈴薯、義大利麵(地瓜纖維過多不適合)、水果等,飲食份量維持正常或稍微多一些。

切忌:避免易讓腸胃脹氣的食物,如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白菜)、地瓜、豆類等;也避免吃生魚片、沙拉等生食,找看起來清潔乾淨的餐廳用餐。

用餐時間:若以台灣多數比賽辦在清晨6-7點,前一天應避免10點後吃晚餐,盡早吃完,避免食物當晚沒消化完畢,影響到睡眠,甚至隔天賽前需要多次上廁所。

建議:晚餐搭配少許紅酒可幫助睡眠、舒緩緊張情緒,但切記適量。

提醒:不大吃大喝、不吃沒吃過的食物,選擇平時最習慣的餐點,遠離刺激或會讓精神亢奮的食物,才能防止免賽前鬧腸胃不適。

賽前一天的晚餐避免吃生魚片、沙拉等生食

當天早餐

補充重點:跟晚餐一樣以高碳水化合物、低油為主,例如花生醬或果醬三明治、水果、堅果麥片等。因為經過一晚的睡眠,可能部分儲存的肝醣會被消耗掉,早餐目的是把晚上消耗掉的能量補充回來。
 
切忌:避免含太多脂肪的食物,例如包子、漢堡,因為不易消化,在胃中停留較長時間,也無法提供足夠醣類。部分人喝牛奶會造成腸胃不適,應盡量避免。
 
用餐時間:在賽前2-4小時吃早餐,別太早讓吃進的能量又被消耗掉,但也別太晚讓食物來不急消化。食物務必在賽前消化完畢,否則起跑後可能吐出來。
 
建議:隨著比賽經驗越豐富,將早餐吃什麼食物制定成一個SOP,若將早餐變成一種公式化的狀態,可減少比賽中意外的發生,也讓跑者較有安全感。
 
提醒:部分跑者因為緊張無法吃進固體食物,可改喝運動飲料、能量膠補充碳水化合物。

比賽當天早餐避免吃含太多脂肪的食物,例如漢堡、包子,食物會在胃中停留較久,也無法提供足夠醣類

賽前喝水

補充重點:賽前讓身體呈現脫水狀態,會讓比賽狀態下降,建議起床後喝300-500毫升的水,賽前20分鐘喝400-600毫升冷水,可避免身體呈脫水狀態進入比賽,也讓體溫不會上升太快、較不易疲倦。
 
建議:除了補充水、運動飲料或果汁,跑者可試試甜菜汁,因為甜菜汁含有一氧化氮,根據研究可促使血管擴張、增加肌肉血流,進而增進運動表現2-3%。
 
提醒:許多教練建議在賽前不斷喝水,直到尿液呈現清澈、透明,但喝太多水會讓人頻頻跑廁所。建議賽前1小時開始停止喝水或飲料,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排掉多餘水分,避免在比賽中跑廁所。

賽前讓身體呈現脫水狀態,會使比賽狀態下降

賽前30分鐘至1小時

補充重點:可吃約150卡路里易消化的高碳水化合物及少量蛋白質點心,例如香蕉、一小撮腰果、全麥餅乾等。
 
切忌:難以消化的如辛辣食物、梨子、蘋果
 
建議:為了避免喝太多水分導致頻尿,可在賽前30分鐘上最後一次廁所並吃下咖啡因錠。咖啡因的使用以3-6g/kg為標準,一般體重的人約一顆錠就足夠,若平時就愛喝咖啡可吃6g/kg的量。
 
提醒:賽前半小時吃顆普拿疼(acetaminophen)可減緩肌肉疼痛、延遲體溫上升,經研究可增進運動表現約2%,並延遲撞牆期的出現。(使用藥物前應諮詢家庭醫師)

起跑前2分鐘

補充重點:賽前身體有越多碳水化合物,會增加更多優勢,鳴槍前2分鐘吃下能量膠,銜接下一次吃能量膠或喝運動飲料的空窗。

資料來源/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運動生理學網站、POPSUGA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